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目標:
1、知識目標:
(1)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實踐活動的三種形式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實踐概念的學習,特別是與舊唯物主義關于實踐含義理解的比較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結合實踐三個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綜合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結合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觀點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實踐第一的觀點,充分發(fā)揮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重點: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相關內容
教學難點:實踐的社會歷史性、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相關內容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馬克思生前最喜愛的一則寓言
哲學家問船夫:“你懂數(shù)學嗎?”
“不懂!贝蛘f。
“你的生命價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學家說,“你懂哲學嗎?”
“更不懂!
哲學家感慨:“那你的 生命價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哲學家掉在河里。船夫問:“你會游泳嗎?”
“不會,不會!”
船夫說:“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全部!
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 ?

——說明了我們不單要有認識,更重要的是把認識應用于實踐中。

一、實踐及其特點
1.實踐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要了解好實踐的含義,我們就得從下面的兩方面來理解。

一是指實踐的主體是人,對象是客觀事物!簿褪钦f,作為實踐,它必定是人的活動,其主體只能是人,像牛耕地、蜜蜂建巢都不是實踐。

二是指實踐是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活動,它可以把觀念存在變?yōu)楝F(xiàn)實存在。——實踐是一種現(xiàn)實的活動,不同于觀念活動,另外,實踐還能把我們腦中的觀念意識轉化為現(xiàn)實中的東西。

鞏固練習——判斷:下列哪些屬于實踐活動?
1、蜜蜂筑巢 2、教師講課 3、學生認真學習 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5、“爭論克隆人” 6、克隆羊“多利”問世
——屬于實踐活動的有4、6

(過渡)我們了解了實踐的含義,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作為實踐,它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2、實踐的基本特征:
(1)實踐有客觀物質性。

原因:
A、構成實踐的要素都是客觀的物質的。
B、實踐過程和結果要受客觀事物和客觀規(guī)律的制約

實踐的主體(人——體力、智力)
構成實踐的要素 實踐的對象(自然界、社會關系) 客觀
實踐的手段(工具、設備)

(2)實踐有主觀能動性!畋举|特征

體現(xiàn)在:
A、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物質生活資料——電視機、電腦、空調
B、在改造社會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社會制度的更替

注意: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與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活動,二者是統(tǒng)一的,不應用這一特征去否認另一特征。

舉例說明:某一同學是江海中學的學生、是某班的學生、是江門人,我們不能以此來否定其他的特征,這些特征之間并不矛盾。

(3)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所謂的社會性——表明不是單個人的孤立的活動,實踐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的人的活動,如工具的制作
所謂的歷史性—歷史上每一階段實踐的內容、規(guī)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

另外,作為人類的實踐活動,它有三種形式。

人類基本的實踐活動有三種:
一是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即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它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因為人類要能進行下兩項的活動,首先就得解決吃穿住等問題。
二是變革社會的實踐。如革命和改革、方針的制定制度的實施。
三是探索世界規(guī)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過渡)那么實踐與認識有什么關系呢?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作為一個總的關系而存在的。在這一總的關系下,包含著四個……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材料一:“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珴蓶|
材料二:李時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羅,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覺,終于認識到這種植物的入藥麻醉作用。
問:這兩則材料說明什么問題

說明:認識是在變革對象的實踐中發(fā)生的。
可見,認識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人腦里固有的,而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實踐出真知,實踐是一切科學知識的源泉。

問題思考:認識從哪里來?——實踐中來?書本中來?——能不能說:認識有兩個來源?

認識的來源只有一個——實踐
獲得認識的途徑可以有兩個:直接經驗,間接經驗

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展示非典時期的資料圖片、戰(zhàn)略計謀的產生、風扇空調的產生。

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資產階級為了發(fā)展工業(yè)生產,需要科學來查明自然物體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實踐的發(fā)展不斷地向人們提出新的要求,推動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解決新的問題。

所以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斷和推理的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不斷深化。

(過渡)實踐能夠作為認識的來源和動力,那么我們應該要用什么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呢?——實踐。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為什么——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就是將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進行對照,看二者是否相符合。

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一方面受主觀認識的指導,它聯(lián)系著主觀認識。
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變革客觀對象,聯(lián)系著客觀事物。

4、實踐是認識目的和歸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
陶行知改名。

小結:
1、含義:實踐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2、實踐的基本特征: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板書設計:
一、實踐及其特點
1.實踐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2、實踐的基本特征:
(1)實踐有客觀物質性。
(2)實踐有主觀能動性!畋举|特征
(3)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目的和歸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63839.html

相關閱讀:《哲學常識》第七課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