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小時候的家教,決定了孩子將來是否孝順。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順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在孩子的教育中應該貫徹。每個聲名呱呱墜地之后到長大成人都離不開父母的培養(yǎng)。無論哪個人的一生都滲透著父母的愛。但是現實卻不容樂觀。
據調查,71.63%的年輕人認為,孝的含義是“善于奉養(yǎng)父母”。有人提出給父母足夠的錢;有人說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還有人說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幾天哄一哄就萬事大吉。事實上,孝順還包括精神生活的理解和慰藉,是情感上與父母的融洽,更是心靈深處與父母相依相伴的兒女真情。
照常理,父母老去時,克盡孝道是天經地義。然而現實生活中,“盡孝”卻往往被人們排在次要的位置。20%以上的父母表示子女不夠孝順。也就是說,平均每五個老人,就有一個生活在“孩子不孝”的陰影當中。很多老人在反映兒女很少看望自己;自己就是孩子們的保育員、鐘點工。
那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總的來說就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從小以來的家教問題。一個人的家教如何能夠決定孩子成長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包括性格養(yǎng)成。人生觀,價值觀。
關于孝順,有一個古老的故事:一對夫婦很不孝,把年邁的雙親攆到破舊的小屋,用小木碗送剩飯剩菜給老人吃。一天,他們的兒子在刻一塊木頭,一問,孩子說“我在刻木碗,等你們老了好用。”夫婦幡然醒悟,扔掉木碗,好好孝敬老人,兒子也轉變了對他們的態(tài)度。
所以不要以為孩子會自動的學會孝敬,這是需要教育的。要么以身作則,要么以理服人。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培養(yǎng),建立正確的孝順觀。通過明確長幼關系,堅持訓練等方法。再加上家長對老人的態(tài)度以身作則,相信通過嚴謹的家教。孩子將來會很孝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61335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