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工程,也是一個民族興亡的關鍵。小編準備了高二下冊政治第一單元測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nèi)容。
一、在以下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
1、 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還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知識體系,而這個體系的最高概括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錢學森關于哲學與科學關系的論斷的合理性在于
①認為哲學是科學之科學,是最高概括的科學②主張科學是哲學的知識前提,哲學是科學的最高概括③強調(diào)離開了哲學世界觀的指導,科學研究就不能取得進展④指出哲學與科學具有一致性,哲學對科學具有方法論的指導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與之相對立的觀點是
A.心外無物B.天地為萬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間者,物也D.舍天地則無以為道
3、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chuàng)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qū)別 ②直接聯(lián)系與間接聯(lián)系的區(qū)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qū)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qū)別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4、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基本派別,唯心主義者都主張
A.事物是感覺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識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認識的
5、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了
A.實踐的觀點 B.革命的觀點
C.階級的觀點 D.歷史的觀點
6、下列選項與我思故我在觀點相一致的是
A.未有這事,先有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貴在天D.世界的本質是絕對精神
7、 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
8、下列觀點屬于唯物主義的是
A.心外無物B.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C.理在氣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
9、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
A.聯(lián)系的觀點B.發(fā)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D.矛盾的觀點?
10、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些描繪大自然的詩句,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的驚奇和敬畏,使人們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們頭頂?shù)男强眨菏澜缡鞘裁?是神的居所,還是物質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們在對這些問題的思索中漸漸形成了對世界總的看法。哲學開始于仰望天穹,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說明
A.哲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源于大自然
B.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認識與改造世界從哲學開始
11、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說明
A.自然科學隨著哲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B.哲學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C.自然科學以哲學為基礎
D.哲學為自然科學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2、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銘文: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的頭上降臨。令人生畏的銘文從哲學上看屬于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機械唯物主義
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
13、下列選項和右邊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
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14、下列關于哲學、世界觀、具體科學三者之間聯(lián)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B.哲學包括世界觀和具體科學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D.世界觀決定哲學,哲學決定具體科學
15、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這兩個對子
A.是并列且等量齊觀的B.都屬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范疇
C.屬于源與流的關系問題D.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6、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脈搏的一次跳動,每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處時代的一段最強的音符。哲學作為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觀念形態(tài)的重要內(nèi)容A.源于哲學家的主觀想象
B.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jīng)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對客觀現(xiàn)實的真實反映
D.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7、早在1997年,中國科學院水利部山地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室主任馬東濤就公開預言:目前,泥石流淹沒和危險區(qū)內(nèi)有人口1.49萬,財產(chǎn)1.38億元,若發(fā)生大規(guī)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災害將大大超過1992年。這次舟曲的災難被馬東濤不幸言中。這表明
①人的意識具有主動創(chuàng)造性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guī)律④任何真理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8、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主要是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B.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C.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D.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19、 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恩格斯的話表明,哲學對社會變革可以發(fā)揮下列作用
①決定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②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
③預見和指明社會前進的方向 ④動員和掌握群眾,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
A.階級性 B.反思性 C.實踐性 D.科學性
二、非選擇題
21.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認為,天地之變,陰陽之化,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結合上述材料,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自屬于什么樣的世界觀?
(2)簡要辨析上述觀點。
22.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三、辨析
23、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四、論述題
24.材料一 戰(zhàn)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異常復雜,有奴隸主和奴隸之間的矛盾,有沒落奴隸主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的矛盾,有新興地主和農(nóng)民的矛盾,也有新興地主階級中不同階層和集團之間的矛盾。由于經(jīng)濟地位、政治態(tài)度不同,不同階級和階層在是否建立新的封建制度、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對待各國的變法和改革等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的論爭,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農(nóng)家、陰陽家等思想流派,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群星璀璨的思想繁榮局面。
材料二 18世紀的法國為世界所矚目,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爆發(fā)了一場資產(chǎn)階級啟蒙運動,出現(xiàn)了一大批為世人所景仰的啟蒙大師。他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fā)動了猛烈的進攻。正是這場偉大的啟蒙運動,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
材料三 正像在18世紀的法國一樣,在19世紀的德國,哲學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潰的前導。恩格斯
請用哲學與社會變革的關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
高二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測試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CAACABBBCC
11121314151617181920
BDACCBCDCB
二、非選擇題
21、(1)材料一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材料二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2)材料一認為世界的本原是意識,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它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是錯誤的。
材料二看到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但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是不科學的。
22、(1)第一次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tǒng)一;
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tǒng)一。
(2)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xiàn)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
三、辨析
23、所謂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就是哲學要代表自己所處時代的人民利益和歷史發(fā)展方向。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實踐。
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因為它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同時,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jīng)驗和認識的成果。
但不是說任何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只有真正的哲學才是自己時代的精神的精華。
四、論述題
24、答:(1)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jīng)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我國的戰(zhàn)國時期與18世紀的法國分別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與啟蒙運動,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是時代社會變革在哲學思想上的反映。
(2)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首先體現(xiàn)在它可以通過對社會的弊端、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還體現(xiàn)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
法國和德國的哲學思想,動員和發(fā)動了群眾,打擊了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對社會變革起了先導作用。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冊政治第一單元測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478947.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冊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