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饞”的兩個層次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現(xiàn)代漢語詞典:“饞”的兩個層次?

2.“饞”的兩個層次

陳林森

【饞】①看見好的食物就想吃;專愛吃好的:嘴~。②羨慕:看到喜愛的事物希望得到:眼~/看見下棋他就~得慌。(《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P136)

“饞”這個詞在傳統(tǒng)辭書(例如《辭海》1979年版)中的解釋是“貪吃”,《現(xiàn)漢》解為“看見好的食物就想吃;專愛吃好的”,后者要準確一些!梆挕辈煌耆扔凇柏澇浴,因為所謂“貪吃”是指吃相不好,吃東西貪得無厭,有暴食的傾向,“饞”則不一味追求數(shù)量,有時只需少許即可“解饞”;同時,“饞”也不一定是針對“好的食物”,它有可能是針對所有食物。只要有“三年自然災害”一點點記憶的同志,就可以回想起那是一個多么“饞”的年代!什么都想吃,以至于為了“吃”那些不一定很好的東西,去做小偷或其他不體面的事,去冒很大的風險。說來不好意思,那年頭我剛過十歲,正是長身體的時期,有一天餓得不行,跑到家里什么吃的都沒有,爸媽不在家,就到櫥柜里找,結(jié)果只有一瓶醬油是惟一可“吃”的東西,便毫不猶豫地倒了一點到嘴里,那當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或者反而加重了餓的感受,但在形式上還要算“吃”了一點“東西”。王小波曾寫過,困難時期,因為餓,有東西吃的感覺非常幸福(《革命時期的愛情》)。所以“饞”是中國歷史上包括食物在內(nèi)的物資長期短缺的現(xiàn)實在語言中的一個投影,是溫飽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一個表征,一種想吃而又吃不到的感覺,一種學生盼望放學鈴響以便在第一時間奔向食堂找到自己的飯缽的沖動,這種奇怪的感覺現(xiàn)在已經(jīng)“久違”了。梁實秋說:“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他還說:“饞,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發(fā)展成為近于藝術(shù)的趣味!保ㄒ陨弦浴堆派嵴劤?饞》)這樣說法比較全面。因此,“饞”有兩種情況:一為想吃而得不到時的欲望,二為追求質(zhì)量,想吃“好”(這個標準因人而異)的食物的念想。有人認為這是“饞”的“俗”與“雅”的兩個層次,而《現(xiàn)漢》的解釋只偏于第二種情況,就如某些女士喜歡吃零食之類的嗜好,或很希望有男友請她上海鮮樓撮一頓,但即使是第二種解釋,也不一定非要“看到”不可,人有第二信號系統(tǒng),古人尚且可以“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現(xiàn)代人更可以用各種方式來激起或表達這種強烈愿望。這種想吃“好吃的東西”的欲求,跟年齡、性別可能有些關(guān)系,比如小孩通常比較“饞嘴”,大人“花”(逗引)小孩的方法最常見的便是拿好吃的東西來討他(她)的喜歡。這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無疑是更基本的,這便是孟子說的“食色性也”,也是梁實秋說的“基于生理的要求”。有一個關(guān)于“饞”的笑話說:婆媳蒸年糕,婆不在,媳偷年糕到廁所里吃,婆回來,見媳不在,也偷年糕到廁所,見媳,尷尬,婆腦子快,忙說:“我怕你一個不夠,又給你送來一個。”這個笑話反映了“饞”的普遍性,它不受年齡的限制,而年糕一般來說也不算什么“好的食物”,所以這是“饞”的第一個層次。以上當然是就“饞”的本義說的,至于引申義不持異議。綜上所述,關(guān)于“饞”的第一義項,建議改為:想吃而又得不到時的欲望;特別想吃好吃的東西。我們的社會,今天已經(jīng)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也就是解決了“饞”的第一層次問題,現(xiàn)在正為全面建設(shè)小康社會而奮斗,說到底就是為了提高生活質(zhì)量,其中包括既要吃得飽、又要吃得好,能達到好吃的東西“想吃就吃”的程度,解決“饞”的第二層次問題。這樣說來,人類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解決“饞”的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1188191.html

相關(guān)閱讀:淺論普高語文教學探究性學習意義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