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講道理、性情溫和,可遇到愛動手的小朋友總被打哭,媽媽看了自然心疼!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自卑嗎?
[正文]
奶爸您好,很抱歉打擾您!
我平時教育孩子相對比較得心應(yīng)手的,但有一個問題非常困擾我,而且已經(jīng)有兩年了。
就是孩子被人打后該怎么辦?
曾經(jīng)咨詢過一位蒙特梭利國外來的老師,她好像對這個問題也無能為力,我也看過一些相關(guān)的書籍,但反手與不反手都各有千秋,我曾經(jīng)教育過我三歲的兒子如果別人刻意的打你你就抓住他的手,即使是打完了也要抓住手,并且告訴他不可以這樣,我兒子是那種非常講理,不愛運動,只沉迷汽車和書本的孩子,所以他對打人或被人打沒有概念,被人打以后大都只會哭,他這一哭讓我覺得孩子實在委屈!
奶爸,我個人一直是這樣想的,我不主張孩子用暴力解決問題,可是遇到愛打人的小朋友總是被人打,我擔(dān)心長期這樣下去他會很自卑,很無助,不知奶爸會怎樣處理?
——————————————————
看了你的描述相信你對孩子的教養(yǎng)也是非常用心的。孩子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只能通過你描述的部分考慮,大概和你聊聊
1、對于孩子被打的問題,你教孩子的方法就很好,但可能孩子遇到實際情況時,或許就忘記了。
如果是屬于這種情況,可以平時做角色扮演的游戲,你和孩子分別去扮演打人的和被打的,你可以想一些故事情節(jié),如以前給孩子看過的繪本講過的故事,把這些有趣的情節(jié)加入游戲,通過這種游戲方式來加深孩子的印象。
2、平時在家里要給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發(fā)言、說出自己想法及不同意見的機會。
只有在家里孩子有什么不同意見和想法都敢于說出來、能說出來,在外面與小朋友交往時才能做到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
孩子限于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說話比成人會慢很多,這時很多家長往往會急著說出孩子沒說完或是沒表達清楚的話,這樣更限制了孩子表達能力的發(fā)展和表達的欲望;還有孩子經(jīng)常會有一些奇思怪想,和成人的想法觀點不同,這時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如果家長是鼓勵的態(tài)度,“嗯?你這個想法不錯”,“嗯!你說的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意見!”孩子會越來越愿意發(fā)言,敢想敢說;而如果家長總是急著否定孩子,告訴孩子“正確”的是什么樣,“不對,你聽我說,應(yīng)該是這樣……”孩子會越來越不敢說
3、不貼標簽,不要當著孩子總說他“被打”,“不敢還手”這類話,那只能強化這一結(jié)果?梢該Q種方式,如:你遇到小朋友用了你不喜歡的方式,推你了、伸手抓你……
4、接納孩子的情緒,你的接納是給于孩子力量。
孩子被打哭了找你,你可以對他說:我想你一定很不開心,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會不高興的……(先接納孩子的情緒);那我們想想,如果再遇到這種你不喜歡的情況,我們可以怎么做呢?(情緒平復(fù)后引導(dǎo)孩子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孩子有可能說出你教過他的方法(強化加深一遍記憶);也有可能說出一些他自己心里的想法,如“我害怕、我不敢……”這時接納孩子的感覺很重要,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覺,如“這有什么好怕的?”這類話只會令孩子覺得自己更不如人;
“額~媽媽小時候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也害怕……”(這樣接納認可孩子的感覺,孩子會覺得,哦~原來媽媽也會害怕,不是只有我這樣,孩子心理會釋然,不會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感到羞愧、自卑)。這時孩子可能會好奇的問你更多你小時候的情況。“媽媽剛開始遇到別的小朋友做一些動手或是媽媽不喜歡的方式,媽媽哭著告訴姥爺,姥爺給媽媽講當小朋友動手時,你不喜歡,可以試著抓住小朋友的手,告訴對方你不喜歡這樣啊,這樣做是不對的。剛開始媽媽也不敢,可后來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不開心啊。我就想試一試姥爺?shù)姆椒ò,試一下也沒什么壞處。結(jié)果有一次媽媽又遇到小朋友推倒了媽媽,媽媽就給自己加油,爬起來抓住那個小朋友的手告訴他,我不喜歡你推我!結(jié)果后來他就不推我啦,我們還在一起玩的很開心”(通過說自己小時候的事情這種情景模式,孩子會更有興趣聽,也印象更深)
上述這些只是個例子,你理解了這個接納的意義,思考孩子的感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想更適合自己情況的方法
5、平時與年齡相仿的孩子發(fā)生沖突,盡量不介入,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慢慢從中嘗試著去學(xué)會如何處理;遇到比孩子年齡大的孩子,你可以介入阻止
6、孩子成長過程中,盡量多讓爸爸陪伴,父親身上的一些男性特質(zhì),是媽媽無法給予孩子的。如果父親愛運動、有責(zé)任感、有勇氣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這些東西都會無形的傳遞給孩子
最后說下你的擔(dān)心,通過你的描述來看:
我覺得你沒必要擔(dān)心,你的孩子有自己的愛好,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愛什么且能沉迷進去,這是一種自我成長構(gòu)建狀態(tài)很好的體現(xiàn),這樣的孩子通常不會自卑,他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跟隨自己內(nèi)心的感覺走;而且孩子的自卑通常也不會因為這樣偶爾的外部事件就造成,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更重要……
【奶爸說】
1、這是前兩天一位媽媽的咨詢,昨晚在孩子們都睡后,才抽出時間來寫了這篇回復(fù)
今天早上看到這位朋友的留言:您?的非常對,孩子的自卑更多的是來自家庭,以后我要更注意了,并且跟您學(xué)習(xí)更多的具有正能量的育兒知識。之前很擔(dān)心您不會回復(fù)我,我所想到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可能像我這樣尋求幫助的人會很多,所以考慮了很久才發(fā)給您的,謝謝奶爸!
不得不承認,有很多咨詢我確實來不及一一全部回復(fù),畢竟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很多時候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向沒能做出回復(fù)的朋友表示歉意。
但我還想說一點的是,孩子的問題、自己的困擾,即便沒得到回復(fù)又能怎樣?把問題描述一遍,發(fā)出來對自己沒什么損失。而且在自己描述事件過程中,你會仔細回憶、思考這件事情該如何客觀的描述記錄清楚,這本身就是一種反思和總結(jié),很多時候在自己描述的過程中,有些答案不知不覺的就出來了,就好比寫育兒日記、心得記錄是一樣的。
2、孩子被打,被欺負一直是咨詢里很多的一類問題
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有些孩子是性格溫和的,而有些孩子是平時在家里總受到家長的暴力鎮(zhèn)壓,孩子的自信、勇氣在家中早已經(jīng)被家長磨滅掉了,到了外面又怎么可能變得不一樣、勇敢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47172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