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學生依據(jù)《學習與探究》中的探究過程自主探究本課內容,解決基本的基礎知識,同時將疑惑問題記好以便于組內交流。
【合作交流】:
1、我的問題:
交流結果:
2、我們的問題:
交流結果:
3、老師的問題:模擬歷史大審判(文稿交給學生)
交流結果:
(1)、從同學的表演中,你能概括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有哪些列強侵華?他們各自犯下了什么罪行?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說明了什么?
(2)、針對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罪行,你有何啟示和感想?請寫出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溫馨提示:組內交流疑惑問題,同時交流、排練教師設計的學生活動——模擬歷史大審判。人員分工:法官1人:負責主持審判活動、聽取指控、作出判決;原告中國1人:負責控訴列強的罪行;被告人:分別代表英國、法國、俄國進行申辯。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扮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識得到強化,而且更能直觀形象的加深對列強侵華罪行的理解,從而增強振興中華的民族使命感。
【展示提升】:
教師:同學們,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指圓明園),一個動手搶劫,一個把它付諸一炬。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掠奪!幸粋勝利者把一個個口袋都塞得滿滿的,至于那另外一個,也如法炮制,裝滿了好幾箱子。然后,他們雙雙拉著手榮歸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一段經(jīng)歷。在將來交付審判的時候,一個強盜就會被人們叫做法蘭西,另一個叫做英吉利。今天,我們就要在這兒對那些強盜們進行審判,請出法官開庭審判。
學生表演:
法官(學生1):全體起立!本庭將就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列強所犯下的罪行進行開庭審判。勿必保持肅靜,請坐下!帶原告、被告出庭。
原告中國(學生2):法官先生,我首先向法庭起訴侵略者英國。這個強盜,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用先進的武器打開了我們的國門,搶走了我們的香港島,獲得了大量的賠款。可是,它還不滿足,又伙同法國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四年的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我們請求法庭給以公正的審判。
法官:被告英國,你有什么話要說嗎?
被告英國(學生3):法官先生,我們英國是資本主義第一強國,我們需要發(fā)展經(jīng)濟,我們對中國的要求只不過是希望他們開放更多的市場,這樣對他們也有好處啊?伤麄冎袊鴧s拒絕我們的好意,這可不能怪我們哪。
原告中國:這是你們英國的狡辯,其實你們就是要把我們中國變成你們的附屬!你們發(fā)動戰(zhàn)爭侵略我們,對我國進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們還在1860年攻進北京,闖進了我們的圓明園。你們先進行一番掠奪,把珍奇異寶裝進自己的口袋,搶不走的東西,你們就砸碎。為了掩人耳目,你們又放火焚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往日輝煌的宮殿、參天的古樹,都化為灰燼,這個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就這樣被你們這伙強盜給毀滅了。
法官:你可有什么證據(jù)?
原告中國:我們這兒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圓明園被焚燒前的輝煌景象的照片,一張是圓明園被焚燒后留下的殘跡的照片。我們還有當年他們英國〈〈泰晤士報〉〉一篇關于劫掠圓明園時的詳細報道,還有一張他們在圓明園中搶劫的圖片,這足以證明他們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師多媒體展示圖片及文字材料、視頻,《火燒圓明園》片段)
法官:被告英國,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被告英國:我們是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也做了一些錯事,可是,法國也參與這件事,他們也搶掠了許多珍奇異寶,火燒圓明園他們也有份。
法官:帶被告法國出庭。被告法國,你們有沒有伙同英國對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并火燒了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戰(zhàn)爭結束時你們又從中國獲得了哪些權益?
被告法國(學生4):這一切都是英國的指使,我們跟隨他們去搶掠的。我們是獲得了一些賠償,但英國還獲得了大塊土地呢。
法官:證據(jù)確鑿,你們不要再互相抵賴,你們都是罪魁禍首,你們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原告中國:法官先生,我們還要起訴另外兩個幫兇,那就是美國和俄國。他們助紂為虐,幫助英法侵略中國,或以調停人的身份斡旋,從中獲利。尤其是俄國,他們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趁火打劫,竟然侵占了我國東北、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法官:帶被告俄國。被告俄國,老實交代你們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犯的罪行。
被告俄國(學生5):真是天大的冤枉啊!我們俄國多次幫中國和英、法等調停,希望他們能好好談判,我們什么罪也沒犯啊。
原告中國:你們俄國趁火打劫,在1858年通過中俄〈〈璦琿條約〉〉割占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在1860年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割占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多萬萬平方公里領土。另外,還有通過其他條約割占的領土,總共約150多萬平方公里。
法官:證據(jù)確鑿,你們這些帝國主義強盜,侵略者,你們將受到歷史應有的審判,得到應有的懲罰。
【反思完善】
假如你是一名旁聽的記者,會后你會如何向世人報道你的所聽、所感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er/774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