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 學
第一部分( 共30分)
一、:本大題共10小題,30分,四選一。
( )1. -5的倒數(shù)是
A . -5 B. - 15 C. 5 D. 15
( )2.樂山大佛景區(qū)2013年5月份某周的最高氣溫(單位:C)分別為29,31,23,26,29,29,29。這組數(shù)據(jù)的極差為
A . 29 B. 28 C. 8 D. 6
( )3.如圖1,已知直線a//b,∠1=131,則∠2等于
A . 39 B.41 C.49 D.59
( )4.若a>b,則下列不等式變形錯誤的是
A.a+1 > b+1 B. a2 > b2 C. 3a-4 > 3b-4 D.4-3a > 4-3b
( )5.如圖2,點E是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CD的中點,
AD、BE的延長線相交于點F,DF=3,DE=2,則平行四邊
形ABCD的周長為
A. 5 B. 7 C.10 D. 14
( )6.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3,m)是
第一象限內的點,且OP與x軸正半軸的夾角α的
正切值為43 ,則sinα的值為
A.45 B. 54 C. 35 D. 53
( )7.甲、乙兩人同時分別從A、B兩地沿同一條公路騎自行車到C地,已知A、C兩地間的距離為110千米,B、C兩地間的距離為100千米。甲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比乙快2千米/時,結果兩人同時到達C地,求兩人的平均速度。為解決此問題,設乙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為x千米/時,由題意列出方程,其中正確的是
( )8.一個立體圖形的三視圖如圖4所示,
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求得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為
A.2Π B.6П C.7П D.8П
( )9.如圖5,圓心在y軸的負半軸上,半徑為5的⊙B與y軸的正半軸交于點A(0,1),過點P(0,-7)的直線l與⊙B相交于C、D兩點,則弦CD長的所有可能的整數(shù)值有( )個。
A.1 B.2 C.3 D.4
( )10.如圖6,已知第一象限內的點A在反比例函數(shù) y = 2x 的圖象上,第二象限內的點B在反比例函數(shù) y = kx 的圖象上,且OA⊥0B ,cotA= 33 ,則k的值為
A.-3 B.-6 C.- 3 D.-23
二、題:本大題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1.如果規(guī)定向東為正,那么向西為負,汽車向東行駛了3千米記作3千米,向西行駛2千米應記作 千米。
12.在一個布口袋內裝有白、紅、黑三種顏色的小球,它們除顏色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區(qū)別,其中有白球5只、紅球3只、黑球1只。袋中的球已經(jīng)攪勻,閉上眼睛隨機地從袋中取出1只球,取出紅球的概率是 。
13.把多項式分解因式:ax2-ay2= 。
14.如圖7,在四邊形ABCD中,∠A=45。直線l與邊AB、AD分別相交于點M、N,則∠1+∠2= 。
15.如圖8,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則以格點為圓心,半徑為1和2的兩種弧圍成的“葉狀”陰影圖案的面積為 。
16.對非負實數(shù)x “四舍五入”到個位的值記為
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9分,共27分。
17.計算:?-2?- 4sin45 + (-1)2013 + 8 .
18.如圖9,已知線段AB.
(1)用尺規(guī)作圖的方法作出線段AB 的垂直平分線l (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出作法);
(2)在(1)中所作的直線l上任意取兩點M、N(線段AB的上方).連結AM、AN、BM、BN.求證:∠MAN=∠MBN.
19.化簡并求值:(1x-y + 1x+y )÷2x-yx2-y2 ,其中x、y滿足?x-2?+(2x-y-3)2=0.
三、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其中第22題為選做題。
20.中學生帶手機上學的現(xiàn)象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為此某記者隨機調查了某市城區(qū)若干名中學生家長對這種現(xiàn)象的態(tài)度(態(tài)度分為:A.無所謂;B.基本贊成;C.贊成;D.反對),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頻數(shù)折線統(tǒng)計圖10.1和扇形統(tǒng)計圖10.2(不完整)。請根據(jù)圖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此次抽樣調查中,共調查了 名中學生家長;
(2)將圖10.1補充完整;
(3)根據(jù)抽樣調查結果,請你估計該市城區(qū)6000名中學生家長中有多少名家長持反對態(tài)度。
21.如圖11,山頂有一鐵塔AB的高度為20米,為測量山的高度BC,在山腳點D處測得塔頂A和塔基B的仰角分別為60和45,求山的高度BC.(結果保留根號)
22.選做題:從甲、乙兩題中選做一題,如果兩題都做,只以甲題計分。
題甲:如圖12,AB是⊙O的直徑,經(jīng)過圓上點D的直線CD恰使∠ADC=∠B.
(1)求證:直線CD是⊙O的切線;
(2)過點A作直線AB的垂線交BD的延長線于點E,且AB=5 ,BD=2,求線段AE的長.
題乙:已知關于x、y的方程組 的解滿足不等式組
求滿足條件的m的整數(shù)值。
五、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0 .
(1)求證: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shù)根;
(2)若△ABC的兩邊AB、AC的長是這個方程的兩個實數(shù)根,第三邊BC的長為5.
當△ABC是等腰三角形時,求k的值.
24.如圖13,已知直線y=4-x與反比例函數(shù)y= mx (m>0,x>0)的圖象交于A、B兩點,與x軸、y軸分別相交于C、D兩點.
(1)如果點A的橫坐標為1,利用函數(shù)圖象求關于x的不等式4-x
六、本大題共2小題,第25題12分,第26題13分,共25分.
25.如圖14.1,在梯形ABCD中,AD//BC,點M、N分別在邊AB、DC上,且MN//AD,記AD=a ,BC=b.
若 AMMB = mn ,則有結論:MN = bm+anm+n .
請根據(jù)以上結論,解答下列問題:
如圖14.2、14.3,BE、CF是△ABC的兩條角平分線,過EF上一點P分別作△ABC三邊的垂線段PP1、PP2、PP3,交BC于點P1,交AB于點P2,交AC于點P3 .
(1)若點P為線段EF的中點,求證: PP1 = PP2 + PP3 ;
(2)若點P為線段EF上的任意點,試探究PP1、PP2、PP3的數(shù)量關系,并給出證明。
26.如圖15.1,已知拋物線C經(jīng)過原點,對稱軸x=-3與拋物線相交于第三象限的點M,與x軸相交于點N,且tan∠MON = 3.
(1)求拋物線C的解析式;
(2)將拋物線C繞原點O旋轉180得到拋物線C’,拋物線C’與x軸的另一交點為A,B為拋物線C’上橫向坐標為2的點.
①若P為線段AB上一動點,PD⊥y軸于點D,求△APD面積的最大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san/70882.html
相關閱讀:2018學年九年級上期中數(shù)學試卷(晉中市靈石縣有答案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