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yǎng)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12—15歲是個比較特殊的年齡段,家長、老師,和孩子自己,都要學習了解,這個階段有哪些特點。

一位初中生的爸爸,把孩子的手機扔出窗外,孩子也跟隨跳樓身亡。前不久,還有一起類似事件,一位媽媽喊14歲的兒子起床,孩子賴床,媽媽掀起被子。孩子起床后,生氣、跳樓身亡。這類事件發(fā)生后,我們不能只是指責家長手段簡單粗暴。這些家長對于孩子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完全沒有想到。我們也不能說這些孩子就是無藥可救的問題孩子。事實上,如果家長和老師改變教育方式,他們經過成長,完全有可能在之后的人生中過得很好。

這類事件如此頻繁發(fā)生,這應該促使我們去行動——努力去避免、防范!比如,國家教育部門應該組織初中教師、初中生家長系統(tǒng)學習,普及有關知識;也應該研發(fā)給學生自己看的讀物,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身體、特別是大腦中,究竟有怎樣的變化在發(fā)生,應該如何去面對。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導致初中生的心理如此“脆弱”?

“大腦重組”、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使得初中生已經生活在“波濤”中

12——15歲,是青春期的早期。此時,孩子們的大腦和身體其他部分都在經歷很多變化,比如激素增加、大腦神經在進行修剪和重塑,這些都會讓他們體驗到劇烈的變化

他們情緒變化大且快,忽陰忽晴,一會壯志凌云,一會傷春悲秋。

他們忽然間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因為此時的大腦允許他們不只是像小學生那樣簡單地接受事實性信息,他們有更多能力運用抽象思維。初中的孩子,常會思考一些比較重大的主題:死亡、社會變革、人生的意義,以及其他各種哲學問題。這些問題讓他們著迷,促使他們探索、讀書,同時也會帶來困惑迷茫。

大腦的重新整合,使得初中生學習成績波動大、做事常有各種疏漏。比如,有的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似乎都沒有小學高年級時有條理,丟三落四的,自己的房間很亂,還不讓家長動。

有太多家長并不知道,上面這些表現(xiàn)是很多初中生都會體驗到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典型表現(xiàn),相反,他們都認為,這是自己孩子的問題,是他在倒退。而孩子的退步,大概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這種認識,會讓家長加緊對孩子的管教。于是,他們的管教會與初中生下一個典型表現(xiàn)相撞車(詳見下一條)。

上面這些當然不是壞事,這是孩子在成長。他們正在進行大腦整合,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能力,學習處理更復雜的情緒。

應對建議:

別急著評價孩子的行為。當家長為孩子的表現(xiàn)感到羞辱、暴怒時,您要先把自己冷靜下來,后退一步。您要努力了解真實情況,把孩子的表現(xiàn)放在一個更大的范圍內去觀察。

我們仍然要給孩子界限,但是,雙方都先冷靜一下,溝通才能進行。有些事情,過了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您才能搞清真相,或者才能看出來孩子的身體、情緒究竟在經歷什么,為何有那樣的表現(xiàn)。我們要有耐心完成這個拼圖。

自我在成長。他們要掙脫父母的控制,走向同齡人群體

12歲以后的孩子,他們開始要脫離兒童階段,向成年人邁進。為了完成這個進程,他們需要掙脫父母的臂膀,走進同齡人中。他們會把依戀從對父母,轉向對同齡人。比如,遇到困擾,他們更多會與同學傾訴,而不是父母。休息日,家長不一定能叫得動他們,但是同學約他們,一喊就走。

這時他們另一種典型表現(xiàn)是,對于家長特別強制要他做的事情、要強加給他的東西,都會強烈反抗。有時,明明心里知道那是對的,但為了表明自己有自己的觀點和決定權,他們會故意做出與之相反的事情。你越是反對早戀,我越是要找機會早戀。

不了解實情的家長,很容易把上面這些理解為對自己的冒犯、不尊重、不服管,孩子越是反抗,家長越是認為,我不能失控,于是加緊了控制。家長控制得越嚴,孩子的反抗之戰(zhàn)就越是慘烈,最終傷及雙方。

事實上,親子雙方都應該了解,這種對立狀態(tài),只是在目前這個特殊階段里的“臨時戲碼”。孩子不是真的針對父母,他只是需要有人扮演個反面角色而已。這與兩歲孩子說“不”是差不多的情況。

您不希望孩子長大獨立嗎?他的各種所謂的叛逆反抗,恰恰是他正在努力變得獨立呢!

應對建議:

改變互動模式,給孩子空間與信任,建立新的親子連接。

孩子大了,家長不要再按老模式與他相處了:不要再把他當作聽媽媽話的乖寶寶,他不再用單純的大眼睛仰視你、把你看做神一樣的存在,家長不再是孩子的天。他不愿完全按照你的做法做事,他渴望摸索自己的新方式。他不想時刻聽到你的叮囑和指導,他要自己試錯,哪怕碰壁頭破血流。

所以,家長要放低自己一些,和孩子更加平等相處。與他溝通時,不要用強硬的語氣,不要搞權力爭奪戰(zhàn)。你可以明確告訴他,你的底線要求是什么,他在怎樣的范圍內可以自己有權決定。在此范圍內,你尊重他的決定。用行動表示:你理解他、信任他,愿意去了解他的感受。

怎么才能給孩子空間?我給您的建議是:把生活重心更多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對孩子,抓大放小,不要事無巨細地監(jiān)視。如果您在此之前都陪伴孩子成長了,教養(yǎng)得還不錯;并且,孩子的環(huán)境和同伴不是很糟糕,那么,您要有信心,在您目光之外,孩子有能力自己去判斷處理,他不會這么容易就變壞,盡管此刻他的很多表現(xiàn)讓您不滿意。

家長控制過嚴,孩子就用很多能量來與你對抗。家長要百分百地控制,孩子就會拿出整個生命來對抗。家長給孩子一定空間,他就可以把這些能量用來思考、判斷、發(fā)展,通常他反倒會做出更好的決定。

不斷去嘗試,以新的姿態(tài),和孩子創(chuàng)建新的連接方式,比如,和他一起打球、玩你們都喜歡的活動;給他的群體活動提供場地、資源和幫助;偶爾把自己的事情征求他的建議;家長也學習并且請教孩子;請他以大孩子的身份來參與你和親友同事的聚會;給他更重要的職責。

用間接的方式去影響他。

這不是說家長對孩子要大撒把。我們除了直接與他談話之外,要更多學會用間接的方式去影響他。對于小學的孩子,你仍然可以與他講很多大道理,他都會認真聽進去。但是對于初中生,他們會反感道理的灌輸。你要提供一些資源,讓他自己去探尋,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來。家長此時影響孩子的技巧特別重要。要有技巧地做,如果不做,您就是把影響權完全教給了外界。

間接的方式,比如,提供書籍、影視作品給孩子看,介紹他結識某些讓他佩服喜愛的人,安排他去參加某些活動、加入某些團隊。當然,這些影響,都應該是循著孩子自身的喜好與特點而做的。

如果問題嚴重,變換環(huán)境,是當其他一切無效時,可以考慮的辦法。

青少年受同齡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非常大。在極特殊的情況下,改變孩子的環(huán)境,是改變他舊習慣的有效辦法。事情的另一面是,不適宜的環(huán)境變化,也可能對孩子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比如在孩子沒有強烈意愿、家長對環(huán)境了解不夠也不能提供陪伴和支持的情況下,就一廂情愿把孩子送到國外。

這里順便提一下孩子對手機、游戲等上癮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青春期是容易對各種事物上癮的時期,無論是香煙還是電子游戲。比較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在這個年齡之前,家長已經給他培養(yǎng)出好的使用習慣。如果沒有,三條建議:

1.客觀講明這一事物的利弊,教給他使用注意事項,而不是把它妖魔化。對于其中的好處,家長說出來,孩子會感到自己被理解,這會使他更信服你的觀點;

2.用其他更有趣的活動來吸引他,逐漸占用他更多時間。當孩子陷入上癮活動的時間逐漸減少時,他的大腦就在開始擺脫這種依賴。同時,當孩子從其他活動中,能感受到成就感、價值感、歸屬感時,這些讓他上癮的活動就開始失去誘惑力;

3.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引導他發(fā)展出自己對未來的目標和想法。這是把孩子從被動接受、從短期表面的刺激滿足,轉向主動去選擇、放眼于未來更遠之處。上癮是放棄自控和自主,而有目標的孩子,是開始把握人生之舵。

此時的大腦發(fā)育階段,使得他們易沖動,不能全面考慮后果

初中乃至整個青春期階段,他們的大腦特點是易沖動。這使得他們能夠去冒險、探索,但也增加了風險。他們此時做事,只考慮痛快的一面,不考慮全面的后果。比如,在教室里伸腳絆倒同學,他們只想到引得同學哄笑、顯得很酷等等,沒有想到可能對方會磕到桌角有危險。當身處群體中時,他們更容易興奮、從眾,失去判斷力,忘記后果。

應對建議:

隨時用小事,和他們談論,評估事情的利弊、代價和結果,練習全面考慮。

以正面的語言去談論后果。比如,不是說,“你千萬不能……,如果怎樣那就完了!”等等,而是說:我相信你會考慮到這種后果;我覺得你是個有自己觀點的人,不是人云亦云總是從眾的孩子;遇事能三思,是成熟的成年人的表現(xiàn)。

小學升入初中,學生們在校成績排名、在群體中的地位等等,遭遇重新洗牌

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會告訴你,很多孩子進入初中后,學習成績和在群體里的位置,會發(fā)生很大變化。他們來到了新的環(huán)境,所學知識也不再是只靠背誦或刷題就能應付的,需要更多抽象思維。這時,有些孩子會不適應新的學習模式,而另一些在小學時只知道玩的孩子,此時“開竅”了,開始主動努力學習了。所以,很多變化都會出現(xiàn)。

應對建議:

您要盡力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這么大的孩子在群體里的地位、遭遇,對他們影響非常大,家長要知道他們在經歷著什么,才能幫到他。

學習壓力大、時間安排過滿,他們缺乏個人空間,遇事沒有機會進行心理調整,也缺乏靈活應對的策略

有人會想,過去的孩子也經歷這個階段,為什么沒有現(xiàn)在的孩子這么脆弱?這里面當然有很多因素,比如現(xiàn)在的孩子童年受到家長的很多呵護、關注,自尊心強,等等。此外,一個很大的差別是,過去的孩子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被“綁”得緊緊的,他們還是有一定自由度的。想不開了,出去跑跑、和朋友聊聊玩玩,甚至打一架,他們總有能躲開家長目光、容自己喘息的機會。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們沒有這些機會。他們的每分鐘都被家長和老師安排好了,生活中內容很單一。在這種學習任務無縫銜接的情況下,長期的結果是,孩子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種選擇來處理具體糾紛和情緒問題。他們缺乏經驗,沒有機會在各種體驗總發(fā)展出靈活應對的策略。這就導致了,一旦有問題,他們的頭腦像鉆死胡同一樣,只能想到一兩種比較極端的出路:離家出走、不活了。

大人給他們安排的生活是非常平面化的、單一維度的——奮力學習,并且嚴格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去做,這與他們這個年齡本能所渴求的那些新奇、探索、冒險,是恰恰相反的。成年人給他們展示的未來途徑也可能是非常狹窄的——好好學習考上好學校,此外別無他路。這也會讓他們覺得無趣無望,以為人生不過如此乏味艱難。那么,當我們給孩子們呈現(xiàn)的,都是這樣單一的路徑,一切都是一條直線,黑或白、成或敗,我們就不要怪孩子對生活的理解也是如此單一絕對——生或者死。

應對建議:

保證孩子每天有片刻放松、無所事事的時間。這對他們大腦發(fā)育和心理健康發(fā)展都會有益。有張有弛的生活,才能讓人有心里彈性,保存活力。

平時訓練多因素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知道,所有事情的成因都有多個,看待事情有多個角度,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法,答案不是只有唯一正確。

教孩子最基本的心理常識,學習如何辨識情緒,如何溝通和解決情緒與心理問題。

鼓勵孩子發(fā)展多元的、長遠的人生目標。他對未來的想法可以有多個,可以變化,我們輔助他每種都去嘗試發(fā)展,看看最后會發(fā)生什么。這其中當然包括恰當?shù)乜创龑W校的學業(yè)表現(xiàn)。

小 結

初中階段,是讓很多家長最頭疼的階段。

太多家庭的這個時期,都是在“刀光劍影、飛沙走石”中渡過。很多家長當時幾乎已絕望,覺得孩子已經變壞、沒救了。然后,到了高中,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孩子煥然一新,變成了比之前更好的好孩子!他們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快他就會長成一個負責、自律的成年人!而家長還在暗暗驚詫:自己最近并沒有做什么呀!

是的,這就是成長的力量!

愿我們能讀懂人生路上的那些路標,能像航母一樣,為孩子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提供一片平穩(wěn)的陸地,以愛和智慧,陪伴他一路成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youjiao/127273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