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堂互動
1.生: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和“不恥下問”?
師:古之謚號是在人死后對其生平作出的評價和定論。善德善謚,惡德惡謚。而“文”之為謚,較為崇高,所以引起子貢的疑問。孔子則給以評定。因為一個人天資聰明,往往驕傲自大,自以為是,不愿再多學習多進益。尤其居上者為了保持自己的面子,更不肯向在下者去虛心求教。孔子認為孔圉不論是否存在什么缺點,只要他具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品德素質(zhì),就夠得上謚以“文”字了。蓋棺定論時看一生主流,這是中國的好的傳統(tǒng)。
“不恥下問”的關(guān)鍵在于“恥”字。放不下架子,拉不下面子,該問不問,怕人笑話,強不知以為知,實則人不恥之,自以為恥。等到不問不知,瞎作主張,弄出了問題,那才真是自取其辱。
生:孔子言行一致,在這個問題上,孔子多問的本身,就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榜樣。
師:是啊,孔子不認為自己是圣人、仁人,只是強調(diào)自己為學有自己的特點:(一)“學而不厭”。(二)勤敏,他不承認有生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者之也”。(三)不憑空編造,而是多聞,擇善而從,多見而識。(四)從實地實事中求知,如“入太廟(周公廟),每事問”?鬃诱J為,或許這幾點是我同別人為學不一樣的地方吧。本章的主旨是勉勵人好學。
生: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并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2.師:孔子在《述而》兩章中,提出君子應(yīng)不斷進德修業(yè),這和今天的與時俱進的精神是一致的。
生:孔子這里說的只是擔憂,并不是自己身上有這些缺點。既然能時常擔心,不斷反省自己,那就可以避免上述缺點,使品德走向完美。如果我們能像孔子一樣有這種憂慮意識,那進德修業(yè)就不是難事了。
生:這也是針對時弊而發(fā)的。勉勵當時執(zhí)政者修德,因為執(zhí)政者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如何,直接關(guān)系到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孔子憂國憂民之心和追求仁德的精神狀態(tài)。
師:春秋末年,天下大亂?鬃涌畤@世人不能自見其過而自責,對此,他萬分憂慮。他把道德修養(yǎng)、讀書學習和知錯即改三個方面的問題相提并論,在他看來,三者之間也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因為進行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各種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yǎng)才可以完善,知識才可以豐富。
生:孔子認為自己不是超凡入圣的人,也不是仁人君子,但只是學而不厭、為之不厭、誨人不倦罷了。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智者的表現(xiàn);誨人不倦是仁者的風范。公西華說得好:“這正是我輩弟子無法達到的人生境界。”從公西華的贊嘆來看,他對老師是十分了解和敬佩的。
師:本章說“為之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說起圣與仁,他自己還不敢當,但朝這個方向努力,他會不厭其煩地去做,而同時,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誨別人。這是他的由衷之言。仁與不仁,其基礎(chǔ)在于好學不好學,而學又不能停留在口頭上,重在能行。所以學而不厭、為之不厭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基本一致的。
3.生:如何理解《泰伯》中的“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師:孔子說的是一個好學者應(yīng)有的心理。“學如不及”,才能不斷下苦功去追求。“猶恐失之”,是說“學而時習”,鞏固所得。孔子在勉勵大家不可自滿,也不可懈怠。學習是無止境的,其中充滿辛酸苦辣的滋味,只有全力以赴才行。
生:本章是講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鬃幼约簩W習知識的要求十分強烈,他也同時這樣要求他的學生。這“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其實就是“學而不厭”一句最好的注腳。
4.生:那《子罕》中的“毋意……毋我”對我們及社會有何指導意義?
師:這是孔子立身行事的自律條。人要使自己的言行正確,首先要認清事情的真相,并且能夠作出正確的判斷。而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不臆測、不武斷、不固執(zhí)、不自以為是是非常重要的。年輕人求知欲強,爭勝心也強。由于閱歷不豐富,主觀、臆測的缺點比較容易出現(xiàn);武斷、固執(zhí)的缺點也時有發(fā)生。有時堅持錯誤,還自以為是堅持真理,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這樣下去,往往會釀成嚴重的后果。為了克服這種缺點,首先要認清事情真相,并要多學多看。知識多了,會使人有所比較,因而能幫助人正確思考。接著就要學會分析。一種說法在各個方面都說得通,才可算正確。如果矛盾重重,和許多已知東西相抵觸,那就要懷疑它的正確性了。
生:自從近代科學產(chǎn)生以來,錯誤的東西往往以創(chuàng)新的名義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尤其不能憑臆猜、武斷就輕易相信;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虛心聽取不同意見,然后作出判斷,才是提高辨別是非能力的重要手段。
師:“絕四”是孔子的一大特點,這涉及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人只有首先做到這幾點才可以完善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人格。這對人類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是有積極意義的。
師:在《子罕》(二十)里孔子對顏回奮發(fā)向上的學風進行了贊譽。顏回聽老師講課,總是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從不懈怠,這是他“好學”的具體表現(xiàn),穎悟而又好學正是孔子經(jīng)常稱贊顏回的內(nèi)容。
5.生:老師,如何理解《先進》中的“過猶不及”和《憲問》中的“今之學者為人”?
師:《先進》是孔子對子張、子夏的評論。這兩人都是孔門的高材生,是七十二賢人之中的?鬃诱J為這兩個學生都有美中不足:子張總要說過頭話,做過頭事;子夏則失之保守,說話、做事都有些保留?鬃诱J為“過猶不及”,即過頭與跟不上同樣不好,這個論斷充分體現(xiàn)了孔子所主張的中庸之道。
生:“過猶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體說明!吨杏埂氛f,“過猶不及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薄皥(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這是說,舜于兩端取其中,既非過,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為大圣。這就是對本章孔子“過猶不及”的具體解釋。既然子張做得過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兩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對此二人的評價就是:“過猶不及!
師:《憲問》是本章記敘孔子要求弟子明確學習目的,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的目的,本來就是為著充實提高自己,以便將來適應(yīng)一定的社會工作。但有人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忘記了這個目的,或者向別人炫耀,或者和別人斗氣,這都是既損害別人,也損害自己的行為。做人與學道是同一事物的兩面。學道是為了做人,做人的態(tài)度又是學道的目的、根基。方向明、根基正,才能把道學到手,存于心,見于行。
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自己的成績被人忽視,甚至被人故意貶低的情況。這種情況是令人苦惱的,但也不可因此而傷心,嫉妒,甚至做出越軌的行為。自己只要學習確實得到了充實和提高,那么,因此而產(chǎn)生的光芒是任何人也壓制不住的。
師:魯迅說“惟堅實者長在”虛名,小利都是不能長久的。如果因貪虛名,占小利而忘大義,就可能身敗名裂。
生:是啊,《憲問》(三十五)孔子就舉了自己“不為人知”的例子,來說明這一道理。
師:孔子為在天下實施仁道而周游列國,終于不為時用而回魯國從事教育,整理古籍。生活中的人情物理、嚴霜烈日、坎坷坦途,孔子都經(jīng)歷過。他從西狩獲麟,感慨“吾道窮矣”到這次與子貢的掏心剖白,感嘆仁道難以實現(xiàn)。
生:“知我者其天乎”儒家認為人和自然萬物息息相通。如何實現(xiàn)“相通”?其根據(jù)在于人有一顆感通宇宙生命的“心”。正是這顆心,為把自然界化育萬物的“生生之德”轉(zhuǎn)化成人的內(nèi)在價值提供了一個內(nèi)在的根據(jù),這個內(nèi)在根據(jù)使得人具有了“仁”的德性。仁者必須感通宇宙生命,體認天地萬物與自己一體,與自己息息相通,如果不能感通,不能體認,則是“不仁”。正如手足雖為人體一部分,但由于手足麻木,那就感受不到,體認不到?鬃訛榱诉_到“仁”的境界,一生是“學而時習之”,從天文、地理和人文當中充實和提高自己,從生活閱歷和社會實踐中磨礪自己,終于升華而走上形而上的境界。他身處逆境而自強不息,受了挫折卻“不怨天,不尤人”的精神,對后世知識分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6.生:孔子在《季氏》中把人的智力用等級劃分,這符合今天的教育制度嗎?
師:人的天賦是不同的。按智力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孔子把“材”分為四等。由于有這些差異,就應(yīng)授之以不同的內(nèi)容,深度也不應(yīng)一樣。而要研究的是:孔子所說的“生而知之者”,其涵義是什么。是生下來不經(jīng)學習、不經(jīng)實踐就深知事理的人嗎?這好像與孔子“性相近、習相遠”的理論不符;通觀《論語》也未見孔子指出一個具體的人是“生而知之者”。孔子說舜是個大智者,但舜也得“好問而好察”而知情明理?梢姡鬃游幢爻姓J有從娘胎一出來就“生而知之”的人。作為智力水平最高層次,“生而知之者”應(yīng)是指那些智力超常者,這些人的特點是悟性好,理解力和記憶力強,接受知識快,在某些方面的才能比一般人突出。這樣的人是有的。
生:孔子把人的智力分為上等、中等、下等、等外四個層次,前三個等差劃分是符合實際的;“困而不學”是指學習態(tài)度屬于“不學”之列,在智力上亦屬于第三等級“困”者。“困而不學”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有。何況古代教育不發(fā)達,沒有今天的義務(wù)教育政策和制度。如此看來它與今天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7.師:明白了上述各章的道理,那下面《子張》一章也就不難理解了。
生:大千世界奧妙無窮,社會人生千變?nèi)f化,對它的認識是無終極的,因而學習內(nèi)容是無止境的。本章強調(diào)學習態(tài)度必須持之以恒。“日知其所亡”,是有上進心的表現(xiàn)!霸聼o忘其所能”,需要意志力。既是渴求知識,要求進步,當然就珍視自己所得,設(shè)法不使自己忘掉。這樣,日積月累,積土成山,積善成德,在進德修業(yè)上必有所成。
生:“好學”精神最受孔子稱贊的,要算顏淵了。他“得一善,則拳拳服?(謹慎地記在心里)而弗失之矣”(《中庸》)。子夏的“好學”要求,也不容易做到,非有“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精神不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san/70868.html

相關(guān)閱讀:君子坦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