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有文字記載歷史的中華民族,當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讀書大國。
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讀書大國,當然應該有非常豐富的、無窮無盡的讀書理論、經(jīng)驗與方法值得我們研究和發(fā)揚。
可是,在現(xiàn)代閱讀學的歷史上,特別是快速閱讀的理論和方法、推廣與實踐等方面,我們不幸落后了!落后的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這里不再羅嗦了。
但是,我們卻有著至少2200多年的快速閱讀歷史值得挖掘和研究。
在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快速閱讀能手不是別人,正是以“焚書坑儒”而遭到千古唾罵的秦始皇。
看到這里,朋友們可能會說:有沒有搞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行為不就是反對讀書嗎?他怎么還會是快速閱讀的能手哪?
真正了解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并不是燒掉所有的書籍和迫害所有的讀書人。同時,反對別人讀某些書和反對某些讀書人,和自己是否讀書、自己讀書的效率如何是沒有關系的。
還是回到秦始皇的快速閱讀能力上來吧。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中寫到:“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天下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得由秦始皇一個人決定,秦始皇竟然要求自己每天閱讀量要達到一石(120斤)并用秤來稱量自己閱讀的文件和書籍,不論白天黑夜都必須達到這個限額,達不到限額就不許休息。
當時的書籍和文獻都是用竹簡或木簡為載體的,比現(xiàn)在的紙張要沉重許多,上面的文字量肯定比120斤的紙張所承載的文字量要少好多倍。但是,重達120斤的竹(木)簡上面的文字量應該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何況,無論是作為秦國國君的秦王贏政,還是統(tǒng)一六國之后的始皇帝,他每天要處理的事務都絕不僅僅是批閱奏章和讀書吧?用日理萬機來形容他的繁忙程度,可能一點都不過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做到每天閱讀120斤的文書,其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肯定是平常人所難以企及的!
學習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戰(zhàn)國時期,有七個國家實力很強大,歷史上稱它們?yōu)?ldquo;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期處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間,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別動蕩的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接連不斷,社會呈現(xiàn)天下大亂的形勢。這期間,北起長城,南達長江流域,先后出現(xiàn)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這七個大國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一面在本國實行變法改革以圖強,一面相互混戰(zhàn),侵伐小國,互相兼并,戰(zhàn)爭愈演愈烈,歷史上稱這七個大國為“戰(zhàn)國七雄”。
身處這樣動亂時期,又身為一國的國君,其身上負擔的歷史使命和現(xiàn)實壓力可想而知。而秦始皇面對壓力和負擔的重要對策之一就是發(fā)憤學習,每天都讀那么多的書來豐富知識、陶冶性情,每天都要讀那么的奏章來了解天下大事、開闊視野,所以才能“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而所做的決策又都非常英明、果斷、正確和及時,因此才能使本來并非最強大的秦國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歷史機遇,逐漸形成雄踞西方而強大無敵的實力雄厚,其他六國沒有一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條件完全成熟了。
從公元前231年開始,在秦王贏政的決策下,秦國開始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至公元前221年,僅僅用10年時間就消滅了其他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實現(xiàn)了前無古人的千秋大業(yè)。從此,中國由一個諸侯割據(jù)稱雄的封建國家轉變?yōu)橐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所以,我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秦始皇之所以具備超凡脫俗的雄才大略,之所以能夠成就千古始皇帝的宏圖偉業(yè),和他作為有文字記載的速讀第一人的能力和經(jīng)歷是有著深刻的因果關系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sudu/18226.html
相關閱讀:整體閱讀法的固定程序和變式程序
猶太人的閱讀習慣
怎樣提高自己的閱讀速讀,和閱讀時的記憶及理解
眼腦直映,閱讀提速
10種不良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