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高一語文上冊期中測試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Ⅰ卷 閱讀題

一. 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 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有人會說,幸福這個東西很難說,好像是很主觀的感覺,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確實是這樣,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但是,你若深入地問一下,為什么會不一樣?其實還是有標準的。一個人對幸福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說,其實是體現(xiàn)了價值觀 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幸福是我們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手段。一個人想要賺錢賺得多一點,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為了因此可以過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駁了:我不要那么多錢,也可以幸福,比如說我讀幾本好書,就會感到很幸福。其實對后一種人來說,讀書就是他獲得幸福的手段。

對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學史上主要有兩種看法、兩個派別。一派叫做“快樂主義”,其創(chuàng)始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近代以來,英國的一些哲學家,如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休謨對此也有所闡發(fā)。這一派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什么是快樂?快樂就是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身體健康、靈魂安寧,就是快樂,就是幸福。他們還特別強調(diào)一點,人要從長遠來看快樂,要理智地去尋求快樂。你不能為了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而給自己埋下一個痛苦的禍根,結(jié)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義”。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說道德上的完善。他們認為,人身上最高貴的部分,是人的靈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這部分滿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蘇格拉底、康德、黑格爾等,包括馬克思,他們強調(diào)的是人的精神滿足。

這兩派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十分強調(diào)精神上的滿足。如伊壁鳩魯強調(diào),物質(zhì)欲望的滿足本身不是快樂,物質(zhì)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兩碼事。生命需要得到滿足那是一種快樂,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約翰穆勒則強調(diào),幸福就是快樂,但是快樂是有質(zhì)量和層次的區(qū)別的,一個人只有各種快樂都品嘗過了,他才知道哪一種快樂更深刻、更持久、更強烈、更美好。

在中國哲學里,我感覺,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尤其是莊子強調(diào)生命本身的快樂,還強調(diào)精神自由的快樂,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快樂。儒家比較接近“完善主義”,儒家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學家認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他說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著匱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對什么有欲望,而匱乏意味著痛苦。所以,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滿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樂了呢?非也。欲望滿足以后是無聊。叔本華說,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們僅僅從滿足身體的、物質(zhì)的欲望層面來理解的話,幸福確實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們超越欲望層面來看幸福,這個觀點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愛讀書,你渴望去讀那些好書,你知道一些好書在等著你讀,那個時候你會痛苦嗎?你不會。讀完了以后你會無聊嗎?不會。你感到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你會因此快樂。這就進一步說明,我們談幸福 問題,一定要超越純粹欲望的層面,要從價值觀角度去談。

(摘編自周國平《幸福的哲學》)

1、下列有關“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有人說,幸福好像是很主觀的個人感覺。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盡相同,對幸福的認識也就很難有統(tǒng)一的標準。

B.按照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幸福是一切行為的終極目標,我們做各種事情其實都是獲得幸福的手段。

C.西方“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們在滿足自身靈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D.亞當斯密、約翰穆勒一派認為幸福是身體無痛苦和靈魂無煩惱,而黑格爾等人乃至馬克思的主張則與之相反。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近代以來,英國哲學家休謨等人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你若只追求一時的、眼前的快樂,最終你得到的也許是更大的痛苦。

B.叔本華認為人生充滿著痛苦和無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沒滿足的時候你是痛苦的,而滿足以后則無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C.伊壁鳩魯認為,物質(zhì)欲望的滿足不能使人快樂,只有滿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種快樂才會更深刻、更 持久、更強烈、更美好。

D.在幸福這個問題上之所以眾說紛紜,是因為每個人看重的不同。我們?nèi)魪臐M足身體和物質(zhì)欲望的層面理解,就不會有幸福感。

3、根據(jù)原文的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方“快樂主義”認為,身體健康、靈魂安寧讓人們感到很快樂很幸福,人們應該從長遠的角度看待快樂,并理智地去尋求快樂和幸福。

B.中國哲學強調(diào)生命本身的快樂,也強調(diào)精神自由的快樂,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屬于“快樂主義”,莊子認為與天地精神往來快樂無限。

C.中國的儒家思想認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這種思想和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康德等人強調(diào)的精神滿足比較接近。

D.人們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獲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擺脫純粹物質(zhì)欲望的支配,豐富精神的世界,尋求心靈的滿足。

二. 古代詩文閱讀(40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炊,人多厭之者。嘗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蹦概唬骸按笳煞虿荒茏允常岚鯇O而進食,豈望報乎?”

淮陰屠 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言于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于上曰:“丞相何亡!鄙洗笈>右欢,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鄙显唬骸叭羲氛哒l?”何曰:“韓信也!鄙蠌土R曰:“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蓖踉唬骸拔嵋嘤麞|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蓖踉唬骸拔釣楣詾閷ⅰ!焙卧唬骸半m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蓖踉S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 推擇:推舉選拔

B.若雖長大,好帶刀劍 長大:身材高大

C.眾辱之,曰 眾:眾人

D.何聞信亡,不及以聞 聞:使……知道

5.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解析不正確的是( )(3分)

A.“布衣”本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

B.“郎中”本是官名,帝王侍從官的通稱。職責為護衛(wèi)、陪從,以備帝王顧問及差遣。戰(zhàn)國始有,秦漢治置。比如《荊軻刺秦王》中“諸郎中執(zhí)兵”的“郎中”即指“宮廷顧問”。

C.我國古代授予官職叫“拜”,調(diào)動官職叫“遷”,降職貶官叫“謫”或“左遷”,罷免官職叫“黜”,年老請求辭職叫“乞骸骨”。

D.“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褒S”主要是“整齊”,如沐浴、不飲酒,不吃葷;戒主要是指戒游樂。在中國,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禮等嚴肅莊重的場合,以示虔誠莊敬。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敘述了漢高祖劉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夠知人善任,采納滕公和蕭何的意見,拜韓信為大將,讓他為自己打天下。

B.主要是描寫韓信的才能。不過,這 里不是正面描寫,而是側(cè)面烘托,即通過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現(xiàn) 了一個天才的軍事家的形象。

C.韓信初為布衣,家庭貧寒,生活無著,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卻胸懷大志,忍辱負重,積極投軍獻策,最后終于成了一位杰出的軍事家。

D.韓信起初在項羽軍中做郎中,曾幾次向項羽出謀獻策,可是都沒有被采納,這就決定了項羽必然失敗的悲慘命運。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5分)

譯文:

(2)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5分)

譯文:

(二)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8~9題。(11分)

〔雙調(diào)〕清江引秋懷

元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8.這首元曲抒發(fā)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

9. 后三句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請簡要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0. (1)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恰同學少年, ;書生意氣, 。(《沁園春長沙》)

(2)尋夢?撐一支長篙, ;滿載一船星輝, 。(《再別康橋》)

(3)一代大俠荊軻,為了生命的精彩,高吟著“____________, ”慷慨赴秦。(《荊軻刺秦王》)

(4)大丈夫應不拘小節(jié):____________, 。(《鴻門宴》)

(5)“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 !(《記念劉和珍君》)

三. 閱讀下面散文,回答問題。(23分)

老 家

孫犁

⑴前幾年,我曾謅過兩句舊詩:“夢中每迷還鄉(xiāng)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幾天,又接連做這樣的夢。要回家,請假不準,總是難以成行。有時決心起程,單人獨行,又總是在日已西斜時,迷失路途,忘記要經(jīng)過的村莊的名字,無法打聽。或者是遇見雨水,道路泥濘;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時鞋太大,有時鞋太小,有時倒穿著,有時橫穿著,有時系以繩索。種種困擾,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著急,我還是躺在原來的地方,原來的床上,舒一口氣,翻一個身。

⑶其實,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經(jīng)回過兩次老家,這些年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經(jīng)沒有親人,回去連給我做飯的人也沒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認識的老年人,越來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認識,見面只能寒暄幾句,沒有什么意思。

⑷前兩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愛的女人,一次是在和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們在村莊的周圍走了走,在田頭路邊坐了坐。蘑菇也采過,柴禾也拾過。第二次,我一個人,看見親人丘隴,故園荒廢,觸景生情,心緒很壞,不久就回來了。

⑸現(xiàn)在,夢中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緒,又如此濃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實在說不清楚。

⑹我是從十二歲離開故鄉(xiāng)的。但有時出來,有時回去,老家還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歸宿。中年以后,則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經(jīng)戰(zhàn)亂,行居無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樣說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⑺是的,從我這一輩起,我這一家人,就要流落異鄉(xiāng)了。

⑻人對故鄉(xiāng),感情是難以割斷的,而且會越來越縈繞在意識的深處,形成不斷的夢境。

⑼那里的河流,確已經(jīng)干了,但風沙還是熟悉的;屋頂上的炊煙不見了,灶下做飯的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頂上長著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舊,都指點著說:“這一家人,都對外面去了,不再回來了。”

⑽我越來越思念我的故鄉(xiāng),也越來越尊重我的故鄉(xiāng)。前不久,我寫信給一位青年作家說:“寫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為寫文章,得罪鄉(xiāng)里。遇有此等情節(jié),一定請你提醒我注意!”

⑾最近有朋友到我們村里去了一趟,給我?guī)组g老屋拍了一張照片,在村支書家里,吃了一頓餃子。關于老屋,支書對他說: “前幾年,我去信問他,他回信說,也不拆,也不賣,聽其自然,倒了再說?磥恚麑@幾間破房,還是有感情的!

⑿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幾間破房子,留在那里,實在太不調(diào)和了。

⒀我解嘲似的說:“那總是一個標志,證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戶。人們路過那里.看到那破房,就會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會把我忘記了。”

⒁但是,新的正在突起,舊的終歸要消失。

1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 ) (4分)

A、作者以自己的兩句詩作為文章的開頭,入題很自然。這兩句詩也委婉地解釋了自己這些年沒有回老家的真實原因。

B、“文化大革命”后作者曾兩次回老家,兩次的情況不同,作者的心緒也不同。可見他對故鄉(xiāng)的感情深淺取決于當時的心情。

C、作者在第九段中運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老家的河流、風沙、炊煙以及灶下

做飯的人等,表現(xiàn)了作者對物是人非的傷感情緒。

D、從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來看,作者堅持“老屋也不拆,也不賣,聽其自然,倒

了再說”主要是怕老屋不在了而被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遺忘。

E、文章的最后一段表明,故鄉(xiāng)面貌正在發(fā)生巨大變化,作者的老屋最終也將

會消失。作者對老屋的消失雖傷感卻又能理解。

12、(1)作者在文章開頭描寫夢境中回家有哪些“困擾”?試分條概述。(3分)

(2)描寫這些夢境有什么作用?(4分)

答:(1)“困擾”:① ② ③

(2) 作用:

13、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寫到老屋,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4、綜觀全文,作者對老家有什么樣的復雜心情?簡要分析。 (6分)

答:

第Ⅱ卷 表達題

四、語言運用(18分)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

A.家庭條件優(yōu)越和父母的溺愛,養(yǎng)成了他傲慢狂妄的個性,他不管對誰都側(cè)目而視,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樣子。

B.你說他就說他,跟我有什么關系啊,你知道你這叫什么嗎?這是典型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C.放寒假了,他終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風平浪靜;沙白如絮,清潔柔軟。于是,他樂不思蜀,久假不歸。

D.夕陽下流淌的康河,波光瀲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態(tài)婀娜如嫵媚的新娘,動人心弦。

16、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從1996年錯判冤殺到2019年沉冤得雪,從最初重重阻礙到最終撥云見日,“呼格案”見證了司法機關沖破各種藩籬、勇于向自身開刀的轉(zhuǎn)變。

B.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不動產(chǎn)登記條例的長期缺位,腐x官員得以藏匿大量房 產(chǎn),且被揭發(fā)的可能性很小。

C.企業(yè)完成保健品注冊通常需要2到4年,費用幾十萬到上百萬元不等。如果是新品,則需要花費五年時間和高達300萬左右的資金投入。

D.加拿大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當我們患感冒時,求助于止痛藥,不但會讓我們傳播更多病毒,治療時間也會更長,反而無助于康復。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狹小的心胸,一塊小坷垃就會讓其堵塞窒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不易磨損的精神上的山岳、湖泊與森林。

①而人生的美麗與否 ②才能容納眾多的山岳、湖泊與森林

③如果人生的價值是可以衡量的話 ④恰恰就在其一望無際、豐富多彩上

⑤那就看誰能在生命的旅程中創(chuàng)造更多更高的山峰和更多更大的湖泊與森林

⑥只有博大、寬厚的胸懷

A.③④⑥②①⑤ B.①④③⑤⑥② C.⑥②①④③⑤ D.③④①⑤⑥②

18.下列各項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靶略姟贝蚱屏私w詩嚴格的格律束縛,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運用現(xiàn)代白話。

B.《再別康橋》作者是徐志摩,他是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是“新月詩派”代表人物。

C.《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它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D.《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四年約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表10篇,共526500字。魯迅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9. 根據(jù)下面的情境,補寫答話。字數(shù)不超過30字。(6分)

師父訓練徒弟爬樹,徒弟爬到高處時,師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處時,師父一言不發(fā),等徒弟下到低處時,他才說:“小心,小心!”

徒弟問:“師父,為什么上次在高處時提醒我,這次下到低處才提醒我?”

師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寫作(60分)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國內(nèi)一位年僅18歲的圍棋選手小柯一年內(nèi)連奪三項世界冠軍,不僅如此,小柯還以其鮮明的個性引人關注。比如在決賽前夕,他直言對手只有5%的勝算,認為對方作為一代傳奇“該謝幕了”。對小柯的表現(xiàn),其父母認為,孩子大了,作為家長要懂得放手,讓他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小柯的事情在廣大棋迷中引發(fā)了很大的爭議:有人為棋壇出現(xiàn)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歡欣鼓舞,也有人對小柯的狂傲個性和家長的放任態(tài)度提出了質(zhì)疑……

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完成寫作任務。要求: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yi/1245423.html

相關閱讀:2019級高一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