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逆反心里產生的原因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家庭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青春期心理特點的影響。

逆反心理是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萌發(fā)獨立意識的一種表現。初中生剛剛進入青春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面對緊張的學業(yè),升學的壓力和難以處理的人際關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較突出的表現。進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動領域的逐漸擴大和交際圈的不斷拓寬,他們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們感到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強烈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成為他們重要的心理傾向。他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自尊感明顯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獨立,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惟命是從”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師管得太嚴、太啰嗦,對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大于其他人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特殊意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很長,約占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父母對子女的行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于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后,對父母就會產生反感、抵觸,而且以后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長期的分歧、敵對、爭吵不休、緊張沖突,會使子女的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多疑、心神不寧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tài)以及反社會行為。

3.學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里的產生。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而聽說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差生”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即使“差生”沒有明顯的過錯或根本沒有過錯時,教師也不道歉。結果是“差生”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做對。即使理智告訴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室。前蘇聯(lián)教育家費可夫在《和教師的談話》中說過:“請你不要忘記,孩子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別是這種待遇來自一個親近的人的時候,他的痛苦心情會在心靈里留下一個長久的痕跡。”

其次,在班集體中的位置也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時間生活在班集體里,班集體是以學生為主題的小社會,學生們在以社會化學習為為中心的共同活動中形成各種關系,,每一個學生在這種關系結構中占據一定的位置,并由此決定了他在集體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級社會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在班級中活動和交往的主導動機之一,是他力求在同齡人群體中尋找自己滿意的地位。如果這種欲望經常得不到滿足,那么社會與個體的對立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

有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在班級中沒有知心朋友,他們中不少人也向往集體生活,想與同齡人交往,希望在班級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試圖用一些手段吸引同學的注意,甚至不惜用與常態(tài)相反的行為來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關閱讀: 親子話題:父母必知的親子交流禁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770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