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語文考點歸納常見18個文言虛詞例釋復(fù)習(xí)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附錄六 常見18個言虛詞例釋
【而】
一、連詞
1.表并列,可譯為“又”“和”或不譯。例如:
蟹六跪而二鰲(《勸學(xué)》)
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師說》)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捕蛇者說》)
2.表承接,可譯為“就”“接著”“然后”,或不譯。例如:
廣起,奪而殺尉(《陳涉世家》)
亡羊而補牢,未為晚也(《戰(zhàn)國策•楚策四》)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諫太宗十思疏》)
驪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賦》)
3.表轉(zhuǎn)折,可譯為“但是”“卻”“可是”等。例如: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xué)》)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
4.表遞進,可譯為“并且”或“而且”。例如: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5.表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假如”。例如: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捕蛇者說》)
6.表修飾,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不譯。例如: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xué)》)
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項脊軒志》)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
二、代詞
作第二人稱,一般作定語,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例如:
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促織》)
三、復(fù)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語氣,相當(dāng)于“罷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何】
一、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等,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例如: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國也》)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2.作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譯時“何”要后置。例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大王何操(《鴻門宴》)
3.作定語,可譯為“什么”“哪”。例如:
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二、作副詞
常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么”;或者加強語氣,譯為“多么”“怎么這樣”。例如:
江南可采,葉何田田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蜀道難》)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孔雀東南飛》)
三、復(fù)音虛詞“何如”“何以”
1.“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或詰問,相當(dāng)于“怎么樣”或“什么樣”。例如: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2.“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可譯為“拿什么”“憑什么”。例如:
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乎】
一、作介詞,相當(dāng)于“于”。
1.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例如: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2.表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范圍,可譯為“在”。例如: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3.表示比較,可譯為“比”。例如: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4.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對象,可譯為“對”“對于”“給”“向”“跟”。例如: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捕蛇者說》)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xué)》)
二、作語氣助詞
1.作形容詞、副詞詞尾,譯為“地”“……的樣子”。例如:
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
郁乎蒼蒼(《赤壁賦》)
2.表示疑問或反問語氣,可譯為“嗎”“呢”。例如: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3.表示感嘆語氣,可譯為“啊”“呀”。例如: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難》)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滕王閣序》)
【即】
一、作連詞,用在復(fù)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讓步,可譯為“即使”“縱使”;或表示假設(shè),可譯為“如果”“假如”。例如:
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與妻書》)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賈誼《論積貯疏》)
二、作副詞,用在動詞前,表示前后兩事緊密相連,或表示兩種情況聯(lián)系緊密,可譯為“立即”“馬上”“就”等。例如:
(樊)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鴻門宴》)
【乃】
一、作副詞
1.表承接,可譯為“就”“便”“于是”等。例如:
良乃入,具告沛公(《鴻門宴》)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
2.表轉(zhuǎn)折,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例如: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限制,可譯為“才”“僅”等。
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作判斷詞,可譯為“是”“就是”等。例如:
此乃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所謂華洞者,以其乃華之陽名之也(《游褒禪記》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三、作第二人稱代詞,譯為“你”“你的”等。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其】
一、作代詞
1.活用為第一人稱,可譯為“我(自己)的”或“我的”。例如: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記》)
2.作指示代詞,常表遠(yuǎn)指,譯為“那”“那些”“那個”“那里”。例如: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游褒禪記》)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記》)
3.作指示代詞,譯為“其中的”。例如:
獨其為猶可識,曰“花”(《游褒禪記》)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記》)
4.用于第三人稱,可譯為“他(們)的”“它(們)的”。例如:
會其怒,不敢獻(《鴻門宴》)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諫太宗十思疏》)
二、作副詞
1.表反問,譯為“難道”。例如:
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記》)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
2.表揣測,譯為“大概”“或許”“可能”等。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實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歸去兮辭》)
3.表婉商,譯為“還要”“可”。例如:
汝其勿悲(《與妻書》)
三、作連詞,表選擇,可譯為“是……還是……”或“還是”。例如: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
【且】
一、作副詞
1.相當(dāng)于“將”“將要”。例如:
不出,火且盡(《游褒禪記》)
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逍遙游》)
驢一鳴,虎大駭,遠(yuǎn)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驢》)
2.相當(dāng)于“暫且”“姑且”。例如: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且臣少仕偽朝(《陳情表》)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二、作連詞
1.表并列,可譯為“一邊……一邊……”“又……又……”“又”。例如:
河水清且淺。(《迢迢牽牛星》)
2.表讓步,可譯為“況且”“尚且”“還”。例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古之圣人,……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報任安書》)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與妻書》)
3.表轉(zhuǎn)折,可譯為“然而”“但是”。例如:
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4.表遞進,可譯為“而且”“并且”。例如: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五人墓碑記》)
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然】
一、作代詞,相當(dāng)于“這樣”“如此”。例如:
車柔使之然也(《勸學(xué)》)
不然,籍何以至此(《鴻門宴》)
二、作連詞
1.表轉(zhuǎn)折,可譯為“可是”“但是”。例如:
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dān)憂(《與妻書》)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鴻門宴》)
2.“然”有時和“而”連用,“然”代指上所說情況,“而”表示轉(zhuǎn)折,翻譯為“如此(這樣),可是……”,例如: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然”還常與“則”結(jié)合,“然”是承接上事實,“則”是由此進行闡述或論斷,可譯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翻譯為“那么”。例如: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三、作助詞,用在名詞或短語之后;前面有“若”“如”“猶”等詞與之照應(yīng),可譯為“……的樣子”“一般”“那樣”等。例如:
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核舟記》)
而半居霧若帶然(《登泰記》)
四、用在形容詞、副詞、擬聲詞之后,作為詞尾,譯為“地”“……的樣子”。例如:
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逍遙游》)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說》)
其聲嗚嗚然(《赤壁賦》)
【若】
一、作動詞
(1)像,好像。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作代詞,用于第二人稱,可譯為“你”“你的”。例如:
若入前為壽(《鴻門宴》)
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
三、作連詞,表假設(shè),可譯為“假如”“如果”。例如: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燭之武退秦師》)
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
【所】
-、作名詞,處所。
某所,而母立子茲(《項脊軒志》)
二、作助詞,常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jié)合組成名詞性短語,可譯為“……的人”“……的事”“……的地方”等。例如: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逍遙游》)
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勸學(xué)》)
財物無所取(《鴻門宴》)
古所就不若彼也(《論毅力》)
三、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所以”。主要用法有兩種:
1.表示手段或憑借,譯為“用……的東西”,“……的憑借”。例如: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2.表示原因,譯為“……的原因”等。例如:
親賢臣,遠(yuǎn)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yuǎn)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師說》)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四、組成固定結(jié)構(gòu)“為……所”,表示被動。例如: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為仲卿母所遣(《孔雀東南飛》)
【為】
一、作動詞,讀“wéi”
1.修筑,修建。例如: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2.成為,變?yōu)椤@纾?br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竭誠則吳越為一體(《諫太宗十思疏》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逍遙游》)
3.做。例如: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xué)》)
4.擔(dān)任,例如: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陳涉世家》)
5.表判斷,是、算是。例如:
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游褒禪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6.叫作,稱為。例如: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逍遙游》)
7.作為,當(dāng)作。例如:
以五百歲為春(《逍遙游》)
8.認(rèn)為
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9.創(chuàng)作,寫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二、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受益的對象,譯為“給”“替”,讀“wèi”。例如:
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過秦論》)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記》)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鴻門宴》)
2.表動作行為引出的對象,可譯為“對”“跟”“同”“向”,讀“wèi”。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記》)
3.表被動,可譯為“被”,讀wéi,例如: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三、作語氣助詞,放在疑問句的末尾,表反詰語氣,可譯為“呢”。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焉】
一、作代詞
1.表疑問,譯為“怎么”“哪里”“什么”。例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
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歸去兮辭》)
2.表他稱,譯為“他(們)”“它(們)”。例如:
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
二、作語氣助詞
1.用于句末,表陳述或疑問語氣,可譯為“啊”“呢”“了”,或不譯。例如:
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記》)
2.用于句中,表停頓,可不譯。例如:
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齊桓晉之事》)
三、作形容詞、副詞詞尾,相當(dāng)于“然”。例如:
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少焉,月出于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四、作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可譯為“在這里”“在那里”。例如:
積土成,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
永之人爭奔走焉(《捕蛇者說》)
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國也》)
【與】
—、作動詞
1.給予,授予。例如:
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結(jié)交,參與。例如:
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過秦論》)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六國論》)
3.贊許。例如: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仁陷于愚,固君子所不與也(《中狼傳》)
二、介詞
1.介紹出主動者發(fā)出動作時所涉及的對象,可譯為“跟”“同”“和”等。
乃與平原君計,以五城封公子。(《信陵君列傳》)
2.介紹出主動者發(fā)出動作以后受益的對象,即發(fā)出動作行為的是“誰”或“什么”,可譯為“為”“給”等。例如: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
三、作連詞,表并列,可譯為“和”;表選擇,可譯為“還是”。例如:
蜩與學(xué)鳩笑之(《逍遙游》)
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赤壁之戰(zhàn)》)
四、作句末語氣助詞,同“歟”,表示感嘆或疑問,可譯為“吧”“嗎”“呢”“呀”等。例如:
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不辱使命》)
【以】
一、作動詞
1.認(rèn)為。例如: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兩小兒辯日》)
徐公,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
2.使用。例如: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二、作介詞
1.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譯為“用”“拿”“把”“憑”“依據(jù)”“按照”等。例如:
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寡人之于國也》)
2.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可譯為“因”“因為”“由于”等。例如:
而吾以捕蛇獨存(《捕蛇者說》)
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3.引出動作、行為發(fā)生的處所或時間,用法同“于”,可譯為“在”“從”等。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至于泰安(《登泰記》)
4.與“上、下、東、西、前、后”等方位名詞連用,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線。例如:
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游褒禪記》)
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觸龍說趙太后》)
三、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于轉(zhuǎn)折關(guān)系。
1.表并列或遞進,常用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的短語),可譯為“又”“且”“而”“并且”“而且”等,或不譯。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游褒禪記》)
越國以鄙遠(yuǎn)(《燭之武退秦師》)
2.表承接,常常用于表示動作行為的詞語之間,可譯為“而”或不譯。例如: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游褒禪記》)
3.表目的,可譯為“”“用”“以致”“從而”。例如: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
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過秦論》)
愿令得補黑衣之?dāng)?shù),以衛(wèi)王宮(《觸龍說趙太后》)
4.表修飾,可譯為“而”,或不譯。例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兮辭》)
5.表因果,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記》)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四、復(fù)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dāng)于“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例如:
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扁鵲見蔡桓公》)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庖丁解!)
五、作副詞,同“已”,已經(jīng)。例如: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因】
一、作動詞,遵循、沿襲。例如:
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
二、作介詞
1.介紹動作、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于”。例如: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疏》)
2.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根據(jù),譯為“依照”“根據(jù)”。例如: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dǎo)之(《史記•孫臏傳》)
3.介紹行為、動作發(fā)生的時機,譯為“趁著”。例如:
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過秦論》)
4.介紹行為、動作所采用的手段、途徑,可譯為“由”“從”。例如: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三、作連詞
1.表承接,可譯為“于是”“就”“便”。例如: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
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因得觀所謂石鐘者(《石鐘記》)
2.表原因,相當(dāng)于“因為”“由于”。例如:
祥符中,因造玉清宮,伐木取材,方有人見之。(《雁蕩》)
【于】
一、作介詞
1.引出動作、行為的對象、處所和時間,可譯為“對”“對于”“在”“在……中”“在……方面”“到”“從”“向”“自”“跟”“同”“給”“由于”等。例如:
于(對、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得復(fù)見將軍于(在)此(《鴻門宴》)
茍全性命于(在……中)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出師表》)
寡人之于(在……方面)國也,盡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國也》)
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到)河?xùn)|,移其粟于(到)河內(nèi)(《寡人之于國也》)
青,取之于(從)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
2.放在動詞之后,表被動,可譯為“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與它相應(yīng)。例如: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今是溪獨見辱于愚(《愚溪詩序》)
3.用在形容詞之后表比較,可譯為“比”。例如:
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阿房宮賦》)
良曰:“長于臣。”(《鴻門宴》)`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xué)》)
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
二、復(fù)音虛詞“于是”,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可理解為“由于這個”,表示前后句的因果或承接。例如:
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2.構(gòu)成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譯為“在這”“從這”。例如: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說》)
【則】
一、作副詞
1.用于判斷句,起強調(diào)和確認(rèn)的作用,可譯為“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項脊軒志》)
2.表示限于某個范圍,可譯為“只”“僅”“才”。例如:
及日中,則如盤盂(《兩小兒辯日》)
3.表示估計,可譯為“或許”“也許”。例如: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幸得脫矣(《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作連詞
1.表承接,可譯為“就”“便”“原是”,或譯為“已經(jīng)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眲t與斗卮酒(《鴻門宴》)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師說》)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xué)》)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yuǎn)(《觸龍說趙太后》)
2.表選擇,可譯為“就是”“或”。例如: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3.表轉(zhuǎn)折,可譯為“然而、卻”。例如: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
4.表假設(shè),當(dāng)用在前一個分句,引出假設(shè)的情況,相當(dāng)于“假使”“如果”;有時用在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設(shè)或推斷的結(jié)果,可理解為“那么”“就”。例如:
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阿房宮賦》)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諫太宗十思疏》)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者】
—、作助詞
1.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指人、物、事、時間、地點,可譯為“……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等。例如:
滅六國者,六國也(《阿房宮賦》)
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與妻書》)
2.用于數(shù)詞后,可譯為“個”“樣”等。例如:
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
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zhàn)》)
3.有時用于時間副詞之后,起語助作用,可不譯。例如: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觸龍說趙太后》)
4.用于主語后,表判斷。例如: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過秦論》)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鴻門宴》)
5.用于主語后,表原因。例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6.用于句中,表停頓,可不譯。例如:
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鴻門宴》)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逍遙游》)
二、作句末語氣助詞,表示疑問。例如: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之】
一、作動詞,“往”“到……去”。例如:
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輟耕之壟上(《陳涉世家》)
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作代詞
1.指示代詞,表近指,譯為“此、這、這里”。例如: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阿房宮賦》)
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2.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譯為“他(們)”“她(們)”“它(們)”。例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師說》)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三、作助詞
1.結(jié)構(gòu)助詞
(1)用于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修飾,可譯為“的”。例如:
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阿房宮賦》)
間之明月(《赤壁賦》)
(2)用于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例如:
東方之既白(《赤壁賦》)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逍遙游》)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悍吏之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捕蛇者說》)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3)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用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被提前的賓語之后。例如:
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宋何罪之有(《公輸》)
(4)補語的標(biāo)志。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例如: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記》)
2.音節(jié)助詞。常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后作詞尾,以湊足音節(jié),無意義。
頃之,煙炎張?zhí)?《赤壁之戰(zhàn)》)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48836.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2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fù)習(xí)教案:虛詞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