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指要復習:古代希臘羅馬文明(教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必備考點指要】
1.要注意線線索的把握:一是雅典民主制的孕育、初步確立、高潮的發(fā)展;二是羅馬法形成、發(fā)展的歷程及內容構成。
2.要站在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分析、評價雅典民主制與羅馬法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影響。
3.應注意與必修3相關內容的聯(lián)系,探討希臘民主政治與人文精神之間的關系。
4.從對比的角度對中西政治制度差異加以分析和理解,從聯(lián)系的角度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羅馬法對當今世界民主法制建設的影響和借鑒意義。

【基礎考點整理】
考點一:民主政治的搖籃——古代希臘
(一)蔚藍色的希臘
1.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
(1)地理位置:地處地中海東部,扼歐、亞、非三洲要沖。
(2)地理范圍:大致以希臘半島為中心,包括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西部沿海、愛奧尼亞群島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的殖民地。
(3)地理特點
①沒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開闊平原,山嶺溝壑將陸地隔成小塊。②海岸曲折,港灣眾多,綠島相連。③地中海式氣候溫和宜人,海洋資源條件得天獨厚。
2.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對古希臘的影響
(1)耕地缺乏和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的生產,促進了古希臘海外貿易的發(fā)展。(地中海式氣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欖的生長,希臘人出口葡萄酒、橄欖油、陶器換回糧食)
(2)為了解決人口不斷增長與土地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希臘人還進行大規(guī)模的海外殖民活動。(海洋是希臘人聯(lián)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是維系古希臘文明的生命線)
(3)廣泛的海外貿易、殖民及其他經濟和文化交往活動,使古希臘形成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并較早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觀念。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建設。
(二)充滿活力的城市國家(城邦)
1.建立:公元前8世紀左右,希臘人先后在各地建立數(shù)以百計的城市國家——城邦。
2.含義: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的一些村落,轄地不過百里,人口不過數(shù)萬,是古希臘的基本政治單位。
3.特點
(1)各城邦十分珍視獨立自治,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帝國,始終保持著小國寡民的姿態(tài)。(2)公民有較多機會直接參與城邦的公共事務,公民占據(jù)一定的有利地位,君主專制始終沒有發(fā)展起來。(3)由于十分珍視自身的政治權利,在保衛(wèi)城邦和建設家園的過程中,公民的積極性被廣泛調動起來。(4)各城邦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擁有基本一致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如遵守太陽神諭,參加奧林匹亞競技)。(5)城邦是各種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業(yè)和不同地區(qū)之間貿易活動頻繁。(6)城邦也是希臘的文化中心,希臘人創(chuàng)造出富含民主意識和科學精神的城邦文化(古希臘城邦文化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簡言之,古希臘城邦特點可概括為:政治分立;公民積極;風俗語言,基本一致;貿易活躍;文化繁榮;多元一體(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并存)。
(三)珍視自由的希臘公民
1.古希臘公民含義(古希臘公民的三個必備要素:祖籍本邦;擁有財產;成年男子)
(1)地位:公民是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組成:本城邦成年男子(除婦女、未成年人、奴隸和外邦移民之外)。
(3)權利:有資格參加各種公共活動,有權利參與城邦行政與司法事務。
2.古希臘公民素養(yǎng)
(1)希臘城邦大多重視公民參政素質的培養(yǎng)。城邦教育的目的,為了培養(yǎng)思維敏捷、身體強健、能言善辯的合格公民。(2)希臘公民珍視個人自由,敢于表現(xiàn)個性,不屈從于權威;善于從事政治和文化藝術活動,追求智慧與平等(在民主制度極盛期的雅典,無論財產狀況如何,公民們都能享有平等的參政權)。(3)希臘公民還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各城邦公民往往將自己城邦的利益看得至高無上。
簡言之,古希臘公民素養(yǎng)基本內容有:全面發(fā)展;自由個性;智慧平等;城邦至上。
考點二:卓而不群的雅典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雅典是“全希臘的學!
(1)發(fā)達的商品經濟、健全的民主政治體制和輝煌的古典文化,使雅典不愧為“希臘的學!。(2)雅典的民主制在各城邦中最為發(fā)達完備,這種政治制度堪稱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3)雅典民主制是平民與貴族反復斗爭的結果。
2.梭倫改革(民主政治初步奠基)
(1)背景:①在雅典國家形成之初,貴族壟斷了一切大權。②新興的工商業(yè)者階層,要求發(fā)展城邦民主政治,促進工商業(yè)繁榮。③公元前594年(前6世紀初),梭倫當選為執(zhí)政官,開始民主改革。
(2)內容
A.經濟上,①頒布“解負令”,使那些因貴族盤剝而淪為債務奴隸的人重獲自由;②實行一系列措施促進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如限制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出口,實行貨幣改革,獎勵外來工匠,提倡公民學習手工業(yè)技術等)。
B.政治上,①按每年收入多少將雅典公民分為四個等級(第一、二等級可任高級官職,第三等級可任低級官職,第四等級不能當官,也不能當選四百人會議成員);②由四個部落各選100人組成“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③設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審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訴。
(3)特點:既不遷就貴族,也不偏袒平民(中庸政治)。
(4)影響:①局限:這種中立政策未能徹底化解社會矛盾。②積極:梭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奠定了雅典繁榮的基礎。
3.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最終確立)
(1)背景:①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礎。②公元前506年(前6世紀末),執(zhí)政官克利斯提尼繼續(xù)進行民主改革。
(2)內容:①取消四個以血緣為基礎的部落,劃定以地域為基礎的十個行政選區(qū)。②以抽簽方式從十個選區(qū)中各選50人組成“五百人會議”(30歲以上的公民一生可當選兩次,每次任期一年;“五百人會議”對所有等級的公民開放,取代“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相當于國家元首的每日輪值主席也從“五百人會議”中產生)。③由十個選區(qū)中各選一人組成“十將軍委員會”。④對于某些別有企圖的野心家(即用非法手段奪權的僭主),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把定罪人的名字寫在陶片上,城邦的多數(shù)公民投票同意,流放國外十年,但不動其財產)。
(3)影響:①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選區(qū)制度(地域組織)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血緣組織)對政權的控制,雅典國家由此最終形成。②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機會參與國家政治事務,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伯里克利時代,民主政治鼎盛時代)
1.背景:(1)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希臘城邦與波斯(今伊朗)帝國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希波戰(zhàn)爭是對希臘城邦制度和雅典近百年民主改革成果的一次檢驗),希波戰(zhàn)爭的勝利,使希臘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種,也開啟了希臘文明史上最為鼎盛的“古典時代”(即最好的時代)。(2)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戰(zhàn)爭期間取得新的進展,由平民和工商業(yè)者組成的民主派一直十分活躍。(3)公元前443年至前429年(前5世紀后期),民主派領袖伯里克利連任首席將軍,繼續(xù)民主改革。
2.改革內容(“黃金時代”的主要表現(xiàn))
(1)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都以抽簽方式產生。(2)“公民大會”成為事實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每個公民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3)“五百人會議”仍為公民大會常設機構并兼有政府職能,它的每個成員都有機槍擔當公民大會輪值主席,執(zhí)掌國家最高權力。(4)“陪審法庭”負責審查全國大部分案件。(5)為保證所有公民都能積極參加國家政治事務,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
3.影響:貴族的政治權力被大大削弱了,使雅典民主政治進入“黃金時代”(主要依據(jù)是公民已經基本上不受財產的限制而享有比較充分的民主權利)。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與失
1.進步作用
(1)雅典民主政治促使國家經濟、政治獲得了空前的繁榮。
(2)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國家政治原則、國家權力的組織形式、國家決策方式和公職選舉、任期等方面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產生了深刻的積極影響。
2.歷史缺陷
(1)就其民主的范圍而言,雅典公民權利是建立在對廣大奴隸專政的基礎之上,眾多的婦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就其性質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種頗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3)參政方式: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意味著素養(yǎng)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這很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4)后果:歷史事實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以后盛極而衰,有些野心家乘機蠱惑群眾左右政局,公民民主生活開始拋棄正義原則,淪為個人權利爭奪的工具。(5)雅典后來的衰落,除了戰(zhàn)爭(這是指前431—前404年斯巴達和雅典為爭奪希臘霸主地位而進行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及其他因素之外,也與這種民主政治所導致的混亂和內耗是分不開的。(怎樣理解雅典是“成也民主,敗也民主”?)
3.雅典民主政治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1)歷史意義:雅典在專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
(2)現(xiàn)實價值:雅典率先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國家主權在民的原則,開了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對近代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革命發(fā)展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確立都起了重要作用。
考點三:羅馬人的法律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
1.羅馬與羅馬法的來歷
(1)羅馬是古希臘文明的正統(tǒng)繼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開拓者。羅馬崛起于亞平寧半島的臺伯河畔,以蕞爾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羅馬人以靈活務實的態(tài)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國家的經驗,制定出古代世界最為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為豐富和發(fā)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2.《十二銅表法》
(1)背景
①從羅馬建城到共和國建立之初,羅馬人主要依靠祖輩傳承下來的習慣法來調整社會關系。②貴族壟斷了立法權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廣大平民極力要求制定成文法來保障自身的權益。③迫于平民的強大壓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員會,于公元前449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羅馬第一部成文法,是羅馬人最早的習慣法匯編)。
(2)內容及特點:①涉及法律訴訟的程序、債務、家庭關系、財產繼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罰等方面。②特點——它是以往羅馬習慣法的匯編,其中摻雜著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法規(guī)。
(3)評價:①作為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貴族的專橫,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②《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法發(fā)展史的起點。
(二)從治“公民”到治“萬民”(從公民法到萬民法,是對外擴張的結果)
1.羅馬公民法
(1)含義:從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至公元前3世紀中葉(當時中國是戰(zhàn)國末期),羅馬產生的法律統(tǒng)稱為公民法。
(2)特點:①對象上,專門適用于羅馬公民。②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③內容上,側重于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個人財產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guī)范不夠完善。(公民法:適用羅馬公民;呆板;側重公法)
2.羅馬萬民法
(1)背景:①在由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的過程中,隨著不斷對外擴張,羅馬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凸顯,尤其是羅馬公民與外邦人矛盾突出。②原有的公民法不適應新的形勢,羅馬政府設置外事裁判官來處理外邦人之間及羅馬人與外邦人之間的訴訟案件。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形成了萬民法體系。
(2)特點:①對象上,適用于羅馬境內各族人民。②程序上,簡潔靈活且實用有效。③內容上,注重調解貿易及財產等經濟和民事糾紛。(萬民法:適用羅馬境內各族人民即羅馬人和外邦人;靈活;側重私法)(萬民法核心: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三)西塞羅和自然法精神
1.人物:西塞羅,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法學家,他為古羅馬國家奠定了一種政治法律哲學基礎,被譽為“自然法之父”。
2.概念:自然法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
3.思想:(1)自然法是整個法律科學的思想基礎和各種具體法規(guī)的指導原則,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力。(2)在自然法體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資格享有某些基本權利。
4.意義:這種人類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與升華,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
(四)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
1.對羅馬的影響(作用:鞏固羅馬)
(1)公民法的實施,極大地激發(fā)和調動了羅馬平民的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鞏固了羅馬共和國政權。
(2)萬民法較好地理順了各種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鞏固了羅馬帝國政權,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
(3)整體而言,隨著羅馬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漸影響到國家和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如:政治上——規(guī)范官吏從政行為;經濟上——保護正當商業(yè)利益;社會關系上——調節(jié)個人財產關系),有利于羅馬帝國的長治久安與繁榮進步。
2.對后世的影響(地位:澤被后世)
(1)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羅馬帝國滅亡以后,對羅馬法的研究在中世紀(歐洲封建時代)和文藝復興時期兩度掀起熱潮。
(2)羅馬法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代法律的先驅。
(3)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

【高考方向預測】
1.本專題是新課標的新增知識,近幾年高考對其十分重視,除選擇題外,材料解析題和簡答題比重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2.從縱向來看,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一直是西方社會民主制度的最早代表,并且還在發(fā)揮著它的影響力。
3.從橫向來看,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發(fā)展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fā)展相比,是兩種不同的方向;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建設對中國現(xiàn)在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有很多借鑒意義。
4.本專題的高考重點,近幾年一直較注重城邦、梭倫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執(zhí)政措施、《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自然法原則等。

【規(guī)律方法總結】
1.用分類詮釋法來理解雅典的民主制
分析歷史事件一般應從背景、條件、目的、經過、主要內容、結果、作用或影響等要求來分析,這樣能更好地理解知識。如: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條件: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城邦政治制度的影響;雅典公民群體的發(fā)展;殖民運動時期,東方文化的影響。
(2)確立:從君主制到貴族制,為向民主化演進準備條件;梭倫改革將國家引入了民主軌道;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了民主制。
(3)特點: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4)表現(xiàn):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成年男性開放,并以抽簽的方式產生;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民眾法庭(陪審法庭)擁有充分的權力;行政和軍事機關實行集體領導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
(5)作用:偉大文明的催化劑(為人類提供民主模式;促成雅典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臻于極盛)。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窒息、限制了社會另一部分成員的自身發(fā)展能力)。
2.對比分析古希臘與古代中國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方面的差異,說明古代民主政治與專制政治產生的原因
(參考【學科問題探究】2)
3.設計一組有關羅馬法的問題,全面掌握羅馬法
(1)羅馬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2)試述羅馬法發(fā)展演變的原因和過程。
(3)簡要分析羅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易混知識清單】
1.從地理環(huán)境、經濟活動、政治制度三個方面對比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
地理環(huán)境經濟活動政治制度
古代希臘海岸線曲折、多山多島商品經濟民主政治
古代中國疆域遼闊,平原眾多農耕經濟君主專制
2.希臘政治文明(雅典民主制)產生的多種因素
(1)自然條件:多山多島環(huán)海,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民主的氛圍。
(2)經濟條件: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造成其海外貿易和工商業(yè)發(fā)達,是民主政治產生的經濟基礎(商業(yè)交往需要自由、平等的環(huán)境)。
(3)文化因素:靠近古代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帶,便于從亞非文明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
(4)政治前提:希臘半島重巒疊嶂、多山多丘陵難以形成統(tǒng)一的政治中心,有利于形成城邦政治體制,城邦的狹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參與政治活動。
(5)公民素質:城邦公民普遍較高的政治素質,積極參與城邦政治事務,是民主政治實行的人文條件。
3.對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認識
(1)對象:雅典民主僅僅是對男性公民而言,而非公民(如外邦人、婦女、奴隸等)都沒有享受民主的權利。
(2)機構: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民眾法庭(陪審法庭)是雅典民主政體特征的充分體現(xiàn)。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五百人會議是公民大會的附屬機構,在公民大會休會期間為大會最高權力的代表,負責監(jiān)督行政官員、落實大會決議。民眾法庭是日常司法機關,高級公職人員的任職資格也由民眾法庭終審。
(3)基礎: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的是俊倫改革,而不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或伯里克利改革。因為:梭倫改革頒布的法令雖未實現(xiàn)公民之間的真正平等,但它意味著身為貴族,如果財產少,也享受不到過去那么多政治權利了,而新興的工商業(yè)奴隸主可憑借自己的私有財產躋身于城邦政權。這就打破了貴族依據(jù)世襲特權壟斷官職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奴隸主開辟了取得政治權利的途徑。
4.雅典民主政治與后來西方民主政治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區(qū)別:雅典民主政治實行的是直接參與式民主,是一種限于城邦內特定范圍公民的國家至上的直接民主,它通過建立一種有效協(xié)調的參與機制對付來自集團外部的威脅,如奴隸、東方民族及北部蠻族。西方民主是一個文化多元和結構復雜的大國推行的間接代議制民主,通過尋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要求,現(xiàn)代西方民主在范圍、制約機制、治理機制、程序等方面比古代要廣泛和完善。
(2)聯(lián)系:雅典民主為后來西方的政治思想制度提供了思想淵源。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則,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的組織形式,“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決策原則,國家公職人員的選舉任期原則等。
5.對羅馬法的整體和構成部分的認識
(1)羅馬法是一系列法律的總稱,而不是某一部法律的名稱。
(2)《十二銅表法》的制定,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3)萬民法與公民法的關系是相互補充的,而不是相互對立的。

【單元要點分析】
1.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怎樣影響古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思想?
由山嶺、水域隔開的小塊陸地形成了天然的、有一定獨立性的政治單位——小國寡民的的城邦。土地貧瘠限制了糧食生產,同時也刺激了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工商業(yè)的相對活躍有利于平等思想的形成。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為古希臘人從事海外貿易和殖民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航海活動也有利于希臘人形成開放的民族性格和富于探索精神的民族心理。總之,古希臘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海洋性自然地理環(huán)境影響了古希臘文明的形成,影響了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的確立。
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主權在民;輪番執(zhí)政;權力制約;法律至上;公民意識。
3.梭倫、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人執(zhí)政措施:①國家權力機構設置有“三權分立”特點:公民大會、“四百人會議”(或“五百人會議”)行使立法權,類似國會;輪值主席、首席將軍,行使行政權,類似總統(tǒng);陪審法庭行使司法權,類似最高法院。②公民權利越來越得到保障:梭倫改革部分公民(前三個等級)有參政權;克利斯提尼改革所有公民有執(zhí)政權;伯里克利給所有參政公民發(fā)放津貼。
4.羅馬法三個構成部分的關系
羅馬法在其發(fā)展史上達到鼎盛階段是在元首制時期,主要體現(xiàn)在公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的確立。公民法基本上是羅馬及其公民的法律。萬民法是對公民法的補充,因為它對帝國的外來居民特別適用。羅馬法最重要的分支是自然法,它不是司法實踐的產物,而是哲學的產物;自然法概念的發(fā)展,標志著羅馬法律的成熟。

【學科問題探究】
1.城邦制對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搖籃)的學習感悟:
(1)希臘地理環(huán)境為民主政治提供了自然條件。We live around the sea like frogs around a pond!狿lato
(2)希臘城邦制度為民主政治提供了社會環(huán)境!跋ED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識,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現(xiàn)實基礎!保ǹ?雅斯貝斯)
(3)古希臘公民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肮袷浅前畹闹魅,他們有‘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的義務,同時有權參加城邦內議事或審判的職能!薄櫆省断ED城邦制度》
(4)希臘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公民促成古希臘民主政治;古希臘民主政治不僅是人類民主政治的首創(chuàng),而且直接影響后世西方的政治。
2.古代中國政治和古代希臘政治的特點及其成因
古代中國是大河流域文明,屬于農業(yè)型經濟,思想觀念上封閉、保守、壓抑為主,政治總特征是由分散走向統(tǒng)一,呈現(xiàn)專制主義特點,人民處于無權的臣民地位;古代希臘是海洋文明,屬于商業(yè)型經濟,思想觀念上自由平等和個性發(fā)展,政治總特征是小國寡民、彼此分立的城邦,呈現(xiàn)民主政治特點,城邦公民獲得了平等參政的權利。
3.古羅馬的發(fā)展史
羅馬建城(公元前753年)后經歷了王政時代(首領:羅慕洛斯和勒莫斯。問題:貴族羅莫洛的兒子不愿把財產分給士兵?);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首領:凱撒。問題:凱撒與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的私生子能否加入羅馬籍?);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首領:屋大維)。
4.怎樣認識羅馬法的本質及影響
(1)奴隸制的法律本質:“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实鄣碾妨罹哂蟹傻男ЯΑE`和隸農必須無條件到服從主人,服從“命運”的安排,對逃亡的奴隸和隸農必須嚴加懲治。(引自羅馬法的條文)羅馬法的實質:維護羅馬統(tǒng)治者的利益,保護除奴隸以外的自由民的權利,是奴隸制的法制體系。
恩格斯說:“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xiàn)代私有制的法律”。
(2)世界性的法律影響:近代歐洲都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了本國的法律制度,如《德國民法典》、《拿破侖法典》等都以羅馬法為法律藍本,F(xiàn)在世上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原則都淵源于羅馬法。世上公認的法學理論、法制民主原則也均發(fā)端于羅馬法!胺擅媲叭巳似降取钡脑瓌t也成了法治建設永恒的價值觀了。

【高考真題選編】(2011年高考歷史真題精選精析)
1.(2011年廣東省文綜19)有學者認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種非常不民主的基礎之上!毕铝醒诺涿裰髡味κr期的史實,可以支持該診斷的是
A.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 B.居民中奴隸數(shù)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勛卓著的公民經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國外
D.五百人議事會的成員以抽簽方式從10個選區(qū)中選出
2.(2011年山東省文綜14)“想?yún)⒓优銓張F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進入,直到人數(shù)到齊為止……開庭審理前,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他們了解整個案情、進行判決的唯一依據(jù)是訴訟人的演說陳述!惫叛诺涞倪@一制度
A.體現(xiàn)了其民主的運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證了案件判決的公平公正 D.為后世提供了完備的司法程序
【答案】:A
【解析】:這一制度是雅典城邦公民直接民主的體現(xiàn),也即雅典民主的動作方式。B項錯在“形式”上的平等;陪審員對案情的了解及判斷的唯一依據(jù)是訴訟人的陳述,保證不了公平公正,也不是完備的司法程序。
3.(2011年浙江省文綜12)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人類社會逐步告別“小國寡民”時代,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下列項中,與“小國寡民”相關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會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羅馬法的基礎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條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老子幻想回到“小國寡民”的社會;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頗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故①④符合題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舉賢授能,變法圖強;羅馬建立了雄霸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制定出古代世界最為系統(tǒng)完備的法律體系,②③兩項與題意無關。
4.(2011年江蘇省單科歷史12)雅典執(zhí)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選取時,“把全村社分為三十區(qū),十區(qū)在城市附近,十區(qū)在沿海,十區(qū)屬于內地;……并用抽簽的辦法把這些區(qū)指定給各個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區(qū),這樣就使一個部落在所有這些地區(qū)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這一措施
A.確立了依據(jù)財產多寡劃分等級的參政制度 B.廢除了債務奴隸制以使債務奴隸重獲自由
C.打破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貴族專權局面 D.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進入到“黃金時代”
【答案】:C
【解析】: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選區(qū)時以地域為基礎,而不是以血緣為基礎,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A、B兩項與材料無關,D是伯利克里改革。
5.(2011年上海市單科歷史2)公元前509年,羅馬進入共和國時期,這一時間也可表述為
A.公元前5世紀初 B.公元前5世紀末 C.公元前6世紀初 D.公元前6世紀末
【答案】:D
【解析】:用數(shù)軸法熟悉歷史年代劃分,前600年至前501年為公元前6世紀,前509年在公元前6世紀末。
6.(2011年海南省單科歷史9)梭倫在抒情詩中表達了實行民主改革的原則:“我所給予平民的適可而止,他們的榮譽不減損也不增多:即使是對那些有財有勢的人也一樣,我不使他們遭受不當?shù)膿p失!痹谒髠惪磥恚畱
A.捍衛(wèi)平民的權利 B.兼顧平民和貴族的利益
C.維護貴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貴族的要求
【答案】:B
【解析】:從題中材料歸納,“平民的榮譽不變、貴族的利益不受損失”,即是兼顧平民和貴族的利益。
7.(2011年安徽省文綜36)
(26分)制度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直接影響著人類歷史的進程,是世界聞名的重要體現(xiàn)。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盧商)早孤,家窶(jù,貧寒)困 ,能以學自奮。舉進士、拔萃,皆中。由校書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遷,至大理卿。……擢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實行君主政體,以后讓位于由九個執(zhí)政官主持的寡頭政治。這九個執(zhí)政官是主要執(zhí)政官,全部屬于貴族!髞沓婷裰骰姆较虬l(fā)展。急速發(fā)展的貿易創(chuàng)造出一個強有力的中產階級,他們同失去產業(yè)的農民聯(lián)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梭倫尋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違背公正必然要擾亂公眾的生活。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
——摘自【加】哈羅德?伊尼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對當時社會政治有何影響?(8分)
(2)怎樣理解材料二中“權威的根基就被摧毀了”?并分析其進步作用。(8分)
(3)比較上述兩種政治制度變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導向的社會觀念的差異。(10分)
(3)主要不同:前者是封建政權人才選拔制度的進步;后者擴大了奴隸主政權任用官員的范圍。前者打擊了世家大族勢力;后者削弱了貴族世襲特權。前者依據(jù)才學選拔官員;后者根據(jù)財產授予權利。前者未改變封建專制政權;后者促使舊氏族貴族專制走向奴隸主民主政治。導向差異:中國人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西方人逐漸形成追求財富的觀念。中國人崇尚“學而優(yōu)則仕”,文化知識主要用于維護皇權統(tǒng)治;西方人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重視個性發(fā)展。
【解析】:
(1)從材料一唐代的盧商中進士后官場經歷可看出,這反映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變?yōu)榭婆e制;從科舉制的積極作用角度簡述它對社會政治的影響。
(2)材料二中梭倫改革前“權威的根基”是指世襲貴族的血緣關系;它被“摧毀”的積極作用可從雅典的政治生活和經濟發(fā)展角度歸納。
(3)可從這兩種制度(選官制度和權利分配制度)的作用、標準、實質角度比較其主要不同點;特別是標準的變化,更能決定社會觀念導向的差異(依據(jù)才學選官——讀書、做官;根據(jù)財產授予權利——追求財富、發(fā)展個性)。
8.(2011年天津卷文綜歷史12—(1))
材料一
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將軍)之口說出來這樣一句話:“男人就是城邦!
——馬克?《世界文明史》
(1)結合所學知識,解讀“男人就是城邦”的內涵。(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65233.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zhàn)爭單元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