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所謂的“素質教育”和一個個“好兒童”、“好孩子”的光環(huán),我們遺憾地看到,現(xiàn)在的幼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走進一個誤區(qū),天真無邪的幼兒也背上了過于沉重的包袱。
老師,我們乖得很辛苦
不可否認,知識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本身就蘊涵著智力的價值。但這不等于說任何知識用任何方法教給任何年齡的兒童都必然會促進其智力發(fā)展。那些不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學業(yè)知識,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終會因缺乏經驗難以理解而不具有促進智力發(fā)展的意義。甚至還會給兒童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從而造成一種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家凱茨所謂的“習得性愚蠢”——對學習的無能感和由此產生的自信心喪失。可見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為代價去換取眼前可見的所謂“早期教育成就”,實在是太得不償失了!
遺憾的是,我國目前不少人對此缺乏認識,仍津津樂道于幼兒能識多少字、算小學幾年級的算術,而不考慮孩子是越學越愛學,還是越學越厭學!按照國際21世紀委員會的觀點,判斷“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標準,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終身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如果是,這種教育可以說是成功的;否則就是失敗的。
記者以孩子父母的身份暗訪了幾家幼兒園,結果發(fā)現(xiàn)以小學生甚至成人的標準來規(guī)范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已成了幼兒園的一個通病。在一家藝術幼兒園,一位負責招生的同志介紹,因為現(xiàn)在外面的天氣太熱,他們一天只在早上8點至9點間,讓孩子們出來玩一個小時,其余時間除了午休,不論大小班都像小學生一樣在教室內上課,每節(jié)40分鐘。記者從墻上抄下了一個班的課程表,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上下午安排4次課,珠心算、鍵盤練習、美術、舞蹈、常識、歌唱等將課程表塞得滿滿的。
小紅花變成了“緊箍咒”
怎樣才能得到小紅花?問一些大班的孩子以及一些小學生,他們的回答出奇地一致:聽老師話、不調皮、表現(xiàn)好等等。孩子們的回答表現(xiàn)出不應有的成熟。
小孩子從進園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不能在教室里跑、不許大聲說話、不準玩自帶的玩具,如此等等。在評好孩子、發(fā)小紅花等激勵下,大部分孩子學會了努力控制自己,不說老師不愿聽的話,不做老師不讓做的事,每天在“應該怎樣”、“不準怎樣”的灌輸下,孩子們在幼兒園已很難找到作為小孩子的感覺了。
推開幼兒園教室的門,看見的不是天真爛漫的孩子,而是一個個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凳子上的“小大人”,他們一個個乖巧的眼神,不是令人欣喜,而是讓人心痛。采訪中,一位父母告訴記者,他的孩子為了能得到老師手中的小紅花,在一次晚飯的時候,每一次老師問誰還加飯他都舉手,結果,小紅花得到了,人也撐壞了,回到家全吐了,結結實實病了兩天。
嬰幼兒是“人”,不是動物,不能用對待動物的辦法來對待嬰幼兒,不能用機械訓練的辦法來訓練他們。
叔叔阿姨,我們不想成為道具
“六一”節(jié)期間,在各種幼兒園、禮堂、廣場,時時可見頂著炎炎烈日、緊張而又費力地表演節(jié)目的孩子。這樣的場面不僅兒童節(jié)有,在其他的節(jié)日慶典、文藝晚會上,也經?梢钥吹胶⒆觽兂粤Φ纳碛。為了出席的領導、為了幼兒園的成績、為了老師甚至為了父母的面子,孩子們將準備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節(jié)目拿出來,木偶般機械地做著動作,又有多少人真正問過孩子們參加這些活動的感受。看這樣的演出,孩子們表演得很累,看的人心里也很累。如果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讓孩子們隨心所欲,或唱或跳,自由發(fā)揮,難道不比這種整齊劃一的動作更美、更符合孩子們的天性嗎?
專家認為,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幼兒時期是影響他們性格和品質的重要階段。是否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將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極為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父母、老師、社會都是愛孩子的,怎樣做才能給孩子們一個真正幸福的童年,這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09085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