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九年級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60分)
請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
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須填寫在答題紙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0分)
第1~10題,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紡紗織布 C.冰川融化 D.水力發(fā)電
2.下列是金屬鈉的部分性質(zhì),其中屬于物理性質(zhì)的是
A.能與氯氣反應 B.能與稀鹽酸反應 C.能導電 D.能燃燒
3.兒童體內(nèi)缺少鋅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A.甲狀腺疾病 B.侏儒癥 C.貧血癥 D.佝僂病
4.下列物質(zhì)屬于純凈物的是
A.石灰水 B.加碘鹽 C.金剛石 D.潔凈的空氣
5.2018年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 B.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jié)日氣氛
C.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6.規(guī)范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圖示對應的操作規(guī)范的是
A.傾倒液體 B.檢查氣密性 C.讀取液體體積 D.蒸發(fā)食鹽水
7.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熱,顏色變化為:紫色→紅色→紫色
B.鎂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白霧
D.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二氧化碳
8.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A.地殼中氫元素含量最高
B.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能致人死亡,是因為二氧化碳有毒
C.食物的腐爛、煤炭燃燒都屬于緩慢氧化
D.石墨是黑色質(zhì)軟的固體,用于制作鉛筆芯
9.人造奶油中通常含有一種反式脂肪酸,其化學式是C18H34O2,對該物質(zhì)說法正確的是
A.反式脂肪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72g
B.反式脂肪酸由18個碳原子、3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gòu)成
C.反式脂肪酸中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D.反式脂肪酸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10.被稱為“軟電池”的紙質(zhì)電池,采用薄層紙片作為傳導體,電池總反應為Zn + MnO2 + H2O → ZnO + MnO(OH),避免了傳統(tǒng)電池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后鋅元素化合價升高
B.反應中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C.反應物中有兩種物質(zhì)是氧化物
D.使用該電池可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第11~15題,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少選得1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1.2018年5月我國發(fā)布了一種新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鏌屬于非金屬元素
B.鏌的原子核內(nèi)有115個中子
C.“Mc”可以表示鏌這種物質(zhì)、鏌元素、1個鏌原子
D.鏌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73個電子
12.下列說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A.紅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后顏色變淡,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按質(zhì)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C.門捷列夫發(fā)表了元素周期表
D.用托盤天平稱取10.55克蔗糖
13.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 區(qū)分蒸餾水和濃食鹽水 蒸發(fā),觀察有無固體出現(xiàn)
C 檢驗蠟燭燃燒生成水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燒杯,觀察現(xiàn)象
D 鑒別酒精與白醋 聞氣味
14.推理與歸納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一定相同
B.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糧食瓜果的保護氣
C.化學變化常伴隨發(fā)光、變色等現(xiàn)象,則有發(fā)光、變色等現(xiàn)象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D.單質(zhì)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15.右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改進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氣)
A.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簡便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氣瓶更安全,不容易出現(xiàn)炸裂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有藍色火焰,產(chǎn)生黑色固體
D.乙中一有氣泡冒出,就將加熱后的鐵絲伸入塑料瓶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40分)
16.(8分)(1)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2個氫原子 ▲ ; ②五氧化二磷分子 ▲ ;③構(gòu)成氯化鈉的陽離子 ▲ 。
(2)金秋十月,姜堰溱湖風景區(qū)水質(zhì)清澈,丹桂飄香,景致迷人。
①鑒別溱湖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可加入適量的 ▲ 并攪拌;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電解水時,負極得到10mL氣體,則正極所得氣體約為 ▲ mL(同溫同壓)。
②人們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氣是因為 ▲ (用分子的觀點進行解釋)。湖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是 ▲ (填字母代號)。
A.分子質(zhì)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 D.分子的大小
17. (7分)A~F為初中常見物質(zhì),相互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zhuǎn)化關系,“—”表示相互之間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xiàn)是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單質(zhì),反應②是自然界中產(chǎn)生氧氣最主要的來源。請回答:
(1)固體B的俗稱是 ▲ ,用途是 ▲ (寫一種即可),反應③的化學表達式為 ▲ 。
(2)反應④的化學表達式 ▲ ,其基本類型屬于 ▲ 反應。
(3)Ⅰ.若A是綠色固體,則C的顏色是 ▲ 色。
Ⅱ.若C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反應①的化學表達式是 ▲ 。
18.(9分)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與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B ▲ C ▲ 。
(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這個實驗的發(fā)生裝置應選用儀器 ▲ (在A~G中選擇)組裝,實驗時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作用是 ▲ 。用H裝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氣體從 ▲ (填“a”或“b”)端進入。
(3)右圖甲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某同學利用廢棄的汽水瓶組裝了乙裝置也可以完成該實驗,乙裝置與甲裝置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 ▲ 、 ▲ 。
19.(9分)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某次實驗時偶然發(fā)現(xiàn)制得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產(chǎn)生的氣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產(chǎn)生的氣體只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
②氯氣(Cl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能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
【猜想假設】
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 ▲ ;猜想三:該氣體為O2和Cl2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序號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木條復燃,
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色 猜想 ▲ 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木條 ▲ ,
淀粉碘化鉀試紙為 ▲ 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評價】
為什么兩種方案得出的結(jié)論不一致?哪個是正確的?
①同學:方案Ⅰ結(jié)論不正確,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處是 ▲ 。
②老師:不需要進行實驗,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 。
【拓展應用】
實驗結(jié)束后,該組同學準備回收固體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錳,實驗的主要步驟為:①溶解、② ▲ 、③洗滌干燥。步驟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0.(7分)(1)下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上圖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這一結(jié)論的兩幅圖片是
▲ (填字母)。
②比較圖A、B可知,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 有關。
(2)我國科學家用濾紙和二氧化鈦(TiO2)薄膜制作出一種新型“納米紙”,又在納米紙上“鋪”一層“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種試紙,用于檢測食品中亞硝酸鹽濃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價為 ▲ 。氧氣與二氧化鈦(TiO2)兩種物質(zhì)中都含有 ▲ 、
(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谳涟分蠧、N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 ▲ (最簡整數(shù)比);
③多少克的萘胺中含氮元素的質(zhì)量為5.6克?(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
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九年級化學參考答案
1-5 ACBCD 6-10 CADDB 11-15 C AC A B CD
16.(8分)
(1)①2H ②NH3 ③Na+
(2)①肥皂水 煮沸 5 ②分子不停地運動 C
17.(7分)
(1)干冰 人工降雨(舞臺云霧、致冷劑、滅火) Ca(OH)2+CO2 CaCO3+H2O
(2)H2O H2+O2 分解
(3)黑 NH4HCO3 NH3+H2O+CO2
18.(9分)
(1)錐形瓶 分液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ADFG 防止固體進入導管 a
(3)CaCO3+HCl CaCl2+H2O+CO2 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廢物利用或環(huán)保
19.(9分)
KClO3 KCl+O2
【猜想假設】 Cl2
【實驗探究】 一 復燃 藍
【反思評價】
①用排水法收集氣體(Cl2能溶于水)
②O2無刺激性氣味/收集到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Cl2有刺激性氣味
【拓展應用】過濾 引流
20.(7分)
(1)①BC ②分子種類/分子大小/分子質(zhì)量
(2)①+4 氧元素 ②60∶7
③解:
答:萘胺的質(zhì)量為57.2g
或
解:設萘胺的質(zhì)量為x
X•
X=57.2g
答:萘胺的質(zhì)量為57.2g
(本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chusan/1114767.html
相關閱讀:2018年九年級化學上冊習題:第課題3 水的組成(人教版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