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之八仙都有誰以及蜀之八仙的簡介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我們都知道一個成語叫八仙過!黠@神通。那你聽說過“蜀之八仙”嗎?小編整理了蜀之八仙都有誰以及蜀之八仙的簡介,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備考辨析并修改病句專題復(fù)習(xí)高中語文閱讀答題公式及模板怎樣答好高考語文閱讀題?北大文科學(xué)霸的高三語文復(fù)習(xí)方法

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等八人,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東晉譙秀的《蜀記》一書中稱他們?yōu)椤笆裰讼伞薄?/p>

蜀之八仙:容成公的簡介

上古皇帝之臣(又說為皇帝師,老子師)。嘗棲太姥山煉藥,后居崆峒山。年二百歲,善補導(dǎo)之術(shù)(道家的雙修密法),守身養(yǎng)精氣,發(fā)白復(fù)黑,牙齒掉了又重新長了出來,傳說他最先創(chuàng)建律歷,其著作有《榮成陰道》二十六卷,但未見傳世。他與蜀的關(guān)系可查的資料有下列幾處:1,居崆峒山,查崆峒山有多處,其一在四川平武縣境內(nèi),山谷深險,直接番界;2,居青城山。譙秀《蜀記》說,“容成分隱于鴻蒙”,鴻蒙即今之青城山;3,《列仙傳》云,容成為“老子師也”,老子居蜀,其師焉能不居蜀?因此,容成公列入蜀仙。

蜀之八仙:李八百的簡介

查李八百者有三人。1,為周朝蜀人,傳說他歷夏自周活了八百歲,又說他一動能行八百里,故號李八百!渡裣蓚鳌分校鸷閷懰麨榱丝简灊h中唐公?求道是否心誠,故意使唐及一妻三妾為他舔惡瘡毒膿,后授以度世之訣及丹經(jīng)一卷,唐公?終于入云臺山中煉丹,丹成登仙而去。2, 李八百是李脫。《晉書》中記:“時有道士李脫者,自言八百歲,故號(李八百)!;3,李八百為李阿。《抱樸子》:“蜀有李阿者,穴居不食,號曰(八百翁)”。葛洪《神仙傳》:“李阿者,蜀人也,蜀人傳世見之,不老如故,常乞于成都市,而所得隨復(fù)以拯貧窮者。”李阿為“后漢蜀人”。李八百曾與其妹李真多修煉于三學(xué)山,即二十四化(治)的真多化。

蜀之八仙:李耳的簡介

即老子。老子有三種說法(見周生春《白話老子》)。1,老子是老聃,楚苦縣(今河南省鹿岜縣東)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吏(圖書館長),退隱后著書五千字。2,老子是戰(zhàn)國人李耳,著《老子》;3,老子是周太史瞻,戰(zhàn)國中期人。不管老子有幾種說法,但老子被道教捧為始祖這一點是公認的!渡裣蓚鳌分姓f:“老子者,母懷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時割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謂之老子!庇衷疲豪献印吧苎浴保咐顦湓唬骸按藶槲倚铡,故姓李。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老君耳長七尺”,故名李耳。李耳曾為孔子師,劉向《列仙傳》記:“仲尼至周見老子,知其圣人,乃師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西去,入大秦過西關(guān)。”又傳說老子降生于成都青羊?qū)m(唐以前稱青羊觀),故老子被列入蜀八仙。八仙中的老子是被神“化”了的李耳。

蜀之八仙:張道陵的簡介

一名張陵,東漢沛國(今江蘇豐縣)人,留侯張良的第八世孫,永平時拜江州(今重慶)令。章和 年間征為太傅,官至三公之上,而他卻“三詔不就”,浪跡江湖,遠離官場到江西貴溪縣龍虎山筑爐煉丹,修煉道成。漢順帝時至河洛入蜀,在四川大邑縣境內(nèi)的鵠鳴山,(又稱鶴鳴山)結(jié)茅修煉。永和六年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chuàng)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建立二十四治(教區(qū)),教人悔過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妒裼洝分姓f他“避病虐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術(shù)書為之,解使鬼法。”傳四川青城山鬼蜮甚眾,他率弟子降伏群魔,后人于山之巨石上刻“降魔”二字以記之。又傳張道陵為蜀人驅(qū)病降妖,開山筑路,感動了太上老君,老君親臨鵠鳴山授于三洞眾經(jīng),雌雄二劍,都功印一枚,賜名“天師”,后人便稱他為“張?zhí)鞄煛,青城山亦建“天師洞”道場以茲紀念。關(guān)于張道陵在四川驅(qū)鬼神,祛瘟疫的傳說甚多,不一而舉。

蜀之八仙:嚴君平的簡介

本名嚴君平,又稱蜀莊,因避明帝劉莊諱而改姓嚴,又名嚴遵。四川綿竹人,漢代道學(xué)家,思想家。知天文,識星象。常卜筮于成都市,每天占卜幾人得百許文錢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然后關(guān)門落簾讀《老子》,其著作有《老子指歸》,《道德指歸論》等。西漢著名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揚雄曾拜他為師。嚴君平無心仕途,當時益州牧想請他做官,被他婉言謝絕,終身不第,九十而卒。后人于武都山建“嚴仙觀”,鑿“君平池”以紀念他,成都亦曾有“嚴貞觀”, 郫縣郫簡鎮(zhèn)西北十五公里路的橫山南頭頂上有嚴君平的墓,唐代詩人羅隱書的“嚴君平的墓碑”,殘碑至今尚存。唐代李白,岑參都寫有詠贊嚴君平的詩傳世。李白《古詩》:“君平既棄世,世亦棄君平。觀變貧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綴道語,空簾閑幽情。……?腿ヒ丫茫l人測沉冥!贬瘏ⅰ秶谰讲匪痢吩娫疲骸熬街u卜,卜肆荒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不知支機石,還在人間否?”嚴君平生于四川,卒于四川,列為蜀八仙當之無愧。

蜀之八仙:范長生的簡介

一名延九,又名重九,字元。涪陵丹興(今黔江)人,十六國時成漢道士。后居青城山為當?shù)靥鞄煹赖朗,時擁有部曲千余家,頗有勢力。范長生博學(xué)多藝,精曉天文術(shù)數(shù)。傳說他從后漢到西晉活了一百三十多歲,人稱“范長壽”。劉備曾請他去做官,他執(zhí)意不去,只好封他個“逍遙公”,并在青城山為他建造了“長生宮”(長生觀),供其修真養(yǎng)性。南宋詩人陸游有《長生觀觀月》詩云:“碧天萬里月正中,清夜珥節(jié)長生宮”。明代楊升庵也有詩贊曰:“天谷隱者范長生,風(fēng)御冷然獨整纓,避世已高巢父節(jié),讓王還被務(wù)光名!薄白屚酢敝乱姟稌x書.李雄傳》:西晉時,巴氐族人李特、李雄率流民起義,范長生曾助以糧食物資,使義軍迅速占領(lǐng)成都,據(jù)有益州,李氏為答謝范長生,以其有名有德為蜀民敬重,“欲迎以為君而臣之,長生固辭”。李雄于成都稱帝,國號大成,“乃拜(范長生)為相,尊為范賢,號為天地太師”,并封西山侯。范長生輔佐李雄大成國奉行道家“清凈無為,與民生息”的政策,使巴蜀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政局穩(wěn)定,民生富足的局面,故蜀民奉范長生為神明。李雄還在灌縣離堆為他建造了“范賢館”,即今伏龍觀舊址。范長生也有著作世面,如《易注》,《道德經(jīng)解》等。

蜀之八仙:董仲舒生的簡介

西漢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今文經(jīng)學(xué)大師。廣川(今河北景縣董故莊)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任江都縣等職。董仲舒人們都很熟識,不必細說。但從手邊資料查看,實在查不出他何以被譙秀拉來作了蜀八仙?筆者以為董仲舒是否為董仲君之誤傳?董仲君曾于青城山隱居,完全有資格被列為蜀八仙。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道:“董仲君者,臨準(今江蘇泗洪或盱眙)人也,服氣練形,二百余歲不老,曾被誣系獄,乃佯死,須臾出,獄吏乃異出之,忽失所在!笨磥泶司H有道法,能隱形破墻而出。另外還有兩位董仲,亦可冠以“君(先生)”字稱為董仲君!渡裣蓚鳌肪砹钌倬钐岬降亩倬,漢武帝時任儀郎,為人剛直,博學(xué)五經(jīng),然不達道術(shù),常恥笑別人服藥學(xué)道,不久就大病數(shù)月不愈,才把仙道李少君送來的藥服食,僅服一半便大病全無,再服一半,“氣力如三十歲時”,于是始信仙術(shù),棄官從道,白發(fā)轉(zhuǎn)黑,形容甚盛,活了八十余歲,還勸兒子道生學(xué)道,后道生尋得秘方,活了三百多歲。另一董仲是后漢千乘(今山東高青縣東南)人,有名的孝子董永之子。董永賣生葬父感動了玉皇大帝的七仙女,下凡以身相許,才生下這位董仲君。傳他“數(shù)書符鎮(zhèn)怪,嘗游京山之潼泉,以得山多虺毒,書二符鎮(zhèn)之,其害遂絕。”今四川三臺縣新德鄉(xiāng)有董永墓,董仲鋇,董仙橋。既然董仲君曾隱居四川青城,又通曉道術(shù),將他列入蜀八仙更為合宜。

蜀之八仙:爾朱仙的簡介

爾朱為復(fù)姓,其先祖為契丹胡人部落,世居爾朱川,因以為姓?紶栔煜伤朴卸耍阂皇亲S秀所指的爾朱,當在晉以前,目前筆者實在無從稽考。二是唐末五代孟蜀時的爾朱,名洞,字通微,號歸元子。傳爾朱洞為北魏大將爾朱羽健之后,爾朱榮之族弟。此人曾遇異人得道,落魄于成都市,經(jīng)常揀白石頭往水里扔,弄得市民莫名其妙。后又賣丹藥于市,每粒要錢十二萬。太守很想買,爾朱洞說:“太守金多,非百二十萬不賣。”這下激怒了太守,命人將他裝進竹籠子里,投入岷江。大約他經(jīng)宜賓入長江,在重慶始逆水而上,過合川漂至涪江上游,在綿州河邊被姓石的漁人救撈起來時,他蜷伏在竹籠里睡得正香哩,后來便在綿州西山修道。此一說見于臺灣高大鵬先生之《神仙傳》。另一說他沿岷江流入了長江,完成史無前例的長江第一漂,直漂到巫溪縣大寧鎮(zhèn)為漁人所救。故大寧“有巨石如鐘,下有三足,煙火之跡宛然,父老以為爾朱丹爐。”(見《方輿攬勝》)爾朱仙在綿州西山修道時曾去佛教圣地西域梵都“大漠”朝拜,得佛教真經(jīng),將釋道合為一體。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蜀之八仙都有誰以及蜀之八仙的簡介,希望對您有幫助,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蜀之八仙都有誰以及蜀之八仙的簡介相關(guān)內(nèi)容,請關(guān)注。,高考生的專屬網(wǎng)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763598.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指導(dǎo):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