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家庭教育比重遠遠大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當前家長教育上通常會犯的一個通病就是過分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忽視人格的培養(yǎng)。
2月26日,“李雙江危機”引發(fā)了一場教育人士關于“家教”的討論。
對話嘉賓??
叢倩禎:滬上知名早教專家,上海電視臺少兒頻道常年特邀專家;
常智韜:滬江網(wǎng)副總裁,用民主的方式培養(yǎng)出一個上哈佛的女兒;
李文道: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心理學博士,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家庭教養(yǎng)研究中心副主任。
叢倩禎:李雙江的兒子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父母不能把孩子的成長分為階段性,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要看孩子的長期發(fā)展。如果我們有長期發(fā)展的眼光,就會用另外一種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的成就和能力,他有這些成績是因為努力付出的結(jié)果,這樣就不會在他這個成就之外,讓他覺得他是與眾不同的孩子,以至少了一份對自我認知的了解。
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一定要以一個常態(tài)的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不管表現(xiàn)是否優(yōu)秀。孩子有了優(yōu)點的時候,要鼓勵孩子勝不驕,如果孩子沒發(fā)展好,可以讓他慢慢來。如果孩子有了成績,我們告訴他,我們還要去完善社會、人際互動、情商品格方面的地方,而不是為所欲為,沒有邊界了。
孩子的家庭教育比重遠遠大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是非常重要的引領者,該如何扮演好角色呢?引領要有底線和度,如果這個度拿捏不好,有時會過分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而現(xiàn)在李某就是太沒規(guī)則了,他成長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在幫他收尾,去承擔責任。尊重和規(guī)則應該是并行的,哪些事情可為,哪些事情不可為,是需要父母在這個事件的過程中讓他感受到的。李某現(xiàn)在一定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沒有給到足夠的引導。
李文道:目前沒有資料證明李某的學校教育情況,但可以推測李雙江和夢鴿的影響力很大,這樣孩子在學校也可能處于一種超學生狀態(tài),即使犯了錯誤,老師們處理措施可能也會比較寬容,這樣無形中失去了讓孩子從錯誤中學會承擔責任的機會,在一些虛幻的光環(huán)下,自我膨脹。
當前家長教育上通常會犯的一個通病就是過分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忽視人格的培養(yǎng)。比如學齡前的孩子,父母熱衷拼比的是孩子識了多少字,會彈鋼琴,會畫畫,而對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和人際交往并不重視。
社會教育往往是事后監(jiān)督,而家庭教育是預先防止。我相信李雙江老師在孩子出事之后肯定是希望管好孩子的,但是這個時候孩子處于叛逆的青春期,之前沒有打好基礎,現(xiàn)在再去糾正就很難。很多孩子出問題,往往父親都是最后一個知情者。
常智韜:“坑爹”其實只是一種形象的說法,說明父母因為兒子的教育出現(xiàn)問題而遭罪了,家庭教育并不是說只有父親才要負責,家庭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這個事情和教育方式,是“虎媽”還是“貓爸”,是“溫柔”還是“嚴厲”其實是沒關系的,父母不重視道德教育、品德的培養(yǎng),孩子都會出問題。
面對孩子的逆反以及代溝,家長該怎么辦?逆反是青少年的成長規(guī)律,很正常。家長應該理解。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家長要主動找到與孩子正確溝通的方式。孩子與家長見要保持平等的交流,要有針對性的交談,而不是老生常談的一些問題。在時間、節(jié)點、話題、方式上都有講究。
但切記,寬容絕對不是縱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469832.html
相關閱讀:
教育寶寶常見的三種誤區(qū)
做好這6件事 孩子的未來差不了!父母早看孩子早受益
兒童教育怎樣去規(guī)劃和規(guī)定
引導孩子適應集體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