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軍
①
公元前121
,西漢名將霍去病領軍入駐湟水流域,在土著草頂房的一側(cè),筑起屯兵之所西平亭。西寧作為城市的歷史從此開始。
②
這座城市后來讓人有了這樣的期許:如果你想在一個城市一天之內(nèi)領略三種以上 的民族生活場景和文化精髓,西寧便是首選。
③
西寧把分布在廣袤天地間那些最古老、最普遍、最有情彩和質(zhì)量的文化凹凸集納起來,
讓它成了一個民族交融、風情粘連的立體濃縮版。城東的伊斯蘭文化,濃烈如圣地麥加;城南的藏傳佛教文化,原生如古佛臨世;城中的儒道文化,堅實如城垣不摧。還有星羅棋布的移民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使這座城市具有了民族交匯地帶人文呈現(xiàn)的所有特征。著名的東關清真大寺是漢式宮殿和阿拉伯寺廟的融合,而脊頂?shù)逆y金寶瓶以及鳴經(jīng)樓上的小經(jīng)筒卻又彰顯藏傳佛教的經(jīng)典飾風,這樣的組合在世界上絕無僅有。西寧有兩個大廣場,中心廣場和新寧廣場,大廣場就是大舞場,每天早晨和傍晚都有氣勢磅礴的千人集體舞,各個民族,男女老少,匯聚在這里狂舞鍋莊。鍋莊是遍布藏區(qū)的藏族圓圈舞,它可以消除疲勞和煩惱,產(chǎn)生愛情和喜樂,F(xiàn)在愛情照樣產(chǎn)生,但已經(jīng)跨越了民族界限,漢藏婚姻以先鋒時尚的方式繼續(xù)演繹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看著他們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那已經(jīng)不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藏民穿著漢服,漢民操著藏語,見你一聲“
喬得冒”(
你好)
,分手一聲“
扎西德勒”(
吉祥如意)
,很多場合都這樣,你都分不清誰是誰了。我有一個朋友老家在北京,他總說:“
喬得冒您哪。”
或者說:“
扎西德勒您哪。”
說久了,連藏族朋友也學他:“
喬得冒您哪。”
在藏族地區(qū),漢族才是“
少數(shù)民族”
,因此首先是漢民的藏化.這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必須習慣喝奶茶、吃糌粑,必須遵從藏族的風俗習慣以及信仰等等,其次才是藏民的漢化,藏民的漢化是一種走向進步的表現(xiàn),是藏民族自發(fā)而必然的趨勢。
④
由于冬天漫長、夏天短暫,西寧人對綠色的追逐,跟牛羊是一樣的,跟鳥兒是一樣的,頑強執(zhí)著得幾近瘋狂。只要有點樹林子就能冒出個茶園,只要有個茶園就能常常爆滿。喝茶,吃酒,唱歌,跳舞,城市和人群,在這里詮釋出了最本真的意義,那就是不管生存多么忙累、艱難,人都要創(chuàng)造享受,享受附帶著憂傷,因為一直不肯放棄的,還有期待。
西寧的佛爺藏里的經(jīng),
塔爾寺的寶瓶,想爛了肝花花疼爛了心,
望麻了一對大眼睛。
我不認為這僅僅是一首情歌,西寧人的“
大眼睛”
望得更遠,他們認為“
藏里的經(jīng)”
才是值得“
想爛”“
疼爛”
的真經(jīng)。所以,西寧成了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的起始。
⑤
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從西寧延伸而去,就像伸出兩條結(jié)實的臂膀,緊緊摟定了西藏。青藏高原—
青海和西藏,因為這兩條命脈的存在,使亙古及今的一體聯(lián)通變得可觸可感.它既是整一的地理板塊、區(qū)域板塊、民族板塊,又是整一的風情板塊、文化板塊、經(jīng)濟板塊,它在不可分割也從未分割過的意義上,成為中國的信仰大陸、福音高地。而西寧就是高地的門戶,是歷輩達賴喇嘛和班禪活佛的尊師宗喀巴的誕生地,它發(fā)祥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并在一塊八寶蓮花的福地上,生長出了一棵十萬葉片上自然描繪著十萬獅子吼佛像的菩提樹。六百多前的西寧人意識到這是震驚世界的奇跡,在奔走相告的激動平息之后,壘起石板,圍樹造塔,于是有了塔爾寺。
⑥
塔爾寺是信仰的燈塔,為的是把眾生引向光明與和平、高尚與幸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塔爾寺從來不僅僅是藏族人的圣地,漢族人的心靈也大都有著對它的依附和崇敬。有一次,我揀了一把塔爾寺大金瓦殿前菩提樹的葉子,帶給一個漢族朋友久病不愈的母親,告訴她這種樹葉有祛除病魔的作用,這在我不過是給她一種心理安慰。但一個月以后,朋友告訴我,自從喝了那些樹葉泡的水,母親的病漸漸好了。我知道這位漢族母親的心里早就聳立著神奇的塔爾寺,所以塔爾寺的樹葉才是靈驗的,是和藏族人共同的信仰治好了她的病,而不是我或者樹葉。(
選自《中國作家網(wǎng)》)
19
.請簡述第②
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20
.解釋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
看著他們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那已經(jīng)不僅是民族融合而是血液融合了。
(2)
在這里詮釋出了最本真的意義。
21
.文章第⑥
段講了“
樹葉治病”
的故事,簡述作者這樣寫的用意。(4
分)
22
.結(jié)合文意,探究文章以“
西寧,望麻了一對大眼睛”
為題有哪些妙處。(6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525303.html
相關閱讀:《五月的北平》閱讀答案
閱讀劉心武《千葉瓶》附答案
紀伯倫《“認識自我”》閱讀答案
《父子之間的怯意》閱讀答案
黃永玉《教訓的回顧》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