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已近4個星期,對于新的課程和學習環(huán)境同學們適應得怎么樣?據(jù)記者了解,除了那些適應能力較快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其實還保留著小學時的學習、行為方式,對于活仍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稚氣未脫行事沖動
鏡頭一、兩個下追著嬉戲,因為剛?cè)雽W不太熟悉的環(huán)境和設施,在玩得忘乎所以的時候,光顧著跑了,沒有看見墻,一頭撞在墻上,腦門上起了大大的包。老師無奈地說:“你們都多大了,跑著玩就不知道看著點路”?
鏡頭二、一個小姑娘跟班主任聊天,我們以前學習都挺輕松的,跟玩兒一樣,現(xiàn)在上英語課特別累,每天還有特別多的作業(yè)。老師很嚴肅地告訴她:“初中如果還跟做游戲似的,那中考就輕松不起來了”。
鏡頭三、一名初一新生騎自行車,把車子隨便往學校門口的存車處一放,就急匆匆地走進了。出來時,只見學校門口密密麻麻、黑壓壓一片自行車,有幾十米長,要找見自己的車子,簡直是大海撈針。沒辦法,只好等到整個年級差不多都放學了,只剩下稀稀拉拉不多幾輛自行車時,才找到了自己的車子。
鏡頭四、也沒交頭接耳、也沒有走神,挺認真地聽課,老師還是不滿意,因為大部分學生不知道上課做筆記。有同學抱怨:“寫那么多字,特別累”。
鏡頭五、學校為方便管理,給每個學生發(fā)校牌,就是別在胸前,上面注有姓名、學校、班級的一個小牌子。第一天剛領到校牌,老師再三囑咐,“明天大家一定要帶著,否則進不了校門,一定記著啊”。第二天,果真有學生就沒有帶,理由五花八門,有的是換衣服時忘摘了,有的是拿給爸爸媽媽看時,就放在家里桌子上忘拿了,還有的干脆就丟了。小小年紀,遺忘速度讓老師驚訝。
鏡頭六、明天要講的新課,難度比較大,老師決定晚上不布置書面作業(yè),讓學生自己回家搞好預習。第二天上課,學生對新課還是很陌生,講起來特別不順,老師奇怪地問:“你們昨晚干嘛了?”學生理直氣壯地回答,“昨天沒留作業(yè),早點寫完別的科目就睡了”。老師有些著急:“你們就不想想,為什么不布置作業(yè)?每天就不主動預習、復習?”
在老師眼里,這些讓他們啼笑皆非,幼稚得可愛的行為,在學生看來,卻很正常,“以前就這樣啊”。開學近四個星期,相當一部分同學還是沒有完全適應初中的學習和生活。
-改變被動學習方式
石家莊市第42中學初一班主任孫玲老師介紹,進入初中后,學生最大的適應問題還是學習方面。一些小學時成績差不多的學生在初中卻出現(xiàn)了考分上的巨大差異。
與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xiàn)在學習內(nèi)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tǒng)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等方面。、、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等課程相繼開設,、、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
這些學科知識對于初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zhì)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yè)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而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所以,進入初中以后,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到了初二,就會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
所以,初一上學期,學習的轉(zhuǎn)變是非常重要的。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置增多,考試題目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yè)就萬事大吉的做法,要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yè)以外,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zhuǎn)變。另外,中學課程緊,內(nèi)容多,學生在生活上必須有規(guī)律,要制定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自覺遵守。
相關鏈接:家長、老師常聯(lián)系
省教育廳中考中心副研究員趙秀娟老師認為,孩子在中學階段是否成功,和老師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材和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家長一定要協(xié)調(diào)好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做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梁。
要及時了解每個階段學校教育的內(nèi)容、目標以及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以便更好地與學校配合,此外還應及時了解孩子的相關情況。家長要盡可能做到:認識并記住孩子所在班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給老師留下家長的全部聯(lián)系方式;最好每周和班主任電話聯(lián)系一次,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長活動,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以及該班級在全年級所處的位置;每天抽出一定時間檢查孩子作業(yè)完成情況,有問題及時與了老師溝通。
家長要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就要讓老師了解、把握孩子的脾氣、秉性,以便因材施教,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趙老師回憶,“記得我兒子上初中時,兩年內(nèi)換了四位班主任,面對每一位新老師,我做的第一件事 初中生物,就是給老師寫一封信,詳細介紹我兒子的優(yōu)點、缺點和個性,以及用哪種教育方法更有效”,這樣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老師就能把握住兒子的脈搏,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yi/37326.html
相關閱讀:大型公益講座:從初一看中考,贏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