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道主
《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鄭國在秦國東面,故稱東道主。原指東路上的主人,后稱款待賓客的主人。
2.肆其西封
《左傳?僖公三十年》:“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是說晉國不知滿足,往東向鄭國擴(kuò)展疆界,又為所欲為地向西去開拓疆土。今成語“肆其西封”謂任意侵略。
3.退避三舍
《僖公二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庇帧顿夜四辍罚骸白臃冈唬骸⒊莶患按,退三舍辟之,所以報(bào)也!北伲和氨堋,舍:春秋時(shí)行軍三十里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4.及瓜而代
《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兩人都是齊國的大夫)戍葵丘,瓜時(shí)而往,曰:‘及瓜而代。’”及:等到。代:代替,接替。等到明年瓜熟時(shí)派人接替。泛指任職期滿,由他人繼任。
5.言歸于好
《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言:句首虛詞,無實(shí)際意義。彼此重新和好。
6.魑魅魍魎
《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北緸閭髡f中的鬼怪,現(xiàn)用以喻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7.狼子野心
《宣公四年》:“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弗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悄死且,其可畜乎?”本謂狼崽子雖小,卻具有兇惡的本性。后喻兇暴的人必有野心。
8.外強(qiáng)中干
《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chǎn)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張脈僨興,外強(qiáng)中干,進(jìn)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痹杆酥R,貌似強(qiáng)壯,實(shí)則虛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謂表面強(qiáng)有力,實(shí)則虛弱。
9.表里山河
《僖公二十八年》:“戰(zhàn)而捷,必得諸候;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zé)o害也。”山:太行山,河:黃河。泛指外有河內(nèi)有山,地勢十分險(xiǎn)要。
10、厲兵秣兵
《僖公三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眳枺耗,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飽馬,指作好戰(zhàn)斗準(zhǔn)備。
11.馀勇可賈
《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馀勇。’”還有剩余的勇力可以賣給別人,即尚有馀力可使。
12.滅此朝食
《成公二年》:“齊侯曰:‘余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謂等待消滅了敵人再吃早飯。形容斗志堅(jiān)決,急于求取勝利。
13.困獸猶斗
《宣公十二年》:“困獸猶斗,況國相乎?”比喻在絕境中還掙扎抵抗。
14.風(fēng)馬牛(風(fēng)馬牛不相及)
《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毖札R楚兩地相離甚遠(yuǎn),馬牛不會(huì)走失至對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15.劍及屨及
《宣公十四年》載:春秋時(shí)楚莊王派往秦國的使臣申舟路過宋國時(shí),被宋人所殺。楚莊王急于出兵給申舟報(bào)仇,迫不及待地奔跑出去,奉屨(麻、葛等制成的單鞋)的人追到寢門的通道,奉劍的人追到寢門之外,駕車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后用以形容行動(dòng)堅(jiān)決迅速。
16.鞭長莫及(鞭不及腹)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原意是鞭子誠然很長,但不能打馬肚子。后比喻力量達(dá)不到。
17.城下之盟
《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絞…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痹跀橙吮R城下時(shí)被迫訂立的屈辱性盟約。
18.爾詐我虞
《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華元為質(zhì),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敝改阍p騙我,我詐騙你。
19.貪天之功
《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cái),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原意把天的功績,說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謂抹殺別人的力量,把功勞算到自己身上。
20、居不重席(居不重茵)
《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席:鋪墊用具。坐臥處不鋪設(shè)兩重墊子,意謂節(jié)儉。
21.一之謂甚(一之為甚)
《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錯(cuò)誤,已經(jīng)過分了。表示不可一錯(cuò)再錯(cuò)。
22.假途滅虢
《僖公五年》載:春秋時(shí)期,晉國向虞國借路去滅虢,晉滅虢后,在歸途中又滅了虞國。后指以向?qū)Ψ浇杪窞槊邢麥鐚Ψ降挠?jì)策為假途滅虢。
其它還有:驕奢淫逸;眾叛親離;大義滅親;惟命是聽;居安思危;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187208.html
相關(guān)閱讀:語文寫作指導(dǎo):七字作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