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
(1)半個月前,接到妻從上海寄來的信,說六月一日游擊隊打到杭州近郊,把我們的舊家放火燒了。因為那屋子被敵偽占領了之后,開了一所很大的繭廠,所以除屋子全燒之外,還燒毀了敵人已經(jīng)收買了的幾十萬元的繭子。妻在后附加著說:“
我們覺得很痛快,這最少對于你們沈家的那些不肖子弟,給了一個不小的教訓。”
在將信將疑中,昨天深夜看到了中央社金華發(fā)的一個電報,證實了這一消息———
我出生的舊家,竟在這樣的情形下火葬了。和妻子一樣,我也只能喊出了一句痛快。
(2)四十前我出生在這古舊的大屋子里。那是一所五開間,而又有七進深的莊院。這一百前造的屋子,說得毫不夸張,至少可住五百人以上,我在這破舊而大得不得體的舊家,度過了十五個頭。辛亥革命之后,我的哥哥因為窮困,幾次要把這屋子賣掉,但是在那時候竟找不著一個能夠買下這大屋子的買主,哥哥瞞了母親,從城里帶一個人在估看,我只聽見他們來回討價還價,一會兒笑一會兒爭之后,哥哥憤憤地說:“
單賣這幾千塊尺半方的大方磚和五百幾十塊青石板,也非三千塊錢不可!”
(3)我才知道了這些日常在那里翻掘起來捉灰鱉蟲的方磚,也是這樣值錢的東西。
(4)據(jù)母親說,這屋子是我們祖上“
全盛時代”
在鄉(xiāng)下建造了而不用的“
別邸”
,那高得可怕的粉墻,將里面住的“
書香子弟”
和外面矮屋子里的老百姓分開,所以不認識的人,只要一問沈家,那一帶的人立刻就會知道:“
啊,墻里”
。“
墻里”
變了太平門外沈家的代名,據(jù)說已經(jīng)是近百以來的事了。
(5)但是,辛亥革命前后,我們的家衰落到無法生存的田地,這屋子周圍的田地、池塘,都漸漸地給哥哥押賣了,只有這屋子,卻因為母親的反對,而保留著它破舊得像古廟一般的形態(tài),夏天的黃昏會從蛀爛了的樓板里飛出成千成萬的白蟻,沒人住的空房間也會白晝走出狐貍和鼷鼠,但是,墻里和墻外的差分,卻因為“
墻里”
人的日益窮困,而漸漸地撤廢了,墻外的孩子們也做了我的朋友,我記憶中也還鮮明地保留著一幅冬天自己拿了籃子到鄉(xiāng)間去拾枯柴的圖畫
(6)母親在那個時代里算得是一個性格奇特的人,四十五歲死了我父親之后,從沒念過一句佛,從沒燒過一次香,出嫁了的姊姊送她一串念珠,她卻丟在抽斗里從來不去理會。從這種性格推衍開去,她是一個富于民主精神的人,她從不討厭鄰近的窮孩子到我家里來,也從不禁止我和這些野孩子們在一起。
(7)但是,具有這種近代性格的人,對于這所古舊的屋子,她卻懷抱著使人不能相信一般的留戀與執(zhí)著,我中學畢業(yè)的那一她鄭重地對我說:“
趁我活著,把這屋子分了吧,我一死,遲早會給你哥哥賣掉的。”
(8)當時是五四之后,我根本就對這象征封建的“
破廟”
有了反感,所以我對于她苦心地保守了幾十的財產(chǎn)簡直不加任何的考慮,隨口地說:“
我不要,讓他賣去!”
這句話傷了她的心,背著人哭泣了一整日,我也就從這時候離了“
家”
。“
舊家”
的影子在記憶里漸漸地淡忘了,一直到抗戰(zhàn)開始那一的初夏,接到母親病篤而趕回到這屋子的時候。
(9)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舊家也有了幾度的滄桑。第一次歐戰(zhàn)之后,因為民族工業(yè)的勃興,我哥哥也在這封建的屋子里開過一個現(xiàn)代式的工廠,用新式的“
機子”
織杭紡。在“
城外”
這屋子算是第一所“
工場”
,浙江絲織業(yè)凋落了之后,“
機子”
停止了工作,于是這屋子在五前又變了“
正大繭廠”
。那一,因為哥哥要把母親臥房側(cè)面的“
果園”
改作屯繭的倉庫,要把“
果園”
的棗樹和橘子樹斫掉,他們之間曾引起過一次很大的沖突,但是結(jié)果母親失敗了,我最后一次回家的時候,青蔥的棗樹園已經(jīng)變了煞風景的“
繭灶”
了。我雖則不曾親耳聽見丁丁的伐木聲音,但是“
櫻桃園”
最后一場的主人公們的心境,我是感受得到的。
(10)在斗爭劇烈的時候,我屢次感覺到潛伏在我意識底層的一種要將我拖留在前一個階段的力量,我掙扎,我殘忍地斫伐過我自己的過失,廉價的人道主義,對于殘酷的斗爭的忌避,這都是我回想到那舊家又要使我惱怒于自己的事情。而現(xiàn)在,一把火把象征著我意識底層之潛在力量的東西,完全地火葬了,將隔離了窮人的書香人家的墻,在烈火中燒毀了。
(11)我感到痛快,我感覺到一種擺脫了牽制一般的歡欣。
19395月
(選自《百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圖書》,有刪節(jié))
16.文中多次出現(xiàn)表明時間概念的詞語,這樣寫有何作用?(4分)
17.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加以概括并作簡要分析。(6分)
18.對于舊家的“
火葬”
,作者懷有怎樣的情感?請加以說明,并分析其原因。(7分)
19.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這篇散文選材典型,“
以小見大”
,通過一幢老屋的命運,折射了近代以來中國的歷史風云與時代變遷。
B.作者用大量篇幅回憶了自己的母親,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
我”
與母親對“
舊家”
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
C.第(9)段末句的意思是,舊家“
果園”
被毀時“
我”
雖不在現(xiàn)場,卻完全能理解親人們與契訶夫《櫻桃園》最后一場中主人公同樣的感情。
D.文中寫到的哥哥和母親的沖突,象征著新舊思想的沖突,最終以哥哥為代表的新思想取得了勝利。
E.文章采用記敘、議論和抒情等方式,回憶有關“
舊家”
的人和事,描述了作者因“
舊家的火葬”
而生的情感波瀾。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6.①
以時間為線索,提示了行文脈絡;②
揭示了舊家的變遷過程;③
提示了“
我”
對舊家的情感變化;④
使文章的敘述更真實可信。(4分,每點1分)
17.①
奇特(或“
不信迷信”
)。如從沒念過一句佛,也沒燒過一次香。②
富有民主精神(或“
貧富等級觀念不強”
)。如從不討厭鄰近的窮孩子到我家里來,也從不禁止我和窮人的孩子一起玩耍。
③
對舊家特別留戀。如擔心舊家被哥哥賣掉,建議分家。(6分,每點2分。)
18.(共7分)對于舊家的“
火葬”
,作者懷有的情感是復雜的。(1分)其中,有痛快,歡欣,(1分)因為作者明白舊屋在時代變遷中的衰敗、焚毀是不可避免的,(1分)也使我擺脫了多的牽掛和情感掙扎;(1分)但是,作者又是懷有依戀、惆悵、感傷的,(1分,答出其中一個詞即可)因為舊屋是我出生、長大成人的地方,(1分)融匯著我關于故鄉(xiāng)和親情的難忘記憶。(1分)
19.B、D(B“
我”
與母親對“
舊家”
的態(tài)度完全不同"理解錯誤。D“
象征了新舊思想的沖突……
取得了勝利”
錯,主旨故意拔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537862.html
相關閱讀:《泥濘 遲子建》閱讀答案
《秋日的燈盞》閱讀答案
《南陌復東阡》閱讀答案
《別把人生過成速溶咖啡》閱讀答案
《茶可道,茶亦悠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