21、《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21、《論語》六則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教案)
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重點文言詞語,解讀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論語》的有關(guān)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驗反思學習經(jīng)典的原創(chuàng)精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能夠正確認識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jīng)典文化的熱情。

重點

1、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結(jié)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激發(fā)熱愛民族經(jīng)典文化的熱情。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當堂背誦,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wù)勛约旱睦斫?br />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nèi)容。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nèi)容梗概。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shè)疑導入
今天,我們要攜手一起去拜訪一位大人物,這個人曾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巴黎宣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你們了解他嗎?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走近孔子,走進《論語》十則!∫、交流有關(guān)孔子、《論語》的知識
  1、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2、班上交流:每個知識點由一個同學介紹,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
  3、師生交流,教師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大成至圣”。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20篇,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宗教等方面。在我國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深遠的影響。南宋朱熹把《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jié)合,提出了不少很有啟發(fā)意義的見解。他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弟子有三千,著名學者七十二人。但是他鄙視“學稼”、“學圃”,看不起勞動人民。
  在政治上,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維護奴隸制秩序,在維護貴族統(tǒng)治的基礎(chǔ)上提倡教化。
  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思想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放朗讀全文的錄音,學生聽清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停頓,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2、學生自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中的注釋理解課文內(nèi)容,疏通文義。
  3、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提出疑問,教師適當引導、點撥,師生共同探討。
三、師生互動
  1、提出初學文言文的學習要求。
  明確:學習文言文一定要做到朗讀和背誦。
2、結(jié)合注解,學生提出難解的字詞
重點詞語:
亦(yì):也。
說(yuè):愉快、高興。
樂(lè):喜形于色。
知:了解。
慍(yùn):怨恨,心里不滿。
可:可以。
以:憑借。
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的原則:人名、地名不譯;單音節(jié)詞語翻譯成雙音節(jié)詞語。
3、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jié)合注解翻譯課文。
4、學生誦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師抽背,學生互背。
四、學習小結(jié)
學習文言文一定要誦讀,反復進行,當堂完成。
五、作業(yè)
1、背誦、默寫、翻譯第一、二則。
2、說說“不亦說乎”中的“說”、“可以為師矣”中的“可以”,與在現(xiàn)代漢語中用法、意義的不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識
齊讀課文全文,檢查第一、二則的背誦和默寫。
二、整體感知
1、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注釋,疏通文義。
重點詞句:
罔(wǎng):迷惑不解
殆(dài):危險
何以(hěyǐ):憑什么
是以:因此。(是:這(代);以:因)
識(zhì):記,記住。
厭(yàn):滿足
誨(huì):誘導,教導
何有于我哉?(于我有何哉?):對于我有哪一樣呢?
三:表示數(shù)量少,不是確數(shù)
2、抽查學生朗讀課文,結(jié)合注解翻譯課文。
3、在五分鐘內(nèi)完成本文后四則的背誦,以小組為單位。
三、總結(jié)古文翻譯方法。
翻譯原則:

1、“信”(忠實于原文,字字落實,句句落實,不隨意增減)

2、“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語氣不走樣。)

3、“雅”(用簡明、優(yōu)美,富有文采的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的內(nèi)容、形式和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
翻譯方法:

1、留(專有名詞,人名等照譯。)
2、補(補出省略成分,如主語,賓語)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
4、換(把古詞換成現(xiàn)代詞)
5、調(diào)(調(diào)整倒裝句句序)
6、選(根據(jù)上下文,選用恰當?shù)脑~義)
7、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幫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
9、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用意譯)

四、學習小結(jié)

1、請學生歸類,文中哪些話是談學習方法的?哪些話是談學習態(tài)度的?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默而識之;

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br />
2、文中其它話說的是什么內(nèi)容呢?

明確:其它話說的是人的修養(yǎng)、精神境界。

3、引導學生總結(jié)本課出現(xiàn)的“而”字的幾種用法?(具體見補充練習)

(1)順接(表修飾、表并列、表順承);

(2)轉(zhuǎn)接

五、總結(jié)
今天在這堂課上,我們是與經(jīng)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與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對面的交流,真是不亦樂乎。這堂課要結(jié)束了,老師送給同學們?nèi)湓捵鳛榕R別的禮物吧:“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六、補充練習

1、用課文的原句回答問題。

(1)作者闡述學和思辨正關(guān)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說明孔文子稱“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強調(diào)“三人行”必有我?guī)熓歉鶕?jù)是什么?

2、《論語》中很多話后來成為,下面句中各含一個請找出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恥下問)

(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br />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善而從)

3、“而”字的兩種用法

(1)學而時習之(順)

(2)人不知而不慍(轉(zhuǎn))

(3)溫故而知新(順)

(4)學而不思則罔(轉(zhuǎn))

(5)默而識之(順)

(6)學而不厭(轉(zhuǎn))

(7)擇其善者而從之(順)  

4、背誦五則
5、課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板書設(shè)計】 《論語》六則

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默而識之;

學習態(tài)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br />
個人修養(yǎng):人不知而不慍

教學態(tài)度:誨人不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yi/69116.html

相關(guān)閱讀:19、基因暢想(語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