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領(lǐng)著潤潤走出幼兒園的門口,在離沙子不遠處,我站住了,讓他提著小桶自己去,潤潤低著頭慢慢向沙堆走去,并不時回頭看看我,瞧他那難為樣。終于他走到沙堆前,站住了,也不講話。沙堆前的叔叔看著他,笑了笑,“小朋友,你有什么事嗎?”“我、我……”潤潤急忙回頭看我,這小家伙,可難為他了,見我沒有說話,潤潤急忙跑了回來,臉羞得通紅,說:“老師,我不會說,我不知道怎么要,我不會……”看到他窘迫的樣子,我想:這時如果硬逼他去,他會更難為,甚至?xí),何不以強帶?于是,我又叫來了一個孩子—海龍,海龍小朋友是一個性格大方、善于交談的孩子。“你們兩個一起去吧,潤潤,你看看龍龍是怎么做的。”海龍拉起潤潤的手,便走了過去,“叔叔,我們的種植區(qū)里需要些沙子,你可以給我們點嗎?”海龍大方地說。“好啊,你們裝吧。”那位叔叔說。“謝謝叔叔。”兩個孩子便開始往桶里裝沙,末了,海龍還端著桶使勁地晃了晃,這樣裝的多呀。真是個小鬼頭。
回到活動室里,我請海龍將自己要沙子的過程介紹給其他的孩子:如何說的,如何要的等。我想,對于其他的孩子,這是一次學(xué)習(xí)的機會。但這時,我發(fā)現(xiàn)潤潤的表情。他用羨慕的眼光看了看海龍,一臉的傷心樣,并且整個下午的活動中,潤潤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我的初衷是鍛煉潤潤的交往能力,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的自信心,可是,這件事對他來說卻是一次失敗的體驗。雖然他在這件事上也學(xué)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比如:怎樣與人溝通,做事要勇敢等,但是這件事更是打擊了他的自信心。如果我能夠綜合考慮到潤潤的整體發(fā)展?fàn)顩r,作出準(zhǔn)確的分析,采取有效的辦法,如:提前讓小朋友們給他出出主意,給他鼓勵等,也許他的這次嘗試是一次成功的體驗。
這件事使我想到:在具體的活動中,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在自己的發(fā)展水平上,獲得的經(jīng)驗各不相同,我們教師應(yīng)該在幼兒的需要和水平上,選擇盡可能適合和滿足孩子的教育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98985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