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課程學習中,學生普遍面臨著三多一少(所學課程多、學習內(nèi)容多、課堂容量多、課后鞏固時間少)的學習壓力,這就造成了部分學力不足的學生奔波往返于各個課程之間,疲于應付的學習現(xiàn)狀.
這樣的一種學習特征在知識點多、難點多、考點多的初中數(shù)學學習中尤其明顯. 結(jié)合初中數(shù)學新課程改革的精神,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學習矛盾的最重要的陣地還是在課堂,也就是老生常談的向45分鐘要效益.
一、什么是效益
什么是效益?從教學的層面上來說,筆者認為效益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去進行理解.
1. 有效果
有效果就是在教師具有正確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實際教學指導之下,學生在每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的具體的知識和能力,也就是俗稱的達成教學目標. 這是一種最為基本的、顯性的、短期的效益.
2. 有效用
有效用是指學生從學習中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獲得了正確的方法和積極的態(tài)度,能夠促使自身向更深層次的學習與應用的層面前進,也就是俗稱的以學習求發(fā)展. 這是一種深刻的、長遠的效益.
3. 有效率
有效率是指學生能夠通過最短的時間完成和獲得以上所闡述的“有效果”和“有效益”,以便留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自主學習與發(fā)展. 這是建立在以上兩個方面之上的最為關(guān)鍵的一種核心效益.
以上三個方面是筆者對于效益的理解,同時這三方面內(nèi)容也是相輔相成的,效果是效用和效率的前提和基礎(chǔ),效用是效果的長期演變,而效率更可以對效果和效用進行反哺,進而在相同的時間之內(nèi)獲取更廣闊的空間與發(fā)展.
二、如何要效益
(一)教學理念為效益鋪設(shè)平臺
從教學相長的角度來看,雖然教與學也存在著類似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類的疑惑,但是對于能力尚淺、處于基礎(chǔ)學習階段的初中學生來說,離開教師的優(yōu)教,學生的優(yōu)學將無從談起.
1. 依托群體考慮差異
經(jīng)過多次的修訂,初中數(shù)學書本教材的內(nèi)容體系與難度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是科學、合理、適宜的,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必須緊緊依托書本內(nèi)容,采用科學的、合理的、常規(guī)的方法面向中間學生群體進行授課. 如果把“嗷嗷待學”的學生比作容器的話,那么每名學生都擁有具有自身特點的進口、入口以及容量,在這許多的容器之中,有的是比較類似的,但總歸也有一些是不容易注入和不容易注滿的. 因此,對于這些擁有迥異于群體特征的特殊學生來說,教師必須考慮到他們的學習基礎(chǔ)、生活經(jīng)驗、學習興趣等,加強觀察與交流,選取合適的“注入方法”與“注入量”對其進行授教,這樣的教學才能夠讓每名學生都獲得相應的被滿足,也就是有效果.
2. 知識先行方法緊跟
由于許多教師未能充分理解新課程標準的相關(guān)要義,在教學中難以界定知識學習與方法學習的比重,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走進重知識輕方法或重方法輕知識的誤區(qū). 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重視基礎(chǔ)知識的教授,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滲透學習的方法,將教法與學法有機結(jié)合,通過教法來引導學生獲取符合自身特點的學法,為學生逐步形成學習能力打下基礎(chǔ),這就是效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1288490.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中數(shù)學:“傻做題”不如“巧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