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溢奶VS嗆奶專家提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健康育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對付溢奶VS嗆奶專家提案


?北京市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郭秀芝(主任醫(yī)師)



當寶寶吸吮奶汁時,最容易發(fā)生溢奶嗆奶現(xiàn)象,尤其是6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更為常見。




現(xiàn)象



表現(xiàn)



危害


溢奶



寶寶吃奶時或吃奶后不久,有少量奶液從嘴角流出。



奶液流入耳道,誘發(fā)細菌感染,引起中耳炎。若溢奶時繼續(xù)吸氣,很容易發(fā)生嗆奶。


嗆奶



奶水誤入寶寶呼吸道,進入氣管或支氣管,使寶寶劇烈嗆咳、嘔吐、呼吸困難等。



輕度嗆奶可自然緩解,嚴重嗆奶則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現(xiàn)窒息。



專家分析:


寶寶發(fā)生溢奶嗆奶的原因主要有3點:


?寶寶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


較小嬰兒,尤其是早產(chǎn)兒(母親懷孕低于37周,寶寶體重在2500克以下,身長不足46厘米),咽喉部的反應不靈敏,容易引起嗆奶。另外,與寶寶的胃容量較小、食道括約肌松弛也有一定關系。


?護理不當


這種情況較為多見。由于媽媽喂奶姿勢不正確,導致喂奶過程中寶寶吞入大量空氣,引起溢奶而誤吸入氣管。寶寶吃奶過急、奶流量過大、喂奶前寶寶過于哭鬧、喂奶后活動過多、未將寶寶豎抱起來拍后背排氣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疾病因素


寶寶患急性喉炎,或氣管、支氣管炎(尤其是喘息性支氣管炎)、肺炎(尤其是新生兒肺炎)時,由于呼吸急促,吃奶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調節(jié),而將奶吸入氣管。



專家支招:


1.給寶寶換尿布宜在喂奶前進行,避免吃奶后因換尿布寶寶大聲哭鬧而溢奶。


2.媽媽采取正確的姿勢喂奶:


?母乳喂養(yǎng)方式


讓寶寶面對媽媽,頭枕在媽媽的肘窩處;媽媽將前臂放在寶寶背部,手托其臀部,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乳暈(乳頭周圍紅色區(qū)域)上方,其他四指托起乳房,用乳頭觸及寶寶口唇,寶寶會出現(xiàn)覓食反射,即張口找乳頭;在寶寶張口的一瞬間,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入寶寶口中。


?人工喂養(yǎng)方式


最好將寶寶抱在懷中,上半身抬高些,與下半身呈30~45度角,奶瓶與寶寶口腔呈30~45度角(奶瓶向上傾斜)。奶嘴頂端扎的小孔要大小合適,以奶瓶倒置后、乳汁滴出的速度為每秒2~3滴為好。若滴之過快或者呈直線射出,則奶流速過快,容易發(fā)生嗆奶。喂奶時,瓶內(nèi)的奶液要掩蓋奶頭的孔(奶頭與奶瓶銜接處),防止寶寶將空氣吞入胃中。


3.媽媽邊喂邊觀察:


媽媽給寶寶喂奶時,思想不能開小差,注意與寶寶進行感情交流的同時,仔細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


?如果聽到寶寶咽奶聲過急,或寶寶的口角有乳汁流出,就要拔出奶頭,讓寶寶休息一下再喂;


?如果媽媽乳頭正在噴乳(乳汁像線樣從乳頭噴出),應停止喂奶。因為此時最容易引起寶寶嗆奶。媽媽可用手指輕輕夾住乳房,讓乳汁緩慢地進入寶寶的口腔。


4.對容易溢奶的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喂奶過程中可暫停1~2次,每次2分鐘左右,媽媽最好把寶寶豎抱起來,拍拍后背,排出空氣后,再繼續(xù)喂。每次喂奶時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


5.喂完奶后,要將寶寶豎抱起來,讓寶寶趴在媽媽肩頭上,輕拍后背,讓寶寶打幾個嗝,排出吞入的空氣。


6.放下寶寶時,最好讓寶寶采取右側臥位。


7.夜間喂奶時,媽媽不要平躺,應坐起來或半臥位喂奶。


8.切忌在喂奶后抱寶寶跳躍或做活動量較大的游戲。



醫(yī)學小常識:嗆奶的緊急處理


當奶汁嗆入氣管,寶寶突然出現(xiàn)嗆咳、氣急、面色青紫、煩躁不安等情況時,媽媽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立即將寶寶倒提起來,輕拍后背使其嘔吐、咳嗽,將嗆入的乳汁從口、鼻排出。


以上處理未見奏效,應立即打電話請求急救,同時立即把寶寶放在硬板床上,取仰臥位,媽媽用左手托起寶寶頸后,使頭后傾15度、口張開,然后用自己的上下唇蓋住寶寶口鼻,向內(nèi)吹氣,約3秒鐘一次(40次/分);同時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置于寶寶兩側乳頭連線的中點,以每分鐘130次左右的頻率,按壓胸部,使其下陷1.5~2.0厘米(每壓4次心臟,吹一次氣),直到急救醫(yī)生到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107554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