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幼階段的孩子,我們在選書的時候,第一要素是根據(jù)孩子當前的興趣點來選書,而不是優(yōu)先考慮什么樣的書更有教育意義,或者這些書是名家繪本。
孩子的興趣是選書的基礎。
對于1歲的孩子,何必有那么多的要求,他愿意看書,他能選出他想看的書,這不已經很好了嗎?至于書上的內容是什么又有什么重要,他還有一輩子那么長的時間來看各種各樣的書。
再者說,就算是大人也有自己喜好和不喜好的內容,也不是對所有書來者不拒啊。
每一本書都會有它的特點和興趣點,只要孩子能接受聽父母讀完這本書,那說明她都是有興趣的,因此不必執(zhí)著于孩子看完一本書有什么表現(xiàn),而如果孩子在某個階段對某個東西特別有愛好的時候,便可以根據(jù)她當下的興趣點有意識挑選一些契合的書,提高孩子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語文老師一般會開出一些閱讀書單。這個書單,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書籍,以及文學故事、兒童小說等。
這樣的書單本身只是孩子應該涉及的閱讀中的一個方面而已,并不是說讀完了老師推薦的書單,孩子的閱讀體系上就是全面完整的。
親子共讀的美妙在于,當你走進這些孩子的讀物時,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鑒賞力,在引導孩子閱讀口味的多樣性上,慢慢的,你會有自己的標準。這一切是你自己去實踐,與自己的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的。這比任何專家、老師開出的書單都有價值。
誤區(qū)二:把閱讀當治病。
自己的孩子最近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家長馬上就思考著看一點可以治這些問題的書,對于具體問題也許會對低幼的孩子很有用。 比如說,兒子小的時候,有段時間不愛睡覺,我就給他看一堆“睡覺對身體成長是如何如何重要的書”;不喜歡刷牙的時候,我也會給他看一些保護牙齒的科普讀物。
但對于大一點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孩子來講,如果我們還這么做的話,可能他們會在內心會排斥,會覺得父母,并不是那么真正的理解自己。
因為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父母總是把解決問題的方式交給了冰冷的書本。放棄了用愛走進孩子的心里,放棄了陪伴孩子真正走過最需要幫助的時光。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聊天,而不是讓孩子自己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用愛的關懷化解孩子身心上的一些小問題。
誤區(qū)三:以為進入小學,就是放手的開始。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識字時,可以堅持給孩子朗讀。可是隨著孩子進入小學開始識字,父母們長舒一口氣,給孩子買回一本本所謂的經典,對孩子說:“你已經識字了,這些書就由你自己來讀吧。”
家長們這時普遍以孩子能否獨立閱讀,作為孩子是否愛閱讀和具有思考能力的一個判斷標準,過早地為孩子打開了一扇窗,卻又為孩子關上了一扇門。
首先,過早轉身退出了孩子的閱讀,主動放棄了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實想法的機會,喪失了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內心的一些不良傾向。
其次,也因為父母的過早退出,把閱讀這件事本身交給孩子,孩子在同一個閱讀層級上,完全離開了父母的引導與討論,慢慢的這種閱讀會呈現(xiàn)一種原地踏步的固化,并沒有螺旋式上升的趨勢。畢竟孩子對自我及對世界的認識,都是非常有限的。
第三,孩子的自我閱讀會有傾向性地集中在他所喜愛的書上。以孩子有限的理解力閱讀大量同類型的書,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并沒有遇到太多閱讀障礙。這對孩子來說這并沒有通過閱讀增進孩子的閱讀理解力,甚至有點浪費孩子的寶貴時間。
說大孩子就不需要親子閱讀了呢?
都說三年級的孩子已經不和父母說話了,十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叛逆了,那是因為因為我們并沒有找到和孩子交流的合適方式。
拿起一本書,讀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讀給我們聽,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插入我們各自的情緒,煩惱的,憂傷的,幽默的,尖銳的,讓孩子們通過閱讀來感知我們一直以來的陪伴。
誤區(qū)四:有親子閱讀過程中,總是“考”孩子,反復問孩子有沒有理解/記得書里的某一點。
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讀完一個故事后,經常要求孩子來復述一下故事情節(jié),當孩子不想復述或不太會復述時,就會擔心孩子沒聽進去或者沒聽懂。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一定。
首先,大部分孩子都只喜歡沒有負擔地聽故事,如果每次聽故事都帶著要再講一遍的任務,那么聽故事也不那么有趣,再讓他講,自然不會那么樂意了;
另外,會不會復述故事除了跟孩子有沒有聽懂或記住故事有關外,跟孩子性格也有關系。有些孩子本身性格相對內向,不熱衷于表達。對于這一類的孩子,不說不代表他們沒有聽懂,他們只是不愛說而已。
如果我們給孩子講完故事,真的十分想檢驗一下孩子有沒有聽懂,除了復述以外,還可以有其他更合適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用聊天的方式,讓孩子說來聽聽,是否喜歡這個故事,或者喜歡這個故事中的誰呢?為什么?
這樣的引導,既讓孩子有話可說,也可以和孩子對讀過的內容有一些交流和探討,這樣的方式,比單純的復述對孩子更有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2264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