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試卷分析[1]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試卷結構

本次政治試題總分為100分,時間為90分鐘,其中第Ⅰ卷選擇題1?25小題共48分,第Ⅱ卷非選擇題 26、27、28、29題共50分。


二、試卷特點

本套試題結合文化生活模塊知識特點。 切合新課改精神,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標立意過渡,有一定的覆蓋面,各部分內容所占的比例適合,題量適中,試題形式穩(wěn)中有活,情境設置緊密聯(lián)系實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命題人的著眼點是正確的,他具有較高業(yè)務水平和文化底蘊。具體特點如下:

1、關注社會熱點,凸顯學科特色 試題展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如網絡治理第Ⅱ卷非選擇題 28 題 廣州亞運會、世界媒體峰會 、于丹解讀論語。

2、貼近學生生活,凸顯地方特色

結合目前高考形式我省文綜科目自主命題將會更加突出地方特色。 本試卷設計背景材料有廬劇以及巢湖市相關材料 ,旨在要求學生了解鄉(xiāng)土時事的基礎知識。

3、結合新課改,突出實踐能力考查

試題力爭體現新課改,如非選擇題第29題 的綜合探究題 , 4、注重基礎知識,突出能力考查

試題力爭引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堅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如非選擇題第28、29題 ,重視對學生論證和探討問題能力的考查 。

三、答題情況

本次共抽檢60份試卷, 學生程度屬于我校高二文科中上。

43.16,

難度系數為0.86,比較容易;非選擇題部分難度比選擇題要大,難度系數為0.60,有一定難度。具體情況如下:

1、選擇題部分

依據抽樣分析,錯誤率較高的為第11、19、20題。第11題學生答題時,這幾道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材料相對隱晦,學生解讀材料難度較大,反映出學生語文功底薄弱。

2、非選擇題部分

第26.27題 難度較小,設問明確,課本知識點比較直陳 。28題設問設置不嚴密。尤其是第二問,很多學生結合政治生活知識導致得分不高。

第29題設置的比較好。材料鄉(xiāng)土味濃,很好的將材料與問題結合,問題設置有梯度。但2、3小題得分不高,反映出學生的實踐能力相對欠缺。


四、問題分析

從學生角度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結合總體情況分析,學生之間成績有一定差異,其中,從樣本來看,最高86分,最低55分,平均分72.82。高低差31分。

2、 抽檢試卷平均分為72.82分,總體不錯,但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3、 基礎知識欠缺,提取信息不全,缺乏解題技巧,應試能力不高,導致第28題(2)小題以及第29題第(2)小題得分率有些偏低.

4、 知識面較窄,對現實生活中的部分常識缺乏了解。學生 閱讀 相關材料,理解不透,實踐知識欠缺。

5、審題不嚴,這是學生失分,特別是主觀題失分的重要原因。

6、要點不全,疏于知識網絡的構建,不會多角度思考問題,答案缺乏條理,邏輯性不強。 7、答題欠規(guī)范,不能規(guī)范使用政治術語,語言組織隨意性大,表達不清。 8、沒有關鍵詞,要點不突出,原理闡述與材料信息脫節(jié)。

9、字跡潦草,卷面混亂,不分段落,不標序號,從頭到尾“連成一片”,往往嚴重的影響答題質量和教師的評判。

五、教學建議

1、夯實基礎,突出主干知識 2 、關注熱點,理論聯(lián)系現實 3、重視探究,深化課改理念

今年高考將深化新課改理念,重視探究性、創(chuàng)新性和開放性試題。在論證和探究目標中,既要求學生有創(chuàng)新思維,更增加了“通過論證探究,得出合理結論;表達論證、探究的過程和結果”的要求。試題的立意、情境、設問、答案設置將會更加新穎,這種考試的變化要引起學生高度重視。本次測試第29題突出的反映了這一點。

4、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

“以學生為本”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所在,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意識,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要把知識原封不動地移入學生的頭腦,把學生變成一只只“填鴨”,把課堂變成“滿堂灌”;教師不能以知識布道者自居,不能磨滅學生自身的熱情與好奇心,教師只是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參與者,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要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這樣的環(huán)境利于學生生成自己的知識、能力、覺悟,學生只有情感得到滿足、個性需求被尊重,才會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正是政治課教學的希望之所在。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現代教學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播者變?yōu)閷W生的引路人,讓學生獲取學習知識和使用知識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本試卷來看,就要求我們教師避免

免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注重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只強調背書和記憶,如果是這樣,學生往往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識卻不會應用,不會分析,體現在考試時不能正確審題和答題,抓住一點難及其余,不能舉一反三,導致考試失利。從試卷分析來看,主觀題材料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學生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發(fā)現答案就隱含在材料之中。在教學中經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學生只會死記硬背,不會理解記憶,在要運用時卻怎么也想不起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理解教與學的關系,既要注重教學的方法,更不能忽視學生學的方法,這也是我們政治教師努力的方向之所在。

5、要加強學生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

要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學會將試題所給的信息進行篩選、轉換、重組和輸出。

首先是要精析題意。這是成功解題的基礎,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對題”、“答非所問”的現象。精析題意,尋找關鍵信息,轉換為試題要考查的知識點,要分析試題,看要求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問題。 其次是要注重發(fā)散。正確運用發(fā)散思維是解答主觀性試題最為重要的思維武器!白プ∫稽c,不及其余”的簡單思維是答不好題的。當然,這種發(fā)散不是漫天灑網,更不是張冠李戴,必須緊扣題目要求多角度回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是要有效重組。在找到知識要點、確定答題思路后,要準確完整地組織答案。重組能力的訓練,應在高中教學全過程中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高一年級第一學期側重抓好初、高中學習的銜接,從知識、能力、方法上逐步過渡,從怎樣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如何閱讀和歸納材料入手,逐步培養(yǎng)記憶、理解、比較、

分析能力,循序漸進地提高。第二學期培養(yǎng)學生判斷、綜合、評價、表達等能力,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全面地分析問題的方法。后期復習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運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思考和回答問題,同時精選一些高質量典型的題目,進行分解和綜合的訓練。

第四是要強化答題規(guī)范性訓練。這既包括答題的一般要求,如書寫工整、要點清晰、語言流暢、合乎邏輯、學會用政治術語回答問題,答案要點化等,還包括如何做到使答案更全面、更準確,使卷面更整潔美觀。切忌在找到相關知識點后,不加思考地把所有的觀點羅列出來,不分段落、生活化語言、重復性語言、可說可不說的語言太多,讓評卷老師自己去選有用的答案要點。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會獲得高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1131361.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學期質量檢測試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