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觀念:請給孩子一點空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
背景:
我們家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家庭一樣,孩子是由老人一手帶大的,吃飯、睡覺、穿衣等基本都由奶奶包辦,甚至孩子的生活習(xí)慣養(yǎng)成也順著奶奶的想法。奶奶總是為孩子準(zhǔn)備好一切,說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會,吃飯吃的慢,看不下去就喂他。衣服不會穿,就幫他穿。孩子的鍛煉機會和獨立意識在無形中被剝奪了。
爸爸媽媽平時忙于工作,只有在晚上和周末的時間陪孩子寫字、做算數(shù)、講故事,玩游戲等,但在孩子的生活習(xí)慣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時會跟奶奶溝通關(guān)于孩子教育的問題,但效果并不理想。上幼兒園后,在幼兒園老師的幫助指導(dǎo)與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家的孩子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案例一:吃飯慢
在家時常會聽到“小寶,這個營養(yǎng)好,吃這個”、“小寶,這個比較好吃,那個不好吃,這個多吃點,那個少吃點”。吃飯時,也時常會聽到奶奶的催促聲,讓孩子快點吃。一旦吃飯吃的慢了,奶奶就會喂他,特別是冬天,怕飯菜會涼掉,奶奶先把孩子喂好,然后自己再吃。
分析與對策:
美國著名兒科醫(yī)生、心理學(xué)家本杰明?斯巴克先生對這一問題闡述得非常清楚,他說,“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吃不下東西?主要原因是喜歡催逼孩子吃飯的父母不少”。在家奶奶怕孩子吃不好,吃不多就長不大,拼命的給孩子喂。
發(fā)現(xiàn)問題后,我們家長進行了溝通和反思,決定用獎罰并用的方法,一是堅持讓孩子自己吃飯,絕不再喂。二是規(guī)定孩子在半小時內(nèi)吃完。孩子比較喜歡玩游戲,半小時內(nèi)吃完就讓他在周末玩半小時的游戲作為獎勵,吃不完“面壁思過”10分鐘。三是積極的鼓勵。只要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吃完,全家就會好好的表揚他,并送給他小星星。
案例二:獨立性較差
生活起居,完全由奶奶包辦。起床,奶奶會幫孩子穿衣服,而孩子就躺在床上看電視,連輔助穿衣的動作都沒有。刷牙時,奶奶幫著刷。洗臉時,一邊孩子專注的看電視、玩玩具,一邊奶奶幫著擦;奶奶去哪里,孩子也要去哪里,對奶奶的依賴性非常強。
分析與對策:
主要原因是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太少,沒有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放手,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會,什么都替他做好。恰恰是這種想法扼殺了孩子獨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是孩子能做的盡量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逼著孩子自己做。并且在孩子面前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zé)的思想,讓他懂得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收拾玩具都是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二是讓孩子學(xué)著做家務(wù)。有時周末孩子會與我們一起做家務(wù),讓他明白他是家庭的重要成員,所以應(yīng)該負起責(zé)任。孩子也會樂此不疲的幫忙,完成后他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三是自我時間的管理。晚上父母陪孩子的時間很寶貴,所以要求小寶在白天自己安排做一些小算數(shù)、寫字等。
案例三:膽子比較小
在外面碰到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他都會躲在爸爸媽媽的背后,不肯禮貌的叫人,有的叔叔阿姨想抱他一下他就哭。還有一些可供小孩玩樂的場所,他也不肯去體驗。甚至還害怕小狗。但在家里卻是生龍活虎,典型的“在家像條龍,在外像條蛇”。
分析與對策:
孩子在外面,奶奶總會擔(dān)心這個不要碰,那個不能玩,太過小心的呵護,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動,而孩子卻得不到鍛煉機會,導(dǎo)致他對外界事物感到陌生和恐懼,很多事物不敢接觸,小時候接觸的人也不多,缺乏自信。對于小動物也是,總是讓他離得遠遠的。
通過生活中多方面的鍛煉,讓他膽子變大。一是平時多帶著他到外面去玩,多接觸外面的人,讓他不再畏懼陌生人。我們還為他報了一個畫畫的興趣班,讓他多與其他的孩子和老師接觸交流,同時提高他畫畫的水平。二是時常與幼兒園老師溝通,希望能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多給予他表現(xiàn)的機會。一有做的好的,就及時給予肯。三是領(lǐng)養(yǎng)小動物。不能讓他從小對小狗有恐懼心理,所以我們考慮給他養(yǎng)了一條狗,其實他內(nèi)心是喜歡的。
每個孩子的好奇心和能力都很強,請家長們不要剝奪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不要剝奪他們的獨立能力,要適當(dāng)?shù)姆攀帧:⒆舆M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適當(dāng)?shù)囊龑?dǎo)、肯定與贊美,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給他們一點空間,也給自己一點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yy-art.cn/zaojiao/1133141.html
相關(guān)閱讀: