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預覽:
2018年郴州市語文中考復習資料匯編
議論文閱讀
文段一 做學問必須要坐得住
劉彥敏 王書生
①最近有媒體報道,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全身癱瘓的霍金在65歲生日之際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他計劃作一次太空旅行;艚鹗且粋神話,殘疾人和科學巨人兩種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為一體,他的科普巨著《時間簡史》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驚世之作,他對“黑洞”的研究使人類對宇宙又有了深層的了解。這樣的功績和一個高度殘疾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確實能給人極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我們固然可將之歸于他的天資聰穎,但我覺得霍金和他母親的解釋或許對我們更有啟發(fā)意義。
③“如果不是因為生病,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說。“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會這么專注,因為一個健康的人興趣是廣泛的。”他的母親這樣解釋。一句話,專注、安靜下來、丟去廣泛興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v觀古今中外的科學大師,他們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對于科學事業(yè)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和狂熱的投入。經(jīng)濟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學術(shù)上卻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學問是一個“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長期的研究過程,需要日積月累,需要老老實實下功夫,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在學術(shù)領(lǐng)域,研究者需要具備像霍金這樣的專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超越。
④反觀我們有些人,功利思想嚴重,心浮氣躁,三心二意,對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緊密的跟蹤和研究,對本土的研究難題不愿做踏實細致的研究。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學習、鉆研一點東西,也往往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結(jié)果對諸多學問都只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學精神而言,他們所能達到的境界與霍金相差豈止“十萬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學術(shù)界就難以成為一個清靜之地,而長此以往,勢必要殃及整個社會的創(chuàng)造能力。如何醫(yī)治?一個重要的地方就是真心像霍金學習,不僅要學他身殘志堅的意志,更要學他“術(shù)業(yè)有專攻”的專注精神,科研人員必須下恒心擠掉雜念,排除濁氣,甘心埋頭書房或?qū)嶒炇遥浞掷?ldquo;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靜下心來,真心實意地搞點研究,做點學問?梢哉f,淡泊名利,潛心治學,這是一名學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條件,正如著名科學家丘成桐所說“好的科學家首先要坐得住”。(載《光明日報》2019年2月6日,有刪改)
1.細讀文段,霍金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古今中外的科學大師都有一個怎樣的共同點?(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認為文章第④自然段的論據(jù)有些多余,你認為呢?請說說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引用了著名科學家丘成桐的“好的科學家首先要坐得住”這句話,能給你帶來怎樣的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怎樣紀念屈原
①漢魏時代,知道屈原是詩人的人不多,但每人都知道屈原是一個在政治上不能見容于楚國的忠直之臣,他的所以為詩人,只是在無可奈何中“援天引圣,以自證明”而已。所以提起屈原,“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清高第一,文采第二。晉宋而后,直至明清,屈原雖然始終是一個未曾過時褪色的大文豪,而且知道屈原的人也格外多了,但他的《離騷》卻成為風流才子的下酒物。“嘉其文采”也已經(jīng)走進了邪路,“慕其清高”者也就渺然了,F(xiàn)在呢,印刷既方便,宣傳又熱烈,知道屈原的人可謂已經(jīng)遍地皆是。“屈原是我們的大詩人,等于人家的但丁、莎士比亞、歌德。”人人會這樣說。不錯,人家有什么,我們也有什么,于是屈原在二十世紀也還是一個挺時髦的人物,他是被用來作為替中國爭取文化上的國際地位的幫閑詩人了。
②我懷疑屈原是否愿意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共受膜拜。屈原從來沒有自居于一個詩人,也沒有寫萬行長詩的想法,也從來沒有像杜甫那樣地悲呼“文章憎命達”。他是因為命蹇才寫文章的,并不是寫文章以求命達的。屈原一生,始終在希望自己國家政治修明,至少要能與暴秦抗衡,不受侵略。縱然自己不能執(zhí)政當權(quán),一展其抱負,也希望在位者能砥礪奮發(fā),不貪污,不腐化。然而他終于失望了。失望之后,才寫文章。這些文章是他的“苦果”;不是他的“武器”。所以這些文章當然也不會發(fā)生積極的作用。于是他只好自殺。
③把屈原的詩人身份提高,無形中就是把他的忠臣身份淹沒了。大家鬧嚷嚷地紀念屈原,很可能把他變做頭戴桂冠的楚國朝廷里的弄臣,屈原之靈有知,也該后悔當初干脆不必寫下那些抒哀的辭賦了。一個積極地與黑暗政治環(huán)境斗爭的文人,當他知道終于不能獲得勝利的時候,這悲哀是何等深沉,何等可憐。一人之得失成敗,所關(guān)系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之從此被決定了覆亡的命運,這可不是小事。屈原之自殺,不是為了他個人之失敗,而是為了他不忍看見楚國之日趨于覆亡之途。有心人在這樣的場合,當然非自殺不可。但是中國文人,自古以來能了解此意義者,似乎很少。儒家雖然有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積極態(tài)度,但孔子也還說過一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如果孔子而為屈原,我想也許還不至自殺,而寧愿遁跡海外的。司馬遷對于屈原的了解,又更遠。他說:“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原自令若是。”啊呀,這樣說來,屈原之自殺,竟是傻透了,在楚國做不到官,難道不能到齊秦三晉去鉆營嗎?中國士大夫的見解和抱負,從漢以來就這樣只關(guān)心著自己一身之得失,則雖為名臣廉吏,亦尚且不足以接武前修。屈原的悲哀,到底有幾人能了解呢?
④但愿我們真能了解屈原,真在衷心地紀念屈原。愈把屈原標榜作我們的民族詩人就是愈侮辱了屈原。只管紀念死了已久的屈原而不去援手一個快要自殺的屈原,就是絲毫沒有紀念屈原。屈原早已死了,楚國也早已亡了。歷史上的陳跡是無法翻案的。每一個時代的人都紀念死去的屈原,而同時又都嫉妒他同時代的屈原,這史實也重復地顯現(xiàn)到如今,我們有什么理由可以自解呢?
(選自施蟄存著《待旦錄》,l947年版)
4.閱讀全文,說說作者認為應(yīng)該怎樣紀念屈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釋第②段畫線句“這些文章是他的‘苦果’;不是他的‘武器’” 中“苦果”、“武器”在文章中的含義。
答:(1)“苦果”:
(2)“武器”:
6.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反對把屈原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并論,并非否認屈原作品的藝術(shù)成就,作者不反對紀念屈原,只是反對今人紀念屈原的方式。
B.作者認為不要過于把屈原的詩人身份提高,因為他并不是寫文章以求命達的,是命蹇才寫文章的。
C.作者列舉孔子、司馬遷的觀點意在證明屈原自殺其實是一種傻透了、只關(guān)心著自己一身之得失的行為。
D.從漢魏到明清,屈原一直以一個政治上的忠直之臣、未曾褪色的大文豪形象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從古至今,“慕其清高,嘉其文采”者甚眾。
7.如果說屈原面對命運是選擇死亡,那么司馬遷就是選擇生存。你對他們的不同做法有何評價?請說說你的觀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這樣的信,信上說:“我很想學語文,希望你來封信說說怎樣學。”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學好語文了。又常常有這樣的請求,要我談?wù)剬懽鞯姆椒。我談了,談了三個鐘頭。有的人在散會的時候說:“今天聽到的很解決問題。”解決問題哪有這么容易?哪有這么快?希望快,希望馬上學到手,這種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學習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畫一道符,吞下去就會了。學習是急不來的。為什么?學習語文目的在運用,就要養(yǎng)成運用語文的好習慣。凡是習慣都不是幾天工夫能夠養(yǎng)成的。比方學游泳。先看看講游泳的書,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墒枪饪磿幌滤恍,得下水.初下水的時候很勉強,一次勉強,兩次勉強,勉強浮起來了,一個不當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強階段過去了,不用再想手該怎么樣,腳該怎么樣, 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這才叫養(yǎng)成了游泳的習慣。學語文也是這樣,也要養(yǎng)成習慣才行。習慣是從實踐里養(yǎng)成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yǎng)成習慣,而且全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寫完一句話要加個句號,誰都知道,一年級小學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這么辦。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沒養(yǎng)成習慣。
②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jié)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不斷學,不斷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才能真正學到本領(lǐng)。
③有人說,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掃就是十行。有人說,某人“倚馬萬言”,靠在馬旁邊拿起筆來一下于就寫一萬字.讀得快,寫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說讀書很熟練,不是說讀書馬馬虎虎;倚馬萬言是說寫得又快又好,不是說亂寫一氣,胡謅不通的文章。這兩種本領(lǐng)都是勤學苦練的結(jié)果。
④要學好語文就得下工夫。開頭不免有點勉強,不斷練,練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應(yīng)手,心里明白,手頭純熟。離開多練,想得到什么秘訣,一下子把語文學好,是辦不到的的。想靠看一封回信,聽一回演講,就解決問題,是辦不到的。
⑤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現(xiàn)在學校里不少學生寫錯別字,學校提出要糾正錯別字,要消滅錯別字。錯別字怎么來的呢7.不會寫正確的形體嗎?不見得。有的人寫錯別字成了習慣,別人告訴他寫錯了,他也知道錯,可是下次一提筆還是錯了。最好還是開頭就不要錯,錯了經(jīng)別人指出,就勉強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 “己”和“已經(jīng)”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點兒工夫記它一記,隨時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會錯才罷休。
8.這篇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請根據(jù)選文第①段的論證思路,填寫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
選文第①段先針對 的現(xiàn)象,提出中心論點;接著以 為例,論證了 的觀點。
10.選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復說“是辦不到的”,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舉出你學習語文的一個好習慣(或壞習慣),并談?wù)勥@一習慣對你的影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四 人總得藐視點什么
陳魯民
①人生在世,你總得藐視點什么東西,或人或物或事,否則,看什么都偉大,啥子都敬畏,處處低眉順眼,事事謹小慎微,那就會把自已活得唯唯諾諾,可憐巴巴。
②曹操藐視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術(shù)、孫策等眾多英雄豪杰,成為“冢中枯骨”,或為“守戶之犬”,或為“虛名無實”,或為“碌碌小人”,一無可取;謝安藐視苻堅,在他看來,什么百萬之眾,什么投鞭斷流,無非一群“行尸走肉”,消滅爾等如“探囊取物”。我輩或許沒有曹、謝那樣的博大襟懷,但一樣可以藐視那些拍馬溜須的諂媚之徒,不管他們再有權(quán)勢,也決不與他們?yōu)槲椤?/p>
③列寧藐視帝國主義,嘲笑他們是“泥足巨人”;毛澤東藐視“一切反動派”,斷言都是“紙老虎”,原子彈也是“紙老虎”。我們不可能有革命領(lǐng)袖吞吐宇宙傲睨天下的氣魄,但仍然可以藐視那些巧取豪奪的貪官污吏,藐視那些魚肉鄉(xiāng)民的腐敗分子,而且非常自信地“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
④阮籍藐視漢高祖劉邦,說他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李白藐視當朝權(quán)貴,讓宰相楊國忠研墨,宦官頭高力士脫靴,我們或許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濁我獨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獨行,潔身自好,藐視那些登龍有術(shù)的“新貴族”,發(fā)不義之財?shù)谋┌l(fā)戶。
⑤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藐視同行,傲睨詩壇,稱“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劉少逸恃才傲物,目無余子,有妙聯(lián)曰;“目空天下士,只讓尼山一個人。”我等大可不必像這兩位那樣狂妄自負,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氣和中藐視那些炒作出來紅得發(fā)紫的娛樂明星,藐視那些“用身體寫作”熱鬧異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⑥藐視,除了人,還有物,還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蠅頭小利,雞蟲得失,別人爭得你死我活,用盡渾身解數(shù),我不妨冷眼旁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貪財圖利者,我藐視!還有評獎晉級,提拔升遷,評定職稱,排名先后,別人眼中重如泰山,志在必得,不然就死不瞑目,我則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盡可一笑置之,如此沽名釣譽者,我藐視!
⑦打鐵先得本身硬,藐視,也得有點資本才行,要“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要藐視天下英雄如無物,自己就得是那頂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視那些蠅營狗茍之輩,自己就得是冰清玉潔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視點什么,不論對人還是對物,可能會讓自己吃點虧,受點冷落,“進步”比別人慢點,“收益”比別人少點,“名氣”比別人小點,但卻能使我們抬頭挺胸昂然平視,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蕩蕩。
⑧果真如此,那就會無所畏懼,不佞鬼神,哪怕你是世界首富,只要來路不正,沾腥帶污,我就敢藐視你!
1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第②③④⑤自然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綜觀全文,文末的“果真如此”中“如此”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舉例談?wù)勀闼暌暤娜耍ɑ蛭锘蚴拢,并簡要說說你能夠藐視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五 成功也會成為包袱
①偉大的文學家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當鳥冀系上了黃金時,就再也飛不遠了。”這句話形象地說明:暫時的成功有時會給人帶來自滿自大的消極后果。人們會因為一時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斷進取的腳步。
②有史以來,人類就盼望著有朝一日能飛上月球,并由此產(chǎn)生了難以勝數(shù)的神話傳說。因此,阿波羅登月飛行的成功無疑是劃時代的壯舉?墒,登月人埃德溫·奧爾德林在獲此殊榮之后,卻精神崩潰了。
③埃德溫·奧爾德林的悲劇,主要是由于他對科學進步認識上的局限所導致的。的確,登月飛行是人類宇航事業(yè)破天荒的壯舉,但它絕不是人類宇航科學發(fā)展的終點,而僅僅是起點。退一步說,就人類登月活動的遠景、就人類試圖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處基地這一點來說,埃德溫·奧爾德林他們成功的嘗試也遠遠沒有結(jié)束。如果把登月飛行的成功既看著一項突破,又看著一項事業(yè)的開端,就不會產(chǎn)生這樣無所適從的結(jié)果。
④一個人在功成名就之際,如果只是沉溺于現(xiàn)狀,很容易就會覺得生活乏味空虛,就像有人說諾貝爾獎對許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許多人就被壓得再難以創(chuàng)作。
⑤其實,暫時的成功只是對你目前成績的一個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終成就,真正偉大的人是絕對不會因此而停止進取的。
⑥不要讓眼前的“成功”成為你前進的包袱,沒有任何成功是永遠的。
16.請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
答:
17.文章第③段指出埃德溫·奧爾德林悲劇的根源在于他“對科學進步認識上的局限”,那么,埃德溫·奧爾德林認識上的局限表現(xiàn)在哪兩方面?
答:
18.為什么說諾貝爾獎對于許多作家來說是“死亡之吻”?請談?wù)勀愕睦斫狻?/p>
答:
文段六 低頭與昂首
①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②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學會低頭。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常是低調(diào)的,低頭,既是正確認識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什么時候都高昂著頭,實際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別人。你瞧不起別人,人家干嗎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優(yōu)秀,再有名,也沒有人愿意與你合作。
④當然,低頭并不意味著把自己不當人。低頭不應(yīng)該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會唱不下去;有人把低頭理解為唯唯諾諾、忍讓一切,理解為逆來順受、低聲下氣,這是不正確的。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公司招聘員工,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應(yīng)聘者一個接一個進去接受考試。每進去一個人,主考官不由分說,凌空劈來一記耳光,主考官問:“這是什么滋味?”捂著臉出來的人都落選了,他們是低頭的人。后來,有個年輕人進去,主考官同樣劈來一記耳光,主考官問:“這是什么滋味?”年輕人定了定神,以同樣的速度,同樣的力量,給主考官一記耳光,說:“就是這個滋味。”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年輕人被錄用了。
⑤富蘭克林以低頭抵達成功,年輕人卻以昂頭被錄用,這是不是矛盾呢?
⑥不,其實為人處世真正的法則是把自己擺在一個恰當?shù)奈恢蒙希涸跀[放自己處的位置時,我們應(yīng)該是富蘭克林;而是擺放我們自己心的位置時,我們必須是那個年輕人。也就是說,我們應(yīng)該低頭處世,昂首做人。
19.找出本文中心論點。(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答:
20.第③ 段畫線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21.文中的年輕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記耳光反而被錄用了,你認為原因是什么?
答:
22.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說說應(yīng)該怎樣把握“低頭”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
答:
23.文中說低頭不是“逆來順受、低聲下氣”。但生活中也有人贊賞忍氣吞聲、甘受胯下之辱的韓信,稱道曲意迎逢、討好夫差的勾踐,認為正是當初他們肯“低頭”,才讓韓信日后有機會成為三軍統(tǒng)帥,讓勾踐最終有機會吞并吳國。對此你是怎樣認識的?談?wù)勀愕挠^點和理由。
答:
文段七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無不充滿坎坷。如生活困難,高考落榜,升職無望,體質(zhì)不佳,辦事受阻,無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隨時都可能降臨。
②應(yīng)該怎樣看待挫折,怎樣去面對挫折呢?
③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司馬遷在遭受宮刑之后,發(fā)憤著書,寫出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音樂家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難以形容的。他17歲失去母親,26歲耳聾,接著又陷入了失戀的痛苦之中。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這打擊是多么的大啊! 可貝多芬不消沉, 不氣餒,他在一封信中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他始終頑強地生活,艱難地創(chuàng)作,成為世界不朽的音樂家。
④挫折雖給人帶來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練人的意志,激發(fā)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學會思考,調(diào)整行動,以更佳的方式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成就輝煌的事業(yè)。科學家貝佛里奇說:“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可以說,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種特殊環(huán)境。
⑤當然,挫折并不能自發(fā)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經(jīng)歷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練,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 有刪改 )
24. 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采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④段“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文章第⑤段加點的“絆腳石” 和“墊腳石” 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答: 絆腳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墊腳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本文所論述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請針對這一論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jù)并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八
①散文最講究味。一個人寫散文,是因為他品嘗到了某種人生滋味,想把它說出來。散文無論敘事、抒情、議論,或記游、寫景、詠物,目的都是說出這個味來。說不出一個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說,游記寫得無味,就只好算導游指南。再也沒有比無味的散文和有學問的詩更讓我厭煩的了。
②平淡而要有味,這就難了。酸甜麻辣,靠的是作料。平淡之為味,是以原味取勝,前提是東西本身要好。林語堂有一妙比:只有鮮魚才可清蒸。袁中郎云:“凡物釀之得甘,炙之得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平淡是真性靈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現(xiàn),不能刻意求得。庸僧談禪,與平淡沾不上邊兒。
③說到這里,似乎說的都是內(nèi)容問題,其實,文字功夫的道理已經(jīng)蘊含在其中了。
④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
⑤第一,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無病呻吟,不要附庸風雅,不要敷衍文債,不要沒話找話。尊重文字,不用文字騙人騙己,乃是學好文字功夫的第一步。
⑥第二,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diào)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但怎樣才能保持原味,卻是說不清的,要說也只能從反面來說,就是千萬不要用不必要的作料損壞了原味。作文也是如此。林語堂說行文要“來得輕松自然,發(fā)自天籟,宛如天地間本有此一句話,只是被你說出而已”。話說得極漂亮,可惜做起來只有會心者知道,硬學是學不來的。我們能做到的是謹防自然的反面,即不要做作,不要著意雕琢,不要堆積辭藻,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故作高深,等等,由此也許可以逐漸接近一種自然的文風了。愛護文字,保持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天然健康,不讓它被印刷物上的流行疾患侵染和扭曲,乃是文字上的養(yǎng)身功夫。
⑦第三,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了原味。文字貴在凝練,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盡量少說和不說廢話,而且在一個句子里也要盡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無的字。文字的平淡得力于自然質(zhì)樸,有味則得力于凝聚和簡練了。因為是原味,所以淡,因為水分少,密度大,所以又是很濃的原味。事實上,所謂文字功夫,基本上就是一種刪除廢話廢字的功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談到普希金的詩作時說:“這些小詩之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一氣呵成的,正是因為普希金把它們修改得太久了的緣故。”梁實秋也是一個極知道割愛的人,所以他的散文具有一種簡練之美。世上有一揮而就的佳作,但一定沒有未曾下過錘煉功夫的文豪。靈感是石頭中的美,不知要鑿去多少廢料,才能最終把它捕捉住。
⑧如此看來,散文的藝術(shù)似乎主要是否定性的。這倒不奇怪,因為前提是有好的感受,剩下的事情就只是不要把它損壞和沖淡。換一種比方,有了真性靈和真體驗,就像是有了良種和肥土,這都是文字之前的功夫,而所謂文字功夫無非就是對長出的花木施以防蟲和剪枝的護理罷了。
(節(jié)選自周國平《守望的距離》)
28.作者認為散文的最高境界是:
29.本文用了比喻論證,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分別比喻什么?這種寫法有什么好處?
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diào)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
鮮魚: 烹調(diào):
好處:
30.談?wù)勀銓ξ闹挟嬀句子的理解。
答:
31.讀了本文,你認為怎樣才能寫好散文?
答:
文段九 請敬畏規(guī)則
①中國人往往敬畏權(quán)威,但是漠視規(guī)則或者信奉潛規(guī)則。
②不遵循規(guī)則的人好像很轉(zhuǎn),其實很苦很累,因為一直要尋思“不走尋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紅燈當前,有時只剩下我一個人“不敢”闖紅燈。有一次,一輛標有某執(zhí)法單位的小車闖紅燈,當它傲慢地與我擦身而過時,我指了指紅燈說:“看到紅燈了沒有?”那司機居然要停車下來揍我,結(jié)果把遵守規(guī)則的我嚇跑了,他們洶涌著一車人,我可不吃眼前虧。
④可悲的是,覺得最轉(zhuǎn)就是敢于不守規(guī)矩的中國人很多,敢于不守規(guī)矩也是很多國人唾沫橫飛吹牛的資本。
⑤有個“海歸”朋友告訴我說,在美國,公司做決策時,往往有許多不同意見,大家吵得不可開交,甚至一地雞毛,但是一旦規(guī)則定了下來,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執(zhí)行;相反,在國內(nèi),在討論方案的時候,大家好像和氣一團,沒有爭議,可是一旦新規(guī)則定下來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來陰的與規(guī)則作對。
⑥從最簡單的“排隊”這一社會規(guī)則看,不管是在銀行、醫(yī)院,車站、機場,甚至火葬場,總有人“插隊”,大家喜歡“擠擠”一堂,“亂”中取栗,不排隊或者插隊不覺得這很羞恥,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機靈”“厲害”的代名詞。
⑦很早以前,讀過這樣一段文字:夕陽西下,旅游團一行乘車從澳大利亞墨爾本出發(fā),趕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島看企鵝歸巢的美景。車至途中恰逢一場大型車賽剛剛散去,迎面蜂擁而來大批的車隊。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對稱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道路,從北向南開的車只有我們一輛;一邊是密密麻麻數(shù)以千計的車隊,多是愛炫耀的車迷。沒有警察也沒有監(jiān)視器,有的只是車道中間一道毫無約束的白線。然而,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沒有一個“聰明人”試圖去破壞這樣的秩序……如此場景凸現(xiàn)了人們自覺遵守規(guī)則之美。這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古書毀于一炬,讓人痛心疾首。突發(fā)的火災(zāi)把一名普通學生推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他在經(jīng)過痛苦的思想斗爭后,終于做出一個勇敢的選擇。原來在這之前,他違反圖書館紀律,悄悄把哈佛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閱讀完后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成為稀世珍本。該學生懷著不安的心敲開了校長辦公室的門,說明理由后鄭重地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先是表示感激,并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后就把他開除出校。賞罰分明,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⑨對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長不做解釋,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讓校規(guī)看守哈佛,比用其他東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規(guī)則面前,他們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須敬畏規(guī)則。有序的文明社會,必須有各種規(guī)則來保證。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規(guī)則,就是尊重公平、效率與我們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人還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為中國人還沒有真正懂得規(guī)矩。
32.選文的中心論點是___。選文主要的論證方法是______和 __________。
33.引用諸葛亮《出師表》的話,哈佛校長的做法就是“ _______”
34.下面對文中詞語揣摩,說法恰當?shù)囊豁検?( )
A. 題目“敬畏”一詞表達出對“規(guī)則”的一種莊嚴感、使命感。
B.第⑤段用成語“一地雞毛”形容美國公司做決策時混亂局面,表達出作者的反感。
C. 第⑥段的詞語加引號作用相同,都是為了強調(diào)提示。
D. 文章最后一句的兩個“真正”可以去掉,才能與開頭“漠視”一詞相照應(yīng)。
35.下列對文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第②段說“不遵循規(guī)則”的人“其實很苦很累”,表明作者對這類人的否定和鄙夷之情。
B. 第⑦段引述的文字是為了闡明人們能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體現(xiàn)人類社會文明的真正進步。
C.第⑨段說“有序的文明社會,必須有各種規(guī)則來保證”,這與古人說的“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的觀念是吻合的。
D.哈佛倡導的理念和中國人敬畏的權(quán)威是一致的,都是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
36.有人說,“無知者無畏”。你同意嗎?請結(jié)合生活實例簡析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專注:安靜下來、丟去廣泛興趣淡泊名利、潛心治學對于科學事業(yè)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和狂熱的投入。
2不是多余。這段屬于反面論據(jù),與霍金及“古今中外的科學大師”的正面論據(jù)相結(jié)合,使論證更加完整、看力;更重要的是,這一段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不良現(xiàn)象進行了批評,使議論更有現(xiàn)實意義。
3我們在學習上應(yīng)該要有專心致志、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絕不能三心二意、心浮氣躁:見異思遷。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坐得。o下心來),才能有所收獲、走向成功、取得成就。
4不把屈原僅僅當做一個詩人而是忠臣去紀念;不讓現(xiàn)在的屈原再死亡。
5苦果:指屈原政治失望后寫下的抒哀的辭賦。(命蹇后寫的文章)武器:用來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文章。
6A
7贊成任何一人都可以,贊成兩個人的做法也可以,關(guān)鍵看理由闡述是否充分。示例:屈原是積極地與黑暗政治環(huán)境斗爭后,當他知道終于不能獲得勝利的時候,以死踐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司馬遷是忍辱負重地活著,以完成《史記》,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和使命,他們都是彪炳千秋的人物。
8學習語文不能速成,要養(yǎng)成好習慣。
9有些人學習語文急于求成;(學)游泳;學習語文要養(yǎng)成好習慣。
10強調(diào)了要學好語文沒有秘訣,就得下工夫。
11示例一:課外閱讀: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這一習慣,使我閱讀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既開闊了視野,學到了知識,又豐富了詞匯量,提高了寫作水平,真可謂一舉多得。示例二:寫字潦草:因為平時不認真寫字,我逐漸養(yǎng)成了寫字潦草的壞習慣,以致影響了語文考試成績,我為此感到很苦惱。
12人生在世,你總得藐視點什么東西,或人或物或事。(答標題或第①自然段也可)
13事實(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
14不僅要有藐視人、物、事的勇氣,而且還要有藐視的條件
15示例:我藐視那些弄虛作假謀取個人利益的人。因為我主張實事求是、不謀私利,盡管沒有得到某些利益,但也心安理得。
16成功也會成為你前進的精神負擔。
17他的局限表現(xiàn)在沒有認識到:(1)宇航科學只有起點沒有終點;(2)個人的成功只是宇航事業(yè)的一部分。
18諾貝爾獎的獲得會使許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榮耀之中,無法擺脫榮譽的束縛,不再有努力的方向。(或:“不再有創(chuàng)造的動力”)
19我們應(yīng)該低頭處世.昂首做人。
20比喻論證( 生動形象的證明了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學會低頭做人的道理。
21他沒有為一時利益放棄尊嚴與人格。
22謙虛但不能放棄尊嚴,自尊但不能看不起別人。
23略
24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或:例證法)。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25不能刪。因為“往往”一詞強調(diào)了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如果去掉,就顯得過于絕對。
26絆腳石:人生路上的障礙。墊腳石:人生路上不斷前進的憑借
27本文論述的中心論點是“要善待挫折”(或:要在挫折中磨練,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成為生活的強者
28平淡有味(或淡而有味)
29真感受(或真性靈、真體驗) 文字功夫 運用比喻論證,把散文如何做到平淡有味這樣一個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30愛護文字,要保持語言的自然,避免著意雕琢、堆砌詞藻、故弄玄虛、故作高深的文風。31一要有真感受,二要自然,三是文字貴在凝練。
32論點: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規(guī)則,就是尊重公平、效率與我們自己。論證方法:對比論證和事例論證。
3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34A
35.D
36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zhong/1126622.html
相關(guān)閱讀:“人生在世,必須有自己堅守的底線”閱讀答案
底線 閱讀答案(江蘇揚州)
閱讀趙暢的《讀書如“熬粥”》附答案
記住回家的路 閱讀答案
《論握手》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