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元素(elements)指思維是由什么構成的,它的基本組成單元是什么。這是人類文化史自古以來探索的重要問題之一。
思維元素是一種精神意向(mental image)
在早期哲學和傳統(tǒng)心理學探討中,對思維的看法帶有模糊不清的靈魂色彩,把思維看作心靈主義的超感覺現(xiàn)象。例如,柏拉圖認為觀念是天賦的;康德認為思想范疇是先驗的;柏克萊則主張,思想最終為精神映象所組成,它通過聯(lián)想而達到意識。按照這些觀點,思維是 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內隱精神現(xiàn)象;思維好像是萬花筒似的一張張連接起來的精神圖片。
誠然,映象是存在著的,“精神圖片”也是現(xiàn)實的反映,在思維中經常出現(xiàn)。但映象不是思維的本質成分,不是構成思維的最后材料,以上的這種描述并沒有觸及思維的本質。
思維元素是運動活動(motor action)
行為主義者華生主張心理學是研究有機體“做什么”的科學。他認為思維與其他行為一樣,也是身體的動作反應。只是構成思維的肌肉運動更精細、更難觀察到。他注意到內隱言語(implicit speech)是人們思考的基礎;思維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的無聲說話。
后人為證明華生的觀點,用記錄喉頭肌肉收縮引起的電變化來測量眼睛看不到的肌肉運動。當人們在思考解題時,可記錄到言語器官部位的肌肉運動有同步反應。
華生不僅認為思維與行為同步發(fā)生,而且認為二者是等同的,思維就是行為。許多研究駁斥了這種觀點。例如,為被試施用箭毒(麻醉劑)麻痹了全部骨髓肌運動,用人工呼吸維持被試的生命,同時向他提出問題。等麻痹消失后,被試可回答向他的提問。被試報告說,在肌肉運動全部消失的情況下,對思維和意識并無干擾。
由此可見,思維的定位不在肌肉里。但這不意味著思維與動作無關。早期兒童在把弄、玩耍等動作活動中實現(xiàn)他簡單的目的,隨年齡增長,這類動作思維逐漸隱蔽而在大腦內部進行。
以上兩種觀點看來十分對立,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思維,相對而言,是外周的心理活動的蘇醒:感覺映象或動作的復法。但這些觀點卻不能反映思維的本質。
思維元素是概念
思維比感覺映象和肌肉運動更多地涉及腦的中樞過程,是大腦高級部位的機能活動。思維可能被出聲言語、內隱動作或感覺映象所伴隨,但這些都不是思維,思維有更抽象的心理結構。
概念和命題表征思維的中樞過程。概念(concept)是以詞標志的同類事物的歸類。概念有不同的等級,不同的概念可分別容納十分具體的和十分抽象的事物。最初級的概念常常是某物的名稱,但是,即使是初級的概括的名稱也不等同于具體物的映象;而高度抽象的概念則更難以用映象來表征。例如,“價值觀”這個概念能用什么心理圖片來標志呢?
命題(Proposition)是以概念連接起來構成的一種陳述或一個判斷。概念聯(lián)系起來就構成了思想。例如,“狗”和“貓”都是具體概念,“狗咬貓”是一個命題、一種陳述,它表達的不再只是狗、貓,而是一件新事物、一種新情況,成為一個命題。這說明,命題、思想不是由個別映象構成的。命題既已形成,就構成了超出具體映象、具體概念的新的確切含義。
思維具有更抽象的心理結構,那么,這個心理結構是什么呢?心理學家為此建立了不同的理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siwei/61189.html
相關閱讀:柔性思維工具1:有形視角/無形視角
右腦具有形象思維和創(chuàng)新功能
富翁的思維方式: 接納新思想期待經常性的變化
CEO思考法 思維風格
鴻星爾克的智勝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