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叫魂”的心理學依據(jù)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叫魂是母親的專利,一般都在晚飯前后。叫魂前先上三炷香。香點燃之后就開始喊,喊的時候要帶上孩子的名字,如小名為狗娃的孩子就喊:“狗娃嚇掉魂回來了沒有?”狗娃媽門外喊,狗娃爹在睡房里答“狗娃嚇掉魂回來了。”門外的人喊一聲,睡房的人應一腔,一般要喊上十數(shù)八腔。喊聲由低到高,悠揚高昂,顯示出父母對受驚嚇的孩子關切的心情。

  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么科學根據(jù)?從心理學角度,又該如何解釋?

“叫魂”體現(xiàn)了大人對孩子的關懷之情,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徹底的安全感

朋友丹丹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叫魂經(jīng)歷;“我小時候也被母親喊過魂。那時我有四五歲,因為纏著正在工作的爸爸,爸爸百般解釋都沒有用,一氣之下,爸爸抱著我往機井房跑去。來到機井旁,我看到深不見底的井底,聽井底的青蛙‘呱呱’的叫聲,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聲說:‘我不鬧了。’第二天我即不吃不喝,神情恍惚。媽不住地埋怨爸,最后他們決定為我喊魂。我躺在床上,聽媽在門外焦急的喊聲,爸爸坐在床邊,一只手摸著我的額頭,一只手握住我的小手,不時地給母親應腔。心里頗受安慰,覺得爸爸媽媽那么親我疼我。第二天又吃了媽給蒸的雞蛋羹,不到中午又活蹦亂跳玩去了,F(xiàn)在想起父母那時呼叫的聲音,心里還涌起一陣溫暖。那是一種徹底的安全感:孩子,不用怕,爸爸就在你床邊,媽媽也快過來了。”

孩子受驚嚇后,即使大人不去叫,“魂”也不會掉,第二天或最多隔幾天,孩子自然會好。假如“魂”真掉了,又豈是你叫的回來的?“叫魂”只是表達了大人對孩子的關心和寄托。在孩子方面,通過“叫魂”這件事,他或她就會想,我家里人是很喜歡我,關心我的,心理上會得到極大的安慰,逐漸會忘卻這件不快之事;如果孩子受驚嚇之后,大人不聞不問,甚至呵斥之,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會深深受到傷害,并認為大人討厭他,從而會對父母或其他家人產(chǎn)生仇視。因此,“叫魂”能使孩子更熱愛父母、家庭。孩子和家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健康的親子關系,有利于幼兒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中華民族很早就注意到了幼年經(jīng)驗對人的個性和心理疾病均有重大影響從心理分析的角度講“叫魂”,我們中華民族早就注意到了幼兒時期受到的心理創(chuàng)傷,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有效地治療,可能會影響他的人格健康發(fā)展,這種創(chuàng)傷的影響會潛伏在他內(nèi)心深處,可能導致成為日后神經(jīng)癥疾病的根源。

孩子和大人在認識水平上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幼年期心理創(chuàng)傷并不是出自成年人的評判,并非以成年人的體驗為標準的,而是從兒童眼里看的,是幼兒的自我評價,有些事在我們成年人來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幼兒眼中卻非同尋常。被狗嚇了一跳,對大人來說,根本不會當一回事,在小孩心里,卻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中國自古便有“三歲看七歲,七歲看終生”的說法。幼年的創(chuàng)傷經(jīng)驗若當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被潛抑到無意識中成為日后患病的癥結或根源。

  “叫魂”是用一種兒童化的語言,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叫魂”這種民俗現(xiàn)象,剔除其不合科學的成分,并發(fā)展,便可把它轉化為一種科學的兒童心理治療方法了。這樣對于受到意外驚嚇的幼兒,我們可以采用請幼兒父母或幼兒最信賴的人,站在兒童的角度,用一種兒童化的語言,科學地來解釋這類事件,并輔以最親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類事件時,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應付。如果所受創(chuàng)傷程度比較嚴重,可以在醫(yī)生的建議下,輔以較輕量的藥物治療;蛘倚睦磲t(yī)生進行心理治療,以消除健康人格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

相關鏈接:民間心理平衡

現(xiàn)代醫(yī)學為維護人體健康和社會文明起著有目共睹的作用,而民間醫(yī)療在現(xiàn)代醫(yī)學出現(xiàn)之前和當前的一些邊遠地區(qū),仍有著不可忽略的補償作用,民間心理平衡就是其中的一種。

民間心理平衡的類型與封建、迷信、宗教,特別是原始宗教有著深厚的根源,大約可歸納為以下幾類:

民俗型:民俗信念認為,數(shù)字、儀式、符號與人的生活活動好壞有關。在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促使下,人們往往避開一些“禁忌”,如一些有兇像的數(shù)字、符號或儀式、動作等,而用一些吉祥的數(shù)字,符號或儀式來代替。比如結婚、安葬、搬家都要看日子。民間這種心理平衡樣式是居于民俗信念所致的心因性反映。

巫術型:在古時由于人們對疾病的病因沒有科學的認識,加之醫(yī)藥知識的原始化,認為患病緣于鬼神作祟、神靈動怒,巫師治病就是向鬼神禱告,再將鬼神的旨意轉達給病人,以達祛邪愈病之目的。這種原始迷信的方法在邊遠山區(qū)至今仍有的在應用。其作用也可使求治者、愚昧者的心理上得以暫時的、虛假的安慰與平衡。

宗教型:宗教是一種思想認識體系。主要體現(xiàn)在“宿命論”和“輪回轉世”思想。因此,“前咒世作孽”和“天命如此”被認為是疾病的禍根,而民間往往采用宗教心理平衡法來處理、調(diào)節(jié),故有叫魂術(將出竅的靈魂招回)、措魂術(將前世的惡果寄換給別人)、換魂術(將現(xiàn)世的靈魂換給別人)等安慰手段,使就醫(yī)者獲得某種心理滿足與平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41845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