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盛唐詩人的《望秦川》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江山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賞析
這首,是暮年辭官歸隱家鄉(xiāng)之前寫的。詩由“望”字入手,描寫了長安鄰近,渭河平原一帶,秋風蕭瑟、悲涼寥落的氣象。詩的上四句寫景。朝陽東升,登高一望,號稱八百里秦川盡呈眼底,正東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射下,山形尤顯清晰。四處環(huán)視,遠近層巒疊嶂,涇渭縱橫,山河互映,都顯得晶瑩干凈,而長安都城則隨山勢而逶迤波折,尤顯氣概宏偉。這四句既寫出秦川的廣闊視線,又烘托出長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遼闊,山河明凈,恰是天高氣爽季節(jié)觀景的特色,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見。下四句即轉而側重寫秋。無數竹叢在寒風中搖曳,瑟瑟作響,一派秋聲,五陵蒼松翠柏,固然不像其它樹木那樣黃葉凋落,但其森然凜冽,流露著濃厚的寒意。寫秋亦全然由詳細的風物來作渲染跟陪襯。詩中對秋景的描述既有著重,又相互融合,筆墨簡淡,線條清楚,如同一幅蕭分散淡的山水畫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凌晨,遙望廣闊的秦川大地,太陽剛從東面凄涼的峰巒空隙中露出出來,照得長安、渭水一片蒼翠。一個“迥”字,將渭河平原的遼遠寬闊,正確地表示了出來。紅日東升,本是極其壯麗多彩的風景,然而因為詩人的心情不佳,這美景也跟著蕭瑟的秋風顯得肅穆蒼涼。
太陽升起來了,將大地照得非常干凈、明凈,所有都能看得清明白楚、明清楚白。遠處山蔥草翠,近處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綿延的城闕正是帝都長安。這“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句中的“凈”字和“重”字,將長安城四周的穩(wěn)重肅穆,秋色的蒼勁凄清,傳神地點染出來。
接著,詩人進一步渲染秋的悲冷氣氛,“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薄拔辶辍保搁L安城北、東北、西北漢代五個天子的陵墓:長陵(高祖)、安陵(惠帝劉盈)、陽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帝劉弗陵)。漢代豪門貴族曾聚居于此。這兩句是說,帝都四周,家家有竹,秋風襲來,竹搖葉動,蕭蕭颯颯,五陵松柏,蓊郁蒼翠,大風吹動,松濤聲音,更給長安增加了多少分寒意。
前面的詩句在著意渲染氛圍,結尾兩句則是要闡明寫此詩的原意。詩人“望秦川”是因為“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詩人才干出眾,為時人所推許,四十五歲中進士后,只任過新鄉(xiāng)縣尉那樣的小官,而且長期不得升遷,而當初就要返鄉(xiāng),詩人郁郁不得志而有“歸歟”之嘆!翱汀笔亲髡咦灾福捎诋敃r在外作官是作客他鄉(xiāng),辭官回鄉(xiāng)叫“歸”!捌嗥洹本褪瞧嗳唬木称鄾龅臉幼!八稘狻笔潜确焦賵錾喜坏弥,就像是遭遇風霜雨露那樣,朝氣蓬勃失去活力。尾聯是全詩的宗旨,表明了作者辭官歸隱的信心。
這首抒懷詩,對秋景的描述極為活潑過細的,它豈但用悲涼的氣氛襯托了詩人的心境,而且將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獻在讀者眼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詩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shiju/88195.html
相關閱讀:《喜遷鶯?霜天清曉》譯文注釋_《喜遷鶯?霜天清曉》點評_蔡挺的
《行香子?秋入鳴皋》譯文注釋_《行香子?秋入鳴皋》點評_許古的
《蘇秀道中大雨》譯文注釋_《蘇秀道中大雨》點評_曾幾的詩詞
《天凈沙 秋》譯文注釋_《天凈沙 秋》點評_白樸的詩詞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