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①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差不多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xiāng)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②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他們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著什么法術呢?
③今天,我沖著王維的那首《渭城曲》,去尋陽關了。出發(fā)前曾在下榻的縣城向老者打聽,回答是:“路又遠,也沒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頭看天,又說:“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轉身鉆進雪里。
、芤蛔叱鲂⌒〉目h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沒有,連一個皺褶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后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里,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于是,只好抬起頭來看天。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兒也沒有被吞食,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萏炀骨缌耍L也停了,陽光很好。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并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fā)現(xiàn),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種令人驚駭?shù)匿侁?-那全是遠的墳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種理解:這里是古戰(zhàn)場。
⑥我在望不到邊際的墳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xiàn)出艾略特的《荒原》。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fā),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我相信,死者臨亡時都是面向朔北敵陣的;我相信,他們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過頭來,給熟悉的土地投注一個目光。于是,他們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哌h處已有樹影。急步趕去,樹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個坡,猛一抬頭,看見不遠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憑直覺確信,這便是陽關了。轉幾個彎,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處尋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陽關古址”四字。
、噙@是一個俯瞰四野的制高點。西北風浩蕩萬里,直撲面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zhàn)的聲音。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jīng)沒有什么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就是剛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之后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天際。
、嵬蹙S實在是溫厚到了極點。對于這么一個陽關,他的筆底仍然不露凌厲驚駭之色,而只是纏綿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⑩這便是唐人風范。他們多半不會灑淚悲嘆,執(zhí)袂勸阻。他們的目光放得很遠,他們的人生道路鋪展得很廣。告別是經(jīng)常的,步履是放達的。這種風范,在李白、高適、岑參那里,煥發(fā)得越加豪邁。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靜,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卻沒有把它的屬于藝術家的自信延續(xù)久遠。王維詩畫皆稱一絕。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允許他們以卑怯侍從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點娛樂。陽關的風雪,竟越見凄迷。
,
于是,九州的畫風隨之黯然。陽關,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西出陽關的文人還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謫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
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之前,曾經(jīng)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
回去罷,時間已經(jīng)不早。怕還要下雪。
7.本文重點寫尋訪陽關,但開頭兩段卻不寫陽關,用意何在?(2分)
8. 請簡要賞析第⑥段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
9.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段中作者為什么說陽關“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3分)
10.下列說法中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6分)
A.第①段提及的“焦渴”,正是“文人的魔力”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
B.第②段承上啟下,尤其是最后一句話總領下文,使文章結構嚴謹。
C.從第③段開始,作者采用游記筆法,以行蹤為序,即打聽陽關、走向陽關、陽關懷古和離開陽關。
D.作者駐足陽關,用大量筆墨寫墳堆,給陽關涂上了蒼涼悲壯的色彩。
E.作者寫陽關的樹影、水流、葦草,暗示這里依稀還有當“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影子。
F.作者從南北各地李白、高適等人的造像中,發(fā)現(xiàn)唐人風范豪邁放達,獨樹一幟。
11.文中不止一次寫到“雪”,寫“雪”有什么作用?(3分)
12.本文選自《文化苦旅》,結合本文內容,回答作者陽關之旅“苦”在何處。(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532943.html
相關閱讀:《班公湖邊的鷹》閱讀答案
《世界上最荒涼的動物園》閱讀答案
《秋棗兒紅》閱讀答案
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目送》
《走過荒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