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孩子
童童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里。做母親的,總覺得孩子沒有父親很可憐,所以童童有什么要求,媽媽都盡量滿足他,甚至于一些無理的要求,只要媽媽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童童一直被媽媽這樣寵著,也慢慢有了小脾氣。有的事媽媽不答應(yīng),他就耍無賴、使小性子。有一次,睡到半夜,童童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深更半夜的,到哪兒去買水果?母親為難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現(xiàn)在外面沒有賣水果的。咱們再睡一會兒,天一亮,媽媽就給你去買。”童童仍然不依不饒,哇哇大哭起來。媽媽最后也火了,把童童狠狠打了一頓。她也終于明白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制造負擔的。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也就在這樣的“妥協(xié)”中放任自己,甚至變本加厲。
“下不為例”的話千萬不要說,你給孩子破例一次,他們還會貪心第二次。而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等到第二次,說不定又一句“下不為例”就過去了,而忘記孩子已經(jīng)無理要求兩回了。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讓孩子嘗到了一次甜頭,學到了乖,后面就沒有罷休的時候。人的欲望也是無限擴大的。有了小小的便宜,還不夠,希望有更多的、更好的。家長能滿足孩子到什么時候呢?一時的心軟,帶來的是無窮的“后患”。有一天孩子要天上的月亮,難道你也替他摘下來?
一些原則性的事情,說不能答應(yīng),就是不能答應(yīng)。比如孩子深更半夜要起來玩耍,要吃家里沒有的東西,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無論他怎么鬧,這個無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應(yīng)。孩子“碰壁”了一次,知道耍賴也沒有用,那么下次也不會再如此了。對于過分的要求,沒有“下不為例”可言。
曾經(jīng)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這樣一番情景:一位老爺爺抱著兩三歲的孫子,開心地說著話。說著說著,孩子用小手打了爺爺一巴掌,還快活地笑了。大概是覺得這樣好玩吧,他打了一巴掌又一巴掌,啪啪聲不斷響起。爺爺?shù)哪樁急淮蚣t了,可是他竟半點兒阻止孩子的意思也沒有。車廂里的很多人都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
孩子能這樣寵嗎?做爺爺?shù)脑偬蹛蹖O子,也用不著如此犧牲自己的臉,讓孩子對自己使用“暴力”吧?家長如果都這樣做孩子的“奴隸”,讓孩子隨便打,讓他怎么高興就怎么來,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暴君”!
“好好家長”的確容易做,自己省心,孩子也高興,說一句“算了算了”、“下不為例”,落得輕松。不必費很多口舌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費盡心思讓孩子停止哭泣。“暫時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著他的性子就行了。”不少父母總是這么想,可事到臨頭,還是犯同樣的毛病。
碰到一些會撒嬌或者平時比較聽話的孩子,父母更是經(jīng)不得一磨。“媽媽,只有這一次,你就答應(yīng)我吧。”“爸爸,下次我再也不要了,我保證!”一聽到這樣的話,父母的心立馬就軟下來了。“好好家長”容易做,但是孩子可不是這么教育的。
父母的妥協(xié)與放任,也往往讓孩子做事容易半途而廢。比如孩子練鋼琴練到一半,就央求媽媽讓他玩一會兒。本來媽媽不許的,但是經(jīng)不住孩子軟磨硬泡,只好說:“好吧,好吧,去玩一會兒,下次不許這樣。”可是有了一次,下次孩子又故伎重演。最后父母也懶得去管,孩子也許就從此干脆不練琴了。
事事順孩子的意,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會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甚至認為父母是在怕自己。于是,他們想怎樣便怎樣,父母的半推半就,更讓他們有恃無恐。惡性循環(huán)下去,父母就等著有一天孩子真正無視父母的存在,不把父母當一回事吧。趾高氣揚慣了的孩子,處身社會的時候,如此自私和無理,又怎么去與人合作?
小時候在家里有父母寵愛,長大了,旁人不再給予孩子這樣的“關(guān)心”,孩子就會變得消極、絕望和無助,也可能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任何一種結(jié)果,都不是父母所期望的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44107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