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現(xiàn)行的應試型教育,一直以來備受詬病,更不斷有人以實際行動來挑戰(zhàn)。
10多年前,童話大王鄭淵潔就以童話體裁為兒子編寫了10部概括多種知識和方法的教材,總計400萬余字,自己教育兒子。
事實上,靈爽也罷,明明也罷,他們都有特殊的家庭文化背景:靈爽的母親是法學博士后,父親是法學博士、經(jīng)濟學博士后;明明的父親則是數(shù)學博士。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這種獨特教育確實能激發(fā)孩子的潛質,提升孩子的素質,培育孩子完整獨立的人格以及幫助孩子找尋自我,并且其獨辟蹊徑的家教方式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也值得借鑒,但并不一定適用于每個孩子。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靈爽的故事,引發(fā)了許多市民的濃厚興趣,他們紛紛通過手機短信和郵件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反對者:
我們能不能挑戰(zhàn)《義務教育法》?
手機尾號為1819的讀者發(fā)來短信說,讀完靈爽的故事,我覺得很有意思,也覺得給孩子一個相對自由的發(fā)展空間非常重要,但是,我們別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家長必須送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父母有剝奪孩子接受正常的義務教育的權利嗎?誰來監(jiān)督父母這樣的選擇?
持類似觀點、手機尾號為1067的讀者說,從靈爽的故事里,我們已經(jīng)看到,一年級到三年級斷層的靈爽,在跟同學相處上遇到了一系列煩惱和困惑,選擇“家庭學校”教育的家長是不是也應該思考,即使你有能力讓孩子在知識上不落后,你有沒有把握讓自己的孩子在與人溝通、交往方面的能力不比別人差?
王女士發(fā)來短信說,我們的教育制度實行了幾十年,其中還是有許多可取的地方,靈爽的例子沒有太多的代表性,因為他生活在博士的家庭里,事實上,有許多孩子你不給他施加一定的課業(yè)壓力他根本就不會好好學,所以,能否施行“家庭學校”教育,還得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
贊同者:
特殊的教育不失為成功之道
小靈通尾號為3581的讀者發(fā)來短信說,特殊的孩子,特殊的教育,但如果不是博士父母的直接影響大概不會出現(xiàn)這種特殊的家庭教育,僅在我國就不是首例,這證明了“家庭學校”的可行度。
“這是一個奇特早熟的孩子,教育這樣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順著孩子現(xiàn)在的興趣,順其自然地發(fā)展,盡管孩子有與集體相處的種種煩惱,但也不能因此而埋沒孩子的聰明才智!”這位讀者在短信中說。
手機尾號為5784的讀者發(fā)來短信說,從鄭淵潔的育兒方式以及國內(nèi)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私塾”現(xiàn)象來看,越來越多的家長,尤其是高學歷知識分子開始質疑和反思現(xiàn)有的教育制度,這說明我們的教育制度還是有問題的,現(xiàn)在來爭論學校教育好還是家庭學校好,恐怕單單肯定哪個都不合適,因為大多數(shù)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當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家庭學校怎樣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讓孩子既能有充分空間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又能在與人交流、溝通上游刃有余?
靈爽的父母:
尊重孩子的個性選擇最重要
面對各種各樣的聲音,靈爽的父母認為,尊重孩子的個性選擇、確保孩子的心理健康最重要。
靈爽的父親、法學博士、經(jīng)濟學博士后劉遠生對記者說,孩子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選擇,而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和大人一樣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我們遵循的是‘不管就是管’,許多人問我們,是怎樣教育出這么博學的孩子,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要求他學這么多的國內(nèi)外大事,完全是他自己的興趣。”劉遠生說。
劉遠生說,許多父母選擇在家指導孩子往往帶有自己的愿望和目標,而他和靈爽的媽媽幾乎就沒有對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行過干預,只是循著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他提供相關的發(fā)展空間,F(xiàn)在看來,孩子的心理非常健康,他們曾經(jīng)擔心過,孩子遭遇了許多同齡孩子的排斥,會不會導致心理上出現(xiàn)問題,而現(xiàn)在看來,孩子的心理非常健康,也非常自信,這是作為父母最欣慰的。(陳成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40975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