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平面解析幾何
【知識特點】
1、本章內容主要包括直線與方程、圓與方程、圓錐曲線,是解析幾何最基本,也是很重要的內容,是高中數(shù)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之一;
2、本章內容集中體現(xiàn)了用坐標法研究曲線的思想與方法,概念、公式多,內容多,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3、研究圓錐曲線的方法很類似,因此可利用類比的方法復習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與幾何性質,掌握解決解析幾何問題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點關注】
1、關于直線的方程,直線的斜率、傾斜角,幾種距離公式,兩直線的位置關系,圓錐曲線的定義與性質等知識的試題,都屬于基本題目,多以選擇題、填空題形式出現(xiàn),一般涉及兩個以上的知識點,這些將是今后高考考查的熱點;
2、關于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題目出現(xiàn)次數(shù)較多,既有選擇題、填空題,也有解答題。既考查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又考查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直線與圓錐曲線聯(lián)系在一起的綜合題多以高檔題出現(xiàn),要求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計算能力較高;
4、注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應用
解析法、數(shù)形結合思想、函數(shù)與方程的思想、轉化與化歸的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及待定系數(shù)法在各種題型中均有體現(xiàn),應引起重視。
【地位和作用】
解析幾何是17世紀數(shù)學發(fā)展的重大成果之一,其本質是用代數(shù)方法研究圖形的幾何性質,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的重要數(shù)學思想。在本模塊中,學生將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建立直線和圓的代數(shù)方程,運用代數(shù)方法研究它們的幾何性質及其相互位置關系,并了解空間直角坐標系。體會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
在平面解析幾何初步的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經(jīng)歷如下的過程:首先將幾何問題代數(shù)化,用代數(shù)的語言描述幾何要素及其關系,進而將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處理代數(shù)問題;分析代數(shù)結果的幾何含義,最終解決幾何問題。這種思想應貫穿平面解析幾何的始終,幫助學生不斷地體會“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從新課改近兩年來的高考信息統(tǒng)計可以看出,命題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1、各種題型均有所體現(xiàn),分值大約在19-24分之間,比重較高,以低檔題、中檔題為主;
2、主要考查直線及圓的方程,圓錐曲線的定義、性質及綜合應用,符合考綱要求,這些知識屬于本章的重點內容,是高考的必考內容,有時還注重在知識交匯點處命題;
3、預計本章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將以直線及圓的方程,圓錐曲線的定義、性質及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為主命題,且難度有所降低;更加注重與其他知識交匯,充分體現(xiàn)以能力立意的命題方向。
第一節(jié) 直線與方程
【高考目標導航】
一、基本公式、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及直線方程
(一)考綱點擊
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結合具體圖形,掌握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
2、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3、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過兩點的直線斜率的計算公式;
4、掌握確定直線位置的幾何要素,掌握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點斜式、兩點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與一次函數(shù)的關系。
(二)熱點提示
1、基本公式、直線的斜率、方程以及兩直線的位置關系是高考的重點;
2、常和圓錐曲線綜合命題,重點考查函數(shù)與方程、數(shù)學形結合思想;
3、多以選擇、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屬于中低檔題目。
二、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點到直線的距離
(一)考綱點擊
1、能根據(jù)兩條直線的斜率判定這兩條直線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組的方法求兩條相交直線的交點坐標;
3、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會求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
(二)熱點提示
1、兩條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是非常重要的位置關系,因此高考中對直線的考查多以此為載體;
2、兩點間距離公式、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兩平行線間的距離公式是高考考查的重點;
3、常在與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交匯處命題。
【考綱知識梳理】
一、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1、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1)直線的傾斜角
①關于傾斜角的概念要抓住三點:
?.與x軸相交;
?.x軸正向;
?.直線向上方向.
②直線與x軸平行或重合時,規(guī)定它的傾斜角為 .
③傾斜角 的范圍 .
(2)直線的斜率
①直線的斜率就是直線傾斜角的正切值,而傾斜角為 的直線斜率不存在。
②經(jīng)過兩點 的直線的斜率公式是
③每條直線都有傾斜角,但并不是每條直線都有斜率。
2、兩條直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1)兩條直線平行
對于兩條不重合的直線 ,其斜率分別為 ,則有 。特別地,當直線 的斜率都不存在時, 的關系為平行。
(2)兩條直線垂直
如果兩條直線 斜率存在,設為 ,則
注:兩條直線 垂直的充要條件是斜率之積為-1,這句話不正確;由兩直線的斜率之積為-1,可以得出兩直線垂直,反過來,兩直線垂直,斜率之積不一定為-1。如果 中有一條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條直線的斜率為0時, 互相垂直。
二、直線的方程
1、直線方程的幾種形式
名稱方程的形式已知條件局限性
點斜式 為直線上一定點,k為斜率不包括垂直于x軸的直線
斜截式 k為斜率,b是直線在y軸上的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軸的直線
兩點式 且 是直線上兩定點不包括垂直于x軸和y軸的直線
截距式 a是直線在x軸上的非零截距,b是直線在y軸上的非零截距不包括垂直于x軸和y軸或過原點的直線
一般式 A,B,C為系數(shù)無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線
注:過兩點P1(x1,y1),P2(x2,y2)的直線是否一定可用兩點式方程表示?(不一定。(1)若x1= x2且y1≠y2,直線垂直于x軸,方程為 ;(2)若 ,直線垂直于y軸,方程為 ;(3)若 ,直線方程可用兩點式表示)
2、線段的中點坐標公式
若點 的坐標分別為 ,且線段 的中點M的坐標為(x,y),則 此公式為線段 的中點坐標公式。
三、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
1.兩條直線的交點
設兩條直線的方程是 ,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就是方程組 的解,若方程組有唯一解,則這兩條直線相交,此解就是交點的坐標;若方程組無解,則兩條直線無公共點,此時兩條直線平行;反之,亦成立。
2.幾種距離
(1)兩點間的距離
平面上的兩點 間的距離公式
特別地,原點O(0,0)與任一點P(x,y)的距離
(2)點到直線的距離
點 到直線 的距離 ;
(3)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
兩條平行線 間的距離
注:(1)求點到直線的距離時,直線方程要化為一般式;
(2)求兩條平行線間的距離時,必須將兩直線方程化為系數(shù)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計算。
四、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要點名師透析】
一、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
(一)直線的傾斜角
※相關鏈接※
2.已知斜率k的范圍,求傾斜角 的范圍時,若k為正數(shù),則 的范圍為 的子集,且k=tan 為增函數(shù);若k為負數(shù),則 的范圍為 的子集,且k=tan 為增函數(shù)。若k的范圍有正有負,則可所范圍按大于等于0或小于0分為兩部分,針對每一部分再根據(jù)斜率的增減性求傾斜角范圍。
※例題解析※
〖例〗已知直線的斜率k=-cos ( ∈R).求直線的傾斜角 的取值范圍。
思路解析:cos 的范圍 斜率k的范圍 tan 的范圍 傾斜角 的取值范圍。
解答:
(二)直線的斜率及應用
※相關鏈接※
1、斜率公式: 與兩點順序無關,即兩點的橫縱坐標在公式中前后次序相同;
2、求斜率的一般方法:
(1)已知直線上兩點,根據(jù)斜率公式 求斜率;
(2)已知直線的傾斜角 或 的某種三角函數(shù)根據(jù) 來求斜率;
3、利用斜率證明三點共線的方法:
已知 若 ,則有A、B、C三點共線。
注:斜率變化分成兩段, 是分界線,遇到斜率要謹記,存在與否需討論。
※例題解析※
〖例〗設 是互不相等的三個實數(shù),如果 在同一直線上,求證:
思路解析:若三點共線,則由任兩點所確定的直線斜率相等或都不存在。
解答:
(三)兩條直線的平行與垂直
〖例〗已知點M(2,2),N(5,-2),點P在x軸上,分別求滿足下列條件的P點坐標。
(1)∠MOP=∠OPN(O是坐標原點);
(2)∠MPN是直角。
思路解析:∠MOP=∠OPN OM//PN,∠MPN是直角 MP NP,故而可利用兩直線平行和垂直的條件求得。
解答:
注:(1)充分掌握兩直線平行的條件及垂直的條件是解決本題的關鍵,對于斜率都存在且不重合的兩條直線 和 , 。若有一條直線的斜率不存在,那么另一條直線的斜率是多少一定要特別注意。
(2)注意轉化與化歸思想的應用。
(3)利用斜率的幾何意義可以證明不等式,利用兩斜率之間的關系可以判斷兩直線的平行或垂直,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可幫助我們很直觀地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實質。
二、直線的方程
(一)直線方程的求法
※相關鏈接※
1、求直線方程應先選擇適當?shù)闹本方程形式并注意各種形式的適用條件;痉椒òɡ脳l件直接求直線的基本量和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直線的基本量。
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直線方程的步驟:
(1)設所求直線方程的某種形式;
(2)由條件建立所求參數(shù)的方程(組);
(3)解這個方程(組)求參數(shù);
(4)把所求的參數(shù)值代入所設直線方程。
2、求直線方程時,首先分析具備什么樣的條件;然后恰當?shù)剡x用直線方程的形式準確寫出直線方程。要注意若不能斷定直線具有斜率時,應對斜率存在與不存在加以討論。在用截距式時,應先判斷截距是否為0。若不確定,則需分類討論。
※例題解析※
〖例〗求過點P(2,-1),在x軸和y軸上的截距分別為a、b,且滿足a=3b的直線方程。
思路解析:對截距是否為0分類討論 設出直線方程 代入已知條件求解 得直線方程。
解答:當a=3,b≠0時,設所求直線方程為 ,即
(二)用一般式方程判定直線的位置關系
※相關鏈接※
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判定
已知直線 , ,則
(1)
(2)
(3)
(4)
※例題解析※
〖例〗已知直線 和直線 ,(1)試判斷 與 是否平行;(2) ⊥ 時,求 的值。
思路解析:可直接根據(jù)方程的一般式求解,也可根據(jù)斜率求解,所求直線的斜率可能不存在,故應按 的斜率是否存在為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討論。
解答:(1)方法一:
方法二:
(2)方法一:
由
方法二:
(三)直線方程的應用
※相關鏈接※
利用直線方程解決問題,可靈活選用直線方程的形式,以便簡化運算。一般地,已知一點通常選擇點斜式;已知斜率選擇斜截式或點斜式;已知截距或兩點選擇截距式或兩點式。
另外,從所求的結論來看,若求直線與坐標軸圍成的三角形面積或周長,常選用截距式或點斜式。
注:(1)點斜式與斜截式是兩種常見的直線方程形式,要注意在這兩種形式中所要求直線的斜率存在。
(2)“截距”并非“距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還可以是0。
※例題解析※
〖例〗如圖, 過點P(2,1)作直線 ,分別為交x、y軸正半軸于A、B兩點。
(1)當?AOB的面積最小時,求直線 的方程;
(2)當|PA|?|PB|取最小值時,求直線 的方程。
思路解析:求直線方程時,要善于根據(jù)已知條件,選取適當?shù)男问健S捎诒绢}中給出了一點,且直線與x、y軸在正方向上分別相交,故有如下常見思路:
①點斜式:設 的方程為 ,分別求出A、B的坐標,根據(jù)題目要求建立目標函數(shù),求出最小值并確立最值成立的條件;
②截距式:設 的方程為 ,將點(2,1)代入得出a與b的關系,建立目標函數(shù),求最小值及最值成立的條件;
③根據(jù)題意,設出一個角,建立目標函數(shù),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
解答:(1)方法一:設 的方程為 ,則
方法二:設所求直線方程為 ,由已知得 ,于是 。當且僅當 ,即 時, 取最大值 ,此時 取最小值4。故所求的直線 的方程為 ,即 。
方法三:設所求直線方程為 ,由已知得
(2)方法一:
方法二:
注:解析法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在實際問題中建立直角坐標系,用坐標表示點,用方程表示曲線,從而把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利用代數(shù)的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
三、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
(一)有關距離問題
※相關鏈接※
1、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和兩平行線間的距離公式是常用的公式,應熟練掌握。
2、點到幾種特殊直線的距離
(1)點 到x軸的距離 。
(2)點 到y(tǒng)軸的距離 .
(3)點 到與x軸平行的直線y=a的距離 。
(4)點 到與y軸平行的直線x=b的距離 .
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當A=0或B=0時,公式仍成立,但也可不用公式而直接用數(shù)形結合法來求距離。
※例題解析※
〖例〗已知點P(2,-1)。
(1)求過P點且與原點距離為2的直線 的方程;
(2)求過P點且與原點距離最大的直線 的方程,最大距離是多少?
(3)是否存在過P點且與原點距離為6的直線?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思路解析:設出直線方程 由點到直線距離求參數(shù) 判斷何時取得最大值并求之。
解答:(1)過P點的直線 與原點距離為2,而P點坐標為(2,-1),可見,過P(2,-1)且垂直于x軸的直線滿足條件。此時 的斜率不存在,其方程為x=2。若斜率存在,設 的方程為y+1=k(x-2),即kx-y-2k-1=0.由已知,得 ,解得 。此時 的方程為3x-4y-10=0.
綜上,可得直線 的方程為x=2或3x-4y-10=0.
(2)作圖可得過P點與原點O距離最大的直線是過P點且與PO垂直的直線,由 ⊥OP,得 所以 由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得y+1=2(x-2),即2x-y-5=0.即直線2x-y-5=0是過P點且與原點O距離最大的直線,最大距離為 。
(3)由(2)可知,過P點不存在到原點距離超過 的直線,因此不存在過P點且到原點距離為6的直線。
(二)有關對稱問題
※相關鏈接※
常見的對稱問題:
(1)中心對稱
①若點 及 關于 對稱,則由中點坐標公式得
②直線關于點的對稱,其主要方法是:在已知直線上取兩點,利用中點坐標公式求出它們關于已知點對稱的兩點坐標,再由兩點式求出直線方程,或者求出一個對稱點,再利用 ,由點斜式得到所求直線方程。
(2)軸對稱
①點關于直線的對稱
若兩點 關于直線 :Ax+By+C=0對稱,則線段 的中點在對稱軸 上,而且連接 的直線垂直于對稱軸 上,由方程組
可得到點 關于 對稱的點 的坐標 (其中 )
②直線關于直線的對稱
此類問題一般轉化為點關于直線的對稱來解決,有兩種情況:一是已知直線與對稱軸相交;二是已知直線與對稱軸平行。
※例題解析※
〖例〗求直線 關于直線 對稱的直線 的方程。
思路解析:轉化為點關于直線的對稱問題,利用方程組求解。
解答:方法一:由 知直線 與 的交點坐標為(-2,-1),設直線 的方程為y+1=k(x+2),即kx-y+2k-1=0.在直線 上任取一點(1,2),由題設知點(1,2)到直線 、 的距離相等,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
,解得 ,
∴直線 的方程為x-2y=0.
方法二:設所求直線上一點為P(x,y),則在直線 上必存在一點 與點P關于直線對稱。
由題設:直線 與直線 垂直,且線段 的中點 在直線上。
∴ 代入直線 得x+1=2(y-1)+3,
整理得x-2y=0.
所以所求直線方程為x-2y=0.
(三)解析法(坐標法)應用
〖例〗(12)如圖,已知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邊BC上一點,PM⊥AB于M,PN⊥AC于N,用解析法證明PM+PN為定值。
思路解析: 建立直角坐標系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求出PM和PN的長度。
解答:過點A作AO⊥BC,垂足為O,以O為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1分
設B(-a,0),C(a,0)(a>0),A(0,b),P( ,0),a,b為定值, 為參數(shù),-a≤ ≤a,
∴AB的方程是bx-ay+ab=0,AC的方程是bx+ay-ab=0,……………………………………………………4分
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 ………………7分
∵a>0,b>0,∴ab>0,-ab<0,把原點坐標代入AB,AC方程左端分別得ab,-ab,且點P在直線AB,AC的下方,∴b +ab>0,b - ab<0,………………………………………………10分
∴ ……………………12分
注:解析法(坐標法)即通過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把幾何問題轉化成代數(shù)問題,用處理代數(shù)問題的方法解決,這種方法是聯(lián)系平面解析幾何的紐帶。求定值問題,應先表示出要證明為定值的式子,最后出現(xiàn)定值。
【感悟高考真題】
1.(2011?北京高考文科?T8)已知點 , .若點C在函數(shù) 的圖象上,則使得 的面積為2的點C的個數(shù)為( )
(A)4 (B)3 (C)2 (D)1
【思路點撥】設出點C的坐標,求出AB方程,利用點到直線距離公式求出AB邊上的高,再利用面積為2可出點C的個數(shù).
【精講精析】選A.設 ,則AB: ,AB= ,點C到直線AB的距離為d= .又因為點C在 上,所以 .令 ,解得 .所以滿足條件的點有4個.
2.(2011?安徽高考理科?T1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如果 與y都是整數(shù),就稱點 為整點,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寫出所有正確命題的編號).
①存在這樣的直線,既不與坐標軸平行又不經(jīng)過任何整點
②如果 與 都是無理數(shù),則直線 不經(jīng)過任何整點
③直線 經(jīng)過無窮多個整點,當且僅當 經(jīng)過兩個不同的整點
④直線 經(jīng)過無窮多個整點的充分必要條件是: 與 都是有理數(shù)
⑤存在恰經(jīng)過一個整點的直線
【思路點撥】考查數(shù)形結合,空間想象能力,特例的取得與一般性的檢驗.根據(jù)命題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情形.
【精講精析】①例如 ,②如 過整點(1,0),③設 ( )是過原點的直線,若此直線過兩個整點 ,則有 , ,兩式相減得 ,則點 也在直線 上,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得到直線 經(jīng)過無窮多個整點,通過上下平移 得對于 也成立,所以③正確;④如 不經(jīng)過無窮多個整點, ⑤如直線 ,只經(jīng)過(0,0).故答案:①③⑤
3.(2011?安徽高考理科?T17)如圖, 為多面體,平面 與平面 垂直,點 在線段 上, △ ,△ ,△ ,△ 都是正三角形。
(Ⅰ)證明直線 ∥ ;
(Ⅱ)求棱錐 ? 的體積.
【思路點撥】(Ⅰ)可以采用綜合法與向量法兩種方法,綜合法關鍵是作出輔助線,延長EB與DA相交.向量法關鍵是建系寫坐標.(Ⅱ)利用錐體體積公式,算出底面積與高.
【精講精析】(Ⅰ)(綜合法)
證明:設G是線段DA與線段EB的延長線的交點,由于 與 都是正三角形,所以
同理,設 是線段DA與線段FC延長線的交點,有 又由于G和 都在線段DA的延長線上,所以G與 重合.
在 和 中,由 和 可知B,C分別是GE和GF的中點,所以BC是 的中位線,故BC//EF.
(向量法)
過點F作 ,交AD于點Q,連接QE,由平面ABED⊥平面ADFC,知FQ⊥平面ABED,以Q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
由條件知
則有
所以 即得BC//EF.
(II)解:由OB=1,OE=2, 知 ,而 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故 ,所以
過點F作FQ⊥AD,交AD于點Q,由平面ABED⊥平面ACFD知,F(xiàn)Q就是四棱錐F-OBED的高,且 ,所以
4.(2011?安徽高考文科?T17)設直線
(I)證明 與 相交;
(II)證明 與 的交點在橢圓
【思路點撥】(Ⅰ)反證法;先假設 與 不相交,之后推出矛盾.(Ⅱ)求出交點,代入方程.
【精講精析】(Ⅰ)反證法.假設 與 不相交,則 與 平行,有 代入 ,得 .
此與 為實數(shù)的事實相矛盾.從而 即 與 相交.
(Ⅱ)由方程組
解得交點P的坐標(x,y)為
而
即P(x,y)在橢圓 .
【考點模擬演練】
一、選擇題
1.傾斜角為45?,在 軸上的截距為 的直線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D
2.傾斜角為45?,在 軸上的截距為 的直線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B
3.過原點和 在復平面內對應點的直線的傾斜角為( )
A. B. C. D.
答案:D
4.已知過點 和 的直線與直線 平行,則 的值為( 。
A. B. C. D.
解析:
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1,2)、點B(3,1)到直線l的距離分別為1和2,則符合條件的直線條數(shù)為 ( )
A.3 B.2 C.4 D.1
答案:B
6.設 分別是 中 所對邊的邊長,則直線 與 的位置關系是( )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相交但不垂直
答案:B
7.點P(2,3)到直線:ax+(a-1)y+3=0的距離d為最大時,d與a的值依次為 ( )
A.3,-3 B.5,1 C.5,2 D.7,1
答案:B
8.已知 ,則直線 通過( )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
解析:
9.若方程 表示一條直線,則實數(shù) 滿足( )
A. B.
C. D. , ,
解析: 不能同時為
10.若點 到直線 的距離為4,且點 在不等式 表示的平面區(qū)域內,則實數(shù) 的值為( )
A.7 B.-7 C.3 D.-3
答案:
11.已知點 到直線 的距離相等,則實數(shù) 的值等于( )
A. B. C. D.
答案:C
12.過點 的直線l與x軸、y軸的正半軸分別交于P、Q兩點,且 ,則直線l的方程為( )
A.x+2y-4=0 B.x-2y=0 C.x-y-1=0 D.x+y-3=0
答案:D
二、填空題
13.已知A、B、C三點的坐標分別是(0,-2)、(0,0)、(3,1),若點M滿足 ,點N滿足 ,點P滿足 ,則P點的軌跡方程是 .
答案:x2+y2-2x-y=0
14.若直線 與 垂直,則 的值是 .
答案:2
15.函數(shù) 圖像上的點到直線 距離的最小值是 _
答案:
16.直線 為參數(shù))上與點 的距離等于 的點的坐標是
答案:(-3,4)或(-1,2)
三、解答題
17.已知直線 ,
(1)系數(shù)為什么值時,方程表示通過原點的直線;
(2)系數(shù)滿足什么關系時與坐標軸都相交;
(3)系數(shù)滿足什么條件時只與x軸相交;
(4)系數(shù)滿足什么條件時是x軸;
(5)設 為直線 上一點,
證明:這條直線的方程可以寫成 .
解答:(1)把原點 代入 ,得 ;(2)此時斜率存在且不為零
即 且 ;(3)此時斜率不存在,且不與 軸重合,即 且 ;
(4) 且
(5)證明: 在直線 上
.
18.(本小題滿分14分)
已知函數(shù) 的定義域為 ,且 . 設點 是函數(shù)圖象上的任意一點,過點 分別作直線 和 軸的垂線,垂足分別為 .
(1)求 的值;(2分)
(2)問: 是否為定值?若是,則求出該定值,若不是,則說明理由;(5分)
(3)設 為原點,求四邊形 面積最小值(7分)
本小題主要考查位置關系、軌跡方程、不等式等基本知識,考查運算能力和綜合解題能力,滿分14分,
解答:(1)∵ ,∴ . (2分)
(2)點 的坐標為 ,
則有 , ,(3分)
由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可知: ,(6分)
故有 ,即 為定值,這個值為1. (7分)
(3)由題意可設 ,可知 .(8分)
∵ 與直線 垂直,∴ ,即 ,解得
,又 ,∴ .(10分)
∴ , ,(12分)
∴ ,
當且僅當 時,等號成立.
∴ 此時四邊形 面積有最小值 .(1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776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