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shù)學(xué)專項訓(xùn)練:全等三角形
一、
1.如圖,四邊形ABCD中,AC垂直平分BD,垂足為E,下列結(jié)論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AD B.AC平分∠BCD
C.AB=BD D.△BEC≌△DEC
2.如圖,在△ABC和△DEB中,已知AB=DE,還需添加兩個條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組條件是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3.如圖,已知OP平分∠AOB,∠AOB= ,CP ,CP∥OA,PD⊥OA于點D,PE⊥OB于點E.如果點是OP的中點,則D的長是
A. B. C. D.
4.如圖,在四邊形 中,對角線AB=AD,CB=CD,若連接AC、BD相交于點O,則圖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1對 B.2對 C.3對 D.4對
5.如圖,在△ABC中,AB=AC,點D、E在BC上,連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個條件使∠DAB=∠EAC,則添加的條件不能為【 】
A.BD=CE B.AD=AE C.DA=DE D.BE=CD
6.如圖,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個條件后,仍無法判定△ADF≌△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7.如圖,已知△ABC中,∠ABC=90°,AB=BC,三角形的頂點在相互平行的三條直線l1,l2,l3上,且l1,l2之間的距離為1 , l2,l3之間的距離為2 ,則AC的長是( )
A. B. C. D.7
二、題
8.如圖,已知∠C=∠D,∠ABC=∠BAD,AC與BD相交于點O,請寫出圖中一組相等的線段 。
9.如圖,在Rt△ABC中,∠A=Rt∠,∠ABC的平分線BD交AC于點D,AD=3,BC=10,則△BDC的面積是 。
10.如圖,已知BC=EC,∠BCE=∠ACD,要使△ABC≌△DEC,則應(yīng)添加的一個條件為 。ù鸢覆晃ㄒ唬恍杼钜粋)
11.如圖,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線DE交AC于E,交BC的延長線于F,若∠F=30°,DE=1,則BE的長是 .
12.如圖,△ABC中,AD是中線,AE是角平分線,CF⊥AE于F,AB=5,AC=2,則DF的長為 .
13.如圖,在△ABC和△DEF中,點B、F、C、E在同一直線上,BF = CE,AC∥DF,請?zhí)砑右粋條件,使△ABC≌△DEF,這個添加的條件可以是 .(只需寫一個,不添加輔助線)
14.如圖,點O是△ABC的兩條角平分線的交點,若∠BOC=118°,則∠A的大小是 。
15.如圖,AB=AC,要使△ABE≌△ACD,應(yīng)添加的條件是 (添加一個條件即可).
16.如圖,點D、E分別在線段AB,AC上,AE=AD,不添加新的線段和字母,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個條件是 (只寫一個條件即可).
17.(2013年浙江義烏4分)如圖,已知∠B=∠C.添加一個條件使△ABD≌△ACE(不標(biāo)注新的字母,不添加新的線段),你添加的條件是 ;
18.如圖,點B、E、C、F在一條直線上,AB∥DE,BE=CF,請?zhí)砑右粋條件 ,使△ABC≌△DEF.
19.如圖,△ABC和△FPQ均是等邊三角形,點D、E、F分別是△ABC三邊的中點,點P在AB邊上,連接EF、QE.若AB=6,PB=1,則QE= 。
20.如圖,△ABC≌△DEF,請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寫出x= .
21.如圖,△ABD、△ACE都是正三角形,BE和CD交于O點,則∠BOC=__________.
22.如圖,四邊形ABCD中,∠BAD=∠C=90⩝,AB=AD,AE⊥BC于E,若線段AE=5,則S四邊形ABCD= 。
三、解答題
23.已知:如圖,AD,BC相交于點O,OA=OD,AB∥CD.
求證:AB=CD.
24.如圖,已知,EC=AC,∠BCE=∠DCA,∠A=∠E;
求證:BC=DC.
25.課本指出:公認(rèn)的真命題稱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的真命題(如推論、定理等)的正確性都需要通過推理的方法證實.
(1)敘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論AAS;
(2)證明推論AAS.
要求:敘述推論用文字表達(dá);用圖形中的符號表達(dá)已知、求證,并證明,證明對各步驟要注明依據(jù).
26.如圖,△ABC與△DCB中,AC與BD交于點E,且∠A=∠D,AB=DC.
(1)求證:△ABE≌DCE;
(2)當(dāng)∠AEB=50°,求∠EBC的度數(shù)。
27.已知,如圖,△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DCE=90°,D為AB邊上一點.求證:BD=AE.
28.如圖, 與 關(guān)于O點中心對稱,點E、F在線段AC上,且AF=CE。
求證:FD=BE。
29.如圖,已知線段AB。
(1)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作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l(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出作法);
(2)在(1)中所作的直線l上任意取兩點、N(線段AB的上方),連接A、AN。B、BN。
求證:∠AN=∠BN。
30.如圖,兩條公路OA和OB相交于O點,在∠AOB的內(nèi)部有工廠C和D,現(xiàn)要修建
一個貨站P,使貨站P到兩條公路OA、OB的距離相等,且到兩工廠C、D的距離相等,用尺規(guī)作出貨站P的位置.(要
求: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寫出結(jié)論.)
31.兩個城鎮(zhèn)A、B與兩條公路l1、l2位置如圖所示,電信部門需在C處修建一座信號反射塔,要求發(fā)射塔到兩個城鎮(zhèn)A、B的距離必須相等,到兩條公路l1,l2的距離也必須相等,那么點C應(yīng)選在何處?請在圖中,用尺規(guī)作圖找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C.(不寫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圖痕跡)
32.如圖,C是AB的中點,AD=BE,CD=CE.
求證:∠A=∠B.
33.如圖,在△ABC中,∠ACB=900, ∠B>∠A,點D為邊AB的中點,DE∥BC交AC于點E,CF∥AB交DE的延長線于點F.
(1)求證:DE=EF;
(2)連接CD,過點D作DC的垂線交CF的延長線于點G,求證:∠B=∠A+∠DGC.
34.如圖:已知D、E分別在AB、AC上,AB=AC,∠B=∠C,求證:BE=CD.
35.如圖,∠AOB=90°,OA=0B,直線 經(jīng)過點O,分別過A、B兩點作AC⊥ 交 于點C,BD⊥ 交 于點D.
求證:AD=OD.
36.已知,點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邊AB上一動點(不與A,B重合),分別過A,B向直線CP作垂線,垂足分別為E,F(xiàn),Q為斜邊AB的中點.
(1)如圖1,當(dāng)點P與點Q重合時,AE與BF的位置關(guān)系是 ,QE與QF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
(2)如圖2,當(dāng)點P在線段AB上不與點Q重合時,試判斷QE與QF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給予證明;
(3)如圖3,當(dāng)點P在線段BA(或AB)的延長線上時,此時(2)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請畫出圖形并給予證明.
37.如圖,點B、F、C、E在一條直線上,F(xiàn)B=CE,AB∥ED,AC∥FD,
求證:AC=DF.
38.如圖,CD=CA,∠1=∠2,EC=BC,求證:DE=AB.
39.如圖,已知△ABC≌△ADE,AB與ED交于點,BC與ED,AD分別交于點F,N.請寫出圖中兩對全等三角形(△ABC≌△ADE除外),并選擇其中的一對加以證明.
40.如圖,是△ABC的邊BC的中點,AN平分∠BAC,BN⊥AN于點N,延長BN交AC于點D,已知AB=10,BC=15,N=3
(1)求證:BN=DN;
(2)求△ABC的周長.
41.如圖,△ABC與△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在AB上,連結(jié)BE.請找出一對全等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42.如圖,△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90°,∠DAE=90°,B,C,D
在同一條直線上.求證:BD=CE.
43.如圖,AB=AE,∠1=∠2,∠C=∠D.
求證:△ABC≌△AED.
44.如圖,把一個直角三角形ACB(∠ACB=90°)繞著頂點B順時針旋轉(zhuǎn)60°,使得點C旋轉(zhuǎn)到AB邊上的一點D,點A旋轉(zhuǎn)到點E的位置.F,G分別是BD,BE上的點,BF=BG,延長CF與DG交于點H.
(1)求證:CF=DG;
(2)求出∠FHG的度數(shù).
45.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CB=90°,點E在AC邊的延長線上,且∠DEC=45°,點、N分別是DE、AE的中點,連接N交直線BE于點F.當(dāng)點D在CB邊上時,如圖1所示,易證F+FN= BE
(1)當(dāng)點D在CB邊上時,如圖2所示,上述結(jié)論是否成立?若成立,請給與證明;若不成立,請寫出你的猜想,并說明理由.
(2)當(dāng)點D在BC邊的延長線上時,如圖3所示,請直接寫出你的結(jié)論.(不需要證明)
46.如圖,點B在AE上,點D在AC上,AB=AD.請你添加一個適當(dāng)?shù)臈l件,使△ABC≌△ADE(只能添加一個).
(1)你添加的條件是 。
(2)添加條件后,請說明△ABC≌△ADE的理由.
47.如圖,AD=BC,AC=BD,求證:△EAB是等腰三角形.
48.我們知道,兩邊及其中一邊的對角分別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它們會全等?
(1)與證明:
對于這兩個三角形均為直角三角形,顯然它們?nèi)?
對于這兩個三角形均為鈍角三角形,可證它們?nèi)龋ㄗC明略).
對于這兩個三角形均為銳角三角形,它們也全等,可證明如下:
已知:△ABC、△A1B1C1均為銳角三角形,AB=A1B1,BC=B1C1,∠C=∠C1.
求證:△ABC≌△A1B1C1. (請你將下列證明過程補(bǔ)充完整)
證明:分別過點B,B1作BD⊥CA于D,B1D1⊥C1A1于D1.
則∠BDC=∠B1D1C1=90°,
∵BC=B1C1,∠C=∠C1,
∴△BCD≌△B1C1D1,
∴BD=B1D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歸納與敘述:
由(1)可得到一個正確結(jié)論,請你寫出這個結(jié)論.
49.有一塊不規(guī)則的魚池,下面是兩位同學(xué)分別設(shè)計的能夠粗略地測量出魚池兩端A、B的距離的方案,請你分析一下兩種方案的理由.
方案一:小明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如圖①所示,先在AB的垂線BF上取兩點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線DE,使A、C、E在同一條直線上,測得DE的長就是AB的長. 你能說明一下這是為什么嗎?
方案二:小軍想出了這樣一個方法,如圖②所示,先在平地上取一個可以直接到達(dá)魚池兩端A、B的點C,連結(jié)AC并延長到點D,使CD=CA,連結(jié)BC并延長到E,使CE=CB,連結(jié)DE,量出DE的長,這個長就是A、B之間的距離. 你能說明一下這是為什么嗎?
50.N、PQ是校園里的兩條互相垂直的小路,小強(qiáng)和小明分別站在距交叉口C等距離的B、E兩處,這時他們分別從B、E兩點按同一速度沿直線行走,如圖所示,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同時到達(dá)A、D兩點,他們的行走路線AB、DE平行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初中數(shù)學(xué)專項訓(xùn)練:全等三角形參考答案
1.C
【解析】
試題分析:∵AC垂直平分BD,∴AB=AD,BC=CD,
∴AC平分∠BCD,平分∠BCD,BE=DE!唷螧CE=∠DCE。
在Rt△BCE和Rt△DCE中,∵BE=DE,BC=DC,
∴Rt△BCE≌Rt△DCE(HL)。
∴選項ABD都一定成立。故選C。
2.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別進(jìn)行判定:
A、已知AB=DE,加上條件BC=EC,∠B=∠E可利用SAS證明△ABC≌△DEC,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B、已知AB=DE,加上條件BC=EC,AC=DC可利用SSS證明△ABC≌△DEC,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C、已知AB=DE,加上條件BC=DC,∠A=∠D不能證明△ABC≌△DEC,故此選項符合題意;
D、已知AB=DE,加上條件∠B=∠E,∠A=∠D可利用ASA證明△ABC≌△DEC,故此選項不合題意。
故選C。
3.C
【解析】
試題分析:∵OP平分∠AOB,∠AOB= ,∴∠AOP=∠POB= 。
∵CP∥OA,∴∠OPC=∠AOP= 。
又∵PE⊥OB,∴∠OPE= !唷螩PE=∠OPC= 。
∵CP=2,∴PE= 。
又∵PD⊥OA,∴PD= PE= !郞P= 。
又∵點是OP的中點,∴D= OP= 。
故選C。
4.C。
【解析】∵AB=AD,CB=CD,AC公用,∴△ABC≌△ADC(SSS)。
∴ BAO= DAO, BCO= DCO。
∴△BAO≌△DAO(SAS),△BCO≌△DCO(SAS)。
∴全等三角形共有3對。故選C。
5.C。
【解析】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邊對等角的性質(zhì)對各選項解析判斷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A、添加BD=CE,可以利用“邊角邊”證明△ABD和△ACE全等,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得到∠DAB=∠EAC,故本選項錯誤;
B、添加AD=AE,根據(jù)等邊對等角可得∠ADE=∠AE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的和求出∠DAB=∠EAC,故本選項錯誤;
C、添加DA=DE無法求出∠DAB=∠EAC,故本選項正確;
D、添加BE=CD可以利用“邊角邊”證明△ABE和△ACD全等,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得到∠DAB=∠EAC,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6.B
【解析】
試題分析:∵AE=CF,∴AE+EF=CF+EF。∴AF=CE。
A.∵在△ADF和△CBE中, ,∴△ADF≌△CBE(ASA),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B.根據(jù)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錯誤,故本選項正確。
C.∵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D.∵AD∥BC,∴∠A=∠C。由A選項可知,△ADF≌△CBE(ASA),正確,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B。
7.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兩平行線間的距離
過A作AE⊥ 于E,過C作CF⊥ 于F,求出∠AEB=∠CFB,∠EAB=∠CBF,根據(jù)AAS證△AEB≌△BFC,推出AE=BF=2,BE=CF=3,由勾股定理求出AB和BC,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
過A作AE⊥ 于E,過C作CF⊥ 于F,
則∠AEF=∠CFB=∠ABC=90°,
∴∠ABE+∠CBF=180°-90°=90°,
∠EAB+∠ABE=90°,
∴∠EAB=∠CBF,
∵在△AEB和△BFC中
∴△AEB≌△BFC(AAS),
∴AE=BF=2,BE=CF=2+1=3,
由勾股定理得: ,
由勾股定理得: ,
故選A.
8.AC=BD(答案不唯一)
【解析】
試題分析:利用“角角邊”證明△ABC和△BAD全等,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解答即可:
∵在△ABC和△BAD中, ,
∴△ABC≌△BAD(AAS)。
∴AC=BD,AD=BC。
由此還可推出:OD=OC,AO=BO等(答案不唯一)。
9. 。
【解析】如圖,過點D作DE⊥BC于點E,則
∵∠A=Rt∠,BD是∠ABC的平分線,AD=3,
∴根據(jù)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性質(zhì),得DE=3。
又∵BC=10,∴△BDC的面積是 。
10.AC=CD(答案不唯一)。
【解析】∵∠BCE=∠ACD,∴∠ACB=∠DCE。
又∵BC=EC,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若添加條件:AC=CD,則由SAS可判定△ABC≌△DEC;若添加條件:∠B=∠E,則由ASA可判定△ABC≌△DEC;若添加條件:∠A=∠D,則由AAS可判定△ABC≌△DEC。答案不唯一。
11.2
【解析】∵∠ACB=90°,F(xiàn)D⊥AB,∴∠ACB=∠FDB=90°。
∵∠F=30°,∴∠A=∠F=30°(同角的余角相等)。
又AB的垂直平分線DE交AC于E,∴∠EBA=∠A=30°。
∴Rt△DBE中,BE=2DE=2。
12.
【解析】
試題分析:如圖,延長CF交AB于點G,
∵在△AFG和△AFC中,∠GAF=∠CAF,AF=AF,∠AFG=∠AFC,
∴△AFG≌△AFC(ASA)!郃C=AG,GF=CF。
又∵點D是BC中點,∴DF是△CBG的中位線。
∴DF= BG= (AB?AG)= (AB?AC)= 。
13.AC=DF(答案不唯一)
【解析】
試題分析:由BF = CE,根據(jù)等量加等量,和相等,得BF+FC = CE+FC,即BC=EF;由AC∥DF,根據(jù)平行線的內(nèi)錯角相等的性質(zhì),得∠ACB=∠DFE,△ABC和△DEF中有一角一邊對應(yīng)相等,
∴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添加AC=DF,可由SAS得△ABC≌△DEF;添加∠B=∠E,可由ASA得△ABC≌△DEF;添加∠A=∠D,可由AAS得△ABC≌△DEF。
14.56°
【解析】
試題分析:∵∠BOC=118°,∴∠OBC+∠OCB=62°。
又∵點O是△ABC的兩條角平分線的交點,∴∠ABC+∠ACB=124°。
∴∠A=56°。
15.AE=AD(答案不唯一)。
【解析】要使△ABE≌△ACD,已知AB=AC,∠A=∠A,則可以添加AE=AD,利用SAS來判定其全等;或添加∠B=∠C,利用ASA來判定其全等;或添加∠AEB=∠ADC,利用AAS來判定其全等。等(答案不唯一)。
16.∠B=∠C(答案不唯一)。
【解析】由題意得,AE=AD,∠A=∠A(公共角),可選擇利用AAS、SAS、ASA進(jìn)行全等的判定,答案不唯一:
添加,可由AAS判定△ABE≌△ACD;
添加AB=AC或DB=EC可由SAS判定△ABE≌△ACD;
添加∠ADC=∠AEB或∠BDC=∠CEB,可由ASA判定△ABE≌△ACD!
17.AB=AC(答案不唯一)。
【解析】已知∠B=∠C.加上公共角∠A=∠A.要使△ABD≌△ACE,只要添加一條對應(yīng)邊相等即可。故可添加
AB=AC或AD=AE或BD=CE或BE=CD等,答案不唯一。
考點:開放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8.AB=DE(答案不唯一)
【解析】
試題分析:可選擇利用AAS或SAS進(jìn)行全等的判定,答案不唯一,寫出一個符合條件的即可:
∵BE=CF,∴BC=EF。
∵AB∥DE,∴∠B=∠DEF。
∴在△ABC和△DEF中,已有一邊一角對應(yīng)相等。
∴添加AB=DE,可由SAS證明△ABC≌△DEF;添加∠BCA=∠F,可由ASA證明△ABC≌△DEF;添加∠A=∠D,可由AAS證明△ABC≌△DEF;等等。
19.2
【解析】
試題分析:如圖,連接FD,
∵△ABC為等邊三角形,∴AC=AB=6,∠A=60°。
∵點D、E、F分別是等邊△ABC三邊的中點,AB=6,PB=1,
∴AD=BD=AF=3,DP=DB?PB=3?1=2,EF為△ABC的中位線。
∴EF∥AB,EF= AB=3,△ADF為等邊三角形。∴∠FDA=60°,∴∠1+∠3=60°。
∵△PQF為等邊三角形,∴∠2+∠3=60°,F(xiàn)P=FQ!唷1=∠2。
∵在△FDP和△FEQ中,F(xiàn)P=FQ,∠1=∠2,F(xiàn)D=FE,∴△FDP≌△FEQ(SAS)!郉F=QE。
∵DF=2,∴QE=2。
20.20
【解析】
試題分析:如圖,∠A=180°?50°?60°=70°,
∵△ABC≌△DEF,∴EF=BC=20,即x=20。
21.120°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與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
∵△ABD、△ACE都是正三角形
∴AD=AB,AC=AE ∠DAB=∠CAE=60°
∴∠DAC=∠BAE
∴△ADC≌△ABE(SAS)
∴∠ADC=∠ABE
∴∠DAB=∠BOD=60°∠BOC=180-∠BOD=60°
22.25
【解析】本題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 過A點作AF⊥CD交CD的延長線于F點,由AE⊥BC,AF⊥CF,∠C=90°可得四邊形AECF為矩形,則∠2+∠3=90°,而∠BAD=90°,根據(jù)等角的余角相等得∠1=∠2,加上∠AEB=∠AFD=90°和AB=AD,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ABE≌△AD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zhì)有AE=AF=5,S△ABE=S△ADF,則S四邊形ABCD=S正方形AECF,然后根據(jù)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即可.
解:過A點作AF⊥CD交CD的延長線于F點,如圖,
∵AE⊥BC,AF⊥CF,
∴∠AEC=∠CFA=90°,
而∠C=90°,
∴四邊形AECF為矩形,
∴∠2+∠3=90°,
又∵∠BAD=90°,
∴∠1=∠2,
在△ABE和△ADF中
∠1=∠2,∠AEB=∠AFD,AB=AD
∴△ABE≌△ADF,
∴AE=AF=5,S△ABE=S△ADF,
∴四邊形AECF是邊長為5的正方形,
∴S四邊形ABCD=S正方形AECF=52=25.
故答案為25.
23.證明:∵AB∥CD,∴∠B=∠C,∠A=∠D。
∵在△AOB和△DOC中,∠B=∠C,OA=OD,∠A=∠D,
∴△AOB≌△DOC(SSA)。
∴AB=CD。
【解析】
試題分析:首先根據(jù)AB∥CD,可得∠B=∠C,∠A=∠D,結(jié)合OA=OD,可證明出△AOB≌△DOC,即可得到AB=CD。
24.證明:∵∠BCE=∠DCA,
∴∠BCE+∠ACE=∠DCA+∠ACE,即∠ACB=∠ECD。
在△ABC和△EDC中,
∵ ,
∴△ABC≌△EDC(ASA)!郆C=DC
【解析】
試題分析:先求出∠ACB=∠ECD,再利用“角邊角”證明△ABC和△EDC全等,然后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證明即可。
25.解:(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中的推論AAS指的是:兩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已知:在△ABC與△DEF中,∠A=∠D,∠C=∠F,BC=EF。
求證:△ABC≌△DEF。
證明:如圖,在△ABC與△DEF中,∠A=∠D,∠C=∠F(已知),
∴∠A+∠C=∠D+∠F(等量代換)。
又∵∠A+∠B+∠C=180°,∠D+∠E+∠F=180°(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
∴∠B=∠E。
∴在△ABC與△DEF中, 。
∴△ABC≌△DEF(ASA)。
【解析】
試題分析:(1)兩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yīng)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根據(jù)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斷定理ASA來證明。
26.解(1)證明:∵在△ABE和△DCE中, ,
∴△ABE≌△DCE(AAS)。
(2)∵△ABE≌△DCE,∴BE=EC。
∴∠EBC=∠ECB。
∵∠EBC+∠ECB=∠AEB=50°,∴∠EBC=25°。
【解析】(1)根據(jù)AAS即可推出△ABE和△DCE全等。
(2)根據(jù)三角形全等得出EB=EC,推出∠EBC=∠ECB,根據(jù)三角形的外角性質(zhì)得出∠AEB=2∠EBC,代入求出即可。
27.證明:∵△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C,CD=CE。
∵∠ACD=∠DCE=90°,∴∠ACE+∠ACD=∠BCD+∠ACD,∴∠ACE=∠BCD。
在△ACE和△BCD中, ,
∴△ACE≌△BCD(SAS)。
∴BD=AE。
【解析】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得AC=BC,CD=CE,再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CE=∠BCD,然后利用“SAS”證明△ACE和△BCD全等,然后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即可證明。
28.證明:∵△ABO與△CDO關(guān)于O點中心對稱,∴OB=OD,OA=OC。
∵AF=CE,∴OF=OE。
∵在△DOF和△BOE中, ,
∴△DOF≌△BOE(SAS)!郌D=BE。
【解析】根據(jù)中心對稱得出OB=OD,OA=OC,求出OF=OE,根據(jù)SAS推出△DOF≌△BOE即可。
29.解:(1)作圖如下:
(2)證明:根據(jù)題意作出圖形如圖,
∵點、N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l上,
∴A=B,AN=BN。
又 ∵N=N,∴△AN≌△BN(SSS)。
∴∠AN=∠BN。
【解析】(1)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zhì)作圖。
(2)根據(jù)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距離相等的性質(zhì),可得A=B,AN=BN。N是公共邊,從而SSS可證得△AN≌△BN,進(jìn)而得到∠AN=∠BN的結(jié)論。
30.解:如圖所示:作CD的垂直平分線,∠AOB的角平分線的交點P即為所求。
【解析】根據(jù)點P到∠AOB兩邊距離相等,到點C、D的距離也相等,點P既在∠AOB的角平分線上,又在CD垂直平分線上,即∠AOB的角平分線和CD垂直平分線的交點處即為點P。
31.解:作出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作出l1 l2和夾角的角的平分線。它們的交點即為所求作的點C(2個)。
【解析】到城鎮(zhèn)A、B距離相等的點在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上,到兩條公路距離相等的點在兩條公路所夾角的角平分線上,分別作出垂直平分線與角平分線,它們的交點即為所求作的點C。由于兩條公路所夾角的角平分線有兩條,因此點C有2個。
32.證明:∵C是AB的中點,∴AC=BC。
在△ACD和△BCE中,∵AD=BE,CD=CE.AC=BC,
∴△ACD≌△BCE(SSS)。
∴∠A=∠B。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中點定義求出AC=BC,然后利用“SSS”證明△ACD和△BCE全等,再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角相等證明即可。
33.證明:(1)∵在△ABC中,∠ACB=900,點D為邊AB的中點,
∴DC=DA(直角三角形斜邊上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DE∥BC,∴AE=CE(平行線等分線段的性質(zhì)),∠A=∠FCE(平行線的內(nèi)錯角相等)。
又∵∠AED=∠CEF(對頂角相等),∴△AED≌△CEF(ASA)。
∴DE=EF(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
(2)如圖,∵在△ABC中,∠ACB=900,點D為邊AB的中點,
∴DC=DB(直角三角形斜邊上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B=∠4(等邊對等角)。
又∵DE∥BC,∴∠4=∠3,∠B=∠ADE。
∵DG⊥DC,∴∠2+∠3=900,即∠2+∠D=900。
∵∠ACB=900,∴∠A+∠D=900!唷2=∠A。
∵CF∥AB,∴∠DGC=∠1。
∴∠B=∠ADE=∠2+∠1=∠A+∠DGC。
【解析】
試題分析:(1)通過由ASA證明△AED≌△CEF得出結(jié)論。
(2)如圖,經(jīng)過轉(zhuǎn)換,將∠B轉(zhuǎn)換成∠ADE,從而通過證明∠DGC=∠1和∠2=∠A得出結(jié)論。
34.證明:在△ABE和△ACD中,
∵ ,∴△ABE≌△ACD(AAS)。
∴BE=CD(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解析】要證明BE=CD,把BE與CD分別放在兩三角形中,證明兩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而證明兩三角形全等需要三個條件,題中已知一對邊和一對角對應(yīng)相等,觀察圖形可得出一對公共角,進(jìn)而利用AAS可得出三角形ABE與三角形ACD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可得證。
35.證明: ∵∠AOB=90°,∴∠AOC+∠BOD=90°。
∵AC⊥ ,BD⊥ , ∴∠ACO=∠BDO=90°
∴∠A+∠AOC=90°!唷螦=∠BOD。
又∵OA=OB , ∴△AOC≌△OBD(AAS)。
∴AC=OD。
【解析】由AAS證明△AOC≌△OBD即可得到AC=OD。
36.解:(1)AE∥BF,QE=QF。
(2)QE=QF,證明如下:
如圖,延長FQ交AE于D,
∵AE∥BF,∴∠QAD=∠FBQ。
在△FBQ和△DAQ中,∵ ,
∴△FBQ≌△DAQ(ASA)!郠F=QD。
∵AE⊥CP,∴EQ是直角三角形DEF斜邊上的中線。
∴QE=QF=QD,即QE=QF。
(3)(2)中的結(jié)論仍然成立。證明如下:
如圖,延長EQ、FB交于D,
∵AE∥BF,∴∠1=∠D。
在△AQE和△BQD中, ,
∴△AQE≌△BQD(AAS),∴QE=QD。
∵BF⊥CP,∴FQ是斜邊DE上的中線。∴QE=QF。
【解析】(1)證△BFQ≌△AEQ即可。理由是:
如圖,∵Q為AB中點,∴AQ=BQ。
∵BF⊥CP,AE⊥CP,∴BF∥AE,∠BFQ=∠AEQ。
在△BFQ和△AEQ中, ,∴△BFQ≌△AEQ(AAS)!郠E=QF。
(2)證△FBQ≌△DAQ,推出QF=QD,根據(jù)直角三角形斜邊上中線性質(zhì)求出即可。
(3)證△AEQ≌△BDQ,推出DQ=QE,根據(jù)直角三角形斜邊上中線性質(zhì)求出即可。
37.證明:∵AB∥ED,∴∠B=∠E。
∵AC∥FD,∴∠ACB=∠DFE。
∵FB=CE,∴BC=EF。
∴△ABC≌△DEF(ASA)!郃C=DF。
【解析】由已知和平行線的性質(zhì)易根據(jù)ASA證明△ABC≌△DEF,從而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yīng)邊相等的性質(zhì)得出結(jié)論。
38.證明:∵∠1=∠2,∴∠1+ECA=∠2+∠ACE,即∠ACB=∠DCE。
在△ABC和△DEC中,∵CD=CA,∠ACB=∠DCE,BC=EC,
∴△ABC≌△DEC(SAS)。∴DE=AB。
【解析】
試題分析:由已知證得∠ACB=∠DCE,從而根據(jù)三角形全等SAS的判定,證明△ABC≌△DEC,繼而可得出結(jié)論。
39.解:△AE≌△ACN,△BF≌△DNF,△ABN≌△AD。
選擇△AE≌△ACN證明如下:
∵△ADE≌△ABC,∴AE=AC,∠E=∠C,∠EAD=∠CAB!唷螮A=∠CAN。
∵在△AE和△ACN中,∠E=∠C,AE=AC,∠EA=∠CAN,
∴△AE≌△CAN(ASA)。
【解析】
試題分析:找到兩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三角形全等就寫出來,選擇一組證明即可!
40.解:(1)證明:在△ABN和△ADN中,∵ ,
∴△ABN≌△ADN(ASA)。
∴BN=DN。
(2)∵△ABN≌△ADN,∴AD=AB=10,DN=NB。
又∵點是BC中點,∴N是△BDC的中位線。
∴CD=2N=6。
∴△ABC的周長=AB+BC+CD+AD=10+15+6+10=41。
【解析】(1)證明△ABN≌△ADN,即可得出結(jié)論。
(2)先判斷N是△BDC的中位線,從而得出CD,由(1)可得AD=AB=10,從而計算周長即可。
41.解:△ACE≌△BCD。理由如下:
∵△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CD=∠ACB=90°。
∴∠ACE=∠BCD(都是∠ACD的余角)。
在△ACE和△BCD中,∵CE=CD,∠ACE=∠BCD,CA=CB,
∴△ACE≌△BCD(SAS)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ACE=∠BCD,結(jié)合CA=CB,CD=CE,可證明△ACE≌△BCD!
42.證明:∵△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AE,AB=AC。
又∵∠EAC=90°+∠CAD,∠DAB=90°+∠CAD,∴∠DAB=∠EAC。
∵在△ADB和△AEC中, ,
∴△ADB≌△AEC(SAS)!郆D=CE。
【解析】
試題分析:求出AD=AE,AB=AC,∠DAB=∠EAC,根據(jù)SAS證出△ADB≌△AEC即可!
43.證明:∵∠1=∠2,∴∠1+∠EAC=∠2+∠EAC,即∠BAC=∠EAD。
∵在△ABC和△AED中,∠C=∠D,∠BAC=∠EAD,AB=AE,
∴△ABC≌△AED(AAS)。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1=∠2可得∠BAC=∠EAD,再加上條件AB=AE,∠C=∠D可證明△ABC≌△AED。
44.解:(1)證明:∵在△CBF和△DBG中, ,
∴△CBF≌△DBG(SAS)。
∴CF=DG。
(2)∵△CBF≌△DBG,∴∠BCF=∠BDG。
又∵∠CFB=∠DFH,∴∠DHF=∠CBF=60°。
∴∠FHG=180°?∠DHF=180°?60°=120°。
【解析】
試題分析:(1)在△CBF和△DBG中,根據(jù)SAS即可證得兩個三角形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即可證得。
(2)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角相等,即可證得∠DHF=∠CBF=60°,從而求解!
45.(1)不成立。猜想:FN?F= BE。理由見解析
(2)F?FN= BE。
【解析】
試題分析:(1)對結(jié)論作出否定,猜想FN?F= BE,連接AD,根據(jù)、N分別是DE、AE的中點,可得N= AD,再根據(jù)題干條件證明△ACD≌△BCE,得出AD=BE,結(jié)合N=FN?F,于是證明出猜想。
(1)不成立。猜想:FN?F= BE。理由如下:
如圖,連接AD,.
∵、N分別是DE、AE的中點,∴N= AD。
∵在△ACD與△BCE中,AC=BC,∠ACD=∠BCE,CD=CE,
∴△ACD≌△BCE(SAS)。∴AD=BE。
∵N=FN?F,∴FN?F= BE。
(2)結(jié)論:F?FN= BE,證明如下:
連接AD,
∵、N分別是DE、AE的中點,∴N= AD。
∵在△ACD與△BCE中,AC=BC,∠ACD=∠BCE,CD=CE,
∴△ACD≌△BCE(SAS)!郃D=BE!郚= BE。
∵N=F?FN,∴F?FN= BE。
46.解:(1)∠C=∠E。
(2)選∠C=∠E為條件,理由如下:
在△ABC和△ADE中,∠A=∠A,∠C=∠E,AB=AD,∴△ABC≌△ADE(AAS)。
【解析】
試題分析:(1)可以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不同的判定方法選擇添加不同的條件:
∵AB=AD,∠A=∠A,
∴若利用“AAS”,可以添加∠C=∠E,
若利用“ASA”,可以添加∠ABC=∠ADE,或∠EBC=∠CDE,
若利用“SAS”,可以添加AC=AE,或BE=DC。
綜上所述,可以添加的條件為∠C=∠E(或∠ABC=∠ADE或∠EBC=∠CDE或AC=AE或BE=DC)。
(2)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證明即可.
47.證明:在△ADB和△BCA中,AD=BC,AC=BD,AB=BA,
∴△ADB≌△BCA(SSS).
∴∠DBA=∠CAB.
∴AE=BE.
∴△EAB是等腰三角形.04869
【解析】先用SSS證△ADB≌△BCA,得到∠DBA=∠CAB,利用等角對等邊知AE=BE,從而證得△EAB是等腰三角形.
48.見解析
【解析】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首先易證得△ADB≌△A1B1C1然后易證出△ABC≌△A1B1C1.
又∵AB=A1B1,∠ADB=∠A1D1B1=90°,
∴△ADB≌△A1D1B1,
∴∠A=∠A1,
又∵∠C=∠C1,BC=B1C1,
∴△ABC≌△A1B1C1
若△ABC、△A1B1C1均為銳角三角形或均為直角三角形或均為鈍角三角形,
AB=A1B1,BC=B1C1,∠C=∠C1,
則△ABC≌△A1B1C1.
49.見解析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應(yīng)用
方案一、由AB⊥BF,DE⊥BF可得∠ABC=∠EDC,再有∠ACB=∠ECD且BC=DC根據(jù)“ASA”證得△ABC≌△EDC即可得到結(jié)論;
方案二、由CD=CA,∠ACB=∠DCE(對頂角相等),CE=BC,根據(jù)“SAS”證得△ABC≌△EDC即可得到結(jié)論;
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其理由如下:
因為AB⊥BF,DE⊥BF,
所以∠ABC=∠EDC,
又因為A、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
所以∠ACB=∠ECD,且BC=DC,
所以△ABC≌△EDC(ASA),
所以AB=DE(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小軍的做法有道理,其理由如下:
因為在△ABC和△DCE中,
CD=CA,∠ACB=∠DCE(對頂角相等),CE=BC,
所以△ABC≌△DEC(SAS),
所以AB=DE(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相等).
50.平行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應(yīng)用
由已知條件得,AB=DE,BC=CE,則可根據(jù)“HL”證得Rt△ABC≌Rt△DCE,即可得到結(jié)論。
平行. 理由如下:
由已知條件得,AB=DE,BC=CE,
在Rt△ABC和Rt△DCE中,
∴Rt△ABC≌Rt△DCE(HL),
∴∠ABC=∠DEC,
∴AB∥DE.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san/245147.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8學(xué)年九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xué)試卷(晉中市靈石縣有答案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