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其實,樂觀和悲觀的人雖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別,與某些影響大腦化學(xué)物質(zhì)有關(guān),但這僅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還是從小習(xí)得某種態(tài)度和觀念。要想讓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積極應(yīng)對各種困境的人,最好的辦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這一點。只有讓孩子跟著父母用欣賞、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會感到快樂、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強,才會更愿意參與他覺得有趣的事情。
提示1:盡情宣泄情緒
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只有在感覺非常安全并被人無條件接受的時候,才會更加快樂和自信。所以,當(dāng)孩子想傾訴問題時,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壞的判斷,只要讓他感覺到你在傾聽和重視就可以了。譬如,孩子從幼兒園一回到家,就向媽媽抱怨幼兒園有個總愛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媽媽回答:“不要總是不停地抱怨,這樣可不好!焙⒆勇牶,或許會平靜下來,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緒被壓抑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媽媽換個說法:“哦,看來她那樣做確實讓你感到不高興了!焙⒆勇牶髸械桨职謰寢尷斫馑,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氣,感到快樂。如果他為此還哭鼻子的話,媽媽最好不必說什么,而是把她摟在懷里。
提示2:要有規(guī)律生活
為孩子建立規(guī)律的生活習(xí)慣,雖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固定下來,就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對事情掌控感覺和滿意度都會提高。也就是說,孩子會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感到愉悅。譬如每天同一個時間吃飯、洗澡、睡覺會牢固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也就能讓大部分事情做起來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鍛煉、洗手的好習(xí)慣顯然也會更有利于健康。此外,有規(guī)律的生活還能讓人的左右大腦得到一定的刺激和平衡。
提示3: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會不自覺地幫他清除障礙,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后,碰到的問題越來越棘手,難道父母還有能力幫他解決嗎?所以,對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從小讓孩子具備解決問題、面對挫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養(yǎng)成,前提是要允許孩子犯錯,讓他明白錯在哪里,并有改正錯誤的勇氣和能力。然而,現(xiàn)實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較弱,很難做到承認錯誤。事實上,只有在失敗后學(xué)會及時調(diào)整前進方向,才能得到快樂生活的重要素質(zhì),而要做到這一點,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實踐。
提示4:減去額外壓力
在如今這樣緊張、快節(jié)奏的大環(huán)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過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點學(xué)鋼琴,下午2點練書法,4點還得學(xué)英語……像這樣的安排,孩子怎么會感覺快樂呢?其實,對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為能夠無拘無束、輕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嗎?無數(shù)心理學(xué)研究報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甚至達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過上更加平靜和滿足的生活。所以,父母還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后的那個計時器扔掉!給孩子更多的快樂。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樂,但是快樂畢竟不是一件可以輕松買來或是隨意送出的禮物,而是需要時間來培養(yǎng)和樹立的生活態(tài)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10317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