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切云”和“奇服”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這是屈原所作《楚辭?九章??江》開頭的兩句。

五十多年前,我上高三時語文課本選有《?江》。課本注釋這兩句時說:“我從小就愛好這種奇特的服裝,(現(xiàn)在) 年紀雖然老了,這種愛好還是沒有減低”,“佩著長長的寶劍,戴著高高的帽子。”又特別注明:“切云,帽子名。崔嵬,形容高!崩蠋熤v解說:“屈原戴著高高的帽子,直上青天,與云彩相摩 !碑敃r我對老師的講解提出了質(zhì)疑:“屈原戴的帽子再高,怎么可能直上青天,與云彩相摩呢?”老師說:“切云,就是摩云。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蔽艺f:“夸張作為修辭手段是為啟發(fā)讀者的想像力,但夸張也要適當,得讓人能接受,夸張到不讓人接受的地步,夸張還起作用嗎?”老師似乎說服不了我,就告訴我,聞一多先生就是這樣解釋的。盡管老師搬出國學大師聞一多,但我的懷疑依然存在。我在以后幾十年的讀書生活中比較留心歷代學者對“切云”的解釋。

就我所見,古今學者對“切云”的解釋有三種。

第一種解釋最早見于東漢文學家王逸的《楚辭章句》:“戴崔嵬之冠,其高切青云也。”《楚辭章句》是現(xiàn)存《楚辭》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字叔師,是故楚地的南郡宜城(今屬湖北)人,熟悉楚方言,所以后世學者對《楚辭章句》頗為重視。此書在南宋洪興祖《楚辭補注》中,另有明隆慶辛未翻宋本。王逸的說法得到后代眾多學者的贊同。例如明汪瑗《楚辭集解》說:“切云,王逸日:‘其高切青云也’。是矣。蓋甚言其冠之高,可以上切云耳。五臣日:‘切云,冠名。’朱子亦日:‘當時高冠名!鞘。后世有名切云冠者,自是仿屈子之言而取義耳!甭勔欢唷冻o校補》:“崔嵬,高貌。切云猶摩云。冠日切云,正狀其高!弊T介甫《屈賦新編》說:“王注:‘崔嵬,高貌也。’切云,猶言摩云,狀其高聳,故日崔嵬。”胡念貽《楚辭選注及考證》說:“切云:冠名。切,近。切云,挨著云!蓖蹉粼冻o校釋》說:“冠高切云,因以為名!苯痖_誠、董洪利、高路明合著的《屈原集校注》引用聞一多的解釋,又按王逸注,結論“聞說是”。張煒《楚辭筆記》說:“切云,高冠名,取高摩青云的意思。一說形容冠很高,夸張上觸云霄!边@里所引的幾家對“切云”的解釋,雖說在是否為冠名上存在分歧,但是在取義上是一致的,都是從王逸那兒來的。

第二種解釋是“冠切云”應作“冠青云”。劉師培《楚辭考異》說:“據(jù)注文,似正文當作冠青云!毒艊@》冠浮云之峨峨,注云冠切浮云。正文無切字,此其比也!苯练颉肚x今譯》說:“切云,從《御覽書鈔》等應作青云!

第三種解釋見于清胡文英《屈騷指掌》:“切云,繡云于冠也!

以上這三種解釋,以第一種解釋為絕對的主流意見。然而對于這種絕對主流的意見,我總是感到難以接受。

現(xiàn)代考古學的發(fā)展,為我們重新認識古代文化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以往人們通過鉆研文獻去認識古代文化,難免因誤讀誤解使古代文化變形。文物和遺跡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直接面對古代文化,這就為糾正對古代文化認識的變形提供了可能。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考古人員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有重大發(fā)現(xiàn)。在考古人員的呼喚下,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蜀文明,帶著1700多件藝術珍品,蘇醒了。這消息猶如拔地而起的旋風,席卷海內(nèi)外,令中外學術界震驚。從那時起,筆者注意瀏覽有關三星堆文明的資料,近年又參觀了三星堆博物館,親眼目睹古蜀文明的藝術珍品。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立人像最令我激動。青銅立人像站在銅方座上,人像高172厘米,冠高10厘米, 座高80厘米,人像連方座通高262厘米,重180多公斤。青銅立人頭戴高筒五齒蓮花冠,上面刻著云雷紋、回形紋。面部特征是濃眉、大眼、直鼻、方頤、巨耳,表情肅穆,腦后拖著一條長?。軀體修長,身著三層薄薄的衣裳,最里面一層長到小腿,窄長袖,雞心領,袖子長度一直到手腕,肘間露出繁復的花紋。第二層長到膝蓋,領口闊大,袖子窄長,背后開叉,似燕尾服。最外面一層為繡花馬褂,長到肚臍以下,背部和前身右側刻有龍形圖案,長襟上飾有起伏有致的多種花紋。研究者認為,花冠和三層繡花衣裳,精美華麗,是用蜀錦和蜀繡制成,像是王服。我久久地注視著青銅立人頭戴的高筒花冠,忽然領悟到:眼前的高筒花冠就是屈原所謂的“切云冠 ”。

甲骨、金文中不見“切”字。小篆“切”字,從刀、七聲。本義作“?”解,見許慎《說文解字》,意思是割斷,故從刀,又以“七”字,古文作“十”,像被割斷之形,為“切”字初文。秦篆“七”字豎筆始有彎,借為數(shù)字六七之七,久假不歸,后遂增刀作切,承其本義!稄V雅?釋詁》云:“切,割也。”又《漢書?貢禹傳》顏師古注云:“切,刻也”,引申為雕刻!墩摵?量知》:“骨日切,象日磋,玉日琢,石日磨。”古人以治骨為切,即其證!痘茨献??真訓》:“可切循把握而有數(shù)量!备哒T注:“切,摩也!薄稄V??屑?》:“切,近也;迫也!边@也是切的引伸義。從眼前青銅立人頭戴的高筒花冠看,“切云”不在于狀冠高直聳入云,而在于說冠以云紋為裝飾!队衿贰稌n》《御覽》等諸書?引作“冠青云”,似可為旁證。做冠的材質(zhì)不同,有的可雕刻,有的可刺繡。青銅立人的花冠用蜀錦和蜀繡制成,《屈騷指掌》胡文英注:“切云,繡云于冠也”,當為正解。

或許有人會問:楚國切云冠,為何會現(xiàn)身于蜀地呢?筆者以為,這正是楚文化與蜀文化交流融合的產(chǎn)物。蜀僻處中國西南,山高水長,自古盛稱蜀道之難,但其四面皆有水陸交通線與外界聯(lián)系!笆瘛敝家娪谝笮娌忿o。甲骨學家唐蘭、陳夢家兩位先生都認為蜀在中國西南部!渡袝?牧誓》記載蜀師隨武王伐紂,此事證明殷周時巴蜀并不閉塞!妒酚?楚世家》記載:第一代楚君鬻熊殷末周初“事文王,蚤卒”。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后嗣”, 封鬻熊的重孫子熊繹“于楚蠻”,“居丹陽 ”。一般認為這是楚國建立的開始。關于丹陽的地望,學術界有三種說法:一是“丹淅說”, 即在靠近鄂西北的河南淅川縣境內(nèi)丹水與淅水交會處;二是“秭歸說”;三是“枝江說”。有學者認為,丹陽先在“丹淅之會”,后遷到秭歸,再遷到枝江,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傊,楚國建立初期在今鄂西江北地區(qū)。楚與蜀通過長江水道和沿江山上的棧道可以交流!妒酚?楚世家 》說:“肅王四年,蜀伐楚,取茲方。于是楚為?關以拒之。”楚肅王四年,即公元前377年。茲方,在今湖北松滋;?關,在今湖北宜昌西面,兩個地方都在長江邊上。這說明長江水道和沿江棧道是蜀與楚的交通要道。《史記?西南夷列傳》說“楚威王時,使將軍莊?將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莊?者,故楚莊王?裔也。?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shù)千里,以兵威定屬楚!1965年,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戰(zhàn)國嵌錯賞功宴樂銅壺。銅壺以肩、耳為標志,分成兩面,兩面對稱,每面有三層圖畫。第三層左邊是攻防圖,圖上描繪雙方陸上攻防交戰(zhàn)的場面;右邊是水戰(zhàn)圖,圖上描繪雙方劃船在江上作戰(zhàn)的場面。它們可以為我們想像蜀楚戰(zhàn)爭的情景提供一些依據(jù)。從春秋到戰(zhàn)國,楚國逐漸崛起。楚最強盛時,正如《淮南子?兵略訓》所說:“南卷沅、湘,北繞潁、泗,西包巴、蜀,東裹郯、邳,……支地計眾,中分天下!彼裕性乒诂F(xiàn)身蜀地,實在不足為奇。

關于青銅立人像的身份,研究者普遍認為,他可能是古蜀國君兼祭司,肩負著政權和神權的雙重責任。從造型看,他像是正在主持祭祀。那么,青銅立人的穿裝打扮應當是合乎禮制的標準服裝,即法服。法服包括冠袍帶履。錢玉趾《三星堆青銅立人像考》就指出:“青銅立人像頭上有冠,這冠應當是法帽!边@就又引出一個問題:既然切云冠是法服,屈原為什么說:“余幼好此奇服兮”,“奇服”當作何解釋?

王逸《楚辭章句》說:“奇,異也!焙笫缹W者多從其說。如譚介甫《屈賦新編》就直接引用王注;王泗原《楚辭校釋》引王注后,發(fā)揮說:“異于凡眾。服裝實表德行!苯练颉肚x今譯》將“余幼好此奇服兮”譯為“我自小就喜歡這種奇?的服裝”。金開誠、董洪利、高路明合著的《屈原集校注》說:“奇服,異於世人的服飾。以喻志行高潔,與眾不同!蔽疑细呷龝r的語文課本對“奇服”的解釋是“奇特的服裝”。這類解釋是“奇服”字面的意思,很膚淺,跟“比喻志行高潔”,聯(lián)系不起來。明黃文?《楚辭聽直》說:“世無服先王之法服者,吾獨服之,則法服即奇服矣!薄肚Wⅰ吩?文?的解釋,卻認為“其說牽強”。其實,黃說可取,只是過于簡略,令人費解。屈原在本章中還講道:“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意思是:舉世混濁,沒有人理解我,而我依然在認準的道路上奮力奔馳,絕不回顧。在屈原看來,戰(zhàn)國后期的楚國一片溷濁。所謂溷濁”,是說世道澆薄,人心不古,禮崩樂壞。而屈原卻熱腸古道,不從俗流!缎⒔(jīng)?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碧菩谧ⅲ骸跋韧踔莆宸,各有等差,言卿大夫遵守禮法,不敢僭上?下!鼻毓诺,服法服,可在世俗眼里,這“法服”被視為“奇服”,加以嘲諷。面對世俗的嘲諷,屈原我行我素,不改初衷,從而表現(xiàn)出他的“志行高潔”。我以為,這才是屈子終生好奇服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54308.html

相關閱讀: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