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孩子現(xiàn)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
德國人認(rèn)為,孩子長大后早晚要離開父母闖天下,與其讓他們面對挫折惶恐無助,不如從小摔摔打打,摔打出直面人生的勇氣和本事。因此,“隨意教育”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成為流行趨勢。
一天上午9點,德國北部城市漢諾威寒冷無比,然而位于市區(qū)的瑪格瑞特幼兒園門口卻十分熱鬧,孩子們背著碩大的雙肩背書包,精神抖擻地陸續(xù)走進園內(nèi),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這所幼兒園是一座兩層小樓。室外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地、沙地、石頭地……卻沒有看到中國幼兒園常見的塑膠地。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膽子很大,登梯爬高一點都不含糊。老師們則站在遠處觀察,不怎么干涉。
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室外玩耍的孩子卻沒有穿棉衣或防寒服,頂多穿一件絨衣,也有只穿半截袖上衣、短褲或短裙的。對此,老師解釋說:“孩子應(yīng)該比大人少穿點衣服。他們活動量大,容易出汗,穿多了反而容易感冒,臃腫的服裝還會影響他們的靈活性。”
中午12點,孩子們?nèi)齼蓛傻貋淼讲妥琅。老師把飯盤放在孩子面前,大點兒的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年齡小的孩子就用手抓著吃。剛?cè)雸@的3歲大的格碧妮站著不動,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老師讓她坐在小凳子上,用手勢啟發(fā)她自己吃飯?墒,格碧妮不會抓著吃,呆呆地坐在那里。老師耐心地用手比畫著教她,卻絲毫沒有要喂她的意思。吃飯時間結(jié)束,格碧妮一口沒動的飯菜被“沒收”了。
老師的解釋是:“德國人從來不喂孩子吃飯,如果孩子餓了,自己會主動吃的。格碧妮現(xiàn)在不會自己吃,下次就會了。孩子不會做的事,老師只在必要時給以言語或者行為上的鼓勵和暗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45300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