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婆婆的潛意識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潛意識理論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都說媳婦和婆婆是天生的對頭,以前我對這些話挺不以為然的—不都是丈夫身邊最親近的人嗎?只要我對婆婆好些、忍讓點,沒有處不好的事。誰知道事到臨頭,我的婚姻也都快給婆媳戰(zhàn)爭毀了。

我和丈夫結婚七年,有一個五歲的兒子。雖然掙得都不多,但我們倆勤儉持家,精打細算,日子還算過得去。

我婆婆是個農(nóng)村婦女,一個人住在鄉(xiāng)下。在我丈夫十多歲的時候,公公因為有外遇和婆婆離婚了。婆婆一邊干農(nóng)活一邊做些縫縫補補的活計,獨自一個人把三個孩子拉扯長大,挺不容易的。

我丈夫是最小的,婆婆最疼愛他,省吃儉用地湊錢供他上大學。因而我丈夫十分孝順這個母親,每個月都在不多的工資里省下一點錢寄給她。出于敬重和感激,我一直支持丈夫這樣做。今年我們在上海買了套小房子,丈夫和我商量想把婆婆接來上海,讓她和我們住一段時間,看看孫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我欣然同意了。誰知道……

頭幾天,婆婆還幫我接接孩子呀洗洗碗呀,可是沒過多久,她就什么家務也不干了,而且開始對我橫挑鼻子豎挑眼,不是說我燒的菜不好吃,就是嫌我衣服洗得不干凈。起初,我還一直忍著,心想老人家嫌小輩做得不夠好,也是正常的事。但是后來她開始變本加厲地指責、辱罵我,說的都是些粗俗難以入耳的話。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晚了點,一進門就看見她鐵著一張臉,孩子在一旁哭鬧著沒人管,還沒等我叫一聲“媽”,她劈頭就是一句:“你還知道死回來呀?想要累死我呀!你怎么不累死你媽呀!”氣得我眼淚奪眶而出。

她還在鄰居那里說我的壞話,我從樓道里走進走出的時候都能感受到鄰居異樣的目光。但是這一切我丈夫都看不到,他在家的時候,她都是一副順從隨和的樣子,所以我?guī)状胃煞蛟V苦,他都不相信,反而認為我是度量太小、嫌棄婆婆是鄉(xiāng)下來的等等,為此我們爭吵過好幾次。

我曾經(jīng)賭氣抱著孩子回了娘家,我母親倒是深明大義,把我勸回了家?墒钦煞騾s對我回娘家的事不依不饒,以前從來不對我高聲呼喝的他,竟然在一次爭吵后動手打了我。我傷心得不行,透過淚水我似乎看到了婆婆在一旁偷偷竊笑。

本來說好婆婆在上海只住三個月的,可是她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昨天,我聽見她跟我丈夫在商量,要把鄉(xiāng)下的房子賣掉,搬過來和我們長住。

天哪,我簡直不知道我接下來該怎樣生活了!


 

心理SPA充電坊

家庭治療概況

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精神分析師兼兒童精神科醫(yī)師的納森?阿克曼(Nathan Ackerman)首次正式提出“家庭治療”這個概念。之后的幾十年中,各種家庭治療的流派紛紛崛起,發(fā)展勢頭方興未艾。

家庭治療,不能顧名思義地把它看作是僅僅是對家庭矛盾和問題進行咨詢與治療。家庭治療依然關注當事人(client)個人問題和病癥的減除,但它同個人取向的咨詢和治療方法有著顯著的差異。它超越了過去只關注個人內在的心理沖突、人格特征、行為模式的局限,把人及其癥狀放在整個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療。因而,把家庭治療法稱作“系統(tǒng)療法”或“關系療法”似乎更為恰當。

家庭治療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治療技術,而是一種思想、一種理念。它的誕生是心理學界的一次革命,意味著一次范式 (paradigm)的轉移。它代表了“一個理解人類問題,了解行為、癥狀的發(fā)展以及解決之道的全新方法”,被稱為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崛起的“第四勢力”

家庭治療之核心在于系統(tǒng)觀。它不把焦點放在個人的病理心理,也就是所謂的“神秘的黑匣子”上,它所關注并試圖介入、改變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整個家庭的互動模式上。沒有一個人或一件事是獨立存在的,他們同周圍的人或事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人和事件存在于相互影響和彼此互動的脈絡中,也就是說,家庭成員彼此分擔其他每個人的命運。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同一只猴子,它在三個猴群中的地位分別居于第四位,第三位和第二位,當這只猴子在不同的群體時,分別給予相同的能引發(fā)攻擊行為的電刺激。結果,在位處第四的猴群中,它只攻擊其它猴子一次;在位處第三的猴群中,它攻擊了二十四次;在位處第二的猴群中,它攻擊了七十九次?梢姡麄系統(tǒng)的互動歷程比個人的心理本質更為重要。

因而,家庭治療師認為,把某個人的病癥看作他個人的問題是不恰當?shù)模浒Y狀意味著他同周圍的大系統(tǒng)(家庭,社區(qū),社會)的互動出現(xiàn)了障礙。在個別心理咨詢和治療中所謂的當事人,是整個家庭功能失調的表征者,家庭治療師們稱其為“被指認病患”(identified patient)。有些家族治療師相信被指認病患的癥狀本身能穩(wěn)定系統(tǒng)及減輕家庭壓力;有些家族治療師則把病態(tài)的行為看作是對家庭壓力所作的反應,而不是維持家庭平衡的保護措施。

案例分析與案例結局

婆媳關系,似乎是永恒的話題。也許只要婚姻制度繼續(xù)存在,婆媳矛盾就會存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或許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在西方,同樣也普遍存在婆媳之間的沖突,因而這一現(xiàn)象似乎是跨文化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就用其精神分析理論深刻剖析了這個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戀母情結”是男人與生俱來的情感,男人愛上的第一個女人就是自己的母親。相應的,從幼小時候伴隨女性的“陰莖嫉妒”情結,使得女性通過生養(yǎng)兒子并占有兒子而得到一種象征性的滿足。母親想要占有兒子的欲望有著深層的心理學原因。“我”的婆婆失敗的婚姻,使她將大部分的情感投注到了兒子身上,兒子變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對兒子強烈的控制欲占有欲,使得她難以容忍另一個女人擁有兒子。潛意識中,母親對兒子深愛另一個女人充滿憤怒,本能地破壞他們的關系以重新贏得兒子。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中,夫妻關系必須占據(jù)首要位置,親子關系居于其次。顛倒了這一序位—愛兒子甚于愛丈夫,親近母親勝過親近妻子,必然導致婚姻的不穩(wěn)定甚至解體。“我”的丈夫的原生家庭里,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如果婆婆依舊將這種模式帶入兒子的新家庭中,把兒媳游離在外,對兒子的夫妻關系是嚴重的干擾。

丈夫在這個三角關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妻子保持情感的交流與親密,給予妻子支持和安全感,妻子會更容易接納、容忍婆婆。婆婆要處理自己的問題,減少對兒子的情感投注,分清自我邊界,要認識到自己在兒子家是客人不是主人,只有這樣,這個家庭才可能重歸幸福和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qianyishi/470679.html

相關閱讀:了解自己潛意識層面的價值排位
意念推動腦,腦推動身體
改變潛意識的方法
運用潛意識來控制信念
你的潛意識是如何排除心理障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