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倫理學會、《紅旗》出版社、四川湖北陜西河北云南五省教科所、北京中少教研中心、北京25中專家組編寫的《思想品德》(陜?nèi)私贪? 課本已在我省部分縣(區(qū))試用。這套課本設計思路獨特,版式結(jié)構新穎、活潑,緊貼學生實際,很好地體現(xiàn)了《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課程理念,尤其是教材編寫者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作為第一追求,真正代表了課程改革的方向,在諸多版本《思想品德》課本中,課改的步邁得最大,是一套難得的好課本。正因為教材編寫者立足思想品德教育,最大限度地追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就表現(xiàn)出課本在升學考試背景下的不足:淡化了知識體系,知識非常零散;課文中很少有正文(即對學科基本知識的表述);考試時學生不知如何做答;對《課程標準》要求從知識能力方面看,落實得不太到位等。大多數(shù)教師在使用此課本的過程中,感到課本過于“前衛(wèi)”(無正文)!扒靶l(wèi)”的讓教師不知如何使用,部分教師上課時,按課本內(nèi)容讓學生熱熱鬧鬧地“活動”一番,“活動”后學生和教師心里都感到空蕩蕩的,更對使用這套課本將來升學考試時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擔憂。研究怎樣正確使用這套課本已經(jīng)成為當務之急。筆者本文以陜?nèi)私贪妗端枷肫返隆菲吣昙壪聝缘谑n“國運興衰動我心”一框為例,說明使用陜?nèi)私贪妗端枷肫返隆氛n本備課時特有的備課程序。
第一步:閱讀《點睛之筆》,明確課本內(nèi)容要體現(xiàn)《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原文中的要求。如通過對課本59頁《點晴之筆》的閱讀,明白《國運興衰動我心》一框要體現(xiàn)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三1.6中的“感受個人情感與國家命運之間的聯(lián)系,……”
第二步:閱讀《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明白《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如,通過對《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解讀》153-154頁的閱讀,明白此條《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是感受“國家命運直接影響我們的情感狀態(tài)”,“國家受到列強的侵略和掠奪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嚴重挫折;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情感狀態(tài)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第三步:依據(jù)《課程標準解讀》的具體要求,確定準確的目標。按《課程標準解讀》將本框的目標確定為:①“屈辱的中國”,學生感到悲傷;②“抗爭的中國”,學生感到振奮;③“騰飛的中國”,學生感到自豪;④通過上述三個目標讓學生“感受”個人的情感與國家命運之間的聯(lián)系;⑤附帶(非《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了解公民的概念。
第四步:從《課程標準》的高度評判課本內(nèi)容,并依據(jù)教學目標要求,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再處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材思路。
一、對課本內(nèi)容的評判。從《課程標準》的高度審視 課本內(nèi)容,發(fā)現(xiàn)本課內(nèi)容存在以下不足:①是有關居民身份證的內(nèi)容與《課程標準》要求聯(lián)系牽強;②“祖國遭列強欺凌”歷史史實太少;③“中國人民的反抗”沒有內(nèi)容;④“騰飛的中國”選材太少,角度太窄,不足以說明祖國騰飛。
二、自己獨特的教材思路。第一板塊:公民。①什么是公民?②什么是國籍?③什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④中國公民實例判定;第二板塊:中國的屈辱史。①鴉片戰(zhàn)爭中的鴉片輸入、《南京條約》。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的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③沙俄侵占中國領土。④《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危害;⑤日寇的暴行:A、南京大屠殺 B、“九?一八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 C、731部隊的細菌戰(zhàn) D、對解放區(qū)的“三光”政策;第三板塊:中國人民的抗爭史。①林則徐禁煙、鄧世昌撞日船。②太平天國運動。③辛亥革命。④百團大戰(zhàn)、血戰(zhàn)臺兒莊。⑤解放區(qū)的全民抗戰(zhàn)。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四板塊:祖國的騰飛史。①制度方面:A、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建立。B、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進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階段。C、對小平南巡講話,再次掀起改革開放的浪潮;②科技方面:A、兩彈一星。B、“神五”、“神六”飛天。C、“嫦娥奔月計劃”的實施;③外交方面:A、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地位。B、成功舉辦APEC會議。C、加入世貿(mào)組織。D、建立“上合組織”。E、主持朝核問題六方會談;④國家統(tǒng)一方面:A、海峽兩岸交往頻繁。B、港澳回歸、祖國空前統(tǒng)一;⑤體育方面:A、04年奧運會世界第二。B、08年奧運會由中國承辦;⑥經(jīng)濟方面:A、城市發(fā)展日新月異。B、新農(nóng)村建設如火如荼。C、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持續(xù)諧調(diào)增長。
第五步:依據(jù)《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教學用題
一、課前預習題:
1、通讀課本《國運興衰動我心》一框全文、課本56頁“閱覽人生”欄目中的“我是中國人”一文和課本58頁“知識采擷”欄目的“公民”和“國籍”部分。
2、了解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國籍,什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3、收集以下資料準備在課堂上展示:①反映“中國的屈辱”的事件、史實、圖片和其他資料。②反映“中國人民的抗爭”的事件、史實、圖片和其他資料。③反映“中國騰飛”的事件、史實、圖片和其他資料。
二、課堂教學用題:
1、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①“這人雖然出生在中國,但他因判罪被拉上刑場,即將被槍決,所以不是中國公民”。
②凡是不滿十八歲的中國人,不是中國公民。
③麥克雖有美國國籍,但他在中國投資辦廠,他就是中國公民。
2、當你看了(聽了)同學們展示的反映“中國屈辱史”的資料和教師以沉重心情介紹“祖國屈辱史”時播放的音像資料后,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請把你最想說的一段話寫出來。
3、當你看了(聽了)同學們展示的反映“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的資料和教師介紹“中國人民的抗爭”的史實和音像資料后,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用怎樣一段話來表達你此刻的心情?請與同桌交流。
4、當你看了(聽了)同學們展示的反映“騰飛的中國”的資料和教師聲像并用的題為“巨龍騰飛”的精彩演講后,此刻的主要感受是什么?請你以“我為巨龍騰飛而自豪”為題,寫一段演講詞。寫好后四人一組演講,再選出各組代表參加全班交流。
三、課后練習題:
1、總結(jié)本框教學內(nèi)容,寫出本框教學內(nèi)容的正文。
2、課外閱讀課本56頁“閱覽人生”欄目里的“我是中國人”一文,思考文中故事與本框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
第六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課堂教學用題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活動。
各板塊所用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師生互動)
板塊內(nèi)容具體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師生互動)
第一板塊
(公民)1、學生快速瀏覽課本44頁內(nèi)容和58頁“知識采擷”欄目中的相關內(nèi)容,思考“課堂教學用題”中的第1題。
2、檢查自學結(jié)果。
第二板塊
(祖國屈辱史)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反映“祖國遭欺凌”的史實和各種資料,邊展示邊解說。
2、教師系統(tǒng)展示反映“祖國遭欺凌”的視頻資料,并以沉重的語調(diào)向?qū)W生作渲染性解說。
3、學生談最大的感受,并寫一段要說的話。
4、學生全班性自由發(fā)言。
第三板塊
(祖國抗爭史)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反映“中國人民抗爭”的史實和各種資料,邊展示邊解說。
2、教師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反映“中國人民抗爭”史實的視頻資料,并邊演示邊作陳述性解說。(應注意思想感情)
3、學生談此時最主要的感受,并把感受寫成一段文字與同桌交流,同桌間統(tǒng)一認識,派一名學生代表發(fā)言。
4、學生全班交流。
第四板塊
(祖國騰飛史)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到的反映“中國騰飛”主題的史實和資料,邊展示邊解說。
2、教師課前按“自己獨特的教材思路”第四板塊所選內(nèi)容,搜集圖片和視頻資料,并從政治、經(jīng)濟、外交、科技、體育等方面全面考慮,重點選擇,寫一篇題為“騰飛的中國”的演講稿,邊展示圖片和視頻資料,邊演講。
3、學生各自撰寫題為“我為巨龍騰飛而自豪‘的演講詞。
4、學生四人一組,組內(nèi)演講,最后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全班演講。
5、全班演講。
第七步:設計教學程序。
1、開講導語:可用課本44頁《情景再現(xiàn)》欄目的導語形式導入,也可用一段精彩的演講導入。
2、依照第六步設計的方法和活動學習課文第一→四板塊內(nèi)容。
3、第二與第三板塊、第三與第四板塊之間的連接過渡思路:二與三板塊間從“哪里有壓迫、侵略,哪里就有斗爭、反抗”開始寫成簡短過渡語;三與四板塊從經(jīng)過二十八年艱苦奮斗建立新中國,再過渡到“中華騰飛”。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jié)本框教學內(nèi)容并形成本框教學內(nèi)容的“正文”:祖國受欺凌,我沉痛、憤怒;祖國奮起抗爭,我振奮、高興;祖國騰飛,我驕傲、自豪。國家的命運時刻撥動著個人的心情,個人的情感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
5、課終藝術:在《走進新時代》(歌曲)或《世紀大閱兵》視頻播放中,教師作一分鐘精彩演講(從個人前途命運、個人情感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的關系進入,最后落腳到青少年要熱愛祖國,報效祖國)。
附:板書設計
陜?nèi)私贪妗端枷肫返隆钒四昙壪聝缘诰耪n《親近社會》
第一課時:《培養(yǎng)親社會情感》教學設計
桂花中心校 柳永兵
一、《課程標準》原文:
“感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懂得社會與個人緊密相連。
2、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3、學會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
4、體驗和感受社會的美好。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1體驗和感受社會的美好。 ○2懂得社會與個人緊密相連!3學會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
2、教學難點:融入社會,親近社會對個人成長的積極意義。
四、依據(jù)《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快速瀏覽課本一圈內(nèi)容,用一句話總結(jié)這部分內(nèi)容的中心觀點。
2、談一談我身邊的美好生活。
3、如何看待社會生活的復雜性。
4、快速瀏覽課本二圈內(nèi)容,用一句話總結(jié)這部分內(nèi)容的中心觀點。
5、如何認識社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
6、快速瀏覽課本三圈內(nèi)容,用一句話總結(jié)這部分內(nèi)容的中心觀點。
7、為什么要熱愛社會,親近社會?
五、依據(jù)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用如畫的自然風光、整潔有序、愛意濃濃的一組鏡頭(照片)導入新課:培養(yǎng)親社會情感
(二)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學生自學作答全班抽查統(tǒng)一答題思路。
(三)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小組作答 全班交流 教師點評
(四)自學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閱讀回答
(五)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5”: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5”,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集體討論 教師總結(jié)點撥。
(六)(四)自學解決“教學用題6”
具體流程:閱讀回答
(七)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7”: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7”,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集體討論 教師總結(jié)點撥。
(八)鞏固練習,總結(jié)全課:
具體流程:出示“鞏固練習題”),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構思 全班學生自由發(fā)言。 學生自由發(fā)言,談學習收獲 教師精彩演講,總結(jié)全課。
六、補充課文正文
1、如何看待社會生活的復雜性?
(1)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2)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一平凡而樸實的的思想和行為,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揚社會正氣,構成了社會的主流;社會生活中也存在著各類消極丑惡的現(xiàn)象,這些雖不是社會生活的主流,但對社會和個人產(chǎn)生的消極影響卻不可低估。
(3)社會生活十多色調(diào)的,難免出現(xiàn)貧困、不公等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終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通過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逐步得以解決。社會正是在發(fā)展過程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展現(xiàn)她的美好。
2、如何認識社會與個人成長的關系?
(1)社會為個人成長提供了條件。
(2)社會越發(fā)展,個人發(fā)展的機會越多。
(3)個人離不開社會。
3. 為什么要熱愛社會,親近社會?
(1)熱愛社會,親近社會,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實,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迄今社會,才能利用社會提供的條件,不斷進取,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當身處困境時,積極努力,求助社會,終會跨越人生的難關。
(2)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才能完善人格,愉悅的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融入社會,可以祛除寂寞孤獨,形成健全人格;親近社會,能使人樂觀向上,展現(xiàn)生命之美;親近社會,才能將人生與社會緊密相連;奉獻社會,才能進入人生的高境界。
七、板書設計:
培養(yǎng)親社會情感
第一課時 《培養(yǎng)親社會情感》教學設計
趙灣初中 李 強
課標內(nèi)容: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和感受社會的美好;親近社會愉悅生活
2、能力: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思考社會問題,正確認識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學會親近社會,利用社會條件取得成功!
3、知識:知道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與美好的社會緊密聯(lián)系;理解親近社會對個人成功以及人格完善的積極影響;懂得親近社會,融入社會后我們的生命內(nèi)涵會更加豐富。
教學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感知社會生活的美好,解決社會生活中的疑惑;融入社會,親近社會對個人成功以及完善人格的積極作用的理解。
教學方法:理解法和討論法過程與方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展示三幅自然風光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略)
師:這是自然的美,今天我們將一同感知社會生活的美,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的美。正確理解社會生活的美
二、新知探討:
1、第一環(huán)節(jié):感知社會生活的美
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個圈的五幅圖片,思考:這五幅圖片反映了社會生活哪些方面的美?
生:交流略(社會環(huán)境、社會生活、人們心靈的美)
師:聯(lián)系上述內(nèi)容請同學們列舉出一些身邊的類似的美,同大家一起分享
生:舉例略
師:我們生活的社會真的很美好,但是也有人常常沒有這樣的感受,羅丹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
2、第二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的美
師:同學們學校是社會的縮影,你們每天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學校度過,現(xiàn)在我們來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校生活的美……
生:交流略
師:歸納:社會生活是美好的,但社會生活是多色調(diào)的,當你發(fā)現(xiàn)一些貧困,陰暗面,如不公平的現(xiàn)象的時候,社會是不是不美好了呢?
3、第三環(huán)節(jié):正確理解社會生活的美
師:社會生活是多色調(diào)的,難免會出現(xiàn)貧困,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這些社會問題終將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通過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逐步得到解決。
多媒體展示《大眼睛的希望》
師:希望工程的寓意是什么呢?
生:交流略
師:為了讓因為貧困而不能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受到教育,平等的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對未來充滿希望,都能健康幸福的成長生活。學生舉身邊的事例略。
4、第四環(huán)節(jié):親近社會,社會幫助你成功
指導學生完成第二個圈的相關內(nèi)容
師:請大家根據(jù)小黃的故事,完成相關的內(nèi)容并交流
生:回答略。(這段材料告訴我們:社會為每個人的發(fā)展都提供了條件,社會越發(fā)達,個人發(fā)展的機會越多,個人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
師:小黃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他利用了社會提供的條件,請大家討論,社會為我們實現(xiàn)我們的夢想提供了哪些條件?
生:討論交流略
師:社會為我們提供了條件,我們要怎樣才能更好的利用這些條件取得成功呢?
生:討論交流略
師過渡: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不只是陽光坦途,也有風雨坎坷
師:請大家完成第二個圈的第二個內(nèi)容思考:王志發(fā)誓要報效社會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交流略
5、第五環(huán)節(jié):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才能完善人格,愉悅的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1、融入社會有利于健全人格
師:請大家欣賞《掀起布簾之后》并討論
生:快樂了,自卑與膽怯不見了,脫離了黑暗,見到了陽光。
師:融入了集體,融入了社會,獲得了更多的友誼,快樂!形成了健康人格!
2、親近社會能使人樂觀向上,展現(xiàn)生命之美!
師:請一個同學講姚守貞的故事思考:她的聲明之花再度盛開的原因是什么?并講講你親近社會,使人樂觀的體會!
生:交流略
3、親近社會奉獻社會,才能進入人生的最高境界
請學生講述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并填寫相關的內(nèi)容。
三、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為個人發(fā)展提供了條件,社會越發(fā)展,個人發(fā)展的機會越多,所以我們要親近社會,利用社會給我們提供的條件,不斷進取,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才能完善人格,愉悅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四、板書:
感知社會生活的美
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的美
正確理解社會生活的
培養(yǎng)親社會情感 親近社會,社會幫助你成功
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才能完善人格,愉悅的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
第二課時 《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課標內(nèi)容:
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關注社會的情感和態(tài)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讓學生樹立服務社會的意識,體驗服務社會的幸福。
2、能力:培養(yǎng)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并服務社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3、知識:愛護公物,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知道怎樣去服務社會。
教學重點難點: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
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和理解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生活的社會如此美好,社會對我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必須要親近社會,使社會變的更加美好!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教師介紹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多媒體展示)
二、新知探究
1、第一環(huán)節(jié):親近社會必須要關注社會
(1)親近社會,應該關注社會,國家,大家
請兩個同學根據(jù)第一個圈的第一個黑菱進行即興表演
師:請同學們談感受
生:交流感受略
師:既然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長,那么我們關注社會的途徑有哪些呢?
生:回答并完成第二個黑菱。
(2)關注社會不僅僅要關注天下大事,也要關注我們身邊的小事
生閱讀相關的材料思考以下問題:
A、這位同學的做法你同意嗎?如果是你應該怎么做?B、設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象那位同學一樣,我們的生活將會怎么樣?
生:討論交流略
2、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親近社會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
(1)在公共生活中,我們必須遵守社會公德
師:請大家完成第二個圈的第一個黑菱內(nèi)容,談談感受
生:交流略
師:那么我們應該杜絕不良行為,送大家一些格言,請閱讀朗讀共勉!
(2)遵守社會的秩序和規(guī)則,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
師:請大家一起閱讀第二個黑菱的短文,體驗規(guī)則的美!
生:規(guī)則是美好的,是一種無言的美,人性的美!
師:請例舉公共生活規(guī)則的作用
生:舉例略
(3)愛護公共設施,體現(xiàn)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社會的維護
師:請完成第二個圈的最后的內(nèi)容并思考陽某的行為
3,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積極地服務于社會
師:請根據(jù)第三個圈的第一個內(nèi)容的提示,思考:服務社會從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你做過哪些具體的事情?
生:回答略
師:當你幫助了別人,你的內(nèi)心的感受是什么?
生:感到有成就感,覺得很愉悅
師過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當看到別人痛苦的時候,總會想去幫助救援,下面我們就探討這個問題
師:請大家完成第二個內(nèi)容,重點思考:(1)當你有能力的時候會象曉蘇那樣去資助別人嗎?(2)當有人需要安慰關心的時候,你是怎么樣做的?
生:交流略 教師展示叢飛照片,探討公益事業(yè)問題。
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肯定為主,注意對行為的導向
師:怎樣為社會作貢獻?(多媒體展示)
三、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我想每個同學都明白了:要服務社會必須從小事做起。還明白了:服務社會不僅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
四、板書
親近社會必須要關注社會
親近社會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
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需要從身邊小事做起
積極的服務于社會 當別人遭遇痛苦和不幸時,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和救援
積極的參加公益活動
第二課時 《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惠波安
一、課標標準原文:
1、感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2、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關注社會的情感和態(tài)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維護和服務社會,體驗服務社會的幸福。
知識與能力目標:
知識目標:
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尊重。知道怎樣去服務社會。
能力目標:
學會遵守公德和秩序,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
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導入新課,教師出示教學問題,師生交流學習怎樣養(yǎng)成親近社會行為。教法:講授、提問、討論相結(jié)合;學法:以自學為主,輔以活動設計。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
難點: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
四、依據(jù)《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快速瀏覽課本P7--8頁內(nèi)容,思考:○1談談關注社會對我們健康成長的好處!2關注社會的途徑有哪些?○3正確關注社會中見聞。
2、認真閱讀課本P9--10頁內(nèi)容,思考:○1中學生以哪些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2 列舉日常生活中你所知道的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3列舉你所知道的規(guī)則,并談談他們的作用。○4你見過哪些損害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行為?你是怎樣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
3、仔細閱讀課本P11--13頁內(nèi)容,完成下列任務:○1服務社會,在日常生活中從身邊做起,你做過哪些具體事情?○2說說參加公益活動的益處!3想想我們中學生能夠參加哪些社會公益活動。
4、設計一個服務社區(qū)的活動方案.
六、補充課文正文
1、什么是親社會行為?
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2、親社會行為的表現(xiàn):
(1)、對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去同情、關心和安慰他們;
(2)、對身處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3)、在共同的事業(yè)之中,能善于和別人合作;
(4)、面對利益能與別人分享。
五、依據(jù)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生活的社會如此而已美好,社會對我們的成長又非常重要。既然我們不能離開社會,那么我們就要親近社會,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如何才能用我們的行動使社會更加美好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二)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學生自學內(nèi)容師生交流,統(tǒng)一答題思路。
(三)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學生自學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1題答案 教師講解○1題答題思路和各題參考答案 全班自學○2○3○4題答題思路 全班抽查統(tǒng)一○2○3○4題答題思路
(四)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 學生自學自導 同桌交流 全班抽查統(tǒng)一○1○2○3題答題思路。 教師總結(jié)點撥
(五)活動設計。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活動方案;顒臃桨赴ǎ夯顒用Q、活動目的、活動內(nèi)容、活動要求。
(2)學生交流活動方案。
(3)活動內(nèi)容
A“情注呂河鎮(zhèn),構建和諧的雙井社區(qū)”宣傳教育
B“凈化校園,美化呂河街道”環(huán)保服務活動。
C“救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小伙伴”活動
D“真情相伴”助殘(柯美蕭同學)活動。
E到老年公寓看望孤寡老人慰問活動。
(六)鞏固練習,總結(jié)全課:
具體流程:出示“鞏固練習” 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總結(jié)全課。
六、板書設計
1、親近社會,必須真切地關注社會。
2、親近社會,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
3、親近社會,還要熱忱地服務社會。
第二課時:《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金寨初中 張遠龍
一、《課程標準》原文:
能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2、學會遵守公德和秩序,發(fā)展服務社會的能力,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3、樹立關注社會的情感和態(tài)度,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4、知道怎樣去服務社會。
5、樹立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體驗服務社會的幸福。
6、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培養(yǎng)服務社會的能力
四、教學用題:
1、什么是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
2、快速瀏覽本目三個◎后的文字,明確怎樣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3、認真閱讀課本7-8頁內(nèi)容,思考:①怎樣關注社會?②關注社會對我們健康成長有什么好處呢?③關注社會的途徑有哪些?④關注社會,面對身邊臟亂差的現(xiàn)象,我們怎么做?
4、仔細閱讀課本9-10頁內(nèi)容,完成下列任務:①看第二◎第一◆圖畫后,你的感受是什么?②你看到有哪些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如果你有類似的行為,今后怎么做? ③列舉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規(guī)則,并談談它們有什么作用?④有人認為陽某是“自找麻煩”的傻子,你是怎樣看的?⑤在現(xiàn)實生活中,同學們還見過哪些損害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行為?
5、認真閱讀課本11頁內(nèi)容,思考:怎樣服務社會?
6、閱讀課本12頁內(nèi)容,思考:為什么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你參加過哪些社會活動?體會是什么?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師演講導入。
(二)講述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師點撥。
(三)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學生自學作答全班抽查統(tǒng)一答題思路。
(四)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 進行自學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學生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點撥。
(五)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4”: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4”, 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集體討論 教師總結(jié)點撥。
(六)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5”: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5”,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同桌交流 全班抽查統(tǒng)一○1○2○3題答題思路 教師教師點撥
(七)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6”: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6”,進行自學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學生表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點撥。
(八)結(jié)全課:
六、補充課文正文
1、什么是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
2、親社會行為具體表現(xiàn)為:
①對遭受挫折和不幸的人能去同情、關心和安慰;
②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③在共同的事業(yè)當中能善于與別人合作;
④面對利益能與別人分享。
七、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 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2.學會遵守公德和秩序,發(fā)展服務社會的能力,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3.樹立關注 社會的情感和態(tài)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四、依據(jù)《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 快速瀏覽課本7----8頁內(nèi)容,談談關注社會對我們健康成長有哪些好處?可以通過哪些途徑關注社會?
2. 認真閱讀課本8頁內(nèi)容,思考:(1)這位同學的做法你贊成嗎?(2)遇到類似情況你會怎樣做?(3)設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像這位學生一樣,我們的生活將會是怎樣的景象?
3. 認真閱讀課本9----10頁內(nèi)容,思考討論:(1)列舉違法社會公德的行為。(2)對照自己是否有過上述行為,今后應該怎樣做?(3)你見過哪些損害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行為?你是怎樣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的?
五、依據(jù)教學用題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與教學進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簡短演講:社會對我們的成長非常重要,我們離不開社會,要親近社會,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引入新課: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二)學生自學解決“教學用題1”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1”學生自學作答全班抽查統(tǒng)一答題思路。
(三)自學、講述解決“教學用題2”: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2”,進行自學,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同桌交流○1○2○3題答案 , 全班抽查統(tǒng)一○1○2○3題答題思路。
(四)自學、交流、點撥解決“教學用題3”:
具體流程:出示“教學用題3”,進行自學自導 學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問題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各小組代表發(fā)言,全班集體討論 教師總結(jié)點撥。
(五)鞏固練習,總結(jié)全課:
具體流程:出示“鞏固練習題” 學生自由發(fā)言,談學習收獲 , 教師精彩演講,總結(jié)全課。
六、補充課文正文:
1.什么是社會公德?在我國現(xiàn)代社會中,社會公德的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
社會公德是社會生活中最簡單、最起碼、最普通的行為準則,是維持社會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進行的最基本條件。因此,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也是作為公民應有的品德操守!豆竦赖陆ㄔO實施綱要》用“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二十個字,對社會公德的主要內(nèi)容和要求作了明確規(guī)范。
七、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教材從“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和“我為社會做貢獻”兩個層次展開!皩W會謙讓、分享和助人”主要通過提供生活場景,啟發(fā)學生自主感悟,認識這些親社會行為的意義,增強培養(yǎng)親社會行為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我為社會做貢獻”則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關心社會發(fā)展,自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學習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極融入社會,自覺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能力:認識親社會行為的意義,結(jié)合實際認識我們應該養(yǎng)成哪些親社會行為,并能積極融入社會,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
知識:明確青少年應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知道青少年應該從哪些方面為社會做貢獻。
重難點:
重點:我為社會做貢獻
難點:學會謙讓、分享、助人
學習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初步感悟
我們每個人作為社會中的普通一員,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責任,在為社會做貢獻的過程中實現(xiàn)著自己的價值。那么我們應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養(yǎng)成親社會的行為呢?
環(huán)節(jié)二、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
學習任務一:閱讀教材P20---P23,思考: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呢?
1. 欣賞教材P20圖片,并口頭回答課本中提出的問題。
2.想想自己是否也參加過這種活動?當時你有什么感受?
3.我們之所以要養(yǎng)成謙讓的美德:① ②
4.謙讓表現(xiàn)在:
① ②
③ ④
5.如何理解“要在社會生活中學會分享”?
6.獨占有哪些危害?
7.幫助他人要注意那些問題?
學習任務二、閱讀教材P24---P26,思考:為了讓我們生活的社會更美好,你打算做些什么?
1.你曾經(jīng)參加過哪些社會公益活動,有什么感受?
2.我們應該怎樣關心社會發(fā)展、關注國家大事?
3. 自己能說出近期我們國家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嗎?當了解到這些成就時自己有何感想?
我們國家成功的發(fā)射回收了“神舟六號飛船”,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們國家 ,我感到
我們國家 ,我感到
我們國家 ,我感到
4.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學生,毅然推遲讀研的時間。來到貧困山區(qū)支教。用稚嫩的肩膀抗起了本不屬于他的責任。他的奉獻與愛心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
他的行為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環(huán)節(jié)三、思維互動 解難釋疑
1.師生互動交流,解決自學中個人和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2.我們一起來分析判斷:
①幫助別人只要出于好心就行,不用考慮方式。( )
我的理由:
②在生活中,樂于把自己擁有的與人分享的人,人們也樂于把自己所擁有的與他一起分享。 ( )
我的理由:
③謙讓并不意味著軟弱,而是有涵養(yǎng)的表現(xiàn)( )
我的理由:
④如果人人只想著索取,那就無從索;如果人人想著奉獻,我們就會生活在奉獻當中。 ( )
我的理由: 環(huán)節(jié)四、知識整合 系統(tǒng)小結(jié)
謙讓(為什么?表現(xiàn)?)
學會 分享(意義?)
助人(注意的問題?)
養(yǎng)成親社
會的行為
我為社會做貢獻
環(huán)節(jié)五:夯實基礎 及時反饋
1.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為人謙遜,禮貌待人是優(yōu)良品質(zhì)。下列行為中不能算作謙讓的是( )
A.同學弄壞了我的自行車,我沒怪他 B.班長小明把優(yōu)秀班干部的名額給了副班長小強
C.馬路上非常擁擠,小麗停下來等等 D.足球比賽中,小亮故意跑慢輸了球
2.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學校為響應上級號召,提高同學們的防護知識和認知能力,決定采取一些適合初中學生的活動。你覺得自己可以參加的是( )
①制作預防愛滋病的宣傳畫,公益廣告詞 ②舉行“預防愛滋,關注健康”的征文比賽 ③走進愛滋病村,參加長期扶助 ④為愛滋孤兒捐款,奉獻自己的愛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明代學者顧憲成曾寫出一幅出名的對聯(lián)“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边@告訴我們應該( )
A.關心社會發(fā)展,關注國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親
C.我們應該只做大事,才能對國家有貢獻 D.學會傾聽他人,學會關心他人
4.2005年8月8日,在青島打工河南的青年魏青剛路過海濱廣場時,看見一女子被巨浪卷入海中。危急時刻,他先后3次奮不顧身地跳入大海,頂著10米高的巨浪營救女青年。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他的事跡告訴我們( )
①舍己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②魏青剛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 ③只要跳水救人就能評上“感動中國”人物 ④幫助別人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形式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環(huán)節(jié)六、能力生成 鞏固提高
1.2006年5月1日,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等21名歷經(jīng)考驗的選手們就將背起行囊,踏上征程,開始“我的長征”重溫那段難忘的歷史。在整個“長征”過程中。全體隊員有好吃的留給別人,艱苦難做的留給自己,相互幫助,榮辱與共,共渡難關。生病了相互關照,腳扭了,趕緊攙扶。他們留下了很多讓我們感動和難忘的故事。
(1)聯(lián)系教材,他們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優(yōu)良品質(zhì)?
(2)在幫助他人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2.和諧社會需要禮讓!翱兹谧尷妗、“居則讓鄰”、“六尺巷”等動人故事,成為我們道德規(guī)范的千古美談。青島市近年來堅持開展“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的“三讓”活動,不但使道路交通事故數(shù)、死傷人數(shù)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而且還讓出了文明,讓出了祥和,讓出了秩序。
材料說明了什么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環(huán)節(jié)七:教學反思
陜?nèi)私贪妗端枷肫返隆钒四昙壪聝缘谑n《學會選擇》
第一課時:《是非善惡有公論》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按照課程標準的上述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達到如下基本要求:相對全面地理解是非善惡的標準,具有明確的價值觀,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屈從伙伴的壓力而做錯誤的事情,并且敢于對其他人做的錯事提出反對意見,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三 、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是非善惡的標準并學會判斷、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是非行為的能力。
教學難點: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理解是非善惡的標準。
四、依據(jù)《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問題:
1、明辨是非善惡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2、在當代中國,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是什么?
3、“學會做人,學會明辨是非,比學習專門知識顯得更為重要,一個‘德盲’遠比一個文盲對社會更具有負面效應。”從這句話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什么?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語言引入課堂,出示課題、課標原文和課標解讀。通過歇后語引出包公的故事——展開課堂
(二)、講述新課:
1、學生閱讀課本內(nèi)容,先獨立思考教學問題㈠
①什么是是非善惡?
②你心中的是非觀念是怎樣的?
③掌握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有什么作用?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提問——點撥
2、學生再次閱讀課本內(nèi)容,完成教學問題㈡
自學——互相交流——教師提問點撥 ——師生歸納整理
通過問題㈡的探討使學生明確是非善惡的價值標準
3、通過教學用題(三)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我們該如何理解分析?自我分析——同桌交流——老師點撥——共同探討
4、習題練做:生積極思考——師因勢利導(交流探討——教師點撥)
5、鞏固練習,小結(jié)新課。開拓思維——懂得正確選擇
六、板書設計: 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
1、
是非善惡的辨別標準 2、
3、
是非善惡有公論
面對社會中的是非善惡,我們該怎么辦?
第一課時《是非善惡有公論》教學設計
構元中學 殷曉東
[教材分析]
《是非善惡有公論》為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第十課《學會選擇》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存在是非善惡,知道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為學生面對生活中的是非善惡,做出正確的選擇,打下思想基礎。
[設計理念]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實現(xiàn)由“學科本位”向“人本位”的轉(zhuǎn)化,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尊重學生自由選擇和自我決策,創(chuàng)造適合不同學習類型學生發(fā)展的課堂。
2、構建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重視課堂生態(tài),實施開放式教學。綜合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努力營造民主、自主、寬松的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通過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共享、共進,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實現(xiàn)教學相長。
3、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習方式。通過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氛圍,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學習,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與整和過程,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讓學生客觀全面認識社會生活善惡,既存在真善美,也存在假惡丑。養(yǎng)成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從而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在社會中努力做到揚善抑惡,做一個正直的人。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搜集、交流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是非善惡現(xiàn)象,讓學生自主感悟生活中有是非善惡,通過出示招貼畫,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合作探究;讓學生明白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通過教師綜合運用多種教育資源營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進行交流。
3、知識與技能 知識方面:知道生活中存在是非善惡,了解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造成不同的影響。技能方面:初步學會從生活中感知是非善惡,學會從道德評價的角度分析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重點、難點]
是非善惡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教學方法]
活動法、談話法、觀察法、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法。[教學手段]黑板、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1、編制學生成長記錄卡。2、制作招貼畫。3、準備4—5把椅子。4、輕音樂。
學生準備:1、做好課前收集,填寫成長記錄卡的有關內(nèi)容。
2、搜集頌揚真、善、美的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短片《東郭先生》,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教師:人必須具備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這是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在人生途中,我們常常需要分清是非善惡,做出正確選擇。
教師過渡: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或許,你常常為一種行為是對是錯和同學爭得面紅耳赤;或許,你想做的事,父母卻不贊成;或許,在弱者面前,你面臨著恃強凌弱、漠然以對還是傾囊相助的選擇……誰是誰非?孰善孰惡?這些問題總縈繞于你的腦際……
引入本課時標題:是非善惡有公論(板書)
教師:在我國京劇的舞臺上,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人,他是誰呢?
多媒體展示或圖片直接展示:京劇中的包公
教師:其實,后人借這幅對聯(lián),既是對包公做人為官品質(zhì)的贊頌,同時也是對今天為官者的一種期盼,盼望他們也具有和包公一樣的人生品質(zhì):明辨是非,善惡分明,疾惡如仇,為人正直?梢,自古以來,人們便把分清是非善惡作為為官者人生修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
古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這段古語對我們做人有什么啟示?
活動一:請同學們搜集我國歷史上倡導明辨是非善惡的人物故事—朱自清、海瑞、任長霞、白方禮等(同學交流,談感受)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講述,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榜樣就在我們身邊。人們自覺參與希望工程、扶貧、賑災、助殘等公益活動也再一次說明,明辨是非,彰善癉惡,仍然是現(xiàn)代社會倡導的人生品質(zhì)和共同的價值取向。
教師過渡:我們每一個人自愿選擇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其實是受到一種是非善惡標準約束和制約的。同學們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根據(jù)自己的是非善惡標準在選擇自己的行為并以此判斷自己的選擇對不對。那么,在我們今日之社會,有沒有一種判斷是非善惡的統(tǒng)一標準呢?
教師: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時代,人們的是非善惡觀并不完全相同。同一社會、同一時代,不同的人的是非善惡觀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一個社會、每一時代,都有一個社會所倡導的主流是非善惡觀念。在當代中國,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需要和利益,推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而道德評價標準又是評價是非善惡標準的重要內(nèi)容,在我國現(xiàn)階段,它主要通過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體現(xiàn)出來。
活動二:情景問答
有一位老太太含辛茹苦養(yǎng)大了四個兒女,年老后卻被四個兒女視作包袱不予贍養(yǎng),其鄰居主動代其兒女承擔贍養(yǎng)責任,直至送終。老太太死后將其唯一住房贈與鄰居,其兒女將鄰居告至法院,以鄰居不是老太太直系親屬為由,要求其退出老太太贈與房產(chǎn)。法院最后判決四個兒女敗訴。
問題:(1)在本案法院的判決中,法律要“懲”的是什么?要“揚”的又是什么?
(2)站在道德的角度,法律“懲”、“揚”的標準是什么?
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法律要懲處的是老太太兒女的不孝行為,要張揚的是老太太鄰居幫助承擔贍養(yǎng)責任的行為。從道德的角度看,法律“懲”、“揚”的標準是我國現(xiàn)階段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即家庭美德中尊老愛幼的要求和社會美德中助人為樂的要求。
教師:剛才同學們舉了很多正面的行為,下面我想通過漫畫舉一些反面的行為。請仔細觀察,看看這些漫畫中的行為分別違背了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和家庭美德中的哪一種道德?
教師:漫畫一、二、三、五中的行為違背了社會公德;漫畫四中的行為違背了職業(yè)道德;漫畫六中的行為違背了家庭美德。以上行為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時有發(fā)生,都是違背社會主義道德標準并應受到譴責和抑制的行為,對此,我們應該如何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呢?
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二個◎第二個◆下的事例。
教師:在這個事例中,你認為值得稱道的行為有哪些?應該譴責的行為是什么?教師:出租車司機正是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并采取行動彌補自己的過錯。由此可見,道德是人們辨別是非善惡的重要標準,也是引導、約束和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無形力量。
陜?nèi)私贪妗端枷肫返隆钒四昙壪聝缘谑n《學會選擇》教學設計
【課標內(nèi)容】:
能夠分辨是非善惡,為人正直,學會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判斷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知道社會主義道德標準的基本內(nèi)容。
能力 :初步具有觀察、分析、做出基本判斷、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能夠正確地做出選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具有明確的是非善惡觀念,做一個正直的人。
【教材要點】
是非善惡有公論 明辨是非,揚善棄惡
【教學重難點】
(一)理解是非善惡有公認的價值標準;
(二)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
教學建議: 使用教材時教師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勇于并善于超越教材、重組教材。因此本單元的整體設計思路是三個主題:“選擇——無處不在”、“選擇——是非善惡有公論(標準)”、“明辨是非,揚善棄惡”,從認知規(guī)律角度,按照“認識選擇、根據(jù)什么選擇、怎樣選擇”來組織教學。
我們的教學目的立足于使學生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能以健康的心態(tài)走進社會生活,明辨是非善惡并做出正確選擇,最終學會做一個有正直的人。
本單元的課時安排了三節(jié)課來完成:“選擇——無處不在”、“選擇——是非善惡有公論”、“明辨是非,揚善棄惡”各1課時。
第一課時: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社會生活中充滿了選擇,有些是一般的選擇,有些則是重要的選擇。使學生懂得: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分清是非善惡,不僅是自古以來人生修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共同取向。
第二課時: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在當代中國,是否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需要和利益,推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評價是非善惡的根本標準。在我國現(xiàn)階段,它主要通過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準則體現(xiàn)出來。道德評價標準是是非善惡評價標準的重要方面。
第三課時:明辨是非,揚善棄惡——幫助學生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善于做出正確選擇,做正直的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選擇——無處不在
一、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對選擇的認識是不夠深刻的,認為需要自己選擇的時候似乎很少,所以要引導他們感受到生活中其實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選擇。其次,還要幫助他們認識到:社會對于選擇的的共同取向是什么,明白正確選擇的標準。
二、教學材料分析
重點: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充滿了選擇,有些是一般的選擇,有些則是重要的選擇,歸根結(jié)底是選擇做什么樣的人或怎樣做事。從歷史的角度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選擇來說明:做人是做事的基礎,要做好事必須先學會做人。具有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zhì),是做事過程中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得出:明辨是非,揚善棄惡一直是社會的共同價值取向。是非善惡有公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er/66438.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