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頁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學段
七年級上冊
學科
語
節(jié)
第五單元第21
題名
風箏
時
2時
執(zhí)教教師單位
萍鄉(xiāng)市第四中學
教師姓名
張威
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閱讀能力,能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學習本傳神的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2、過程與方法:自主閱讀,理解內容;合作探 究,體會作者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敢于承認錯誤的自責自省精神;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在閱讀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意,理解內容。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味本在兄弟間發(fā)生的誤解沖突中層現(xiàn)的濃濃的親情。
教學難點
1、揣摩中艱深難懂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內蘊
2、學習作者的自省精神
教具
多媒體教學
時間安排
第一時:一、情景導入(1分鐘) 二、作者介紹(2分鐘)三、整體感知(15分鐘)四、問題探究(25分鐘)
第二時:一、導入(1分鐘)二、問題探究(20分鐘)三、拓展延伸(10分鐘)四、心靈獨白(10分鐘)
后
小結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把自己放在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并多給學生以鼓勵從完成的目標情況看,這兩節(jié)的教學內容完成得比較成功。
一、我將本的教學重點確定為整體感知,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理解;至于本教學的難點,我認為應是對作品中一些語意含蓄而深刻的語句的理解,只有突破了這些句子學生才能很好地了解的思想內涵
二、我在教學理論的運用上:1、將語學科工具性和人性統(tǒng)一起,注重了人思想的滲透;2、在具體的教學中,真正地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知識,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經(jīng)驗;3、學習的過程是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這是建構主義的理論精髓,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激活、利用了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和經(jīng)歷;4、 強調了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原則語新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堂上師生關系和諧,全無以往的那種“師道尊嚴”居高臨下的訓導式教學,營造了民主、平等、自由、輕松、活潑的堂氣氛,使閱讀成為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教法靈活1、激趣一首短詩《村居》引入,調動學生原有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2、引導在學生自主閱讀、整體把握的基 礎上,對閱讀的步驟、重點等問題給予必要的引導,以提高堂教學效率;3、點撥在學生小組討論學習時遇到疑難 處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之后,教師給予必要的點評。
教 案 內 容
風箏
第一時
一、情景導入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放學歸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yuān)。 二、作者介紹
魯迅(1881—1936) 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浙江紹興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學醫(yī),后從 事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 1918年,首次用筆名“魯迅”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主要作品: 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集:《朝花夕拾》 散詩集:《野草》 三、整體感知:讀準字音,體會感情。1.生字及詞語積累 箏 蕾 墮 丫杈 擲 伶仃 嫌惡 肅殺 訣別 可鄙 什物 驚惶 瑟縮 虐殺 寬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詣 懲罰 憔悴 2.按照“現(xiàn)在--過去--現(xiàn)在”的思路,把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比較北京和故鄉(xiāng)放風箏的季節(jié)、引出回憶。(1—2) 第二部分:“我”回憶小時候故意弄壞小兄弟風箏并在成年后求得原諒未果的事情。(3—11) 第三部分:抒發(fā)內心無比沉重的悲哀感受。( 12 ) 四、問題探究1.魯迅和弟弟各是怎樣看待放風箏的?找出能表現(xiàn)各自態(tài)度的句子。 2.體會第四段中描寫“我”的動作的 詞語,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一連串的動詞,十分具體的表現(xiàn)了我的盛怒和狂暴。) 3.小組交流合作:單數(shù)組:我一邊踏著風箏,一邊氣哼哼地想—— 雙數(shù)組:我(小弟)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哥哥離開后絕望的想—— 4.小結:本的一個重要情緒---懺悔 5.沉重的語調讀出懺悔的感情。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fā)見了他。他向 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五、作業(yè)布置 聯(lián)系生活 ,講述故事;貞浤阃嫱婢摺⑼嬗螒虻目鞓放c憂傷,選一個最難忘的寫在練習本上講給老師聽。 板書設計: 喜愛“我”和弟弟對于放風箏的觀點有何不同 ? 風箏我 弟弟嫌惡本的一個重要感情情緒--懺悔
第二時
一、導入---賞析兩幅風箏圖
作者為何描繪這兩幅風箏圖?
1.由北方冬季風箏引出故鄉(xiāng)春季風箏,進而記敘“精神虐殺一幕”。
2.為全涂抹上悲哀的色調。
二、問題探究
1.回憶這個故事的時候,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
結束這個故事的時候,作者的感情又是怎樣的?
悲哀 ------ 更悲哀
2.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
弟弟精 神被虐殺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這是怎樣的悲哀啊。而這種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說“無可把握的悲哀”,想擺脫也不能。
3.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那寒威和冷氣又是指什么?
“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見春天,不要望見風箏,這才能忘卻,才能擺脫悲哀。
寒威和冷氣即指天氣的寒冷,更指的心頭的悲涼。
4.堂總結
——中心的兩個感情要點
懺悔:我對弟弟的“精神的虐殺”。
——自我譴責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卻。
——社會譴責
三、拓展延伸:聽一首成年人心曲
走進成年人復雜的心靈世界,說說本的主題思想。 1.手足之情--兄弟情深 恨鐵不成鋼;雖為兄長,也一心想討小兄弟的寬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魯迅的自省精神--知錯就改 魯迅是嚴于解剖自己的,嚴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絲不茍,知錯必改,鄭重其事,這種精神非常可貴。 3.游戲的意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愿中國的兒童教育改變落后的偏見,從此能夠健康成長(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 4.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xiàn)象上看--批判封建制度 表現(xiàn)被虐殺者的麻木。反映人們受愚昧觀念的毒害。 四、心靈獨白我也打碎過孩子的風箏
今夜,我的心底傳了風箏碎裂的聲音。 我的孩子啊,幾天以前你委屈的淚,現(xiàn)在又侵蝕著我的心湖,它打破了原本平靜的湖面,讓我一次次憋悶,一次次痙攣(jìng luán)。 國慶節(jié)長假,你已經(jīng)貪玩得太過火了:除了必須完成的作業(yè),爸媽給你準備的資料你都沒正眼瞧一瞧。所以那天,當你在我面前磕磕絆絆地背誦英語小短時,我沒有能壓住我心頭的怒火? 于是,我的拳頭便落在了你幼小的身上,你的本被我扔出老遠,令人難堪的話語無遮無攔地砸到你的臉上。而你,則像被困的小獸,顫抖著哭起。 我的孩子啊,從你出生起,我就曾經(jīng)發(fā)誓給你最大的快樂。是的,為了你的幸福,我和你媽媽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連生命也不會吝惜!只是我的孩子,現(xiàn)在的自由和快樂,只是短暫的一瞬,就像絢麗的煙花,頃刻間就會了無痕跡。而所有的父母,最期望孩子得到的 ,是終生的快樂啊!而這終生的快樂,是需要用現(xiàn)時的努力去為之奮斗的! 今天晚上,當你拿著一份優(yōu)異的英語成績單遞到我的面前時,真的,我的心底傳了像是風箏碎裂的聲音。我知道你是怨我的,你那張倔強的臉上寫著充足的證據(jù):你不是說我給你丟臉嗎?現(xiàn)在你還有什么話說?是 的,我就像個可恥的強盜,用卑劣的手段,把快樂從你的手中強行奪走,你確實有足夠的理由恨我,而我,又有什么可以辯解,又用什么方法彌補我的過失呢? 我的孩子啊,你和與你同齡的小伙伴們,確實失去了許多我們曾經(jīng)擁有的快樂,那只是因為,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你們要面 臨太多的陷阱與誘惑,面臨太多殘酷的博弈與競爭。所以你們每走一步,我們做父母的,怎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rú lǚ bó bīng 像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我一直是愛你的,孩子。請你記。耗愕臏I,流在臉上;我的淚,就淌在心里?傆幸惶炷銜牰职值脑,讓我們共同期待,你真正長大的那一天。 愛你的父 親 2011年10月12日 五、作業(yè)布置與《滿天的風箏》比較閱讀(研討與練習三) 板書設計:精神的虐殺--游戲是兒童的天性 --(悲哀) 辦法一:送他風箏,一同放風箏 失敗(更悲哀) 。八臀乙粯樱缫延泻恿恕 辦法二:“討他的寬恕” --“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本的主題思想 1.手足之情--兄弟情深 2.魯迅的自省精神--知錯就改 3游戲的意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 4.從小兄弟身受“虐殺”卻毫無怨恨這種現(xiàn)象上看--批判封建制度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yi/46120.html
相關閱讀:《郭沫若詩兩首》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