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單元的地位
第三單元是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的邏輯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知道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內在特性,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體會熔鑄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之中的中華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深深植根于綿延數千年中華文化之中的偉大民族精神,更深刻地感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獨特的精神力量,更好地高擎中華民族精神的火炬,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正因為如此,第三單元是全書的核心所在。
同時,作為全書整個鏈條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第三單元又是第四單元的邏輯起點。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培育“四有”新人,離不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民族精神的熏陶。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偉大的民族精神也只有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而不斷發(fā)展,才能煥發(fā)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在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的環(huán)境中成為砥柱中流。
二、本單元的內容結構
本單元主要包括兩課內容,即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和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
“我們的中華文化”引導學生一同感受五千多年中華文化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特點及其生生不息的內在品格;引導學生感受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學藝術、凝聚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精神和非凡創(chuàng)造力的科學技術,特別是共同裝扮中華文化百花園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體會中華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博大精深的無窮魅力,從而更自覺地肩負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的歷史使命。
“我們的民族精神”結合中華民族數千年綿綿不絕、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歷史,啟發(fā)學生理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認識到這一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是維系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紐帶,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和強大的不竭力量之源;結合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等,幫助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也就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悟到,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面對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圖謀,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
90
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強基固本,人人都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xù)寫中華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附單元結構圖表
91
第六課 我們的中華文化
一、本課設計意圖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敝腥A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了解中華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有利于更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民族和國家。隨著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廣度的不斷拓展,“地球村”越來越小。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中華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樣的姿態(tài)參與“地球村”的合作與競爭,是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把握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比把握一個民族膚色之類的體質特征要困難得多。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形態(tài)盡管多種多樣,但都可以尋覓到該民族和國家文化的主色調、主旋律。唯其如此,才有英國人的紳士風度說,德國人的精確高效率說,美國人的自由開放說,日本人的善采異邦說等。幾千年來,我國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在中華大地上,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和獨特的民族精神。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 ’
第二,有利于更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國國情。了解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精華與糟粕,是認清國情的內在組成部分。數千年來傳統(tǒng)文化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也帶來了因襲的重負。外來文化的積極因素,我們吸收得還不夠充分,但其負面影響已引起我們的警惕和憂慮。深入剖析傳統(tǒng)文化與外來文化對今日中國的影響,總結五十多年來我們走過的道路,是認清國情所必需的。
第三,有利于以理性態(tài)度和務實精神繼承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馬克思說過:“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是我們“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之一。文化傳統(tǒng)是社會的一種生存機制和創(chuàng)造機制。借助于它,歷史才得以保存和實現。正因為如此,文化傳統(tǒng)并非僅僅滯留于博物館的陳列品和圖書館的線裝書之間,它還活躍在今天人們的實踐當中,并在這種實踐中不斷改變自己。對于中學生來說,了解傳統(tǒng)、分析傳統(tǒng)、變革傳統(tǒng),學習中華文化,正是培育這種理性態(tài)度和務實精神的最好課堂。
從整體上看,該課是對學生進行愛祖國、熱愛民族文化教育,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礎。
(一) 教育目標
1.知識目標
古老的中華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
92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漢字;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史書典籍。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近代中華文化經歷了衰微的過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文化正在續(xù)寫更加壯麗的篇章。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不同區(qū)域的文化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2.能力目標
?結合中華文化獨特的發(fā)展歷程,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
?認識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文化走向新的輝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感悟中華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中華文化發(fā)展歷程和特點的了解,‘感悟文化的力量,增強對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增強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增強對中華文化和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之情。
?增強維護民族團結的信念,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共
同努力,一定能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二)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運用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典型實例,說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辨析中華文化的區(qū)域特征,說明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展現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延續(xù)和發(fā)展的重要標識。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課的邏輯結構分析
本課由一個引言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兩個框的內容構成。
引言用簡要的文字描述中華文化的主要特點,以引起下文。
第一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下設三目。
第一目“古代輝煌的歷程”,首先是活動導人。古代文明中的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先后中斷了。當把目光轉向人類文明發(fā)祥地之一的中華大地時,我們就會發(fā)現,中華文化在世界東方走過了獨具特色的輝煌歷程。
為了說明上述觀點,教材設計了一個活動。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文化的驕傲,教材通過幾位外國政要對兵馬俑的贊譽,揭示出中華民族不僅能創(chuàng)造古代燦爛的中華文化,而且能創(chuàng)造光輝的未來。
接著,教材用較大篇幅回顧了古代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說明中華文化一脈相承、歷
93
久彌新。最后一句“明清時期,隨著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傳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開始面臨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為第三目“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埋下伏筆。
為了讓學生更好了解我國古代文化,教材用“文化名人”欄目,對孑L子作了介紹。
第二目“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從漢字和史學典籍兩個方面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
文字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具有記載文化發(fā)展歷史軌跡和豐富成果的功能。漢字在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漢字的作用表現在多個方面。例如,漢字記載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漢字在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對外文化交流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漢字為人們跨時空交際提供了便利;漢字對漢語的發(fā)展和規(guī)范化產生積極影響;漢字被一些鄰國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漢字文化圈;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發(fā)展,拓展了漢字的應用領域。古老的漢字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關于漢字的演變過程,教材用相關鏈接的形式作了說明。
從漢字的演變過程看,甲骨文是我們現在發(fā)現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西周和春秋時代,雖然人們還在龜甲或獸骨上刻字,但特別重要的事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所以人們把這種文字叫“金文”。篆書分大篆、小篆兩種。有人把春秋戰(zhàn)國各諸侯國的文字統(tǒng)稱為大篆。春秋戰(zhàn)國各國文字往往差異很大,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把文字統(tǒng)一成小篆。相傳隸書是秦代程邈創(chuàng)造的。到了東漢末年,人們在隸書的基礎上略作改進,形成了一種沿用至今的新體字——楷書。此外,還有兩種字體——草書和行書。
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又一重要見證。從歷史上看,我國歷來十分重視歷史資料的保存,留下的史書數量之多、規(guī)模之大,世界絕無僅有。
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對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重大作用。具體說來,一是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二是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三目“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主要講了三層意思。一是中華文化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代,才逐漸衰微的;二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的輝煌;三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正在續(xù)寫更加壯麗的篇章。
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下設三目。
第一目“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由一個活動導入。在這個活動中,分別引用外國作家、專家、學者對中國的瓷器、園林建筑以及科學發(fā)明的高度評價,再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以及對世界的貢獻。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方方面面,教材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兩方面加以說明。
關于文學藝術,教材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從一般意義上講文學藝術的作用,即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具有獨到的作用。二是我國文學藝術的特點、作用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中國的文學藝術,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風格鮮明
94
獨特,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中國古代文學藝術成就,不可勝數,教材用相關鏈接的形式介紹了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以幫助學生理解。
關于科學技術,教材講了以下幾層意思。一是從一般意義上論述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二是從總體上講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人類文明史的貢獻;三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特點,即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四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力量。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古代科技成就,教材用相關鏈接的形式對都江堰水利工程作了說明。
雖然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工業(yè)文明浪潮的沖擊,中國科技明顯落后。然而,在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古代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任何一種文化的產生、演變、豐富和發(fā)展都有一定的生存環(huán)境。受特定的地理和歷史環(huán)境、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政治結構影響,我國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它們既漸趨合一,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為了說明上述觀點,教材采用相關鏈接的方式,以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這兩個極富特色的地方文化為例,說明了地理、歷史等因素對文化的影響。
我國各地區(qū)的文化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俗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區(qū)域特征。不同區(qū)域的文化,對生活在該區(qū)域的人們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帶有明顯自然環(huán)境特色和社會人文特點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借鑒、吸收,共同推動著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成為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第三目“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56個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
相關鏈接對史詩《江格爾》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點作了介紹。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個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融合,共同創(chuàng)造了中華文化。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本目的最后安排了一組反映我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項目的郵票。這是國家郵政局首次發(fā)行的以全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為主題的特種郵票。這套郵票分別為摔跤(蒙古族)、響箭(藏族)、賽馬(維吾爾族)、秋千(朝鮮族)。
(二) 探究活動的設計意圖
一框共有三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追溯古代文明中的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或湮滅,或被同化,或中斷并沉睡千年的歷史,感悟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第二個探究活動,意在引導學生了解燦爛的古代中華文化,體會中華文化的巨大力量。
95
第三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在清政府閉關鎖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同時,西方工業(yè)文明正呈現勃勃生機,認識文化衰微與國家衰落之間的關系。
第二框共有四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探究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特色及其對世界文化產生的影響,感受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多方面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感悟中華民族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
第三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辨析我國不同區(qū)域文化的特色,增強分析不同區(qū)域文化形成原因的能力。
第四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認識各個民族文化成就對中華文化形成和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 本課重點、難點分析
1.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雖歷經磨難,但從未中斷,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中華文化在自己的發(fā)展歷程中,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而是以非凡的包容會通精神來豐富和完善自己。
中國古代思想家雖各有所尊,但又提倡“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例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互相駁難,卻又互相吸收,呂不韋主持編撰的《呂氏春秋》體現了總攬百家的思想!疤煜峦瑲w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易傳-系辭下》)正反映了先秦百家學說互相包容薈萃的歷史事實。
正是這種包容會通精神,使得中華文化具有非凡的融合力。在中華文化發(fā)展過程中,這種融合力使得中華民族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善于吸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不僅善于包容百家學說和不同地區(qū)的文化精華而日臻博大,而且還長期吸收周邊少數民族的優(yōu)秀文明。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羝、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深深融匯于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漢代北方民族的器用雜物、樂器歌舞,“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司馬彪:《續(xù)漢書?五行志》)。魏晉南北朝是中華各民族大融合時期,充滿生機的北方民族精神,為中原農耕文化注入了新鮮血液,“漠北淳樸之人,南人中地,變風易俗,華洽四!(《魏書?崔浩》)。盛唐是中國古代最為開放的時代,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發(fā)揮得尤為淋漓盡致,“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元。骸斗ㄇ)。首都長安更是“胡化極盛一時”,胡漢文化互相融合,中國文化更加豐富多彩,生機勃勃。
即使是對外域文化,中華民族最終亦能敞開其博大的胸懷,批判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釋(佛)、道三者得以長期并存,典型地反映了這一包容會通精神。佛教自漢代傳進中國以來,至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形成一個高潮,中國固有的儒、道、玄等文化,通過
96
與外來佛教文化的會通交融,獲得新的營養(yǎng)而進入更高的層次。所以,在中國古代,儒、釋(佛)、道三者的神可以并祀于一堂。唐太宗在《大秦景教碑》序文里,甚至表達了任何宗教都可以融合在一起的思想。明末清初時期,西方的基督教傳人中國,帶來了西方文明。雖然這時的中國已漸趨保守,文化的包容性有所減弱。但許多有識之士,仍提出了“遐方文獻,何嫌并蓄兼收”(李之藻《刻同文算指序》)的主張。事實上,歷史上中國除了儒、釋(佛)、道三者并存外,甚至還以寬厚的心態(tài)接受了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而耶穌會士傳進的科學技術,曾對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近代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欺凌壓迫,大批熱血知識分子仍然不忘學習西方文化,“師夷長技以制夷”。這種文化開放心態(tài),正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包容品格的表現。
2.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在五千多年發(fā)展歷程中,中華各族人民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共存共榮的意識,具有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就是中國各民族不斷融合、共同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親和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的歷史。
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早在西周時期,中華先民就具有文化心理的自我確認。到了近代,中國人更自覺地認識到,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tǒng)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義無論同姓之魯衛(wèi),異姓之齊宋,非種之楚越,中國可以退為夷狄,夷狄可以進為中國,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親疏之別。其后數千年,混雜數千萬人種,而稱中華如故。以此推之,華之所以為華,以文化言之可決也。
今天,我國56個民族親如一家,共同發(fā)展。華僑華裔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他們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
(四) 相關疑難問題解讀
1.漢字對中華文化及世界文字的意義
漢字記載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和科技成果,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在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tǒng)一、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漢字的出現是中國文化從“史前時期”走向“有史時期”的界碑。在漢字產生以前,我們祖先長期只能口語交流。經過鍥刻記事、結繩記事的漫長過程之后,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文字。
漢字與中國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用漢字記錄自己輝煌與苦難,用漢字寫成的文獻典籍,浩如煙海。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記錄并傳承著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漢字被一些鄰國借用,形成了特有的漢字文化圈。
公元l世紀,漢字逐漸向境外傳播,北至朝鮮半島,東至日本,南至越南。在漢字傳人之前,這幾個國家都沒有自己的官方文字。漢字傳人后,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他們就用漢
97
字記錄語言。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漢語借詞,日本語中的漢語借詞很多,有人統(tǒng)計日語中的漢語借詞占日語全部詞匯的55%,如“中國”、“中華”、“京師”、“疾病”、“米”、“書”等。
日本、朝鮮、越南分別仿照漢字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文字。日本的文字可以說有兩個組成分,一是漢字,一是假名。漢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漢字還有1 945個。假名是日本人在漢字的基礎上的自創(chuàng)字母。假名中的片假名是采用漢字、取其片段的方式形成的;平假名是在盛行草書的平安時代,簡化草書形成的。這樣,日本文字就變成了漢字和假名混合的文字。
朝鮮語中的漢語詞匯和日本語的情況大致相同。朝鮮從374年起就用漢字,直到1949年方進行改革。
lO世紀起,大批漢字輸入越南,越南語中有大量的漢語借詞,如肝、茶、糖、飯、報告。許多越南人名、地名都用漢語,新名詞也多是在漢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來的,13世紀,越南仿照漢字的結構,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文字——字喃。
2.中華科技文化對世界的貢獻
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李約瑟在《自然科學大事年表》中用圖表作了形象的描述。
時 間時間公元前6一公元前l(fā)世紀公元1——400年公元401——1000年公元1001——1500年
比 例50%62%7l%58%
表中所展示的中國歷史四個階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漢,東漢到東晉,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前后歷時兩千余年,幾乎相當于中國封建社會的全過程。從總體上看,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圍內一直處于優(yōu)勢地位,是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中國造紙術的西傳結束了歐洲使用羊皮紙的歷史,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縮短了歐洲近代化的歷史進程,并且使文藝復興成為可能。火藥在中世紀經由阿拉伯人傳人歐洲后,成為歐洲人民反封建反教會的強大武器。指南針的廣泛使用,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航海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令人震驚的地理大發(fā)現,使得文藝復興運動異彩紛呈。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對歐洲從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變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馬克思說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鹚幇羊T士階層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世界市場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偟恼f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精神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祖先在漫長歷史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化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教育、宗教、典章制度、文學藝術、天文地理、科學技術、文化典籍、民
98
俗風情以及衣食住行等,無不盡在其中。例如,通過唱念做打的上乘結合,把對形式美的追求推進到高妙境界的各類古典戲曲;一直未能完全探明其機理卻能治病救人的中醫(yī)藥、蒙醫(yī)藥和藏醫(yī)藥;以簡練的線條反映豐富意蘊的中國書法藝術,等等,都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自豪的國粹。
三、建議
(一)教學提綱
第六課我們的中華文化
一、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1.古代輝煌的歷程
(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2) 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歷程
2.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1) 源遠流長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 漢字和史學典籍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3.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 中華文化在近代經歷了衰微的過程
(2)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的輝煌、續(xù)寫中華文化的新篇章
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1.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1) 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
(2)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 中華文化具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
(2)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
3.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
(1) 中華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
(2) 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進中華文化的發(fā)展
(二) 課時安排
2課時。
99
(三)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1.基本流程圖示
2.典型案例導入
在對文化的一般知識,諸如文化是什么,文化與政治、經濟、社會、個人生活的關系,文化的傳承、交融和創(chuàng)新的意義等有所了解之后,第六課引導學生具體了解中華文化。
教材首先運用兩個探究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中的特殊地位,繼而回溯中華文化輝煌的發(fā)展歷程:殷周(發(fā)源)→春秋(初步形成)秦(促進) →漢(進一步發(fā)展)→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續(xù)) →明清(面臨沖擊);仡欀腥A文化的發(fā)展過程,有利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特點。
以下材料可作為導人材料。
吉州窯——國寶瓷
100
吉州窯是中國古代江南地區(qū)著名的民間瓷窯,始于晚唐,發(fā)展于北宋,極盛于南宋,元以后逐漸衰落。其窯址分布于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zhèn)為中心的贛江兩岸,因隋代至宋代吉安稱吉州,故名“吉州窯”。吉安縣永和鎮(zhèn)現存24座窯包遺址,至少堆積了72.6萬立方米的陶片。據《永和鎮(zhèn)志》載,吉州窯興旺時窯工不下三萬人。宋朝的吉州窯瓷器遠銷海外,曾是宋代外貿出口的“龍頭企業(yè)”。
吉州窯的瓷器,平時看來釉面不是很光滑,但一遇水馬上變得色彩閃亮,釉面放光,其效果類似于雨花石。吉州窯的陶瓷中有代表性的是木葉天目盞。木葉天目盞看上去像翻轉的斗笠,黑得油光閃亮。令人稱奇的是,盞內嵌著的樹葉,看似凸出,一摸卻又與盞底一樣平。吉州窯所產木葉天目、彩繪、兔毫天目、剪紙貼花等產品,制作技藝居當時世界領先水平。日本東京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吉州窯木葉天目盞和玳瑁盞,被列為國寶級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出來供人參觀;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黑釉加花蝶紋瓶和卷草紋加彩壺,被視作稀世珍品;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博物館陳列的在印尼出土的中國古瓷,其中就有吉州窯的黑釉黃斑碗。
3.師生共同探究
?探究活動一
這個活動是導人第一課時的關鍵,通過這個活動可以引發(fā)學生對古代文明延續(xù)問題的好奇與思考。
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有關古代文明的圖片或文字資料。根據以前學過的歷史知識,學生會從自然災害、國家覆滅、外敵人侵等不同方面思考其他古代文明中斷或湮滅的原因,也會感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艱難。教師宜引導學生把中華文明與其他古代文明進行對比,探討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不斷發(fā)展的緣由。
?探究活動二
這一個探究活動通過多位外國政要對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贊嘆,引發(fā)學生進一步感悟中華文化獨具特色的魅力、頑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感悟具有這種精神品格的文化必然具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在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啟發(fā)學生從多方面思考。例如,從先秦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不斷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中華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從儒、釋、道的有機融合,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善于吸取各種文化之所長;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可以看出,中華文化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等等。在具體探究過程中,請教師鼓勵學生從多方面收集材料、提煉觀點。
?探究活動三
從教材結構來看,這個活動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因為此前的兩個子目都在闡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而本框的落腳點在“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探究活動通過對近代中華文化走向衰微歷史過程的回顧,分析近代中華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認識文化衰微與國家衰落之間的關系。在探究過程中,宜引導學生分組收集有關資料,啟發(fā)學生進行分析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
101
4.學生踐行要求
結合一部外國文學作品、電影和流行的觀念和詞語等,討論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第二課時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1.基本流程圖示
2.典型粟例導入
這一框從文化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人手,說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對世界文化發(fā)展的貢獻。
教學中可以用下列材料作為典型案例引入。
啟蒙時代西方社會文化生活中普遍出現一種泛中國崇拜的思潮,人稱“中國潮”。它將近五個世紀西方不斷美化的中國形象推向高峰,中國幾乎成為西方文化向往的烏托邦!爸
102
國潮”既指一般意義上西方人對中國事物的熱情,又特指藝術與生活中對所謂的“中國風格”的追慕與模仿!爸袊薄遍_始于1650年前后,結束于1750年前后。一個世紀間,“中國潮”表現在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高深玄妙的哲學、嚴肅沉重的政治到輕松愉快的藝術與娛樂?鬃拥牡赖抡軐W、中華帝國的悠久歷史、漢語的普世意義,中國的瓷器、絲織品、茶葉、漆器,中國工藝的裝飾風格、園林藝術、詩與戲劇,一時都進人西方人的生活,成為他們談論的話題、模仿的對象與創(chuàng)造的靈感。在歐洲社會面前,中國形象為他們展示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
“中國潮”是那個時代西方人追逐異國情調的一種表現,沒有比中國更遙遠的地方,也就沒有比中國更神秘更有吸引力的地方,包括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人與物產、生活方式等!爸袊薄钡陌l(fā)起人主要是商人與傳教士。商人們販運來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等,在歐洲生活中掀起一股“中國潮”;傳教士們販運回來的孔子哲學與中國的道德神學,在歐洲思想界掀起了另一種熱潮,中國思想與制度,成為精英階層的文化時尚。傳教士們從中國回來,便成了社會名流,他們穿著中國長袍,談論圣明的康熙大帝與玄妙的孔子哲學。他們介紹中國的書信在社會上流傳,激進主義者感到興奮,正統(tǒng)主義者感到恐慌。哲學家們不甘寂寞,也參與到中國哲學是否無神論的討論中來,有人甚至思考是否可以用中國道德哲學取代基督教神學。萊布尼茨希望在中國與歐洲之間,“建立一種相互交流認識的新型關系”。“鑒于我們道德敗壞的現實,我認為,由中國派教士來教我們自然神學的運用與實踐,就像我們派教士去教他們啟蒙的神學那樣……”
3.師生共同探究
?探究活動一
教材選取不同時期三位外國人對中國的瓷器、園林藝術和科學技術所作的描述或評價,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查閱《馬可?波羅行紀》《中國科學技術史》及中國的瓷器、園林藝術和科學技術成就等方面的材料。在此基礎上,探討中華文化的特色及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探究活動二
在探究過程中,請教師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收集一方面或幾方面的材料,組織學生交流、探討。
?探究活動三
這一探究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分析地域文化的差異及其形成的原因。這個活動選取了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進行對比。關于這兩者的特點,可以結合具體例子讓學生感悟。例如,讓學生欣賞一曲蘇州評彈,觀賞一幅云南石林的圖畫等。也可以從家鄉(xiāng)的民居風格、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探討,感受家鄉(xiāng)文化的特色。
?探究活動四
我國各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引導學生了解少數民族舞蹈及其特色等,旨在幫助學生了解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成就及其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在探究過程中,可以分組的方式鼓勵學生收集材料,提煉觀點,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
103
4.學生踐行要求
(1) 收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有關材料,體會其對中華文化形成所產生的影響。
(2) 收集隋唐時期中華文化廣泛吸收外域文化的材料,體會中華文化“兼收并蓄”的特點。
(四) 學習方法指導
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歷史從哪里開始,邏輯也就從哪里開始。但是,邏輯的發(fā)展與歷史的發(fā)展不是亦步亦趨的。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看到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與我國歷史發(fā)展的一致性,又要看到兩者之間的差異,看到文化發(fā)展有自身獨特的規(guī)律。
觀點與材料的統(tǒng)一。對于中華文化,學生還缺少了解。學生對于本課教材所說明的觀點理解起來還有相當的難度。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掌握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個好辦法。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材料,同時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找材料。在掌握了豐富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綜合分析,形成觀點,加深認識。
四、教學評價建議
(一) 評價方式
在本課的教學評價中,請教師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做出評價。
第一,注重形成性評價。
本課以文化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對國家、民族、悠久歷史、中華文明的熱愛和認同感。情感的產生和深化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加強。所以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變化,及時做出評價,給予鼓勵和肯定。
第二,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給予肯定性評價。
對能力目標的評價,主要伴隨著相應的活動展開,根據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動態(tài)的、綜合的、有側重的評價。既包括學習能力的評價,又包括實踐能力的評價;既要注重對理論觀點、原理的運用能力進行考評,又要強調對“動腦”思維、“動手”操作能力進行評估。教材中設計了大量課堂探究活動供教師在教學中選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設計更多的教學活動。課堂之中和課堂以外的活動,對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例如,學生的溝通、合作、表達能力,收集與篩選社會信息、辨識社會現象、透視社會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持續(xù)學習的能力等,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發(fā)展。在活動探究過程中,教師宜從積極的方面、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給予評價。
第三,把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評價放在突出位置。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觀點的了解,還要全面、客觀地記錄和描述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fā)展狀況,注重考查學生的行為表現,特別關注其在學習中華文化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變化。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標準,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表現,關注學生情感和態(tài)度變化的趨向。評價主要依據學生在課程實施中參與
104
各類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以及學生對當前社會現象和問題所表達的關切、所持有的觀點。
第四,重視學生參與教與學兩個方面的評價。
采用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發(fā)展自我評價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學會評價自己在集體生活中的各種表現。引導學生明確,本課知識目標的評價既包括對理論觀點和原理(如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與特點)、又包括應用性知識及其操作規(guī)范(如比較不同文化和如何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的輝煌)的評價;既包括對知識意義的實際理解和把握,又包括課程標準中對有關中華文化的概念、原理、觀點、方法等內容目標的陳述,以及對相關知識評價的不同要求。只有掌握了這些評價的具體要求,學生才能對教師的教和自己的學做出客觀的評價。
(二) 自我測評及參考答案
1.網絡語言,是一種夾雜數字代碼、外語字母以及諧音假借文字而成的網絡交流工具。它能快捷迅速地把思維和情緒變成語言符號,深受網友喜愛。當眾多網友在報紙、雜志、作文、書信中使用這種語言的時候,它就會進入全民語言,成為漢語言文字的組成部分。有人認為網絡語言很可能會帶來漢語的革命,有人認為這只能污染漢語言文字。
對此你有何看法?請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認識。
2.80多年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主張把孔孟等舊學經書扔到故紙堆里去,從而引發(fā)了一場空前激烈的文化大爭論。許多年過去了,如今一股“少兒讀經熱”正在悄然興起。究竟該不該讀經?反對者認為不應該“強迫孩子在3~12歲期間背誦自己并不懂的東西”,贊同者則說“如果未來中國人還可能會有一些思想的創(chuàng)見,那么這樣的創(chuàng)見注定不可能出自一個從來不閱讀中國古典的人的頭腦!
對于這個問題,你的觀點是什么?請查閱相關材料并與同學們交流你的發(fā)現。
參考答案
1.對于網絡語言的利弊需要全面分析。網絡語言在給現代漢語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給民族共同語言帶來巨大的污染。網絡語言中的新詞匯大量進入現代漢語詞匯庫中,許多形象生動,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詞語會豐富漢語詞匯,這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網絡語言對漢字使用的影響。不少學生對于新奇簡便和身份認同情有獨鐘,喜歡用數字、字母、諧音借代的辦法使用語言文字。這種由好奇、方便而采用的書寫形式,很可能成為他們今后難以改變的書寫習慣,進而影響漢字的純潔和規(guī)范。
漢字系統(tǒng)主要是表意文字,在數千年演變中每個字都有特定的本義和引申義,形成完善的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tǒng)。漢字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明創(chuàng)舉,統(tǒng)一的漢字對于維護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性和歷史文化的傳承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那些數字、字母和符號甚至諧音別字等,顯然不能承受大量意義的重載,將引起語言文字系統(tǒng)的紊亂,妨害語言文字交際功能的發(fā)揮,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果這樣的書寫模式成為全民語言的一部分,必將對漢語言文字系統(tǒng)的完整性、科學性造成損害,進而損害中華文化。
105
網絡語言可以存在,但應用范圍只在特定的網絡空間。正規(guī)出版物應該力求使用標準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尤其在書寫形式上拒絕隨意網絡化。網絡語言尤其書寫形式如果要進入共同體語言文字,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這種篩選既需要專家學者的甄別把關,也需經時間的檢驗。
2.在“讀不讀經”這一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其實是文化觀念、教育理念以及對啟蒙、理性、傳統(tǒng)、文化保守主義的態(tài)度。如此巨大的命題,既是每一個中國人都需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場注定不會有結論的爭論。同時,這里還有一些概念需要澄清,比如,傳統(tǒng)文化與儒學經典,文化傳承與民族主義,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自由教育等。
下面僅列舉雙方的主要觀點引發(fā)學生思考。
讀經最根本的目的是實現中國民族文化的傳承。支持讀經者普遍認為,近百年來.中國引進了西方的教育體系,確實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存在一個巨大缺陷,即丟棄了中華經典文化。而這些經典是一個民族智慧、心靈的龐大載體,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依據,是中華民族屢遭災難而始終沒有解體的堅強紐帶,如果再不重視這個問題,民族的文化遺產將逐漸消失。
反對讀經者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現現代轉化的先天不足,就是沒有經過“西化”的洗禮,因為現代社會對所有傳統(tǒng)文化都提出了挑戰(zhàn),只有對這些挑戰(zhàn)做出創(chuàng)造性的回應,傳統(tǒng)文化才可能有生機。他們主張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應該有一個空前的“西化”運動,才有真正復興的可能。
五、教學資源鏈接
1.反思中的西方學者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近二三十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西方一些著名的學者把目光轉向了東方,轉向了中國。
反思西方,轉向東方。1988年,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聚會,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博士在閉幕會上說: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25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當代美國的漢學家安樂哲與并不懂中文的哲學家郝大維合作,一連寫了《通過孔子而思》《預期中國:通過中國和西方文化的敘述而思》《從漢而思:中國與西方文化中的自我、真理與超越》三本書。他們指出:西方哲學正在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哲學家們和各種哲學運動從各方面向我們熟悉的關于理論和方法的客觀性的觀點提出挑戰(zhàn)。這種大趨勢迫使我們放棄那些關于確定性的不加分析的假定,實際上在西方思想界掀起了一場真正的革命。
學習東方智慧。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容格在他的《東洋冥想的心理學》中指出:應該轉換西方人已經偏執(zhí)化了的心靈,學習整體性領悟世界的東方智慧,應該讓他們放棄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技術,拆穿他們擁有力量的幻象。當代法國著名學者法朗索瓦’于連特別重視中國哲學,他說:“我在很長的時間里,都認為中國文化由于具有自我反思的特點,所以與人類學是對立的,卻能夠讓我們進入哲學。”只有從“遠景思維的空間”出發(fā),
106
從“他者的外在的觀點”出發(fā),才會構成對自己的新的認識。這就是說,西方的某些學者已經認識到在對自身文化的認知過程中,應該有一個“他者”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參考系。
通過東西方文化的對話得出新的結論而有所發(fā)展。例如,安樂哲與郝大維認為他們所強調的儒家民主主義就是杜威和孑L子對話的產物:孔子和杜威都強調“人是具體環(huán)境下的人”,而不接受完全無約束的自由主義的個人概念。杜威認為,僅僅追求“絕對獨立自由的自我”并沒有給美國帶來什么好處,事實上已經阻礙著美國社會的進步。斯蒂芬?顯克曼的《賽琳和圣賢:古代希臘與中國的知識與智慧》和《古代中國與希臘:通過比較而思》、讓?弗郎索瓦?勒維爾的《和尚與哲學家:佛教與西方思想的對話》、舒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等,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
探討“天人合一”思想的現代意義。我們知道,西方哲學長期存在著“天人二分”的傳統(tǒng)。例如,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就說:笛卡爾的哲學完成了或者說接近完成了由柏拉圖開端的精神、物質二元論。笛卡爾主張,精神和物質平行而且彼此獨立,研究其中一個能夠不牽涉另外一個。然而,中國哲學的“天人合一”思想認為,研究“天”(天道)不能不牽涉“人”(人道);研究“人”也不能不牽涉“天”。因此,當代西方“過程哲學”對二元思維方式的批判,在某種意義上是受到中國“天人合一”思維方式的影響。他們認為,應把環(huán)境、資源、人類視為自然構成中密切相聯的生命共同體,這將對解決當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危機具有重要意義。
多角度研究《易經》。西方學者對我國儒家古老經典《周易》非常重視,((周易》的英譯本已有10余種,專門研究《周易》的機構也越來越多。例如,美國學者約翰?希里格斯在其與英國學者合著的((混沌七鑒——來自易學的永恒智慧》一書中說:《易經》對我們特別有啟示。混沌的科學思想源于研究人員對氣象學、電路、湍流等復雜物理系統(tǒng)的研究。很明顯,《易經》的作者和注疏者曾長期深入思考過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的秩序和無序間的關系,他們最終將這種關系稱為“太極”。該書又說:歐洲、美國、中國的社會正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正如過去《易經》的作者和注疏者那樣,此時此刻人們正試圖洞察個體與集體的關系,尋求永恒變易中的穩(wěn)定。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來自方方面面的思想和感知產生巨大能量的時代。當代世界的社會狀況類似于物理系統(tǒng)中的非平衡態(tài)。新的相對穩(wěn)定和意外結構有時會突然產生;蛟S,當未來社會朝我們未曾指望的方向發(fā)展時,混沌科學會幫助我們理解所發(fā)生的一切。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已經為許多西方學者所重視,因此我們應更好地對自身文化進行系統(tǒng)的、全方位的研究,而且應很好地了解西方學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種種看法,包括他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批評,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能對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2.青銅兵器不銹之謎
秦俑坑數以萬計的青銅兵器雖埋在地下兩千多年,但挖出后,仍寒光閃閃,鋒利無比。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經過對劍、矛、鏃、殳等兵器進行微光顯微光譜、x光螢光、電子探針、光譜分析等檢驗,發(fā)現兵器表面有一層致密的含鉻化合物的氧化層。北京銅鐵學院曾對一支三棱銅鏃
107
用電子針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它表面鉻的含量為0.87%~2.23%,平均1.98%,厚度約10~15微米。對一支秦劍進行過四次電子探針測,也是只有表層含鉻,含量達0.6%~2%,厚度10~15微米。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測量,一戈朕表面含鉻0.23%。
化學鍍鉻技術的發(fā)明,是我國兩千年前首創(chuàng)的奇跡,至遲是由秦代人發(fā)明的。關于這一工藝的具體方法,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根據模擬性的實驗,用鉻礦石的火硝在空氣的參與下,經過800度至1 000度的焙燒,可浸出制成鉻酸鹽或重鉻酸鹽。再把重鉻酸鹽加溫到400度左右,使其液化,涂到青銅劍、鏃的表面,即可形成一層灰色的鉻鹽氧化層,具有良好的防腐蝕功能。這是當時生產條件下的一項特殊工藝。這種工藝在西漢時期仍沿用,在西漢滿城漢墓中就發(fā)現這種經過鉻鹽氧化工藝的兵器,后來再沒有發(fā)現過。因此,這種工藝后來失傳了,遂成為千古之謎。
青銅劍的鋒利程度簡直使人難以想象,F存故宮博物院的秦俑坑青銅寶劍,我們曾作過試驗,在桌面上放一疊紙,然后輕輕地將劍從紙上拉過,一次居然劃透了十九張紙。這把劍是用銅、錫、鉛等金屬制成的,各種金屬的比例掌握得恰當好處,從而使秦劍堅硬鋒利而富有韌性。
在青銅兵器的鑄造過程中,我們驚訝地發(fā)現,兩千多年前人們已使用了標準化工藝,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創(chuàng)造。所謂標準化是指同類產品部件必須能夠互相通用,以便于大規(guī)模生產和檢驗管理,同時也便于更換和維修,它是現代化工業(yè)的產物。但通過對秦俑坑兵器的實測結果,發(fā)現數百件弩機的牙、栓、刀和其他部件,完全可以互換通用,輪廓誤差不超過1毫米。銅箭鏃按照應用需要,分為四種類型,形成了系列產品,同類型銅鏃的三個面的輪廓誤差不大于0.15毫米,鏃頭鋒刃采用流線型三維空間曲線,放大24倍后與當代生產的手槍彈頭輪廓線竟奇跡般重合。由此可見秦代兵器生產型號、式樣已規(guī)范化、系列化。1982年英國標準化專家在看到這批兵器后贊不絕口,并承認世界的標準化發(fā)源于中國的秦代。
3.春節(jié)的魅力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jié)。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jié),禮花綻放,歡聲笑語蕩漾,春節(jié)熱鬧了中國,春節(jié)也正走向世界。
春節(jié)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jié),也是世界的春節(jié)。海外報道了一種新的現象:外國人也過春節(jié)。不少國家既慶祝圣誕節(jié)和復活節(jié),也慶祝中秋節(jié)和春節(jié),中西文化可以互相交流,共融共存。報道還說,在民族自信和國力提升時,中國將進一步對外開放,既吸收西方文化的優(yōu)點,同時亦把中國文化帶到世界各地。例如,中國功夫和中華美食,已經成為西方社會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國56個民族中,除了漢族,其他很多民族也過春節(jié)。過春節(jié)同過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節(jié)日不但不矛盾,還相互輝映,互相補充。在人們的生活中,節(jié)日越多越快樂,節(jié)日越多越幸福。人們形容自己過的好日子,往往說“像過年一樣”、“像過節(jié)一樣”。歡歡樂樂過春節(jié),是太平盛世的標志,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
108
為什么中國人如此重視春節(jié)?為什么一些外國人也過春節(jié)?春節(jié)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探討這些問題,有助于世界認識中國,也有助于中國認識世界。
春節(jié)首先是一個親人的節(jié)日、家庭的節(jié)日,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jié)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與金錢、權力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jié)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jié)日,是團結的節(jié)日。一句“恭喜發(fā)財”、“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傊,春節(jié)是人們和睦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jié)日。
春節(jié)是集中展現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日。過春節(jié),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jié)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的內在組成部分,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jié)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qū),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jié)。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今天還有更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
春節(jié)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jié),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4.草原文化對中華文化發(fā)展的歷史性作用
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經過無數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一體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交流、融匯,構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共同體的主要特征。在中華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草原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為中華文明輸送著養(yǎng)分,并作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影響。
草原文化對中原文化的影響可以追溯到久遠的歷史年代。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學習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騎射,主動接受草原文化,產生了廣泛影響。西漢前期,由于奉行與匈奴“和親”的政策,匈漢之間通過“關市”貿易開展物資和人員交流,出現了“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往來長城下”的局面。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我國歷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的到來,各民族文化和風氣上的互學互染,形成了“長江以北盡是夷狄”的氣象。唐代更是“胡風勁吹”,以長安為中心的廣大北方地區(qū)呈現出“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咸洛”,“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的盛況。唐代以后,契丹、女真先后入主中原。金朝統(tǒng)治區(qū)域較之遼朝南移,表現出北方民族對中原內地文化的影響漸次高漲。
蒙元時期,在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的推動下,草原文化的對外影響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蒙古汗國的建立,從整體上開通了我國與歐亞各國間的聯系,北方民族、中原內地同西方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同時也加快了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
109
文化的匯聚互融進程。
在滿族建立的清朝時期,草原文化在多領域得到長足發(fā)展。滿族的許多文化被內地各民族所接受,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至今仍然具有新鮮活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我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友愛,在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共同奮斗,建設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歷史譜寫著新的篇章。 .
草原文化對中華文化形成發(fā)展的歷史作用不僅是持久的,也是廣泛的。在衣食住行領域,趙武靈王實行的“胡服騎射”,不僅改變了中原居民沿襲已久的著裝習慣,也改變了商朝以來駕車作戰(zhàn)的軍事傳統(tǒng),對此后中原民族的服飾演變、軍事制度的發(fā)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事實上,北方游牧民族對中原服飾的影響遠不止于此,從一定意義上講,秦漢之后的古代中原服飾,基本上可以視為北方民族服裝的變體。北朝時期鮮卑等北方民族組織翻譯了大量的佛教經典,為中國佛教的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的開鑿,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藝術瑰寶。北魏末期,“六鎮(zhèn)起義”引起六鎮(zhèn)邊地的鮮卑人及鮮卑化的漢人進人中原地區(qū),致使鮮卑語言、風俗在東魏、北齊成為時尚。北方漢語受到鮮卑語影響,時人稱北方方音“北雜夷虜”。傳人中原的樂器主要有箜篌、琵琶、篳篥、橫笛、胡角,而一首《敕勒歌》,傳唱千余年,流傳至今。北方草原民族素以軍事稱強,其軍事文化在制度層面上對中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首開此例的就是鮮卑等民族的軍鎮(zhèn)制和府兵制。北方民族對中原文化的影響還體現在禮俗、飲食、音樂、舞蹈、體育、繪畫、藝術及宗教等各個方面,古代漢文典籍中諸如胡瓜、胡麻、胡桃、胡荽、胡蒜以及胡笳、胡琴等詞匯,就說明了這一點。
在對中原文化持久、廣泛的作用過程中,草原文化不斷為中華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沿著歷史發(fā)展的脈絡一路走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歷史上北方草原民族總有一種向南發(fā)展的傾向。遼以前,這種傾向主要表現為對中原的頻頻滲透,逐步進入;從遼開始,這種傾向則主要表現為發(fā)動征服戰(zhàn)爭,入主中原。產生這種傾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北方草原民族對于物質文化交流的需求和被中原發(fā)達的經濟和繁榮的文化所吸引。除上述原因之外,宋代以來,中原朝廷到末期廣泛彌漫的腐敗萎靡之風所導致的朝廷積弱、不堪一擊,也促使草原民族戎裝南下。歷史清楚地表明,遼、金、元、清人主中原,都曾起到過摧枯拉朽、橫掃萎靡之風的作用。誠如陳寅恪所說,包括草原文化在內的胡人文化“注人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chuàng)空前之局”。從文化發(fā)展的角度看,伴隨著北方草原民族對中原武力征服而來的,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融合,也是草原文化同中原內地文化的匯聚。這種大規(guī)模的融合和匯聚每進行一次,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多元性、包容性就得到一次加強,它所產生的向心力、凝聚力也進一步增強;正是這樣一次次的大規(guī)模融合、匯聚,加速推動著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日益壯大,中華文化長盛不衰,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即在于此。
5.少數民族音樂藝術
源遠流長的少數民族音樂,表現出少數民族人們在音樂上的創(chuàng)造才能,反映了他們豐
110
富多彩的社會生沽。
據文獻記載,早在原始社會,黃帝的樂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了12根律管。這雖然是古老的傳說,但在新石器時代,民族地區(qū)和中原已有了音樂文化的交流。
夏代,曾有許多少數民族到夏王朝來表演樂舞。周朝設有專門掌管少數民族音樂的官吏。魏晉南北朝各民族音樂大融合時期,當時流行于中原的少數民族音樂主要有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鮮卑樂、西涼樂、楚調、燕樂、雅樂等。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少數民族詩歌,如《敕勒歌》《企喻歌》《瑯琊王歌辭》等,都是音樂史上的優(yōu)秀作品。
隋唐時期是中國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高峰時期。當時流行的十部樂中大多是少數民族音樂。著名的音樂家中也有許多是少數民族,如作曲家白明達,琵琶演奏家曹妙達、康昆侖、曹保、曹善才、曹剛、米和、裴興奴,笙演奏家蔚遲章和歌唱家米嘉榮等。隋唐時期音樂的輝煌就是與這些少數民族音樂家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
從公元937年到1279年,在我國先后建立了遼、宋、金、西夏、喀喇汗國等王朝。這些政權,除宋朝之外,其他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遼、金、西夏和喀喇汗國的音樂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元代城市經濟的繁榮,蒙古族對歌舞戲曲的愛好和宋代已經有的城市音樂基礎,為雜劇的形成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元代雜劇作家中,有名的石君寶和李直夫都是女真人。元代散曲,同雜劇一樣,也是一種新興的樣式,可稱為雜劇的姊妹體。著名的散曲作家中有許多是少數民族,如回族的薩都喇、高克恭,維吾爾族的馬祖常、貫云石,女真族的赫經以及蒙古族的阿魯威、阿榮等。
明清時期,少數民族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和藝術家,他們在搜集、整理、加工和創(chuàng)作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和漢族民間音樂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明初,藏族僧人唐東杰波將簡單的跳神儀式穿插情節(jié),注入一些流傳在民間的或記載在佛經中的故事,使其戲劇化。唐東杰波至今被藏族人民尊為“藏戲的始祖”。清代,蒙古族文人榮齋搜集、整理了《弦索備考》,把民間流傳的13套弦索古曲用總譜的形式記錄下來。維吾爾族女音樂家阿曼尼薩汗以畢生的精力整理木卡姆,并著有《心靈的和諧》等音樂美學著作。
我國少數民族音樂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還有品種多樣、題材廣泛的民間音樂。這些民間音樂主要包括民間歌曲、民間歌舞音樂、民間器樂、民間戲曲和說唱音樂等。
我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在音樂體系上,分別采用了中國、歐洲和波斯一阿拉伯等不同的音樂體系。有的民族只采用一種音樂體系,如藏族、壯族采用中國音樂體系,俄羅斯族采用歐洲音樂體系等;有的民族同時采用兩個或三個音樂體系,如哈薩克族和塔塔爾族采用中國音樂體系和歐洲音樂體系,維吾爾族采用中國、歐洲、波斯一阿拉伯三個音樂體系。使用中國音樂體系的少數民族有54個,即除俄羅斯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使用歐洲音樂體系的有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和錫伯族。使用波斯一阿拉伯音樂體系的有維吾爾族、塔吉克族和烏孜別克族。
音樂離不開樂器。我國少數民族的樂器,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據不完全統(tǒng)計,僅至今流傳使用的就有400多種。按照演奏習慣及樂器性能,這些樂器可分為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彈撥樂器及拉弦樂器四大類。
111
吹奏樂器根據演奏方法和樂器構造的不同,又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無簧哨的,如朝鮮族的筒簫、哈薩克族的斯布斯額、維吾爾族的那依、高山族的鼻簫等;一種是帶簧哨的,如巴烏、嗩吶、皮皮等;另一種是以簧和有一定長度的管配合而發(fā)音的簧管樂器,如蘆笙、葫蘆絲等。
打擊樂器大多都是色彩性和節(jié)奏性極強的樂器,如維吾爾族的手鼓、滿族的八角鼓、傣族的象腳鼓、瑤族的長鼓、藏族的手抓鼓、朝鮮族的杖鼓,及流行于西南地區(qū)一些少數民族中的鑼等。
少數民族的彈撥樂器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橫彈的,如維吾爾族的卡龍、蒙古族的箏等;另一類是豎彈的,如彝族的月琴、柯爾克孜族的考姆茲、維吾爾族的彈布爾、哈薩克族的冬不拉等。
我國的拉弦樂器最初源于少數民族,因此漢族的拉弦樂器統(tǒng)稱“胡琴”。比較著名的少數民族拉弦樂器有蒙古族的馬頭琴,維吾爾族的薩它爾、艾捷克,壯族的馬骨胡,哈薩克族的柯布斯等。
6.少數民族舞蹈藝術
我國少數民族的舞蹈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
少數民族的許多舞蹈,可以追溯到神話傳說時期!疤J笙舞”是廣泛流傳在苗族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關于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流傳著樸素而美麗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辟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女媧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為了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女媧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一支蘆笙模仿鳥獸的嗚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后來,女媧將此術教給了人類。從此,人們每次出獵均有所獲,從此蘆笙舞就世代流傳下來。除了神話傳說以外,一些古代壁畫和巖畫也記錄了原始舞蹈的場面。例如壯族的“師公舞”與古代巫舞、儺舞有一定的淵源關系,這一點可以從花山崖壁畫及古代銅鼓紋飾上的人物圖像上看出來。
漢代,我國古代舞蹈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各民族間的舞蹈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少數民族歌舞與域外的民族歌舞相互交融,豐富了“樂府”的內容。如苗族的《長鼓舞》等都帶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得橫吹胡樂和《摩訶兜勒》一曲,當時的樂師李延年經過革新創(chuàng)作了28解。少數民族古代樂舞大興,被列入漢代樂府之中,成為中國樂舞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589年,隋統(tǒng)一南北,把以前的樂舞聚在一起分為雅俗兩部,又收集了波斯、中亞諸民族和東亞鄰邦的樂舞,共為7部。后來又增加為9部。這9部的名稱是: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唐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其中清樂和禮畢是南朝的舊樂,其他的樂舞都是我國少數民族的樂舞或域外樂舞。到了唐朝時又增加一部,列入高昌的樂舞。由此可見,當時我國少數民族的舞蹈藝術是多么高超。
少數民族舞蹈不但反映生活,而且直接作用于生活。許多少數民族幾乎是人人能歌善舞,人們在歌舞中尋找愛情,教育后代,唱述歷史。歌舞成了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也正是少數民族舞蹈藝術不斷發(fā)展、繁榮的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71187.html
相關閱讀:第二單元 探究世界與追求真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