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中考化學考點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及制法分析復習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基本考 點
考點1.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固體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干冰升華時需要吸收大量的熱。(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①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②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碳酸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 ③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 水反應: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質碳酸鈣,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利用此反應可以鑒定CO2的存在。(3)二氧化碳的用途:①可用于滅火;②做制冷劑、人工降雨;③制汽水;④可用作溫室肥料;⑤重要的化工原料,制純堿、尿素等。
考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2)反應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3)實驗裝置:類似于制氫氣的裝置,因為實驗室制取CO2是常溫下用固體和液體反應制得的。(4)收集方法:因為CO2能溶于水,不能 用排水法收集;CO2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5)檢驗方法:驗證:把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這種無色氣體是CO2。驗滿:把燃著的 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證明瓶內已充滿CO2。(6)注意: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原因是反應速率太快,不宜收集;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濃鹽酸易揮發(fā),使收集的C O2氣體中混有較多氯化氫氣體;也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原因是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阻止反應續(xù)續(xù)進行,.Com]
二、能力與綜合考點
考點3.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總結(學科內綜合考點)
(1)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若要制取氣體,首先研究生成該氣體的化學反應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實驗條件下(如常溫、加熱、加催化劑等),可用什么藥品、通過什么反應來制取這種氣體;第二,需要研究制取這種氣體所采用的實驗裝置;第三,需要研究如何驗證制得的氣體就是所要制的氣體。
(2)氣 體發(fā)生裝置:①選擇發(fā)生裝置的原理: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②常用發(fā)生裝置:a.固體或固體混合物在加熱條件下制取氣體。此裝置用于實驗室制O2(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或高錳酸鉀加熱)。在信息給予題中可能出現(xiàn)用該裝置制取NH3、CH4等氣體。此裝置也可用于Cu2(OH)2CO3的受 熱分解、木炭還原氧化銅等;b.固體與 液體反應不需加熱制取氣體。此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H2(用鋅粒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CO2(用大理石或石灰與石與稀鹽酸反應),此裝置還可能出現(xiàn) 在信息給予題中用于制H2S等氣體。
(3 )氣體收集方法:氣體的收集方法取決于所制氣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常見的方法有:①排水法:凡是不易溶于水(難溶、微溶)且不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氣體都可用此法。操作時注意事項:a. 導氣管剛過集氣瓶口即可;b. 集氣瓶中要預先裝滿水,用玻璃片蓋住,倒置于水槽中,注意不要留氣泡;c. 排水法收集時,實驗剛開始有氣泡冒出不宜立即收集,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出現(xiàn)后再收集。②排空氣法可分為:a. 向上排空氣法:氣體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相對分子質量>29),如:O2、CO2;b. 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相對分子質量<29) ,如:H2。操作時注意事項 :a. 用排空氣收集時,導管要伸入試管或集氣瓶底部;b.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滿的集氣瓶,要蓋上玻璃片倒置于桌上。
考點4.溫室效應(拓展考點)
隨著工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它們燃燒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氣體。而由于一些天災和人為 的亂砍濫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卻在不斷消失。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在地球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等氣體能像溫室的玻璃那樣起保溫作用。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由溫室效應引起的全球性氣候變暖,將給人類帶來嚴重后果。如嚴重的旱澇災害,沙漠地區(qū)擴大,對農業(yè)、漁業(yè)、沿海生態(tài)系統(tǒng)、野生生物等都產生不良影響,人類應高度重視。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應該采取措施防止溫室效應的進一步發(fā)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等。
三、創(chuàng)新考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san/68228.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化學復習課燃料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