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二年級有兩大特點:一、教學進度快。一年要完成二年的課程。二、高一的新鮮過了,距離高考尚遠,最容易玩的瘋、走的遠的時候。導致:心理上的迷茫期,學業(yè)上進的緩慢期,自我約束的松散期,易誤入歧路,大浪淘沙的篩選期。因此,直面高二的挑戰(zhàn),認清高二,認清高二的自己,認清高二的任務,顯得意義十分重大而迫切。逍遙右腦為你整理了《高二歷史下冊必修一測試題》,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一】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
1.有人認為:“(中國)過去五千年的中華通史,實是一部‘帝王專制史’;而今后的中華通史,將是一部‘民主政治史’!睆牡弁鯇V频矫裰髡蔚臍v史轉型中,成功的開端是
A.鴉片戰(zhàn)爭B.太平天國運動C.甲午戰(zhàn)爭D.辛亥革命
2.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xiàn)B.歐洲共同體成立
C.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D.北約成立
3.《法學總論》第二篇第一條指出:“羅馬人所適用的,一部分是自已特有的法律,另一部分是全人類共同的法律。”對材料中前后兩個法律解釋正確的是
A.前者指習慣法,后者指成文法B.前者指成文法,后者指習慣法
C.前者指公民法,后者指萬民法D.前者指萬民法,后者指公民法
4、至唐為止,法律規(guī)定嫡子才擁有財產繼承權。至宋代,庶子也可參與財產分配。到了明清時期,非婚生子也擁有程度不一的財產繼承權。從家庭內部權力關系來說,上述變化反映出的趨勢是
A、家父掌權日益趨于鞏固B、家庭成員關系趨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漸上升D、傳統(tǒng)家庭觀念逐漸解體
5、1894年爆發(fā)的中日甲午之戰(zhàn),是李鴻章一生遇到的的挫折???“海軍費絀,設備多不完,惟鴻章知之深。朝野皆不習外事,謂日本國小不足平,故全國主戰(zhàn),獨鴻章深知其強盛,逆料中國海陸軍皆不可恃,故寧忍詬言和。朝臣爭劾鴻章誤國,樞臣日責鴻章,乃不得已而備戰(zhàn)!辈牧戏从忱铠櫿率
A、出賣國家主權的賣國賊B、“避戰(zhàn)求和”以保權位的職業(yè)官僚
C、知己知彼、了解國際局勢的政治家D、不戰(zhàn)屈人之兵的軍事家、外交家
6、1953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第一條規(guī)定,“根據(jù)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毕铝袑Υ瞬牧系慕庾x,準確的是
A、此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已取代了政協(xié)制度B、5個民族自治區(qū)各族人民開始選舉人大代表
C、共同綱領為此時中央人民政府的執(zhí)政方針D、它說明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在我國已經確立
7.電視劇《大宋提刑官》講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傳奇故事。歷確有宋慈其人,據(jù)宋慈墓志銘記載,他先后做過“提點廣東、江西、湖南刑獄”。歷與宋慈的“提刑官”職能較為類似的有①刺史②都察院③御史臺④參知政事[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tài)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皬姆饨ㄞD帝制,發(fā)生于商鞅與秦皇漢武之間,歷時約三百年”以下各項不屬于這一轉型時期特征的是
A.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B.神權政治向世俗政治轉變
C.青銅文明向鐵器文明轉變D.分裂割據(jù)向統(tǒng)一王朝轉變
9.明清之際,江南出現(xiàn)了“婦女半邊天”的說法,顯示了江南婦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測這一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識字率提高,婦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紡織業(yè)發(fā)展迅速,以女性為主的家庭手工副業(yè)成為家庭收人的重要來源
C.民主平等思想廣泛傳播,女性逐漸擺脫家庭和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
D.江南地區(qū)人口大量外移,性別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10.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產絲綢,所需原料購于江南,載往鎮(zhèn)江染色后運回織綢。這反映當時
、匍L途販運貿易活躍②區(qū)域分工明確③資本主義萌芽產生④生產社會化明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2010年,《詩經》在德國萊比錫書展中被評為“世界最美的書”。其中一首《周頌•載芟》云:“載芟(割除雜草)載柞(砍除樹木),其耕澤澤(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從中可以得出的歷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開墾、私田大量出現(xiàn)B.鐵器牛耕已經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隸集體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農經濟已經盛行
12.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一些農村吹哨上工,農民“頭遍哨子不買帳,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這一順口溜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農村生產關系出現(xiàn)了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B.體現(xiàn)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
C.這是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形式D.經濟建設速度超越了客觀規(guī)律
13.19世60年代以后,上海逐漸形成了以漢字注音為特點的洋涇浜英語。“來是康姆去是夠”(come,go),“好度由途敘闊情”(howdoyoudo)等,據(jù)此說明這一時期上海社會生活發(fā)生的變化包括
、儆⒄Z開始在當?shù)亓鱾鳍谏罘绞绞艿轿鞣降挠绊?/P>
、垡M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④西方飲食文化進入上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對于中國近代化,有人這樣說:“廣東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錢!鄙鲜鲈u價中“江浙人摸錢”的本質含義是
A.江浙是近代中國財閥的聚集地B.江浙地區(qū)最早出現(xiàn)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
C.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在江浙等地發(fā)展較快D.江浙人具有經商發(fā)家致富優(yōu)良傳統(tǒng)
15.“英國的社會結構不象歐洲大陸那樣僵硬。沒有因襲的社會風尚去阻撓擁有土地的土紳經營工業(yè);沒有法律上的障礙會阻礙一個工匠的社會地位的上升!贝硕尾牧现饕砻鞴I(yè)革命最早從英國開始,是因為
A.英國經過啟蒙運動的充分洗禮B.殖民運動增強了英國的綜合國力
C.資產階級革命推動了價值觀念與法律關系的變革
D.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歷史發(fā)展有本質不同
16.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稱:“全球化是客觀現(xiàn)實,它顯示了在這個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華的客艙,85%的乘客擁擠在不衛(wèi)生的船艙里。很顯然,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難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達安全的港口!边@段材料無法揭示出A.全球化時代國家之間休戚相關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難以為繼D.全球化的潮流應該被抵制
17.“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著象牙,歐洲人手里拿著《圣經》;500年后,歐洲人手里拿著象牙,非洲人手里拿著《圣經》。”這句話突出反映了近代以來世界殖民體系形成過程中的
A.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融合B.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沖突
C.經濟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經濟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
18.蘇聯(lián)時期,曾流傳一則笑話:一個美國代表團訪蘇,參觀“偉大的建設成就”。陪同的蘇聯(lián)官員得意地說:“到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每個蘇聯(lián)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你們要飛機干什么呢?”蘇聯(lián)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面包了,我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闭垎枺涸斐僧敃r蘇聯(lián)家庭要“開著飛機”趕去“排隊”買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長期戰(zhàn)爭嚴重破壞社會經濟B.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導致食品短缺
C.片面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消極影響D.嚴重的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
19.右圖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它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下列與“上善若水”觀點最一致的是
A.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
B.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C.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jié)用”“節(jié)葬”
D.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0.盧梭在《民約論》中說:“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行政權是國家的大腦,大腦使各個部分運動起來。大腦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著。一個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動;但是一量心臟停止了它的機能,則任何動物馬上就會死掉!边@一觀點突出強調的是
A.立法權是國家的心臟B.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C.行政權是國家的大腦D.議會至上,以法治國
21.蘇格拉底在受審時申辯說:“打一個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處叮住你們不放,喚醒你們、說明你們、指責你們……我要讓你們知道,要是殺死像我這樣的人,那么對你們自己造成的損害將會超過對我的殘害!边@段話表明蘇格拉底
A.維護公民生存權利B.捍衛(wèi)思想自由原則
C.抗議雅典司法不公D.反對貴族專權暴政
22.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殺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淵退位,李世民違反了
、倏鬃拥摹岸Y”②董仲舒的三綱五常③宗法制④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3.古希臘人崇尚人體美,無論是雕刻作品還是建筑,他們都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須按照人體各部分的式樣制定嚴格比例。這充分體現(xiàn)了古希臘人強調
A.數(shù)的對稱是藝術的價值取向B.萬事不以神的尺度為標準
C.以人的尺度來衡量世間萬物D.外在的美勝于內在的美德
24.歐洲從希臘繼承了什么?繼承了關于人和社會的某種概念的動力線!边@里所說的“關于人和社會的某種概念的動力線”指的是古希臘的
A.公民大會的辯論B.輪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義和民主政治運作機制D.人民主權的觀念
25.臺灣作家柏楊認為:中國文化似一條壯觀偉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紀,“它終于淤塞成一個醬缸,構成一個龐大而可哀的時代”。形成“醬缸”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
A.專制制度B.“罷黜百家”C.“三教合一”D.程朱理學
二.【非選擇題】(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禮記•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與天子曰述職……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稱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周王的嫡長子、嫡長孫一系有繼承王位的權利,稱其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對于大宗稱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類推,形成一個龐大的宗族網(wǎng)。小宗必須服從大宗。??《歷史》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1分)指出為什么“周王先貶其爵”后“削其地”?(2分)當時受益于該制度的有哪些人?(2分)
(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1分)由材料看出,該制度的特點是什么?(2分)
(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兩種制度之間的關系如何?(2分)各有何積極作用?(2分)
27.(11分)貨幣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貨幣的興衰彰顯了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國家興,貨幣興;國家亡,貨幣亡”這句話。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人類的經濟畫卷上,沒有哪個細節(jié)能夠與貨幣脫離瓜葛。黃金、白銀、英鎊、馬克、美元、歐元、日元、人民幣……在世界貨幣的舞臺上,有無數(shù)個角色上演著沉與浮的故事。在“現(xiàn)代經濟學之父”凱恩斯眼中,隨著野蠻的痕跡、超主權貨幣??黃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鎊打著“日不落”的旗號稱雄世界,人類歷誕生了第一個主權性質的國際儲備貨幣。然而,盛宴總會結束,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一次經濟大蕭條,英鎊黯淡退場了,美元以勢不可當之勢崛起。直到今天,我們的世界還是美元時代。
??摘自宋泓均高強《貨幣變局:下一秒,誰將改變世界》
材料二當然,對于貨幣這樣的地位,任何國家都會覬覦。美元是否能夠打破英鎊盛極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長久主導權?在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現(xiàn)“美元荒”時,有人說,美元可以基業(yè)長青;而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美元態(tài)勢減弱時,有人說,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據(jù)《貨幣變局》整理
(1)19世紀上半期,英鎊確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貨幣進入了英鎊世紀。簡要說明英鎊確立霸主地位的原因(3)
(2)20世紀40年代,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是怎樣確立的?簡要說明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有利條件。(4分)
(3)“美元可以基業(yè)長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這兩種觀點,你贊成哪一種觀點?簡要說明理由。(4分)
28.(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指標。中西文明的交流、借鑒,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宋史》中出現(xiàn)的部分人名:焦守節(jié)(卷261)、李克讓(卷270)、陳從信(卷277)、趙安仁(卷287)、錢端禮(卷385)、張忠恕(卷409)。
材料二在伏爾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學的中國是開明專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從不規(guī)定國民的宗教信仰”。“中國的政治體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則結為一體的。這種政治與道德的統(tǒng)一,也為對現(xiàn)實不滿的法國人提供了一種榜樣”。??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對西方挑戰(zhàn)的反應從軍事和經濟領域擴大到社會和文化領域。這種大反映在中國人選擇翻譯的西方書籍的類別有了改變。在1850年到1899年這段時期中,中國人所翻譯的自然科學著作在數(shù)量上超過了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比例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兩年中,后者卻以二比一的比例超過了前者!???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就如何“做人”,材料一反映的思潮與同期的西方文藝復興思想家的觀點有什么不同?(4分)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伏爾泰所處社會環(huán)境,分析伏爾泰高度贊賞中國儒學的原因。根據(jù)所學知識概括啟蒙思想對近代中國的影響(4分)
(3)據(jù)材料三,1902年前后兩個時期中國學習西方的側重點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xiàn)這一變化的社會原因。(2分)
29.美國獨立后成功地進行了制度創(chuàng)新,其憲法在中央政府的權力構建中體現(xiàn)了三權分立的原則。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眾議院……有彈劾(違法失職的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和高級文官)的全權!瓍⒆h院有審訊一切彈劾案的全權!脖仨毥泤⒆h院及眾議院一致同意的命令、決議……應經總統(tǒng)批準……。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并得該院出席議員三分之二贊成時,總統(tǒng)有權締結條約;總統(tǒng)提出大使、公使、領事、法院法官及合眾國政府其他官吏,經參議院的協(xié)議及同意時,任命之……
??摘自《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材料2: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本是國聯(lián)的發(fā)起人和積極的鼓吹者,但是……參議院拒不批準《凡爾賽和約》。結果,美國沒有加入國聯(lián)。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
材料3:國會授權羅斯福進行大規(guī)模的干預和調節(jié)……但在羅斯福新政的前期,法院與行政間則展開激烈爭吵。法官們……先后宣布新政的幾個主要法令違憲,予以廢止。
??據(jù)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等改編
(1)指出美國憲法三權分立制的理論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請概括該理論思想的主要內容。(4分)
(2)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美國的“三權”在實踐中是如何被限制的。(6分)
(3)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美國三權分立的制度設計。(5分)
2011-2018學年第二學期會昌中學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26題12分,27題11分,28題12分,28題15分,共計50分)
27題答案:(1)原因:政治上,英國17世紀后期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此后不斷發(fā)展完善,政局較為穩(wěn)定;經濟上,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英國的經濟實力日趨強大;殖民擴張,初步建立起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軍事上,英國具有當時世界上大的軍事尤其是海軍力量。(任答三點,3分)
(2)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2分)有利條件: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一次經濟大蕭條,英國經濟實力衰落,英鎊黯然退場;經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經濟實力大增。(言之有理即可,2分)
(3)贊同“美元可以基業(yè)長青”。理由:一方面,美國具有超強的科技、軍事、經濟實力;另一方面,美國有較完備的政治制度,國內較為穩(wěn)定。贊同“美元的好日子到頭了”。理由:一方面可以從金融危機以來,美元態(tài)勢減弱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從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日益加強的角度分析。(4分,理由每個要點2分,只答觀點不答理由不給分)
28題答案(1)文藝復興的思想家提倡人性、追求現(xiàn)世幸福,倡導個性解放;(2分)中國的理學家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理論,要求人們恪守封建倫理道德,對人性進行壓抑。(2分)
(2)原因:認為儒學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國處于封建專制時代,認為儒學可以作為抨擊天主教神學思想和封建等級制度的理論武器(2分)。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變革、思想解放的理論武器,推動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2分)
(3)由注重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到注重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和制度。(2分)甲午戰(zhàn)爭、洋務運動的失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2分)
【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個小題2分,共50分
1.對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奉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正確理解是()①同各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系②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③為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的國際條件④爭取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持,擴大國際影響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中,哪一條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的獨立自主()
A.“一邊倒”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另起爐灶”D.團結世界各國人民
3.下圖是2018年9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G20峰會時會見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情景,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雙方強調將進一步深化中俄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深化中俄友誼;仡櫄v史,新中國成立之初能見證中俄友誼的史實不包括
A.毛澤東訪蘇
B.中蘇建立外交關系
C.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D.同為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
4.蕪湖十一中校園里的王稼祥紀念館展出了1949年《人民日報》
題為《把中國人民的友情帶到蘇聯(lián)去??歡送王稼祥大使離京赴蘇》的社論。其中寫到:“這是中國人民第一個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的外交使節(jié)出國,又是到新中國的第一個友邦蘇聯(lián)去„„中國人民第一次為自己的大使送行!毕铝袑Α暗谝粋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理解最準確的是
A.這是兩國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外交往來
B.這是新中國第一次獨立行使外交主權
C.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派出駐外大使
D.這是中國第一次派國人擔任駐外大使
5.1953年底,美國情報部門一封電報寫道:“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在其周邊地區(qū)(指新興民族獨立國家)促進和建立可以作為緩沖的友好國家!弊龀鲞@種判斷的依據(jù)是
A.中國提出“一邊倒”外交戰(zhàn)略B.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中國緩和了與美國的外交關系D.中國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
6.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的身份出席了日內瓦會議,并在會議期間發(fā)揮了作用。“積極作用”是指中國()
A.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促進會議采納了“求同存異”的方針
C.推動會議達成《關于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公約》
D.促成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
7.歷史紀錄片《周恩來外交風云》展示了周恩來這位共和國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矯健的身姿活躍在世界外交舞臺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國的外交政策由周恩來提出或闡發(fā)的是
、佟耙贿叺埂雹诤推焦蔡幬屙椩瓌t
③“求同存異”方針④“另起爐灶”
A.②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萬隆會議達成了一系列精神和原則,陳毅同志曾賦詩贊譽萬隆精神和原則:“準則昭天下,精神重萬隆!边@里的“萬隆精神和原則”在當時不可能包括
A.一致反對殖民主義的精神B.“求同存異”的原則
C.亞非國家間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精神D.“另起爐灶”的原則
9.2018年3月5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誕辰116周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曾長期擔任外交部長的職務,在國際社會中有“紅色外交家”的美譽,下列周恩來參加的外交活動,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①參加日內瓦會議②會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③會晤日本首相田中角榮④出席萬隆會議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10.下圖是1949??2008年新中國與外國建交情況曲線。其中,建交峰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B.新中國在聯(lián)合國恢復席位
C.中美兩國關系實現(xiàn)正;疍.我國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
11.“這是聯(lián)合國歷的轉折點,反西方國家在美國威信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辈牧现械摹稗D折點”是()
A.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B.中美關系開始正;
C.中日邦交正;疍.中美正式建交
12.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B.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
C.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D.中國政府長期的外交努力
13.在談到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時,毛澤東曾風趣地說“是黑人兄弟把中國抬進來的”這句話最能說明()
A.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B.大多數(shù)國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C.美國排斥中國政策破產
D.發(fā)展中國家取在國際事務中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
14.下圖為歷屆聯(lián)大討論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時支持中國的票數(shù)增長示意圖。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第三世界國家崛起B(yǎng).西方國家消除了對華敵視的政策
C.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D.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是大勢所趨15.1972年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兩國改善關系的共同利益要求是()
A.中國開始對外開放B.應對蘇聯(lián)的威脅
C.解決臺灣問題的需要D.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
16.某校高一(5)班同學王明準備撰寫以“中美關系60年”為主題的歷史小論文,他查閱了相關資料,得出了一些重要結論。下列結論與史實不符的是
A.新中國成立初期美國采取孤立中國的政策,拒絕承認新中國
B.20世紀70年代,美國積極支持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
C.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逐步實現(xiàn)正;
D.新時期中美兩國廣泛合作,兩國關系不斷發(fā)展
17.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華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威脅、孤立到關系正;霓D變,導致這種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B.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C.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D.美國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
18.2018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中日關系面臨重要發(fā)展機遇。1972年,中日關系實現(xiàn)正;闹苯釉蚴()
A.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結束B.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
C.中國放棄了“一邊倒”的外交方針D.受中美關系正;挠绊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現(xiàn)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
C.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D.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20.某同學為研究新中國的外交成就,確定了主題并收集了相關材料。下列主題與材料對應正確的是()
A.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收集萬隆會議的有關材料
B.中美外交關系正式建立??收集1972年《中美聯(lián)合公報》文字稿
C.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澤民出席西雅圖會議有關材料
D.中日建立外交關系??收集《中日聯(lián)合聲明》的有關材料
21.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新中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共12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新中國20世紀70年代外交特點的標題是
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
B.“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
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
D.“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
22.握手,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世界舞臺上“巨人”的握手,有時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震動”。以下對三幅圖片的“握手”的解讀正確的有()
圖1(20世紀50年代初)圖2(20世紀70年代初)圖3(21世紀初
、賵D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與毛澤東,打破了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②圖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與毛澤東,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蹐D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與毛澤東,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④圖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國首腦,中國積極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3.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外交策略也發(fā)生相應調整,主要目標是()
A.打破西方對中國的孤立政策B.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C.解決國家安全問題D.聯(lián)合美國對抗蘇聯(lián)
2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為現(xiàn)代化建設爭取了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fā)展作出了貢獻,表現(xiàn)在()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②參與聯(lián)合國維和行動③在APEC等地區(qū)性國際組織中發(fā)揮重要作用④積極發(fā)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5.下列圖片中能夠反映我國積極參與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時依次為18、14、20分,共50分
26.(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世界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社會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的自主權利是必須得到尊重的。各國人民都應該有選擇其國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權利,不應受到其他國家的干涉。……如果這些原則能為一切國家所遵守,則社會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就有了保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下列兩幅圖片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兩次重大外交活動。
圖一圖二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的“這些原則”是指什么?它包括哪些具體內容?(7分)
2)“這些原則”對新中國外交的發(fā)展有何意義?(3分)
3)材料二中圖一和圖二分別是新中國參加的哪兩次國際會議?參加這兩次國際會議對新中國外交發(fā)展有何意義?(8分)
27.(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一美國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亞歷克西斯〃約翰遜在1984年出版的回憶錄《大權之所在》一書的204頁上這樣寫道:(日內瓦會議之后)……周恩來從屋子那邊走來,像往常那樣溫文爾雅地帶著笑意打算和杜勒斯握手。……杜勒斯看了一眼旁邊那些正等著拍攝這個帶有和解象征意義照片的攝影記者們,很快背過身去,不理會周恩來伸出的手。
材料二尼克松在《尼克松回憶錄》中回憶道:“……(1972年訪問時)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請回答:
1)兩幅圖片的拍攝時間相隔多少年?(2分)
2)為什么杜勒斯(時任美國國務卿)當年拒絕與周恩來握手,而尼克松卻“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10分)
3)中美關系的改善對中日關系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28.(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共領導人曾談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美國政府對于中國人民的敵視有加無已。”“如果沒有蘇聯(lián)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的幫助,在解放后的中國建立工業(yè)基礎是不可想象的!薄拔覀円欢ㄒ(lián)合蘇聯(lián),要以蘇聯(lián)為首,這樣就可能使資本主義國家不敢妄動!
材料二1971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有15個,1972年達到了18個,加拿大、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日本、聯(lián)邦德國、澳大利亞、英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后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材料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歷久彌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它……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當今國際關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承認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國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國際間開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礎,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才有保障。
??溫家寶《弘揚五項原則促進和平發(fā)展》
1)據(jù)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為什么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4分)有什么重大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外交戰(zhàn)線的什么現(xiàn)象?(4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4分)
3)據(jù)材料三,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實質。(2分)
4)綜合上述內容,你認為我國外交政策的突出特點是什么。(2分)
參考答案
1.A【解析】①②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含義,③④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的目的,故答案為A項。
2.C【解析】“另起爐灶”就是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新的平等外交關系。這就使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
3.D【解析】由題干中“新中國成立之初”可知應選D項。
4.B【解析】“第一個真正能代表自己意志”,說明新中國有了獨立的外交政策,可以獨立行使外交主權,B項正確。
5.B【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國要與周邊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建立友好關系,再結合1953年的時間判斷,當時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6.C【解析】從題干中提示可知,這次國際會議是指日內瓦會議。A項是1953年周恩來訪問印度時提出的;D項表述錯誤,不符合史實;B項是在萬隆會議上提出的,只有C項符合題意。
7.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①④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時期宣布的外交政策,②是1953年12月周恩來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的;③是周恩來1955年參加印尼的萬隆會議時提出的。因此選擇A。
8.D【解析】萬隆精神主要指亞非人民團結一致,反對殖民主義,保衛(wèi)世界和平,增進各國友誼的精神。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傲砥馉t灶”是建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之一,時間上不吻合,故D項符合題意。
9.A【解析】①是在1954年,②是在1972年,③是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后,④是在1955年。
10.A【解析】是在1955年;B是在1971年;D屬于嚴重的左傾錯誤;而建交峰出現(xiàn)于1972年,聯(lián)系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打開中國外交的新局面11.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知識的理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得出應該是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所以選A.
12.A【解析】本題為逆向型選擇題(否定型選擇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解答此類題目可采用逆推法,首先找出與題目要求不相符的三個備選項,余下的備選項就是題目要求的答案。也可用正向思維或排除法。就本題而言,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利是在1971年,而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是在1979年。
13.D【解析】“黑人兄弟”指的是數(shù)量眾多的獨立的非洲國家,可引申為廣大發(fā)展中
國家,在他們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這說明發(fā)展中國家取在國際事務中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
14.B【解析】聯(lián)大討論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時,支持中國的票數(shù)增長主要是由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反映了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符合時代發(fā)展潮流。西方國家并沒有徹底放棄對華敵視的政策。
15.B【解析】考查中美兩國關系和對歷史階段特征把握的能力,可用排除法。中國對外開放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事情,A項時間不符;臺灣問題是中美之間矛盾矛盾的焦點之一,是阻礙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因素,C項錯誤;中國重返聯(lián)合國,美國仍然進行阻撓和破壞,D項錯誤。
16.B【解析】A、C、D三項分別反映了建國初期、20世紀70年代和新時期中美關系的發(fā)展狀況,均符合史實。1971年,美國提出“雙重代表權”方案,企圖制造“兩個中國”,故B項錯誤。:
17.D【解析】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是從美國方面考慮并且是直接原因,由此可知是美國國家戰(zhàn)略的需要。
18.D【解析】注意是直接原因。二戰(zhàn)后,日本在外交上一直追隨美國,由于中美關系的改善,使得中日關系逐漸實現(xiàn)了正常化。
19.C【解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在1953年;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是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原因;D項與1949年建交高峰時期的史實不符。
20.D【解析】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中美建交是上海聯(lián)合公報的發(fā)表,上海合作組織是在2003年。
21.D【解析】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是“揚眉吐氣”,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再是“跨洋握手”,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再是“冰釋雪融”,中日邦交正;,國際上出現(xiàn)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22.D【解析】聯(lián)系史實分析,斯大林與毛澤東的握手,打破了帝國主義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這一說法是正確的;尼克松與毛澤東的握手,標志著中美兩國正式建交說法錯誤,中美兩國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尼克松與毛澤東的握手發(fā)生在1972年;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首腦的握手,表明中國積極開展以聯(lián)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說法正確,故此題選D項。
23.B【解析】因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把工作重心放在發(fā)展經濟上,這就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huán)境,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破壞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因而只有B項正確。
24.D【解析】注意時間限制“改革開放以來”,①發(fā)生在1953年,應排除;②③④都是1978年以后的外交成就。
25.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①反映了在聯(lián)合國框架下中國參與維和,④反映了中國參與聯(lián)合國方面的專門機構討論世界氣候問題,這都符合以聯(lián)合國為中
心的多邊外交活動。而②③是中國參與地區(qū)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故選D。
26.【解析】首先根據(jù)材料一判斷“這些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1)(2)問;第(3)問把握好是50年代中期的兩次會議。
【答案】(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ハ嘧鹬刂鳈嗪皖I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標志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為開創(chuàng)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3)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亞非會議)。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萬隆會議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聯(lián)系。
27.【解析】第(1)問實際上是隱性考查日內瓦會議的時間;第(2)問聯(lián)系兩個事件的背景作答;第(3)問中美關系改善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1972年日本首相訪華,中日建交。
【答案】(1)18年。
2)拒絕原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抗美援朝的勝利;兩大陣營的對抗。握手原因:美國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劣勢;美國陷于越南戰(zhàn)爭泥潭。(答對兩點即可
3)直接推動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1972年中日建交。
28.【解析】(1)新中國成立初,實行“一邊倒”,主要原因根據(jù)所學可從蘇聯(lián)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敵視新中國兩方面回答。作用有:使中國在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進行經濟建設。
2)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我國外交戰(zhàn)線出現(xiàn)的變化有外交獲得重大突破,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同中國建交,國際上出現(xiàn)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出現(xiàn)外交突破的原因根據(jù)所學有: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
3)考查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實質,根據(jù)材料三中的“真正遵循國家主權平等的原則”、“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國特別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可以了解到有維護國家主權和平等;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4)綜合上述,回答我國外交政策的突出特點,從各個時期我國外交政策的調整(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邊倒”到1953年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70年代改變外交策略導致與資本主義國家關系的突破)可以想到堅持外交政策的靈活性,從一直貫徹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可以想到我們也堅持外交原則的堅定性。
考點: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一邊倒”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中美關系正;椭腥瞻罱徽;•同中國建交的熱潮。
【答案】(1)原因:蘇聯(lián)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敵視新中國。
作用:使新中國在維護獨立與主權的斗爭中,不會處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進行經濟建設。
2)現(xiàn)象: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同中國建交,國際上出現(xiàn)了同中國建交的熱潮。原因:中美關系正;;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3)實質:維護國家主權和平等;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4)特點:政策的靈活性,原則的堅定性。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011•廣東學業(yè)水平測試)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的基本內容是()
A.“創(chuàng)立民國”B.“平均地權”C.“耕者有其田”D.“節(jié)制資本”
2.(2011•啟東高二檢測)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對革命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
A.導致革命缺乏堅強的領導B.致使革命陣營內部成分復雜
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D.孫中山被迫對袁世凱妥協(xié)退讓
3.中國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沒有涉及的問題是()
A.推翻滿洲貴族統(tǒng)治B.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C.解決土地問題D.將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
4.國民黨一大召開前夕,孫中山向記者表示:“吾人已對美、英、法或其他列強之協(xié)助喪失希望,對南方表現(xiàn)誠意的國家是蘇俄……只要他們愿意協(xié)助我們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們是否民主呢!”孫中山認為()
A.聯(lián)俄是進行革命的現(xiàn)實需要B.蘇俄并未表現(xiàn)出應有的誠意
C.歐美列強是中國革命的重大障礙D.應該選擇民主國家作為合作對象
高二歷史下冊第六單元練習5.(2011•保定期末)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中提到“農民之缺乏土地淪為佃戶者,國家當給以土地,資其耕作”,“工人之失業(yè)者,國家當為之謀救濟之道,尤當為之制定勞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這反映了()
A.孫中山準備建立工農政權B.孫中山在不斷發(fā)展的革命形勢前進行了妥協(xié)
C.孫中山將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緊密地結合起來
D.新三民主義中出現(xiàn)嚴重矛盾不可能實現(xiàn)
6.孫中山先生順應世界潮流,于20世紀20年代毅然改組國民黨,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中的“新”體現(xiàn)在()
、俜磳Φ蹏髁x②“耕者有其田”③平均地權④反對滿洲貴族的專制統(tǒng)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關注民生是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思想的特色,新三民主義中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
A.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B.反對民族壓迫,發(fā)展資本主義
C.限制小私有者D.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
8.孫中山一生為追求真理不斷探索,下列符合他探索歷程的有()
、購母牧忌鐣椒辞甯锩趶膶Φ蹏髁x抱有幻想到明確反帝③認識到中共及其領導的工農運動是革命的堅定力量④轉變?yōu)橐晃还伯a主義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秋收暴動歌》(節(jié)錄)“拿起武器鬧革命,工友農友真英雄。秋收起義成了功,一桿大旗滿地紅!鼻锸掌鹆x成功的含義是()
A.秋收起義攻打長沙勝利B.秋收起義攻打廣州勝利
C.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D.秋收起義后建立了自己的軍隊
10.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出以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據(jù)是()
A.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B.進攻長沙遭到嚴重挫折
C.井岡山具備開創(chuàng)根據(jù)地的良好條件D.基本國情和當時的形勢
11.下面是有關中國共產黨某次代表大會的描寫:主席臺上方“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的橫幅和會場后面“同心同德”四個大字交相輝映。會場……四周24面黨旗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該會議應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12.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主要解決了中國革命的問題有()
①領導力量問題②主力軍問題③革命道路問題④戰(zhàn)略步驟問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3.1949年,毛澤東為新中國的成立作的政治理論準備是()
A.《論人民民主專政》B.《論聯(lián)合政府》C.《新民主主義論》D.《論十大關系》
14.(2011•廣州高二檢測)下列著作與內容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論人民民主專政》??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
B.《新民主主義論》??提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戰(zhàn)略思想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科學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
D.《論持久戰(zhàn)》??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jù)的理論
15.幾位同學在評價毛澤東思想時展開了熱烈討論,你認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是中國人民取得民主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
B.它是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指導思想
C.它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政治基礎
D.它在“文革”期間發(fā)展成為嚴重的“左”傾錯誤思想
16.實現(xiàn)建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歷史性轉折的會議是()
A.遵義會議B.中共七大C.十一屆三中全會D.中共十五大
17.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1978年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相同點是()
A.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B.深化了改革開放
C.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D.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18.在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慶祝晚會上的主題歌《始終有你》中,有“……明艷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的繁盛”等幾句歌詞。這里的“路徑”是鄧小平理論中的()
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B.改革開放戰(zhàn)略
C.“一國兩制”構想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19.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包含的內容有()
、偕鐣髁x初級階段理論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③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認識④“一國兩制”構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11•焦作期末)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chuàng)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點是()
A.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B.始終不渝的貫徹黨的綱領
C.把反“左”作為革命進程的重要任務D.實事求是,從中國的國情出發(fā)
21.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領導人是()
A.毛澤東B.鄧小平C.江澤民D.周恩來
22.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就必須()
A.加強國際貿易B.改革舊的生產關系
C.注重精神文明建設D.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
23.2009年,一位基層干部質問記者“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人民說話”,引起了一陣熱議,也彰顯了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性。當初,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三個代表”的學習宣傳活動的直接目的在于()
A.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B.為了實現(xiàn)政府職能的轉變
C.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D.徹底鏟除腐敗
2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和發(fā)展了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其發(fā)展主要體現(xiàn)在()
A.首次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B.強調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問題D.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25.(2011•莆田質檢)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思想理論成果,它們回答的共同問題是()
A.社會主義革命問題B.社會主義建設問題
C.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問題D.科學發(fā)展和社會和諧問題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6分,第27小題20分,第28小題14分,共計50分)
26.(2011•鹽城高二檢測)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國有中國之制度,今滿洲造為妖魔條律,使我中國之人無能脫其網(wǎng)羅,無所措其手足……滿洲又縱貪官污吏,布滿天下,使剝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義興復中國者,動誣以謀反大逆,夷其九族……予興義兵,上為上帝報瞞天之仇,下為中國解下首之苦。
??楊秀清等《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材料二今之滿洲,本塞外東胡。昔在明朝,屢為邊患。后乘中國多事,長驅入關,滅我中國,據(jù)我政府,迫我漢人為其奴隸,有不從者,殺戮億萬。我漢人為亡國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滿政府窮兇極惡,今已貫盈。義師所指,覆彼政府,還我主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同盟會宣言》
材料三“國民黨之民族主義,有兩方面意義:一則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則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國民黨“一大”宣言》
請回答:
(1)材料一、二中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處?據(jù)此分析兩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4分)
(2)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進步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社會條件。(6分)
(3)材料三中的“中國”與材料一、二中的“中國”在含義上有何區(qū)別?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認識發(fā)生了怎樣的質的飛躍?(6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18年以來,李大釗接連發(fā)表文章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材料二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fā)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fā)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表現(xiàn),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
材料三《時代》周刊是世界上影響、最有的傳媒之一。毛澤東和鄧小平曾分別于1949年和1979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寫出李大釗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的兩篇重要文獻。(4分)
(2)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寫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和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10分)
(3)你認為毛澤東、鄧小平于1949年和1979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6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材料二“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fā)達的、生產力發(fā)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
??鄧小平1979年11月26日
材料三不斷發(fā)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澤民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指出鄧小平理論的歷史依據(jù)。(4分)
(2)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么?(6分)
(3)據(jù)材料三回答,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了怎樣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從理論上解決了什么重大問題?(4分)
詳解答案
1【解析】B項“平均地權”、C項“耕者有其田”、D項“節(jié)制資本”都屬于“民生主義”!敬鸢浮緼
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土地問題,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從而使革命失去廣大農民的支持,導致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敬鸢浮緾
3【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三民主義這一概念的理解和應用。A、B、C三項的內容分別對應三民主義的民族、民權、民生,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帝!敬鸢浮緿
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由材料中“對南方表現(xiàn)誠意的國家是蘇俄”可排除B項;由“只要……我并不在乎他們是否民主呢”可排除D項;C項有一定難度,孫中山只是對歐美列強失望,并沒有認識到其是中國革命的障礙!敬鸢浮緼
5【解析】從材料中看,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和扶助農工政策結合起來了。
【答案】C
6【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及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③和④均是
舊三民主義的內容,故排除③④.【答案】A
7【解析】新三民主義中富民思想即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的內容!敬鸢浮緿
8【解析】本題考查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孫中山是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其階級立場決定了他不可能轉變?yōu)橐粋共產主義者。他的新三民主義思想,仍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敬鸢浮緼
9【解析】秋收起義攻打大城市長沙受挫后,毛澤東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根據(jù)國情,果斷作出了向井岡山進軍、轉向農村進行革命的決策,這是以退為進、從實際出發(fā)的一次成功的決策,從此中國革命走上了一條正確道路!敬鸢浮緾
10【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從大革命的失敗以及井岡山道路的成功中吸取經驗教訓,開創(chuàng)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A、B、C三項都包含在D項中,故選D項。【答案】D
11【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分析能力。提取材料關鍵信息,最主要的是“中國共產黨走過的24個春秋”,此次大會“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說明當時是1945年,由此可以判定是七大,這次大會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敬鸢浮緾
12【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毛澤東思想指出中國革命領導力量是無產階級,主力軍是農民階級,革命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戰(zhàn)略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所以選A項!敬鸢浮緼
13【解析】本題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史實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1949
年毛澤東發(fā)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作了政治理論準備。
【答案】A
14【解析】《論持久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理論著作,指明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戰(zhàn)而不是速勝論或亡國論,最后勝利屬于中國,這給中國的抗戰(zhàn)指明了正確的方向!敬鸢浮緿
15【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結晶,不包括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要區(qū)別毛澤東思想、毛澤東個人思想、毛澤東晚年犯的錯誤間的關系!敬鸢浮緿
16【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都是具有歷史性轉折意義的會議,但十一屆三中全會發(fā)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C
17【解析】鄧小平南方談話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基礎,在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兩者的共同點是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敬鸢浮緼
18【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中國收回香港,體現(xiàn)了鄧小平“一國兩制”構想的成功實踐!敬鸢浮緾
19【解析】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鄧小平理論的內容包括: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對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認識、“一國兩制”構想等。
【答案】D
20【解析】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物,都遵循實事求是,從中國國情出發(fā)原則!敬鸢浮緿
21【解析】本題較為簡單,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是江澤民!敬鸢浮緾
22【解析】本題考查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能力和判斷能力?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萍歼M步與創(chuàng)新體現(xiàn)了我國生產力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答案選D項!敬鸢浮緿
23【解析】注意題干要求回答“直接目的”!叭齻代表”的學習宣傳活動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敬鸢浮緾
24【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叭齻代表”重要思想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是對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發(fā)展的主要體現(xiàn)。
【答案】C
25【解析】本題考查三大思想理論成果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面臨的重大任務就是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三大理論都有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B項正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均沒有社會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內容,A、C兩項錯誤;科學發(fā)展觀與題意無關,D項錯誤!敬鸢浮緽
26【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問從材料列舉的理由中歸納、概括出共同點,注意對“滿洲”態(tài)度的相同之處就是反滿興漢,把“滿洲”與“中國”相對立,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第(2)問要求比較不同點,特別是同盟會宣言中增加的“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民主選舉總統(tǒng)、議員等方面。社會條件要結合同盟會成立時,即20世紀初,從中國經濟、階級、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問需在閱讀基礎上認真比較體會“中國”的實際所指,并由此得出認識的進步之處。
【答案】(1)共同之處:滿清對漢人實行民族壓迫。
局限性:帶有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傾向。(4分)
(2)進步之處:把反清與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結合起來。社會條件: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發(fā)展壯大;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6分)
(3)材料一、二中的“中國”主要是指漢族政權,材料三中的“中國”指中華民族。擺脫了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把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作為奮斗目標。(6分)
27【解析】第(1)問根據(jù)教材列舉;第(2)問結合所學知識答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涵并歸納出重大的理論成果;第(3)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答案】(1)《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和《我的馬克思主義觀》。(4分)
(2)內涵: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10分)
(3)理由: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引導中國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6分)
28【解析】本題以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主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問要結合必修一中有關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失誤來考慮。第(2)問要抓住“不要貧窮”、“生產力發(fā)展”、“國家富強”等信息來回答。第(3)問要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意義來回答。
【答案】(1)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經驗教訓,尤其是對“左”傾錯誤的深刻認識。(4分)
(2)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6分)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的重大問題:“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gaoer/1132021.html
相關閱讀:高二歷史月考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