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來看看德國的-善良教育-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國外早教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愛護小動物


愛護動物是眾多德國孩子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個課程。當孩子學會走路后,大部分德國家庭就會讓孩子去喂養(yǎng)一些小動物,例如:貓、狗、金魚等等,這樣孩子就能在照料小動物的過程當中,學會怎樣去照顧幼小的生命。


在德國的幼兒園里,也飼養(yǎng)了許多小動物,分別由孩子們?nèi)ヘ撠熚桂B(yǎng),同時還要孩子們觀察小動物的成長、發(fā)育及游戲,也可以制作飼養(yǎng)記錄。當孩子上學后,他們所寫的作文就會出現(xiàn)有關小動物的生動描述,其中優(yōu)秀的還會被老師張貼到壁報里發(fā)表。另外孩子們也會用自己的零花錢去領養(yǎng)動物園里的動物,有或者是捐款拯救瀕臨滅絕動物也是德國小學生熱衷的活動之一。


德國人在這方面并非小題大作,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德國人認識到,要是小時候以虐待動物為樂的孩子,長大后具有暴力傾向的幾率就會增加。


同情弱者


同情、幫助弱小者也是德國人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成人的倡導及鼓勵下,孩子們會幫助盲人、老人過馬路已經(jīng)成為常事,為有殘疾的同學提供幫助也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了。


在法蘭克福有一個孩子將上門乞食的流浪者驅(qū)趕出門外,這個家庭為此召開了家庭會議。大人們耐心的教育孩子,流浪者雖然穿著邋遢,但是他也是有尊嚴的。家里人希望孩子能明白:仰慕強者也許是人之常情,而同情弱者更是美好心靈的體現(xiàn)。后來,孩子建議邀請這位流浪者到家中做客,大人們要相當?shù)闹С帧?/p>


寬容待人


寬容待人也被德國人認為是善良品質(zhì)的一種。有一個叫麗莎的7歲小女孩子在自己的生日宴會上遭受好友麗娜無端的搶白而感到不高興,因此試圖報復麗娜。但是在母親的勸說下,麗莎和麗娜來了一次談判。原來那天麗娜喂養(yǎng)的兔子死去了,但是心情非常不好,所以才會這樣說話的。但是通過交談,麗莎原來的麗娜,兩個人的友誼也更加深厚。


唾棄暴力


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同時,德國人也知道反面教員的作用。在中小學校校園里喜歡欺負他人的小霸王,校方的態(tài)度是十分明確的。有資料表示,凡經(jīng)過2次記過還不知道悔改的小霸王都會受到開除的處罰,接著被“不良少年管教部門”接受管教。


對于影響節(jié)目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暴力鏡頭,不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會有意識的引導孩子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


德國制造的武器之精良舉世聞名,但德國人并不贊成玩具商開發(fā)高科技“暴力玩具”,更不支持孩子(特別是男孩)與玩具槍炮、坦克為伴。因為德國研究者已找到了越來越多證據(jù)證實:小時如經(jīng)常用玩具“模擬殺人”,長大后難保是否能成為和平人士。一些聯(lián)邦議員也指出:讓德國男童少與玩具槍炮為伴是“明智”之舉。也許,還能預防德國重蹈“歷史覆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5286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