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新一輪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將改變我們現有教學模式的一些弊端,如課程內容的繁、難、偏、舊;死記硬背,題海戰(zhàn);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等等。新課標更注重學生的發(fā)展,重視知識與能力,強調過程與方法,關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受到巨大的沖擊。下面就新課標下數學教學如何開展談點自己的認識。

一、課前診斷,加強設計

課改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是開放的。要求教師開發(fā)課程資源,改變對教材的過分依賴,這就需要對每節(jié)課進行診斷、分析,制定教學目標、制定探索的重點、收集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教師還應注意加強設計的啟發(fā)性和針對性。新課標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和知識的探究過程,這使得課前對教學方法的設計十分重要,是一節(jié)成功課的前提。

二、注重問題情景

新課標提倡“問題情景??建立模式??求解??解釋??應用”的教學模式,其中問題情景放在首位,教師要尋找到知識的載體,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探索新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最佳的心理環(huán)境。如在講《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時,通過提出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1.如果給出一個條件(一條邊或一個角)畫三角形時,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2.給出兩個條件畫三角形時,有幾種可能的情況?每種情況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通過問題的提出,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想象、動手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三、強調過程與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說明方法的重要性。傳統的教學注重教師的教,常用一桶水灌一碗水的方式。而新課標則更強調學生對新知識的探求和發(fā)現過程,更注重獲取知識的方式方法。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親身動手探求、體驗,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用這種手段去獲取更多知識的方法,這是教師教給學生尋找水的方法或給學生一杯水,使學生能找到一桶水乃至更多活水的求知方式。1.鼓勵學生交流。在教學中,注意學生的參與度,其中交流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包括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從交流中教師可獲得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方式,掌握程度,存在問題等。如學生在已知三邊畫三角形時,可能會遇到困難,因為他們還缺乏已知三邊畫三角形的經驗,此時可鼓勵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用事先準備好的細木條或細紙條來擺三角形。2.強化探究、體驗。有效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習者的親身參與和內在的思維進行。如在講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時,教學中讓學生親自進行操作,把三根細木條用釘子釘成一個三角形,讓他們去得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特殊性質。通過身邊的實例,讓學生發(fā)現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數學的激情,用所學知識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3.循序漸進,不斷修正。探究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要不斷嘗試,通過探究所獲取的結果不可能都準確無誤,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修正,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找出原因,為下次實踐積累經驗。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4.信息滲透,手段開放。新課標對教師收集、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計算機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教學中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直觀教學,增大課堂容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呈現過程,變抽象為直觀,使“死”知識“活”起來,增加課堂效益。

四、重視做一做,議一議,優(yōu)化效益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教學必須追求效益。課內損失課外補,是典型的低教學效益;利用超量的習題控制學生的課外時間,是典型的低訓練效益。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避開題海大戰(zhàn),教師們在教學中應重視課本中的做一做,議一議,因為做一做,議一議的題目是精選的,主要突出思路分析,能很好的緊扣教學目標。對于課本習題應精選、精講、精練,加強針對性,避免隨意性。同時提倡教師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和與實際相結合的問題,以達到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如教材設計的“關于餐館桌子能坐多少人?”“用一張厚度為0.1mm 的紙,將它對折20次后厚多少?”等案例。

五、過程反思

1.教師反思。新課標的實施將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這對很多教師來講都是全新的,這應需要教師不斷摸索、嘗試、實踐、總結規(guī)律,教學反思就十分必要。通過反思,教師可以不斷調整自己,積累經驗。主要表現為:①教學前反思??課堂的設計;②教學中的反思??具體的實施;③教學后的反思??過程中的得失。

2.學生反思。新課標的實施也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思,改變傳統教學中由教師歸納總結重難點,而忽視學生反思和體驗的狀況,教師提出:探究過程給你什么啟示?你是如何學這節(jié)課的?怎樣得出這條規(guī)律?對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等問題。對于這些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學生的回答能體現他們的個性和思考方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從反思中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不僅僅只是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693824.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