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仁宇
黃仁宇先生應(yīng)算是史學界的異數(shù)。他半路出家,發(fā)憤苦攻,以一介白首而成為有所成就的歷史學者,其學術(shù)之毅力,令人敬佩。他五十七始發(fā)表第一部著作,到今以八二高齡謝世,凡二十五,勤奮終始,筆耕不輟,學術(shù)造詣日臻深厚,而其謹嚴的治學態(tài)度,亦足垂范后人。
黃仁宇先生致學于哈佛學派和劍橋?qū)W派之間,其史觀自然難免會雜有兩派之特點。兩派觀點雖有差異,但都不愿拘泥于歷史之片斷,試圖厘清整個歷史發(fā)展之脈絡(luò),有湯因比
“
大歷史觀
”
之特點。黃仁宇先生亦自稱信奉大歷史觀,試圖
“
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
”
(《中國大歷史》),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這個特點在《中國大歷史》《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等著作中得到了體現(xiàn)。然而治大歷史必要有扎實之史學功底,穿透時空隔閡之強勁功力,和敏銳把握歷史命脈之深刻透視力。而要把此三者用到純熟精煉之地步,殊為不易,即便博學宏識如湯因比,也不能說是成功。黃仁宇因受后天限制,治大歷史更是難免力不從心。因此,雖然先生其志可欽,其情可嘆,這兩部著作卻顯得力度不夠,我以為他的努力基本可歸為失敗。
然而黃仁宇先生的史家地位,并不定乎此。他之必可在史界占一席之地,在二十前之《萬歷十五》,甚至更早的《明代十六世紀的財政與稅收》中,即已奠定。在此二著作中,先生自稱
“
不斤斤計較書中人物短時片面的賢愚得失,其重點在將這些事跡與我們今日的處境互相印證
”
(《萬歷十五
·
自序》),同時還試圖把那個狹小的歷史切片放諸一個被人為拉大的歷史時空之大視境中去考察。從前者看,黃仁宇先生的努力是頗成功的;然而在后者上,則并非無懈可擊。
黃仁宇先生作為史家之另一貢獻,還在于他努力將歷史研究從陳寅恪式的純學術(shù)之高臺樓閣中解放出來,以相對通俗易懂之方式進行普及,使大眾能有興趣去了解本國歷史。
黃仁宇先生之為人景仰者,當然還遠不止乎此。其人僑居海外,而心懷故國,以探索民族前途為第一要務(wù),其炎黃赤子之心,天可為鑒。
黃仁宇先生的學術(shù)觀點或可商榷,其史學地位或可再辨析,他所從事之事業(yè)雖未竟,然而,他之為一今已鮮見的有良知之真正的民族學者,他之為探索思考民族前途而付出的不懈努力,都足可為后人紀念。
15.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黃仁宇先生史學研究的突出成就。(
6
分)
16.
從文中看,黃仁宇先生為人敬仰的原因有哪些?(
6
分)
17.
作者既說黃仁宇先生之
“
治大歷史
”
的
“
努力基本可歸為失敗
”
,又說黃仁宇先生
“
可為后人紀念
”
,對此應(yīng)當如何理解?(
6
分)
參考答案:
15.
(
6
分)
①
以大歷史觀考察中國歷史,從而為史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②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激發(fā)大眾了解本國歷史的興趣。
評分建議:
①
4
分。答
“
以大歷史觀考察中國歷史
”
,
2
分;答
“
為史學研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
,
2
分。
②
2
分。
16.
(
6
分)
①
勤奮終始的學術(shù)毅力,
②
謹慎嚴密的治學態(tài)度,
③
心懷故國的赤子之心,
④
日臻深厚的學術(shù)造詣,
⑤
古今印證的治學方法,
⑥
堅守良知的人格風范。
評分建議:每點
1
分。
17.
(
6
分)
①
“
治大歷史
”
對學者的要求很高,黃仁宇的力不從心是可以理解的;
②
黃仁宇
“
治大歷史
”
的失敗絲毫不影響他在史學界的地位;
③
黃仁宇的學術(shù)成就、人格魅力等令人敬佩,值得人們紀念。
評分建議:每點
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zhong/488821.html
相關(guān)閱讀:《你為什么要流走》閱讀答案
《朱仁民:“潘天壽的后人”》閱讀答案
《望莊》閱讀答案
《心中的小火爐》閱讀答案
雷抒雁《麥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